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反应”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舞者的体现

2022-11-12 21:13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舞舞者适应性

姜 涛

(兰州大剧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个长期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者,是不会轻易放弃任何舞台表演的。对于舞者来说,舞蹈表演就是自己一生需要完成的梦想。对于观众来说,舞蹈表演是一门蕴含肢体哲学的表达艺术,需要用心体会。结合专业教授对于舞蹈心灵艺术和身体艺术的价值判断,认为舞蹈表演离不开肢体动作和心理作用的配合。舞者会用自己的身体去表达舞蹈,用自己的心理感受去传播舞蹈中所呈现出的情感表达。当舞者把心理感受和肢体动作连接时,就能为观众呈现出极具生动性的舞台表演。但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只依靠舞者的舞蹈动作和心理进行支撑,就会导致观众对表演的内容一知半解。一个完美的舞台表演,需要融合多种元素,呈现协调性。因为舞者的心理状态和肢体动作的舒展可能会被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对舞者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就是舞台表演时的综合环境。

一、概述“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反应”其实指的就是舞者个体在长期的表演经验积累中,形成一种对舞台周围表演环境的适应力,并在适应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调整自身肢体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能力。用简单的概括就是舞者能够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表情以及心理状态表达出舞蹈要呈现给观众的情感和思想。且舞者可以结合自身的舞蹈能力,创造出舞台的独特性,适应性反应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理论争斗和实践之后延续下来的表现。

在早期的戏剧专家看来,舞台要想做好,就要完成三个要素的任务。舞者要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又该怎样做,而舞者对于舞台的适应,就是舞者对于舞台周围环境的适应。假设舞台环境非常差,舞蹈者和舞台的适应就要经过漫长的磨合,舞者需要经历无数次的伤痛才能完成舞台上转瞬即逝的动作展现。而舞台环境非常好,这也不是舞蹈者可以放松自己的状态,也需要经历频繁的练习去适应自己需要做表演的舞台。总而言之早期的戏剧专家认为舞者只要战胜舞台环境,就可以给观众呈现出完美的舞台。而这种战胜环境和控制好心理和肢体的状态就叫做“适应”。再从舞台表演本身进行解析,有一个专家教授提出了控制的理论。而根据以上理论陈述,舞者可以推断出“适应性反应”的理论,也能够明白“适应性反应”是舞者必须要具备的表演技能,对舞者本身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舞者“适应性反应”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的具体价值

(一)让舞者有更多的可能性

每一个舞者都拥有无限的可能,他们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并塑造出自身对于任何环境条件都能够适应的心理和身体特征。对于适应性较强的舞者而言,他们可以加快自身对于舞台周围环境的适应速度,且创造性思维比较丰富。根据以往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台表演,能发现舞者在表演的时候需要转换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再去配合音乐进行舞蹈,调整自己的舞蹈动作,运用各式各样的民间舞蹈技巧等,按照这些因素就能看出舞者的无限可能。

舞者的可能性在于舞者对于舞种的掌握和角色情感上的理解。现如今,学校专业对于学生的训练都在于单一化的训练,可是社会上的舞蹈团体却需要专业性比较强,且多元化的创新性舞者。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舞蹈类型去体验不同人物的生活。所以可能性比较强的舞蹈表演者就能够表演类型不同的角色,就像有的舞者可以表演正面角色,也可以表演反面角色,而有的舞者却只能表演反面角色。中国民族民间舞者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接受多样化的舞蹈类型,且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

(二)让舞者的心理更加平整

舞者如果在上舞台之前,就过度地追求舞台的呈现结果,很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动作状态和情感表达。且舞者若是在舞台之前有过度紧张的心境,自身的能力可能就会无法在舞台上发挥。因为舞者在过度紧张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自己该做什么样的动作以及该去表达怎样的情感,其肢体感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呈现一种不自然的状态。舞者如果在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完成舞台表演,且不去过度地追求舞台结果,那舞台表演可能就会呈现出舞者都意想不到的结果。

舞者的心理要想变得更加稳定,需要在表演舞蹈之前就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梳理。在表演之后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舞蹈表演效果,对自己的舞蹈技能拥有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评判。若是在上舞台之前就感知到自己的紧张情绪,那就可以做一下上台前的情绪辅导。把更为正面的情绪提炼出来,在舞台表演过后,思考自己的动作和心理是否做到完美的传达。舞者可以把外界所有能够影响到自己的因素看作是动物或者自己喜欢的植物,继而疏导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平静地面对舞蹈表演,展现最好的状态。舞者的适应性反应中就包括对心理状态的控制,这也说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者若是形成“适应性反应”,就能帮助舞者平复自己的紧张情绪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适应性反应”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形成过程

(一)宏观性综合调整展现

关于“适应性反应”的形成缘由其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宏观性的综合调整展现。而宏观性综合的调整展现包括舞者自身的气质、舞者对完成舞台表演的自信思想、中国民族的民族特性、以及角色塑造上的变化。

舞者自身的气质如果天生就比较灵活,那展现出来的舞台表演就更会让人产生喜悦的情感和赞扬的思想。而气质的定义具体其实指的是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状态。舞者的气质不同,那么对于自身心理素质和身体状态的调试程度也不同,舞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气质,选择不同的调整方式。

舞者对于完成舞台表演的自信代表着舞者的目标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于自身的判断能力比较强。有的舞者在上台表演之后,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奋斗,产生自信心,且对舞台表演的结果也会做出良好的预判。但有的舞者在上台表演之前,会莫名地失去自信心,从而在跳舞表演的时候出现错误。这也证明舞者需要按照自己的自信心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整方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故事就来源于各民族的现实生活中。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者就要根据民族特性,掌握各个民族民间舞的肢体动作,并且跳出各民族的地方特色和风格。舞者需要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适应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时刻转换自身的舞蹈动作,继而上台进行对应的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的故事是不同的,舞者在每次表演舞蹈的时候,领取到的角色也是不同的。舞者要学会适应角色年龄上的变化,也要适应角色好坏程度上的变化,更要适应角色性格和形象上的变化,甚至是物种上的变化。然后要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动作去配合角色的形象,让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角色的鲜明特点。

(二)创造性行为适度彰显

关于“适应性反应”的形成缘由,其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创造性行为的适度彰显。而创造性行为的适度彰显包括音乐的配合,舞蹈同伴的配合和观众与舞者之间的配合。舞者在表演舞蹈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去配合音乐。音乐当中有节奏和鼓点,舞者就会适应音乐节奏和鼓点去调整肢体动作;音乐当中有一定的故事表达,舞者就会去适应音乐当中的故事,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演形态向观众表达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情感。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形式比较多样化,有双人舞也有三人舞等,舞者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各抒己见,而是要合作共赢,且配合对方的肢体动作去展现整体的舞蹈。所以,舞者要适应多人表演时的舞蹈动作,调整好上台前的心理状态。在观众欣赏舞者舞台表演过程中,舞者要表达需要表达的故事和情感,观众要去欣赏舞者的动作是否表达出对应的故事和情感。双方都要有默契的沉默,沉浸式地体会舞台表演的艺术。

四、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适应性反应”的相关思考

(一)增强舞者的可塑性

可塑性主要是指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形成新的或者是某种特性,具有可塑性的人多表现为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并且思维较为敏捷,能够对事物的多种可能性进行设想。舞者在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舞者能够流畅地完成不同民族舞种的转换,并能够对自身的舞蹈状态进行调试,熟练应用各种舞蹈技巧完成舞蹈表演,针对实际的舞蹈表演过程,能够发现舞者具有可塑性。舞者的可塑性主要表现为舞者是否能够掌握多种不同民族的舞种以及角色,更好地完成民间舞表演。舞者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经过专业并且系统的训练,但是训练中所涉及的舞种较少,使舞者难以向综合型的人才发展,舞者为了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需要保证自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进行多种民族舞种的学习,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表演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舞者需要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训练以及表演环境,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才能够使自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二)培养舞者的“适度”心理

舞者在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把控自身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舞者如果在表演过程中,情绪过于紧张或者是兴奋,会导致情绪难以控制从而产生过激反应,使舞者的反应出现迟缓,对于外界的感知程度也会降低,从而影响舞蹈表演的美观性以及完整度。舞者想要具有“适度”心理,就要明确自身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表演的完成度以及美感都是由自身舞蹈能力解决的,与自身运气并没有较大的联系,促进舞者能够完成自我心理建设。舞者在开始正式的舞蹈表演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舞者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舞蹈表演,缓解舞者在表演之前所产生的心理负担以及压力,避免舞者由于心理原因,影响舞蹈表演中的正常发挥。舞者在进行表演之前还可能会产生怯场、紧张等心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舞者表演的自信心,对此,舞者需要学会屏蔽外界影响因素,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舞蹈能力,更好地完成舞蹈表演。

(三)日常练习到表演舞台的衔接

舞者的“适应性反应”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需要舞者将其作为日常的表演观念,使日常表演以及舞台表演能够自然衔接,提高舞者对舞台表演的适应性。在日常训练与舞台表演能够自然衔接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舞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舞者在日常训练中思考,并减少日常训练对舞者自身发展的禁锢,使舞者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舞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帮助舞者在日常训练中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还需要为舞者树立正确的舞蹈表演观念,促进舞者能够调整舞蹈表演心态,养成良好的表演习惯,并为舞者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者“适应性反应”的形成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舞者能够在形成这类反应之后,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动作状态和心理状态,且灵动地面对舞台,借助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适应舞台环境,并学会解决舞台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状况,舞者也能够在形成这类反应之后,提升自身的舞蹈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民间舞舞者适应性
舞者
舞者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舞者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