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规矩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2022-11-10 01:42刘长秋夏小和刘佳玲
观察与思考 2022年8期
关键词:优良传统管党治党

刘长秋 夏小和 刘佳玲

提 要:党内规矩是党制定或倡导实施的用以强化党的领导、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各类具有约束性、限制性制度的总称。在范围上,党内规矩主要包括以党章为根本、包括党的纪律在内的党内法规和作为需要全党模范遵守的国家法律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从党的历史来看,善于树立并运用各种规矩是党内规矩建设的基本经验,始终突出和强调党的政治规矩是党内规矩建设的重要经验,强化制度建设是党内规矩建设的成功经验,强调执行力是党内规矩建设的关键经验。站在党内规矩建设的视角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用规矩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旧规矩、制定新规矩、淘汰过时规矩的历史,是一部始终讲规矩、立规矩、护规矩、用规矩的历史,也是一部党不断同党内缺乏规矩意识、不讲规矩、乱用规矩、破坏规矩的人进行反复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这是党内规矩建设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其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其运行的规则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典章制度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典章制度也就构成了政党活动需要遵循的规矩。站在政治学的角度上,拥有完备的政党规矩是确保政党高效开展政治活动的内在要求与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规矩在管党治党方面的作用,不断深入推进党内规矩建设,使得依规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主基调,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所在。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朝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需要以更高的要求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辉煌。在此背景下,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内规矩建设的历史,归纳和总结党内规矩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和推进党的建设,乃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都具有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

一、党内规矩的内涵与外延

(一)党内规矩的内涵

在党的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党内规矩是经常被使用和强调的一个概念。所谓党内规矩,简而言之,就是党的组织及全体成员在党内必须遵守的规矩,是党制定或倡导实施的用以强化党的领导、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各类具有约束性、限制性制度的总称。约束性和限制性构成党内规矩的基本特征。这使得党内规矩不同于党内法规,甚至也有别于党内制度。党内法规和党内制度既包含约束性、限制性法规和制度,也包括激励性和授权性法规或制度,在党内法规及党内制度中,只有那些约束性、限制性的法规或制度才构成党内规矩。

(二)党内规矩的外延

对于党内规矩的范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党的规矩总的包括什么呢?其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其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其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据此,笔者认为,党的党内规矩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以党章为总章程、包括党的纪律在内的各类具有约束性的党内法规。在党的历史上,党章、党的纪律作为党内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党内法规共用或混用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内规矩外延的论述中,尽管并没有明确提及党内法规,但党内法规显然应当被包含在党内规矩之中。二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作为所有组织以及公民底线同时也是依规治党基础的国家法律。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与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通过法律治国理政。这些法律不仅约束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更约束党的各级组织及党员;易言之,依规治党是建立在党的组织及其成员都必须首先遵守国家法律基础之上的依规治党,国家法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及党员无论在党内还是在党外都必须遵守的规矩,构成党内规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其他规矩的基础。三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约束性或限制性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这些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重要规矩,在管党治党方面,它们是党内法规以及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

党章及党内法规是党内首要的规矩,也是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是确保党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能够始终成为一个坚强政治堡垒并始终具有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党章及党内法规通常在要求高于国家法律等其他规矩,而在规定上也往往更严。这使得党能够始终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及其各级组织与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够始终赢得民心、确保自身领导核心地位。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内最为重要的规矩,在确保党的内部团结一致以更好地发挥党的战斗力方面发挥了“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的一张“金名片”,成为中国共产党得以历经百年沧桑而依旧风华正茂的主要经验与“核心密码”。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章、党纪及党规建设,迄今已经形成了以党章为总章程、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为骨干,涵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一体系在管党治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国家法律即由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的,反映党和国家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的、旨在治国理政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也是广大党员及党的各级组织必须遵守的基本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而法律之所以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就在于其作为由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的规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是所有公民以及社会组织必须遵守的行为底线,也是党的其他规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必须依法执政,带头遵守国家宪法法律。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行为底线中的底线。无论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一个政党来说,遵守底线都是其实现高线要求、进而遵守其他规矩的保障,如果连底线都守不住,很难要求其去遵守更高的规矩。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对自身有着更高要求和更严标准的政党来说,遵守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国家法律不仅是“己法自守”的内在需要,更是内含于其先进性之中的最基本要求。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并强化国家法治建设,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也为管党治党树立了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作为党内规矩的一部分,是一个相对较为模糊、笼统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无论是学界还是党的重要文献或领导人讲话中,都没有给出过概念清晰的界定,也没有明确过这些传统与惯例的外延。根据党的文件或党的领导人相关讲话,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很多并非明文规定,且很多带有软约束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对我们这么一个大党来讲,不仅要靠党章和纪律,还得靠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这些规矩看着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都是一种传统、一种范式、一种要求。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一批体现在作风建设上、容易被人民群众感知且关系党的形象和生命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例如: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惯例、“八坚持、八反对”的全面要求、强调规矩和遵守纪律的优良传统等。这些作为党长期管党治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对于强化党员纪律观念,推进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确立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是党的规矩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管党治党实践的深刻总结。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规矩建设的实践

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始就高度重视党内规矩建设,不断强化并深入推进以国家法律为基础、党内法规为核心并以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为补充的党内规矩建设,始终与各种破坏党内规矩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一)党规党纪建设的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争取自身执政地位并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大使命。为此,中国共产党首先从加强内部规矩尤其是党内法规,强化自我约束、自我革命入手,加强自身建设,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制定、修改和完善党章这一党内根本法规之外,还制定了包括《中央巡视条例》《保守党内秘密条例》《苏区党团组织和工作条例》以及《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等在内的大量党内法规,其规范对象和内容广泛涉及包括党的组织、党员、党的作风、党费收缴等党的建设以及党的领导的众多方面,充分显现了作为革命党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内法规建设的高度重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其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强化党章、党规党纪建设来应对各种挑战,先后印发了包括《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等在内的众多法规或文件,并制定了八大党章。这对于强化党的建设以及保持党的纯洁性和保障党内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充分体现了党对党规党纪等党内规矩建设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也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1980 年2 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在十一大党章并未彻底正本清源的情况下,这部《准则》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以及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有序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重视和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的十二大重新修改了党章,并先后印发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在内的大批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较先前有了极大的改进,在形式上更趋近于法律,更合乎“法”的要求,管党治党开始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时期。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成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2年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以下简称“八项规定”)。“八项规定”成为开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新高潮的引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开始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一大批过时或不适应从严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被清理,包括《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等在内的一大批党内法规被制定或修改,在助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深入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规矩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推进为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确立了基本规矩,成为党得以强化自身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以党章为核心、包括党纪在内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其不断运用党内法规同党内不守规矩、破坏规矩、乱用规矩的人作斗争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时而出现的破坏党内规矩、不守党内规矩甚至是乱用党内规矩的现象,党内加强了斗争力度,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四种形态”,既惩治了一大批“老虎”,也处理了一大批“苍蝇”,更挽救了大量同志,有力地确保了党自身的廉洁性和先进性,确保了党的团结统一,确保了党自身的战斗力。

(二)党的其他规矩的发展与完善

除了加强自身内部制度建设,确保党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之外,中国共产党还极为重视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党内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矩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进并完善国家法治来强化党内的规矩意识、法纪意识、底线意识,确保党员成为尊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典型。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及其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以及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强化国家法治建设,制定或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处分法》等在内的大量法律法规,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全面确立了必须遵循的最为基本并且也是最为底线的规矩。

与党章、党规党纪以及国家法律相比,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是一类相对笼统和模糊的党内规矩。作为在党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固定下来的一种党内规矩,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基本都是不成文的,缺乏稳定性。然而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上,这类规矩在管党治党、确保党的先进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其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党章、党规党纪以及国家法律在内的正式规范之不足,成为党内治理规则的重要支撑。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随党而生,与党的事业息息相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逐步被传承、创新和发展,成为党内独具特色的规矩。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党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的基础上,明确优良作风与党的建设是党章、党纪、国法等政治制度的基础,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极大地促进了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的创新发展突出表现在将其纳入到党的规矩中。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全面系统概括了党的规矩的基本内涵,第一次明确地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作为党的规矩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明确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纳入到党的规矩的范畴,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理论创新,体现了党对这些传统与惯例的重视,也丰富了党内规矩建设的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规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而持续不断地重视并强化党内规矩建设,通过立规矩、挺纪律、用规矩、护规矩,不断保持并加强党的战斗力,确保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始终行走在正确轨道上,显然就是我们在认真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之后必须努力传承和发扬的成功经验之一。在自身建设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一直通过强化党内规矩建设不断加强自我革命和自我管理,持续强化组织力量和领导力量,令其先进性与纯洁性不断彰显和提升,成为其能够始终确保自己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

(一)党内规矩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极高要求的自我革命型政党,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追求的先进型政党,也是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此,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为自己及其成员树立各种规矩,以确保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这些规矩中,以党章为根本、包括党纪在内的党内法规是党内规矩中最为核心和主要的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政治思维以及德治思维管党治党的制度成果。从党内法规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在党史上被反复强调的背景与动因来看,党内法规之所以受到党的领导人的反复重视和强调,其直接原因是为了治理党内部分党员尤其是部分高级领导干部行为的脱轨,矫正这些脱轨对党的事业造成的严重伤害,而其目的则在于强化全党的规矩意识与法纪观念,令党保持高度团结,始终都能够作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存在,始终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为此,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以党章为根本、包括党纪在内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通过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树立了大量党内规矩。

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崇尚法治、尊重法治的政党,建党百年的历史也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追求法治的历史。而法治的基础则是国家法律。为此,中国共产党将法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基础,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不断推进并完善国家乃至地方各类法律,力行依法治国,将自身的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将遵守宪法和法律作为自身的基本规矩与底线义务,将“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体系严密、制度完备、规范全面的党内规矩体系,成为党得以管好党、治好党的关键所在。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尊重传统、不忘传统、善于从传统中学习和汲取营养的学习型政党。在百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与治理经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管党治党方面形成了大量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不断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与惯例,使之成为党的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成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保障。在管党治党的实践中,这些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成为以法律为基础的党规党纪的重要补充,在强化党内规矩意识、更好管党治党以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成为建党百年党内规矩建设的基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关系党的前途命运。”“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而旗帜鲜明讲政治,强调并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则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从党的奋斗经验来看,党的事业陷入困境或遭受危局的时候往往都是党内出现个别党员干部尤其是个别高级领导干部不讲规矩、破坏规矩甚至是对抗中央的时候。而突出和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通过政治规矩来确保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则是走出这些困境、成功应对这些危局的基本经验。这一点,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反对“左”、右倾错误上,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强调党的纪律、维护全党团结的行动中,抑或是在十八大之后严肃处置“大老虎”事件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党自身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和强调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才能确保党中央权威,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始终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从而能够在各种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党的规矩建设必须首先关注和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讲政治成为党员头脑中紧绷的弦。这是党内规矩建设的重要经验。

制度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内规矩建设的目的实际上在于通过不断树立规范而严厉的党内规矩,在党内形成相对稳定且可以操作的制度,从而使管党治党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更有助于确保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其本质而言,无论是党章、党的纪律,还是一般性党内法规,抑或是对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一体适用的国家法律,其作为党内规矩,都是党的制度尤其是党内制度的载体,是成文的制度。而党在长期实践形成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尽管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不成文的规矩,但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形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实际上也已经形成为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制度。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推进还是对国家法的重视,抑或是对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的强调,实际上都体现了党对制度的关注和重视,是党推进和强化自身制度建设的结果和反映。而关注并重视制度显然是党内规矩建设得以不断推进并令管党治党不断取得成效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党内规矩建设乃至党领导全国人民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正视、重视乃至仰仗的一个基本面向。

对于管党治党来说,规矩是极为重要的,规矩是党员心中的法。但“徒法不能以自行”,任何规矩都不可能自行,而需要依靠人来执行。这就使得规矩的执行至关重要,成为关涉规矩能否真正发挥管党治党作用的关键。从党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斗争、取得一个个胜利的过程中,为其自身树立了很多规矩,而这些规矩也在确保党内团结、维护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党的战斗力、确保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方面发挥了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但很显然,这些规矩之所以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其不折不扣的执行是关键。在党的历史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党不断为自己树立规矩并严格执行这些规矩,才使得党的战斗力不断提升,才使得党的事业不断前进。而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个别事件和个别地方以及个别部门,党内规矩其实并没有始终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而这往往成为党的事业遭遇挫折或困难的重要因素。一旦党内规矩得不到严格执行,则这些规矩就会沦为形式,成为具文,甚至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一种负担,导致“纲纪不彰,党将不党,国将不国”。显然,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规矩执行力或制度执行力的原因所在。就此而言,关注执行力是党内规矩建设的关键经验。

(二)党内规矩建设的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可以让我们认真看清并深刻反思前人走过的路,从而提醒我们在自己行进的过程中多走直路、近路、单行路,不走或少走弯路、远路和回头路。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领导中国人民如期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坚定不移地朝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行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征程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需要直面新的、更为复杂的形势和更为繁重的任务,并需要接受新的、更为尖锐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形势、任务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对于自身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确保自身始终成为具有先进性与纯洁性、具备长期执政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新型执政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而要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党史显然是最好的教科书与营养剂,它可以提供给我们党在历史上取得成功的经验,也可以告诉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遭遇过哪些挫折,走过哪些弯路,从而让我们明白未来的路该如何更好地去走。

站在党内规矩建设的视角上,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党用规矩管党治党、从严治党,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旧规矩、制定新规矩、淘汰过时规矩的历史,也是一部党不断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善于树立并运用各种规矩,不断强调和突出党内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不断将党内规矩形成为制度并持续推进制度执行力,使规矩始终发挥管党治党作用、始终确保党具有先进性与纯洁性并具备毋庸置疑的领导资格与长期执政能力,确保其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忘自己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纯洁本色,始终保持对“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认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不断为其自身和广大党员树立各种规矩,坚定不移地推进依规治党,通过制定、运用党内规矩始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其自身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与衷心支持。不仅如此,在其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自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光荣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以刀口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在党内建规立矩确保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并通过不断修正、完善和细化党内规矩确保这些规矩能够立得住、管得了、行得通,以此确保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凝心聚力、团结进取、目标一致、步调统一,令党得以始终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始终能够成功应对各种风云的冲击和各种骇浪的挑战,始终做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且善于斗争、善于胜利。

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百年历程表明,党内规矩是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及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她能够不断地在党内突出、强调规矩,建立、使用规矩,并坚决维护、捍卫规矩,在于其能够始终用党内规矩来实现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得以始终具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能够始终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始终得以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并保持足够的清醒和洞见。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始终讲规矩、立规矩、护规矩、用规矩、不断强调并凸显规矩权威性与执行力的历史,是一部党不断同党内缺乏规矩意识、不讲规矩、乱用规矩、破坏规矩的人进行反复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而“始终讲规矩、立规矩、护规矩、用规矩,并不断同党内缺乏规矩意识、不讲规矩、乱用规矩、破坏规矩的人进行反复斗争”,则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党史百年党内规矩建设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朝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进,党的事业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党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成绩。在这种背景下,“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面对已经开始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借鉴党史中党内规矩建设的基本经验,不断推进党内规矩建设,开创党内规矩建设新局面,用党内规矩建设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功!

猜你喜欢
优良传统管党治党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在现代化新雁峰建设中再写新篇
制度治党,让“沉疴毒瘤”无处藏身
从建党、管党到治党: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历史演进
季札挂剑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生成逻辑与推进思路
坚行建党管党治党要求 弘扬党的特色本色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延安精神与改进工作作风
不能丢掉的优良传统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