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022-11-13 18:46杨长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处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全民

杨长琴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处

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再一次强调: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虽已基本确定,城乡养老、医疗制度建设也已取得进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此,我们应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要在“完善覆盖全民上”下功夫,加强前瞻性思考,高起点谋划,多层次布局,全方位发动,严措施落实,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这里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高起点谋划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治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高起点谋划,确保社会保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立足战略定位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要立足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这两个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从而在思想认识上,高起点定位,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完成。要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从战略上使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立足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这一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更是我们永远奋斗的目标。将初心和使命时刻放在心上,是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和责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立足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人民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作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服务。这样才能使新时代有新气象,新时代有新作为。

(三)立足未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并进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立足未来新发展阶段,就要认真把握社会保障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内涵。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围绕共同富裕提出的“公平统一”“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已成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新标杆。应瞄准这一新标杆,努力工作,让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尽早成为现实。

二、多层次布局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多层次进行布局。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建立公平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多个层次强化体系建设。重点要在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上加强补充和完善。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各个层面布局好,完善好。当前,应在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布局和完善。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要完善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社会保险架构,适度对外开放保险业。鼓励社保基金参与商业保险业务。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增加新的保险产品。建好统一的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当前,认真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问题是一项重要任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实施好、解决好、维护好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

(二)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是国家解决人民群众的就医困难的重大制度,是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建设高质量医疗保障系统和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是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快捷,解决就医难的问题。要完善统一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大病保险统筹制度,完善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制度。

(三)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帮助困难者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功能和社会职责,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特别要做好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儿童、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和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就业、教育、康复、就医,以及文化娱乐的条件和设施,并能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

(四)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国家和社会给予的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因此,当前强化社会救助,主要是创造条件,增加社会福利,办好慈善事业,做好安置工作。建立健全救助对象识别机制,实施分层分类救助。规范救助费用范围,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协同确定大病专项救治,以确保大病重病得到及时救治。

(五)社会优抚

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应及时提供精神褒扬和物质帮助。当前特别要做好对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优抚。做好这一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制定好“优待制度”“抚恤制度”“安置制度”等。对残疾军人、退伍军人、荣誉军人,提供好的医疗、休养、康复等项社会服务和福利服务,并一定要确保到位。

(六)住房保障

住有所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特别是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扩大廉租房规模和小套房建设,解决好新增人口和打工人员的住房问题,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上述六个层次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层面,必须扎实抓好。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并确保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进一步开拓新的层次,由此多层次布局,形成坚实的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开创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三、全方位发力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必须把握好这个系统内部各个结构之间和其它领域之间的关联,提高全方位共同执行能力,从而做到全方位发力,以形成整体合力。

(一)全民积极参与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因此,要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社保的社会认同感,增强主动参保意识。积极实施全民参保扩面计划,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由个人参保的保险事项,积极缴纳由个人负担的保险费用。积极支持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做改革的支持者,促进派。面对“十四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紧扣“共同富裕”这一旋律,必将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逐步缩小群体间社保待遇差距水平,这都需要每个社会公民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二)部门紧密合作

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不推诿,不马虎,齐心协力,齐抓共管。要在观念转变、制度创新、服务优化上下功夫,打破各种藩篱,适应新变化,增强制度的包容性。财税部门在征缴中要确保到位,规划建设部门要在保障房建设上下功夫,公安司法部门要提供有效法律保障,文化宣传部门要强化宣传教育,总之要共同出力,扎牢社会保障网。更要加紧探索,加快推进,协调好收入分配,积极探索“提低”“扩中”的路径,加快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居民增收格局。

(三)经办勇挑重担

社会保障经办部门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核心部门。要做好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对系统内部各部门、岗位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监督和评价,确保不出问题。在保费征缴、管理、稽核中,在社会救助实施中,在案件办理查处中,在医疗服务中……都要勇挑重担,努力工作,不负人民。当前,要着力提升现代化办公水平。加快数字化建设,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以提升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支撑管理,以提升监控水平。加快网络化建设,利用现代设备建好网络管理模式,以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智能化建设,利用计算机、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以提升操作水平。从而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更加持续、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服务。

当前,我们虽已取得很好的成绩,更要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结构性、完整性等方面,还有诸多重大问题亟待解决,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在做到全方位发力的过程中,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着力克服存在的差距,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务实的科学态度,敢于正视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切实找出问题症疾,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做始,做终,做实,确保到位。要以改革为动力,着力探索新机制,新载体,新路子。要持续转变和优化社保经办方式,用真情实践、真心服务探索出新路子。

四、严举措实施

建立健全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靠落实。而落实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力和执行力,用严格的举措来推动社会保障各项内容的实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经过长期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体系。但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对照新形势、新未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和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在调整社会保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有着重大的保障作用,对于社会保障工作极其重要。因此,应从完善法律法规的各个环节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形成、给付、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了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要落实。保障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责任。保障社会保障基金得到依法监管,严厉打击挪用贪占、欺诈骗保套保等各类违法行为。

(二)制定政策制度

制定社会保障的政策和制度,旨在对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个人和群体进行规范。在制定新的政策和制度中,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和制度的社会性、公开性、互济性、发展性、管理性。要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规范。当前应必须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大社会保险投入,缩小各群体之间存在的差距。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优化公共服务分享,补齐民生短板,让公共服务更优质、更普惠、更贴心。在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在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中,都应积极面对人口快速老年化,控制人口出生率降低,推动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统筹等诸多保险方面,进一步制定好新的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当前,还要将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计划。还要健全农民工参加就地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伍军人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孤儿等社会帮扶制度。

(三)建立体制机制

建立体制,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是将社会保障的各级组织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系统来实现管理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明确各地方、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在完善统一的体制建设中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体制,推进政策纵向衔接、横向协同,以引导和制约各项任务的落实,保证各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建立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和约束性的作用。要在完善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建立好人才机制、督查机制、联动机制、考核机制、报告机制等。总之要从完善体制机制上强化管理系统的内外在联系、功能运行,以更高水平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四)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加强对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组织领导,将社会保障体系中相关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增强各项工作的组织力度和执行力度。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并明确专人负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要强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宣传教育,让全体人民了解该项工作的意义、任务和目标,从面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去。定期检查会办进程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对经验进行推广宣传。对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找出原因,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要层层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考核。要勇于探索创新,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走出新路子,将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全民
全民·爱·阅读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可持续全民医保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