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2-11-12 09:02廖彩翔黎国伟秦晓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浆细胞细胞周期骨髓

廖彩翔 黎国伟 秦晓铧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靶向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MM 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但因MM 为异质性极强的肿瘤,患者生存期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1]。决定MM 患者预后异质性的主要因素为细胞遗传学异常,MM 患者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为1 号染色体异常,其中45%MM 患者1q 扩增均涉及1q21[2]。1q21 包含一个CKSIB基因,为高度保守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亚基1 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s)互相作用,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因此可能在MM 发病机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3]。p53基因最易发生异常,野生型p53 可诱导细胞凋亡,负性调节细胞周期[4]。但目前鲜有报道关于p53基因在MM 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而国内尚未见CKSIB在MM 患者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MM 患者化疗后骨髓CKSIB、p53基因表达,旨在探讨其在MM 患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6 例M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4 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28d 为1 个疗程)后根据2014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标准将86 例MM 患者分为有效组(n=53)和无效组(n=33)。其中男59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68.15±4.57)岁;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诊断标准[5];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②患有认知障碍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疗效评估标准[5]

完全缓解(CR):血清和尿液免疫固定电泳均为阴性,软组织浆细胞瘤消失,骨髓中浆细胞<5%;部分缓解(PR):M 蛋白减少≥50%,24 h 尿M蛋白减少≥90%或降至<200 mg/24 h;骨髓内浆细胞数量减少≥50%;疾病稳定(SD):血清M 蛋白减少≥50%;疾病进展(PD):M 蛋白最低值≥5 g/dL,尿M 蛋白≥200 mg/24 h,骨髓浆细胞比例增加25%。

1.3 FISH 法检测骨髓CKS1B、p53 基因表达

浆细胞纯化:采用CD138 抗体MACS 分选浆细胞,详细步骤参考文献[6],将分选的浆细胞用常规方法低渗,将染色体置-20℃条件下备用。

CKS1B/CDKN2C 所用试剂盒:安必平(LBP)1q21/1p32 基因探针,厂家:安必平;P53 所用试剂盒: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及基因异常探针检测试剂盒TP53/CEP17 双色探针,厂家:康录生物。取出标本,用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然后气千法滴片,在37℃2×SSC 中老化30 min,分别在70%、85%、100%乙醇各脱水2 min。把标本用70%甲酰胺/2×SSC 变形3 min。每个标本滴加探针1 μL,用杂交稀释液4 μL 混合均匀,水浴(72℃)变性5 min。加探针5 μL 于带杂交区,盖玻片后杂交过夜。将玻片放入72℃0.4×SSC/0.3%吐温中2 min,2×SSC/0.1%吐温中1 min 后将玻片晾干。待15 min 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具体探针阈值:1q21 扩增为5.5%、P53 缺失为6.0%。CKS1B(1q21)扩增、CDKN2C(1p32)缺失、TP53 的阳性截断值为20。每例MM标本分析≥100 个骨髓瘤细胞,计算阳性信号出现的百分率,超过截断值则判定为阳性[7]。

1.4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Durie-Salmon,DS)分期、国际分期体系(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修正的国际分期体系(Revised-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R-ISS)分期、血β2-微球蛋白、C 反应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等。MM 患者疾病分期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8]中DS 分期、ISS 分期及R-ISS 分期标准进行评估。其中R-ISS 分期Ⅰ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正常和细胞遗传学标危患者;Ⅱ期:不符合R-ISS-Ⅰ期和Ⅲ期患者;Ⅲ期:符合R-ISS-Ⅲ期且为细胞遗传学高危或LDH 偏高患者。

1.5 随访

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或门诊复诊形式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及生存状态,本研究中末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31日,无失访。随访时间至少3年,69 例疾病稳定,17 例疾病进展。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并以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骨髓CKS1B、p53表达与MM 患者预后的关系。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以Log-Rank法进行组间生存差异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髓CKS1B、p53 阳性表达率比较

有效组MM 患者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髓CKS1B、p53 阳性表达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KS1B and p53 in bone marrow between two groups[n(%)]

2.2 骨髓CKS1B、p53在MM患者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绘制CKS1B、p53 对MM 患者疗效监测的ROC曲线分析显示,CKS1B、p53 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8、0.51,AUC 分别为0.851、0.896,敏感度为75.75%、90.90%,特异度为77.35%、83.01%。见表2、图1。

表2 骨髓CKS1B、p53 在MM 患者疗效监测中的价值Table 2 The value of bone marrow CKS1B and p53 in curative effect monitoring of MM patients

2.3 骨髓CKS1B、p53 阳性表达与MM 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

MM 患者的骨髓CKS1B、p53 阳性表达与R-ISS 分期、C 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DS 分期、ISS分期、血β2-微球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骨髓CKS1B、p53 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S1B and p53 in bone marrow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2.4 影响MM 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MM 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0.23%(69/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乳酸脱氢酶、血β2-微球蛋白、CKS1B 及p53 是影响MM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MM 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n(%)]Table 4 Univariate analysi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MM patients[n(%)]

2.5 影响MM 患者预后的Cox 回归分析

以MM 患者预后为因变量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红蛋白、CKS1B 及p53 为MM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5。其中,CKS1B 阳性表达组(71.42%)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90.90%),p53 阳性表达组(50.00%)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8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图2。

表5 影响MM 患者预后的Cox 回归分析Table 5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MM patients

图2 骨髓CKS1B、p53 表达与MM 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Figure 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KS1B and p53 in bone marrow an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of MM patients

3 讨论

决定MM 患者预后异质性的主要因素为细胞遗传学异常。近年来,有研究显示CKS1B 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为SCFSkp2 泛素化复合体的主要成分,可降解大部分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占重要作用[9]。CKS1B 在Skp2 与磷酸化的p27kip1 的结合中起促进作用,使p27kip1 泛素化和随后经蛋白酶体降解中有重要意义。p27kip1 与Cdk2/cyclin A 复合体结合并抑制细胞周期G1-s 期转换,所以其降低异常可引发细胞恶性增殖、细胞周期紊乱。

已有相关报道CKS1B 表达过高可导致肿瘤形成,此类患者预后较差[10]。p53 可诱导细胞周期紊乱或细胞凋亡,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而肿瘤的特征之一即为基因组不稳定,因此p53 功能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研究较多报道CKS1B、p53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应用,但关于CKS1B、p53 功能异常在MM 发生、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CKS1B、p53 与MM 发病有关。两者阳性表达差异可反映化疗疗效,可作为MM 患者化疗后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绘制CKS1B、p53 对MM 患者疗效监测的ROC 曲线分析显示,CKS1B、p53 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8、0.51,AUC 分别为0.851、0.896,敏感度为75.75%、90.90%,特异度为77.35%、83.01%。提示骨髓CKS1B、p5 可能对MM 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研究发现[11],miR-1258 可能通过靶向CKS1B 调控细胞增殖和迁移,提示CKS1B 是癌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CKS1 高表达提示肿瘤预后较差和生活质量低下,p53 的高表达与众多疾病的预后相关,提示两者是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MM 患者的骨髓CKS1B、p53 阳性表达与R-ISS 分期、C 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性别、DS 分期、ISS 分期、血β2-微球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MM 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0.23%(69/86)。与杨玉[12]、Li 等[13]的研究类似。白细胞、血红蛋白、CKS1B、p53 高表达可能是导致MM 患者生存期缩短的原因。Hao 等[14]的研究报道染色体1q21/CKS1B 的增加或扩增是骨髓瘤的高危因素,p53 基因缺失也被认为是MM 的高危特征。本研究进一步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红蛋白、CKS1B 及p53 为MM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CKS1B 及p53 的异常表达对MM 预后带来不良影响,有可能成为病情监测与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骨髓CKSIB、p53 对MM 患者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MM 中骨髓CKSIB、p53 阳性表达与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MM 疗效及预后评估的特异性指标,但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日后需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验证相关指标在MM 患者中所发挥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浆细胞细胞周期骨髓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浆细胞唇炎1例
NSCLC survivin表达特点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研究
熊果酸对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