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多重交互分享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设计

2022-11-10 07:48罗亚萍
电子测试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测试

罗亚萍

(白水县技工学校,陕西渭南,715600)

0 引言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教学知识点零碎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大。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探索一种高效、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计算机专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1],在这一背景下,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其将视频作为载体,采用动画与文字、声音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3~8min视频的形式,提升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有利于明确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2]。基于此,研究设计了师生多重交互分享下的微课教学系统,以期为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提供参考。

1 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设计原则与流程

1.1 系统设计原则

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产物,其由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又引入现代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体现出碎片化、点状的特点。教学内容包括零碎的知识点、重点题型的精讲、考点归纳等,还包括教师教学经验的展示,其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不仅适用于移动学习时代课堂教学,而且同样适用于个性化学习及深度学习需求者。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利用了Web技术,通过Java编程能够动态控制网页内容,在B/S模式下,利用浏览器能够对服务器进行访问,实现师生多重交互。在教学系统设计时应符合如下原则:(1)系统实用性。系统所提供的微课教学资源应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相符,涵盖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代表性,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微课教学资源应覆盖多个模块知识结构,分门别类,便于不同层次学生选择。(2)界面友好性。微课教学系统界面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应注重界面的美观、整洁、舒适,合理布局各类元素,便于操作,具有实用性。采用模块化设计,不同模块独立存在,便于后期维护。(3)共享交互性。为实现师生多重交互分享,在系统设计时应注重交互性,为师生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进行资源分享。

1.2 系统设计基本流程

微课将视频作为载体,将枯燥的、抽象的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从时长上看微课一般为5~8min,最长控制在10分钟内,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且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应用基础广泛,视频制作阶段教师应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布置任务,学生在微课学习及课下巩固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设计制作基本流程

2 师生多重交互分享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整体架构

2.1 平台总体设计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时,首先应明确教学内容,教师结合教学大纲搜集相关资料,将课程内容进行细化,细分为多个小知识点,然后针对每一个小知识点设计微课视频,完成教学资源及微视频制作后,可以将其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进行下载,便于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复习。微课教学重点突出、指向鲜明,以视频片段作为主线,对包括教案学案在内的教学设计进行统领,与课下收集的多媒体素材、教师课后反思及学生反馈等构成了一个结构紧凑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减少了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依赖,能够在课下通过微课教学系统获取资源自主学习。在线教学平台的构建应满足如下要求:①能够在系统上完成自我测试及在线评估分级;②涵盖海量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视频资源,能够覆盖各类知识点,并有配套练习资源;③具备视频资源查找功能及知识点搜索功能;④满足学生自我测试需求,拥有丰富习题资源;⑤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平台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

(1)测试模块题库

可以根据题型将测试模块分为不同的种类,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先选择题库,通常一个模块均有专用的数据库,模块下的主题设置了对应的题型,实例与记录相对应,属性与字段相对应。学生在进行自我测试时,需要对考试规则进行仔细阅读,并根据需要选择对应测试模块,然后由系统对试题进行随机抽取,进入测试界面进行答题训练。学生作答完毕后交卷,系统能够对学生作答进行自动评分。

(2)知识点微课库

其主要涉及到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制作后上传到微课教学系统,并具有下载、删除的功能,其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点微课库管理流程图

(3)知识点对应练习库

登录系统后能够结合学生测试结果自动给出学习方案,学生根据系统知识点进行搜索,观看微课视频课件,并进行对应练习,加强实践训练,最后进一步测试,给出评价。

2.2 数据库设计

采用MySQL数据库,其适用于多种操作平台,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高,应用于网络数据库建设切实可行。研究针对用户、模块试题、微课视频等设计数据库表单,用户表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表

测试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主要试题编号、试题类型。试题以及选项。(2)文字编辑处理。通常需要对一个文档做多项操作,均需要有专门的操作员与其相对应,其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操作内容,Word数据库表见表2。(3)知识点关系表,其能够帮助理清知识点关系,陈述性知识点包括概念、定义等,程序性知识点包括操作流程、具体方法等。(4)微知识单元视频表。检索知识点的关键字,设置对应属性。(5)习题库,主要包括习题名称、知识点、类型。

表2 Word数据库表

3 师生师生多重交互分享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的实现

3.1 网站首页与导航设计

作为网站的门面,网站首页能够呈现教学平台的整体风格与效果,代表了教学系统平台的形象。首页设计应保持界面合理化设计,界面简洁、友好,能够突出主题,使用户(学生、教师)能够快速查找到所需功能,具有便捷性。首页界面如图4所示。网站所有栏目均分门别类在导航栏显示,能够根据需要在导航条直接进入对应系统,可以通过该通道直接进入教学资源库、查看教学文件、进入作业系统等。

图4 网站首页示意图

3.2 用户注册与登录实现

在系统注册页面对表单数据进行验证,输入用户名后,系统先判断格式是否正确,符合要求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用户昵称具有唯一性,可以采用数字与英文符号相结合的方式,用户名顺利通过后输入密码,并进行验证,完成注册后,后续登录可以自动保存密码,直接登录系统。

3.3 微课视频播放与文件上传

利用Video标签能够在网页中添加各类格式的视频,其兼具多个控制属性,能够实现对视频播放速度、音量、屏幕大小的调整,还能够对视频进度进行调整,且该平台自动记录上次播放进度,方便下次继续学习,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另外,利用HTML 5插件、Dojo能够同时上传多个视频文件,其实现代码如下:

3.4 师生多重交互分享的实现

微课教学系统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在课下可以下载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向老师提问,老师可以进行回复。在微课视频评论区,学生及教师均能够针对学习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学习经验分享。

4 系统测试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前,邀请教师及学生针对系统的功能、界面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满足基本教学功能需求,学生可以在线自我测试,反馈学习效果。教学平台界面设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学生及教师表示满意。通过性能测试显示系统运行好、响应速度快、负荷能力强,视频可流畅播放。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测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铁路信号设备电路原理仿真教学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浅探
基于雨课堂等智慧教学系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实践研究探索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心理测试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