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对模拟刚果红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2022-11-11 10:59田金旺庹必阳王建丽唐云聂光华杨勇邓政斌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刚果红悬浮液蒙脱石

田金旺,庹必阳,2,王建丽,唐云,聂光华,杨勇,邓政斌

1.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3.湖南工业大学 材料与先进制造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引 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约占全国废水排放的11%[1]。刚果红是阴离子双偶氮键染料,其毒性高,难以自降解,在水中能消耗溶解氧,杀死水生生物,并危及人类健康[2-3]。为了处理染料废水,人们采用絮凝[4]、吸附[5]等方法将有机染料聚集起来再过滤去除,这些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只能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异相转移,无法彻底降解污染物,易造成二次污染[6]。光催化氧化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借助光催化剂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使水中的污染物降解为CO2和H2O等小分子物质[7]。TiO2是传统的光催化剂之一,其无毒、光催化活性较好且稳定性良好,但是易团聚[8]、禁带宽度较宽(约为3.2 eV)[9]、仅对紫外光响应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处理染料废水领域的应用。

为了减缓TiO2颗粒间的团聚,提高其可回收性,可将其固定在无机载体上来解决该问题[10]。蒙脱石是吸附性和沉降性良好的硅酸盐矿物[11],一些研究表明,将TiO2负载于蒙脱石上可以促进复合材料对光子的吸收[12]。Li等[13]制备了TiO2、TiO2/蒙脱石混合物和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比较了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蒙脱石的引入对TiO2的相变和晶粒长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TiO2颗粒的团聚,在700 ℃高温下,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仍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Liang等[14]以蒙脱石为载体制备了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结果发现蒙脱石能降低TiO2颗粒的团聚,提高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

TiO2除了易团聚外,还具有带隙宽的缺点,表明TiO2只能在紫外光照射下被激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究出了多种有效的方法,如掺杂[15]、敏化[16]和复合改性[17]等。BiOCl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和独特能带结构的铋系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得到广泛关注[18]。BiOCl的带隙约为3.4 eV,与TiO2同属于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有研究表明,BiOCl与TiO2复合改性可改变能带结构,进而提高光催化活性[19]。

本文采用水解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以刚果红染料为目标降解物,在氙灯照射下,研究了溶胶pH、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Bi/Ti摩尔比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找出了最佳的制备条件,并利用XRD和UV-Vis DRS对其进行了分析,为TiO2的复合改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试验依据。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试剂:蒙脱石原土,购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市恒润工贸有限公司;钛酸四丁酯(分析纯);五水合硝酸铋(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冰醋酸(分析纯);刚果红(分析纯)等。

仪器:德国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岛津UV-3600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GXZ300氙灯等。

1.2 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1.2.1 蒙脱石的钠化提纯

将20 g蒙脱石溶于500 mL去离子水中得到蒙脱石悬浮液,静置24 h,然后将2.5 g六偏磷酸钠加入到蒙脱石悬浮液中,搅拌2 h,静置2 h,经离心(4 000 r/min,10 min)后取上清液置于80 ℃烘干,并研磨至-74 μm,得到钠基蒙脱石[20]。

1.2.2 BiOCl的制备

采用水解法制备BiOCl材料,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将5.82 g Bi(NO3)3·5H2O溶于20 mL 2 mol/L HNO3溶液中(记为溶液A),接着称取等量的KCl溶于40 mL去离子水中(记为溶液B),然后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溶液B中,搅拌2 h,陈化2 h,将底部沉淀物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最后在80 ℃下烘干备用。

1.2.3 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取10 mL无水乙醇与5 mL冰醋酸充分混合,接着将13.6 mL钛酸四丁酯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搅拌30 min形成溶液A,然后取一定量钠基蒙脱石分散于50 mL去离子水中得到蒙脱石悬浮液B,再按Bi/Ti摩尔比取一定量BiOCl加入到蒙脱石悬浮液中,再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悬浮液B中,室温下搅拌3 h,老化24 h。将老化后的凝胶于80 ℃烘干,研磨至-74 μm,然后在600 ℃下焙烧2 h,得到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采用上述相同的制备方法,在不添加BiOCl的条件下制得的材料为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TM)。

将Bi/Ti摩尔比为10%、15%、20%、25%和30%依次记为BCTM-10、BCTM-15、BCTM-20、BCTM-25、BCTM-30。

1.3 光催化试验

将50 mg复合材料投加到装有100 mL 50 mg/L CR溶液的光催化反应容器中得到反应悬浮液,避光吸附30 min,然后在氙灯下照射下,每隔20 min取溶液离心(10 000 r/min,5 min),取上清液在刚果红最大吸收波长处(自然条件下λ为498 nm)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公式(1)计算CR的去除率。

(1)

式中:η为CR溶液的去除率,%;A0和C0分别为CR溶液的初始吸光度和初始浓度,abs,mg/L;t为处理时间,从-30 min开始到120 min结束,min;At和Ct分别为CR溶液经过一定时间光照后的吸光度和浓度,abs,mg/L。当t=0时,计算得到的η为复合材料对CR的暗反应吸附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2.1.1 溶胶pH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固定钛酸四丁酯用量为13.6 mL、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为2%、Bi/Ti摩尔比为15%、焙烧温度为600 ℃、焙烧时间为2 h,改变BiOCl/TiO2/蒙脱石混合溶胶的pH,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光催化降解刚果红废水,得到图1所示结果。由图1可知,pH为2、4、6、8时,刚果红的总去除率分别为62.62%、68.80%、53.00%和60.93%,暗反应吸附率分别为12.41%、16.39%、19.57%和35.48%,表明酸性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光降解性能,而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吸附性能。Yang等[21]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OCl光催化材料,并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结果表明,随着溶胶pH的提高,BiOCl的结晶度逐渐降低,形成大量的晶格缺陷,提高了吸附效率,但是也形成了载流子复合位点,阻碍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因此,在本研究中溶胶pH选择4更合适。

图1 溶胶pH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2.1.2 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固定溶胶pH为4,保持钛酸四丁酯用量、Bi/Ti摩尔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不变,改变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分别为1%、2%、3%和4%,研究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低质量浓度下制得的复合材料不仅表现出更优异的光降解性能,而且吸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当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为1%时,复合材料对刚果红的光降解效果最佳,即87.29%,但继续增大蒙脱石悬浮液的质量浓度时,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性能和吸附性能急剧降低,当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为3%时,刚果红的去除率仅为40.02%。这是因为高质量浓度下蒙脱石与钛酸四丁酯的结合更紧密,难以提高蒙脱石的剥离程度,阻碍了蒙脱石层间域阳离子的交换,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小。此外,过量的蒙脱石覆盖在复合材料的表面,使复合材料吸收光照的能力减弱,降低光生电子传递速率和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故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大幅下降。因此,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选择1%更合适。

图2 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2.1.3 焙烧温度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图3为焙烧温度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400 ℃时刚果红的去除率为63.40%,500 ℃时刚果红的去除率为78.24%,当焙烧温度升高到600 ℃时刚果红的去除率较高,达到87.29%,表明600 ℃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随着焙烧温度继续升高,BCTM-15对刚果红的去除率开始降低,700 ℃时为71.81%,这是因为在该温度下BiOCl经分解反应生成Bi2O3,光催化活性有所降低[22],从87.29%降至71.81%。因此,焙烧温度选择600 ℃更合适。

图3 焙烧温度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2.1.4 焙烧时间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图4为焙烧时间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焙烧时间为2 h时制备的BCTM-15对刚果红的去除率较高,达到87.90%,随着焙烧时间继续增加,刚果红的去除率明显降低,当焙烧时间为4 h时,刚果红的去除率仅为78.94%。其他焙烧时间下刚果红的去除率相差不大,在1 h时为86.14%,在3 h时为85.80%。这是因为焙烧时间为2 h时TiO2的晶型更加完善,有利于光催化降解的进行。焙烧时间较短,TiO2晶型不完全,焙烧时间过长又会破坏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促使颗粒团聚[23]。因此,焙烧时间选择2 h较合适。

图4 焙烧时间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2.1.5 Bi/Ti摩尔比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图5为Bi/Ti摩尔比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出,BCTM-20和TM在30 min内对刚果红的吸附率分别达到了38.54%和19.84%。与TM相比较,添加BiOCl后,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增强。这是因为BiOCl由纳米片组成,能为反应物提供更大的吸附空间。添加不同摩尔比的BiOCl后,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经30 min暗吸附和120 min光反应后,TM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为47.44%,而添加BiOCl后,刚果红的去除率均能达到80%以上,其中,当Bi/Ti摩尔比为20%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刚果红的去除率达到了94.04%。这是因为添加BiOCl不仅减小复合材料的禁带宽度,而且与TiO2形成异质结,为光生电子和空穴提供了单独的路径,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增强[24]。但是当Bi/Ti摩尔比过高时,刚果红的去除率降低,表明Bi/Ti摩尔比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影响较大。因此,Bi/Ti摩尔比选择20%更合适。

图5 Bi/Ti摩尔比对去除刚果红的影响

2.2 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的表征

2.2.1 XRD分析

图6为蒙脱石钠化提纯前后的XRD图谱。由图6可知,蒙脱石的主要杂质成分是方石英,经钠化改性后,其层间距(d001)从1.460 nm减小到1.204 nm,此外,改性后蒙脱石的衍射峰可对应于钠基蒙脱石标准卡片(JCPDS No. 29-1498)的衍射峰,表明蒙脱石经钠化改性处理后成功转变为钠基蒙脱石。

图6 蒙脱石钠化改性前后XRD图谱

图7(a)为BiOCl、TiO2、TM、BCTM-10、BCTM-15、BCTM-20、BCTM-25、BCTM-30的XRD图谱。从图7(a)中的TM线可以看出,在2θ=25.4°、38.0°、48.3°、54.1°、55.2°、62.6°、62.9°处有明显的衍射峰,属于锐钛矿相TiO2的特征峰,说明蒙脱石表面负载的TiO2以锐钛矿相形式存在。对比2θ=25.4°处的衍射峰可以发现,添加蒙脱石后TiO2的(101)晶面对应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说明蒙脱石对TiO2的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5]。此外,属于蒙脱石的特征峰消失,说明焙烧结晶过程使得蒙脱石的层状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探清BiOCl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将图7(a)中2θ=20° ~ 40°之间进行放大处理,得到的结果如图7(b)所示。将2θ=25.1°、25.9°、32.6°和33.5°处的衍射峰进行比较发现,随着BiOCl添加量的增加,TiO2的(101)晶面对应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并且缓慢向低角度移动。当Bi/Ti摩尔比为20%,BiOCl的(101)晶面对应的衍射峰显现,说明Bi/Ti摩尔比为20%时,BiOCl和TiO2的结合程度最好,继续添加BiOCl会抑制TiO2晶体的生长,影响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26]。

图7 TiO2、BiOCl、TM、BCTM-10、BCTM-15、BCTM-20、BCTM-25和BCTM-30的XRD图谱(a)和局部放大图(b)

2.2.2 光学性质分析

为了考察复合材料光吸收特性对光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仪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得到的结果见图8(a)和(b)。图8(a)为BiOCl、TiO2、TM和BCTM-20的UV-Vis DRS光谱图。图中BiOCl和TiO2的吸收边分别在364 nm和389 nm处,均属于紫外光区域,说明BiOCl和TiO2在紫外区域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与TiO2相比,TM的吸收边界发生微弱的红移,从389 nm移至394 nm,说明添加蒙脱石能提高材料对光的吸收能力。BCTM-20的吸收边界较TiO2和TM发生明显的红移,偏移至417 nm,处于可见光区域(>400 nm),说明添加BiOCl能拓宽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提高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产生。

图8 BiOCl、TiO2、TM、BCTM-20的UV-Vis DRS光谱图(a)和带隙图(b)

BiOCl、TiO2、TM和BCTM-20的禁带宽度可以通过公式(2)进行计算。

(ahv)1/n=A(hv-Eg)

(2)

式中:α为吸收系数;hv为结合能,eV;A为吸光度,abs;Eg为禁带宽度,eV;n与半导体类型有关,此处n为2。

将(αhv)1/2与hv作图得到图8(b),由图8(b)可知,BiOCl、TiO2、TM和BCTM-20的禁带宽度分别为3.27 eV、3.06 eV、2.89 eV和2.61 eV,TM的禁带宽度较TiO2有较小降低,表明添加蒙脱石能促进复合材料对光子的吸收,这是因为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与BiOCl、TiO2和TM相比,BCTM-20显示出更强的光响应能力,禁带宽度移至2.61 eV。这是因为BiOCl和TiO2之间形成异质结,在后续的焙烧结晶过程中,BiOCl和TiO2之间相互取代Bi(Ⅲ)和Ti(Ⅳ)元素,形成杂质能级,进而降低禁带宽度[27]。

3 结论

(1) 以钠基蒙脱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Bi(NO3)3·5H2O为铋源,通过水解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溶胶pH为4、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为1%、焙烧温度为600 ℃、焙烧时间为2 h、Bi/Ti摩尔比为20%时得到的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经30 min暗吸附和120 min光照后对刚果红的去除率达到了94.04%。

(2) 复合材料中TiO2以锐钛矿晶相形式存在。添加蒙脱石和BiOCl都会抑制TiO2晶体的生长。当Bi/Ti摩尔比为20%时,BiOCl的(101)晶面对应的衍射峰出现,此时BiOCl与TiO2的结合程度最好。

(3) BiOCl、TiO2、TM和BCTM-20的禁带宽度分别为3.27 eV、3.06 eV、2.89 eV和2.61 eV。BiOCl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吸收曲线发生明显红移,其对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增强。

猜你喜欢
刚果红悬浮液蒙脱石
葛根固敛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重介质悬浮液中煤泥特性对分选的影响分析
喷雾干燥前驱体纳米Al 悬浮液的制备及分散稳定性
分选硫铁矿用高密度重介悬浮液特性的分析研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阴离子对刚果红/β-葡聚糖络合物的影响
草酸对蒙脱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
光电催化氧化法脱色处理刚果红染料废水
聚合羟基铁改性蒙脱石的制备、表征及吸附Se(Ⅵ)的特性
水中刚果红的磁性活性炭/纤维素微球法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