论坚持理论创新*

2022-11-10 05:43张三元
观察与思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三元

提 要:理论创新关系到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从根本上决定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理论创新,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由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才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只有坚持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推动和引领伟大实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关系到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以及远大前途。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显著优势,即“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提出了“十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理论创新”。正是由于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才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只有坚持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推进伟大实践,从而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坚持理论创新的逻辑理路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坚持理论创新,既是对理论创新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基本遵循,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生动展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

(一)每个理论都是时代的理论

在唯物史观中,人的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是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不是相反。因此,“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就此而言,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理论,都具有时代性。就理论产生的那个时代而言,时代性意味着理论一定的正确性和进步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每个理论都是具体的,都是对时代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明确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马克思考察了11 世纪的权威原理和18 世纪的个人主义原理,认为这两个原理之所以出现在这两个世纪,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这两个世纪人们的需要以及生产力、生产方式、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是人们对特定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具有客观性。在这个意义上,权威原则和个人主义原则并非一生下来就是畸形变态的,相反,在它出现的那个时代极具合理性。因此,评价一种理论正确与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其置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之中。

但是,一旦将历史看作是“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时,时代性又意味着历史性、局限性和暂时性。时代更迭、历史变幻、世事移易,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不断演进,因而,“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任何一种时代的理论,都打上它那个时代的烙印,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或暂时性。无论是西方11 世纪的权威原理和18 世纪的个人主义原理,还是中国古代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莫不如此。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曾起过非常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西方“普世价值”之所以荒谬绝伦,不在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已遭遇到历史的“天花板”了,而在于西方政客将其看作是超越时空、唯一正统、绝对永恒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诚如黑格尔所言,“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显然,这种罔顾事实、颠倒是非的做法是愚蠢的,它使全世界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本质,从而加速其“历史的终结”。

(二)每个理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正因为每个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理论,因而,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存在形态,使自己获得新的时代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论如何改变自己,或者说,只有在什么样的基地上、以什么样的方式,理论才能获得创新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理论创新的依据问题。

一方面,理论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由于“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因而,“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在《贫困的哲学》中,马克思在深刻阐述生产力— 生产方式— 社会关系辩证运动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在1885年的德文版中,“物质生产率”被表述为“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既决定一种理论的出现,也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即是说,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总之,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

另一方面,理论思维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唯物史观中,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界、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理论思维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针对普鲁东歪曲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将其运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错误做法时,马克思深刻阐释了理论思维“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和否定自我否定”或“正题— 反题—合题”的辩证运动。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将“思想”“思想群”“新的思想群”看作是这个辩证运动的基本形式,“正如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出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出整个体系”,从而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任何思想、思想群都是“肯定”和“否定”、“是”和“否”的辩证统一,既包含着肯定因素,也包含着否定因素,从而以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实现创新发展。“新的思想群”就是“思想”“思想群”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正如黑格尔的辩证法既有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消极的、否定的因素一样。在黑格尔辩证法这个“思想”“思想群”的基础上,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性改造,创造了唯物辩证法这个“新的思想群”。因而,“思想— 思想群— 新的思想群”体现了理论思维的创新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仍朝气勃发、青春逼人,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感叹道:“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它从未封闭追求真理的道路。在马克思去世后,针对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或歪曲,恩格斯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是对历史发展过程整体性的阐明,因而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的观点。早在1843 年9 月筹办《德法年鉴》时,马克思就态度明确地指出:“我不主张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教条主义的实质是将一种理论看作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而生搬硬套。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恩格斯指出,“认为马克思进行阐述的地方,就是马克思要下的定义,并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那是一种“误解”。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着的理论”,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它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总结。所谓客观现实,主要是指客观世界和人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以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在对客观现实的把握和探究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又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是没有终点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并未穷尽或终结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而开辟了一条从相对真理趋向绝对真理的道路。针对海因岑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从一定的理论原则即自己的核心出发并由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的教义”的错误观点,恩格斯尖锐地批评道:“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1886 年,晚年的恩格斯再次声明:“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四)科学理论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基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理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其首要条件不在于成员的阶级成分,而在于理论的科学性和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以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其中,理论的先进性具有根本性,它构成实践先进性的内在根据,而理论的先进性又根源于理论本身的特点,“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个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恩格斯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由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的。一方面,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以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从实际出发,尊重每个民族的道路选择和制度选择,从而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是党保持先进性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其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因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便成为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党只有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为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改变世界”“创造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的重要性便不断凸显出来:“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轻视理论工作的错误倾向,恩格斯把党领导工人阶级斗争的形式概括为“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和实践经济方面”,而只有这三个方面的“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有计划地推进”,才使工人运动“强大有力和不可战胜”,其中,理论方面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

二、坚持理论创新的实践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永葆革命性、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人民不断开拓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核心力量,就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这个科学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就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仅在于它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还在于其在实践中不断中国化。

(一)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需要理论创新

在唯物史观中,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得以澄明。从本原意义上,实践第一,理论根源于实践,发展的依据和检验的标准都是实践,离开了实践,理论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理论并非被动地受实践所决定,它一经产生便对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创新发展。马克思有句名言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名言后来被镌刻在马克思的墓碑上,由此可见其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性。人们在理解这句名言时,往往以“改变世界”否定或忽略“解释世界”,是有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否定或忽视“解释世界”的重要性,而是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事实也是如此,即:如果没有“解释世界”,何以“改变世界”;只有正确地“解释世界”,才能正确地“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和先导,而“改变世界”是“解释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解释世界”是理论,“改变世界”是实践,诚如列宁所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根本经验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不断取得成功的“密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当代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已步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但前路并非一片坦途,世界正在经历大变局,人类社会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正进入关键时期,因此,“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中国道路冲出“历史三峡”而呈现出无比广阔的前途。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需要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来自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这个论断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来自马克思主义,来自《共产党宣言》。这篇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壮丽的日出”,铺展了一条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光明大道。历史事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入马克思主义;1920 年8 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1920 年11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召开党的“一大”作准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就是依据《共产党宣言》而成立的,连名称都直接来源于《共产党宣言》。显然,《共产党宣言》的宗旨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初心使命,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言,“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因而,“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而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折不挠、砥砺前行,创造了一个人类文明新形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归根到底,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国需要这种理论,而中国共产党在运用这些原理时,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新时代,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变,具体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基础上,正在走向“强起来”,落后挨打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二是在推动历史进程方面,中国人民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也就是说,初心使命未变,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只有坚持和发展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

(三)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需要理论创新

正由于中国共产党将初心使命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基本要求,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百折不回、奋力前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是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才能凝神聚气,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一致的行动和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必须通过勤学、善学和不断感悟,做到真懂、真信并切实践行。其中,《共产党宣言》是一本必读书,必须将之置于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的核心位置,因为《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从根本上“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学习《共产党宣言》,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将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动纲领。显然,以《共产党宣言》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敌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以《共产党宣言》武装每个党员干部,并不是要将其“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而是必须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新时代的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核心要义在于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结合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将党的性质、初心、使命和纲领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之中。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也必须不断创新。新时代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牢固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彰显新时代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核心价值,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跃升为美好生活需要,因而,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价值旨归,就在于坚定人民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迈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理论创新

坚持理论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二是对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丰富经验加以概括提炼,使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践创新“化”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一方面,“理论在变为实践”,指导实践;另一方面,“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从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这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进而推进中国发展的过程,又是用中国方式实践马克思主义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国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推进过程。因此,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所谓时代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在内涵上高度一致。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不断取得成功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推动中国实践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前提条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迫切需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既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规律的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具体实际,以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为方向,但又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融汇贯通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世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既要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又要具有世界视野、人类情怀,从而指引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便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三、坚持理论创新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理论创新,归根结底,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才迎来了中国实践的伟大飞跃。在《决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被概括为一次“历史性飞跃”、两次“新的飞跃”,与之相适应,中国社会亦发生了“四次伟大飞跃”。前一个是理论创新,后一个是实践创新,体现为同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相一致,也就是说,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两次“新的飞跃”,才有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这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30 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在1941 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20 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以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可以将毛泽东思想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两个高峰。

其一,从20 世纪30 年代到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次“结合”要解决的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个阶段确立起来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其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因此,“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次“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发展和运用。在这个时期,“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很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当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楚,对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也缺乏正确的估计,“左”的错误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据上风,从而导致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以及“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尽管如此,但在总体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毛泽东思想的两个发展阶段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社会的“两次伟大飞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推动和表征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进程。“站起来”是一个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过程,在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同时,创造一个新世界。新中国之“新”,不仅在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在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开辟一条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向何处去”和“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是一个筚路蓝缕、艰苦探索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新的飞跃”:引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新的飞跃”是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亦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可将此次结合看作是“第三次结合”,是在“第二次结合”基础上的“新的结合”,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这次结合的根本任务。这是一条新路,既不是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延续,也不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翻版,而是一条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路。这次结合,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新的飞跃”的逻辑起点,具有关键性乃至决定性。一方面,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真理标准大讨论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而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此,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的权威,将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统一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另一方面,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声。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改革开放。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那么,真理标准大讨论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此,《决议》作出的历史结论是:“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新的飞跃”的根本动力和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循序渐进地从三个方面作出了回答: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它的体系”;关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并进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新的飞跃”的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独创性的贡献,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和时代要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阶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展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新的飞跃”:引领中华民族“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新的飞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最新结合”,亦可称之为“第四次结合”。之所以是“最新结合”,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奋斗目标。虽然这是历史的延续和拓展,但又是一个与过往有很大差别的历史境域;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增加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个结合”上升为“两个结合”。尽管第一个结合内在地包含着第二个结合,但将第二个结合凸显出来意义重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中国文化的复兴,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乃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这次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为根本,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立足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具体表现为《决议》中所强调的“十个明确”。“十个明确”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建设规律和具体路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在“十个明确”中,最具基础性乃至决定性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时代发展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并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新时代莅临的主要标志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跃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正如毛泽东所言,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是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49 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围绕着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从而实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归,具有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厚的人类情怀。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鉴吸收了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大历史观”观察世界、把握时代,主张以文化交流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不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大同理想相契合,而且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统筹改革与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情怀,从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世界历史”的“大历史观”视野,既回答了中国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大问题,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任务

新时代既意味着新任务、新奋斗,也意味着世界之大变局。中国之大变革和世界之大变局在历史时空中交织,提出了一系列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并能产生理论的时代。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因此,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理论创新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目的的理论创新不是真创新,而是白日瞎话或梦中呓语。这既涉及到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的问题,还涉及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把“钥匙”。1942 年2 月,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中,毛泽东生动而形象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曾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采取了照搬照抄的态度,走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结果是使中国革命屡遭严重挫折。通过对失败教训的总结,中国共产党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之箭射中国革命之的,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因此,“有的放矢”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创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说,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在新时代,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新时代中国之‘的’”就是指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具体来讲,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当代中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推动中国实践不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摒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弄清中国的具体实际。这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如何结合的问题。在总体上,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就是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包括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要求。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要求是统一的,要求我们研究历史、关注现实和把握未来;三是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即射箭的技法问题。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射得准、射得稳,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实现理论创新。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创新是以实践创新为证明的,理论创新的程度实际上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

(二)坚持实践创新,以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以实践创新为表征,这是就理论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而言的,但归根结底,理论创新根源于实践创新。没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创新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人们才能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条条框框、突破头脑中的陈腐观念,实现认识上的新突破、新飞跃,从而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就是因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实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实践百年接续推进的结果与表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两次“新的飞跃”,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实践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

在谈到新时代理论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伟大的实践创新需要并必将推动伟大的理论创新。因此,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就是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实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高度统一。一方面,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当代中国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它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急需理论上的阐释和说明;另一方面,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正确的理论引领正确的实践,创新的理论引领创新的实践。只有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才能推动引领当代中国实践不断开辟新境界。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中国实践,是一个过程,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不断呈现,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也不断涌现,这些都需要创新观念、理论和方法。“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新,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推动和引领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坚持“两个结合”,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要将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郑重地指出:“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些论述强调的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毛泽东讲的“有的放矢”,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历程,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亦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在新时代,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推动和引领实践创新的宝贵品质。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命题,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中国具体实际包括中国现实实际和中国历史实际两个维度,而中国历史实际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为什么要提出“两个结合”呢?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忽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有道理的。那么,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呢?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其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真理,具有普遍性,但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神韵,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前些年,理论界曾有一个讨论,即马克思与孔子要不要握手以及能不能握手的问题。事实证明,这是必须的,而且是一种事实。其二,更进一步讲,这个结合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信仰问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际上是解决一个心灵契合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共同建构的过程,既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四)坚持问题导向,以理论创新科学解答时代之问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质上是理论与问题相结合,“正如一道代数方程式只要题目出得非常精确周密就能解出来一样,每一个问题只要它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就能得到答案”。“改变世界”以“解释世界”为前提,而“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理论创新,归根到底,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就需要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概括起来,实际问题主要有两种,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问题特别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关系到道路、方向和旗帜,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这首先需要理论上的阐释与说明。实践问题特别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是理论的实现问题,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实践自觉总是以理论自觉为前提的。而且,实践问题不仅是一个“改变世界”的问题,还是一个“创造历史”的问题,实践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因而,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又以创新理论推动和引导实践,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内在统一性。

新时代不仅是一个历史方位,也意味着面临着新的时代问题,因而,理论创新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个“的”就是现实问题,既包括重大的理论问题,也包括重大的实践问题。在理论上,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发展的方向和动力问题。在实践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的时代问题,也是世界的时代问题,因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更是“未来之中国”,中国发展早已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而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就是一个伪命题;另一方面,只有在世界发展的环境中,中国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是对人类走向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为各国走自己的路提供借鉴与参考,也在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中国问题,也是一个世界问题,更是一个人民的问题。能不能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说服力,从而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因此,“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