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施工项目风险控制的非现场审计方式探讨

2022-11-13 18:32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人员

李 静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不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还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引擎。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充分利用自身实力与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与装备制造合作等重点领域承担了大批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骨干力量。随着海外业务在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国有企业境外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的工作难度不断提升,传统审计工作机制很难做到对各个项目进行现场审计,也难以实现对所有项目各类风险的整体、全面把控。非现场审计是可行且必要的实现途径,创新审计理念、有效开展非现场审计同样值得探讨。

一、海外项目审计现状

内部审计在海外施工项目审计中面临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外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较高

海外项目在政治、法律、施工环境和标准以及风俗文化等方面与国内均存在较大差异,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升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签订与执行、材料设备采购、劳务分包等方面都与国内项目存在一定差别,管理难度和潜在风险很高。审计人员能否有效对风险进行准确估计和判断并评价成为审计工作的难点。

(二)审计质效受到一定影响

海外业务遍及全球,环境复杂,很多国家网络建设落后,无法使用国内先进的物资、工经和财务共享等应用软件,导致海外项目的信息传导相对滞后,无法实现有效的实时监控,内部控制的强弱受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影响制约大,审计风险同时升高。此外,审计人员还可能因地理差异而身体不适,其他政治或卫生健康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与效率的降低。审计人员如何利用非现场审计程序明晰审计重点,尽快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保证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都是审计的难点问题。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尚未实现

目前开展的海外项目审计主要是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竣工结(决)算审计等,大部分是在项目完工后进行,尚未实现对项目整体的持续跟踪审计,审计工作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如何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使问题和风险在源头得到控制,满足公司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是目前海外项目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非现场审计的内涵及积极作用

非现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不在现场实施审计工作,依靠网络互联技术与数据采集模块,对被审计对象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持续采集、监控与测试,同时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和部门等进行远程交流,以实施审计工作并形成工作底稿的工作方法。我国开展的非现场审计属于持续审计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工作流程主要为组建联网、数据采集与清洗、实施联网审计程序、审计预警机制[1],其中审计预警机制是非现场审计的必备和优势功能,有利于风险前移、资源优化,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一)降低审计成本

海外项目审计属于审计成本较高的异地审计项目,其成本相当一部分由差旅费用和时间成本组成。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主要的成本如交通费等均远超普通审计项目,要进行实地审计需要考虑审计组往返的时间和差旅预算。而在非现场审计模式下,必要的实地调查工作和当面沟通的内容能够减少,审计人员往返的时间与经费成本能够大大降低。

(二)提升审计质效

对海外项目实施审计,路途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由于不可避免的环境差异,审计人员可能面临时差或水土导致的不适应、政治或卫生健康对自身安全的威胁等,均会影响工作效率;疫情期间必要的隔离期和航班班次的减少也导致审计工作安排更为困难。而采用非现场审计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障碍,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节约了赴现场审计的在途差旅等外勤时间以及各项外界因素的影响,审计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三)实现全过程监督

在传统审计模式下,由于海外项目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审计频次低,很难实现连续的全过程监督。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下,完善的非现场审计平台与系统建立后,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互联实现持续审计,采集和分析的数据量基本不受限制,审计预警机制下审计人员将审计经验转换为审计模型,并设置预警指标使系统自动识别[2],以实现实时监督,能有效解决海外项目审计任务繁重、现场审计人手不足、审计条件不具备等困难,以较少人力投入、较多成果产出的模式,实现全覆盖审计下的常态化动态远程管理以及对异常数据的早期预警,推动事后检查向事中审计、事前预警转型。

三、当前非现场审计存在的问题

基于当前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要求,非现场审计模式在实际施行中还存在诸多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上沟通存在缺陷

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不同,不能实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环境及相关情况,沟通多在线上进行,因时差问题,进行沟通的时间不便于协调。由于项目实地条件有限,网络条件参差不齐,可能影响沟通的持续性。线上沟通也可能影响审计人员对沟通结果准确的判断,还可能遗漏相关信息。

(二)系统之间未能完全对接

海外项目存在使用当地开发的财务系统与国内审计人员使用的系统不联网的情况,还可能因开发语言不同而不能完全对接导致数据与信息传输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对原始凭证及单据的复核存在一定困难,没有充足的证据,审计人员难以对审计事项进行充分评价。

(三)账外信息获得不便

当前,非现场审计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缺乏现场审计特有的观察效果,审计人员仅能对电子资料发表意见,难以及时获取纸质凭证或文件进行佐证,审计难度与风险进一步升高。此外,非现场审计难以对资产实施实时盘点,存货等资产的真实性得不到完全验证,可能存在库存数据不准确或者人为调节库存的情况。对于大额、流动的固定资产,无法有效验证其所有权,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非现场审计对海外项目风险控制的探讨

为更好地适应海外业务发展的需要,对海外项目实施更有效的监督指导,有必要借助非现场审计等工作模式,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以加强对海外项目的风险控制,有效防范和降低海外业务的各类风险,实现公司经营发展和企业价值增加的目标。在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完善非现场审计制度建设

海外项目非现场审计模式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与之相关的制度体系仍有待完善和创新。为更好地保障海外项目的非现场审计,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更为完善的非现场审计工作规章制度。例如,对海外项目信息报送质量、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严格规定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提供的电子资料的时效性以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应有相关的处理措施进行责任的追究。完善的工作制度对各项工作要求及要点的明确,将对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能够强化被审计单位与个人的配合义务,促进审计监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轨道。

(二)加强对海外项目的事前审查力度

为降低审计风险,有效维护企业境外资产不受损失,在项目投标、决策阶段应加大审计介入及审查力度,减少事中及事后审计风险。一是充分评价,对项目立项可研过程、利润评估、风险评估、资金保障、属地政治形势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价,检验各项可研资料、评估资料的出具背景,对合理性进行审计判断,借鉴以往的审计成果对风险评估的充分性进行检查;二是增加风险预控深度,对风险预控方式进行失效假设,综合制定多项预控手段及措施,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三是重大项目的事前审计可聘请专业的涉外咨询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综合判断风险程度,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各项决策的科学制定。

(三)完善非现场审计信息平台系统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有效监督指导海外业务,企业应重视非现场审计模式,建立完善的非现场审计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是非现场审计的媒介和保障,非现场审计技术包括审计数据系统、数字化审计平台和审计项目管理平台[3]。一是完善业务信息平台的运用。通过端口嵌入的方式实现数据提取、分析,能够更快地实现平台搭建;二是完成非现场审计需要的审计大数据中心建设、模型建设、指标建设。建立智慧型非现场审计系统和信息平台,将税收差异、汇率影响、资金流动等因素纳入审计系统监控范围,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监管、分析;三是通过定人、定岗、定责满足非现场审计经常性监测和数据处理的需要,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监控审计;四是加强对各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方面的审计工作,防范可能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

(四)进行差异化审计方案的规划

随着非现场审计理念中审计项目、资源的一体化和审计组织模式的多样化逐步实现,更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审计计划和方案,对审计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流程再造。将非现场审计的成果作为现场审计审前调查的组成部分,使非现场审计的优势得到发挥。在出具审计报告阶段,应涵盖非现场审计模式下的质量控制、层级审核和风险防控等。海外项目非现场审计差异化审计模式的制定,需要根据海外业务的类型以及运营管理的方式,关注关键业务环节和对应的审计维度,以实现对海外项目差异化、精准化的非现场审计。

(五)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

在积极发挥非现场审计优势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非现场审计可能存在的弊端。在海外项目不确定性与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单独依靠非现场审计并不能完全实现有效的控制,现场审计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主要目标是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微观与宏观审计相结合,既能分析审计对象的整体情况和趋势,又能发现审计线索并组织现场核查[4]。非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特殊审计环境下远程大数据审计方式和取证方法,从源头确保取得资料和数据的真实完整。充分利用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批量进行分析,将经营动态差异变化情况通过非现场审计进行分析,现场审计将工作重点放在市场调查资料的完备性、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基础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充分性等方面。良好的非现场审计规划,能够大大减少现场审计的工作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审计的整体流程。例如:

1.通过非现场审计对项目不同施工阶段资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统计分析模型,确定项目合理的资金流动范围,查找差异点;现场审计重点对劳务分包计价内容、劳务人员数量、当地用工价格的真实性进行核查,进一步检查项目资金流动是否合规,有无账外账、私设银行账户等情况。

2.通过非现场审计对项目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进行、加油情况等进行统计,确定设备价值创造能力;现场审计则对当地市场设备租赁价格、维保费用、环境气候因素进行调查核实,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虚假合同、私自外租、截留收入情况。

3.非现场审计对项目风险控制、指标完成情况、成本影响因素控制进行评价;现场审计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流程完整性、有效性进行核查。

(六)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当前业务系统普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更应注重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以及非现场审计能力。非现场审计可能会遇到更多传统审计模式下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需要更多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企业应做好组织工作,加强人才的引进,使审计团队成员专业结构多元化,加强大数据采集、审计数据分析、移动终端应用等技术的培训,更好地应对非现场审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五、结语

致力于促进公司经营发展和企业价值增加的内部审计更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改进工作理念和思路,创新工作程序和方法,助力企业实现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发展。非现场审计推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信息技术水平,从长远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非现场审计必将成为一种趋势,逐步补充和代替传统的现场审计方式。

猜你喜欢
人员
“专业照护”为失能人员幸福生活“加码”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紧急疏散下的人员行为及建模仿真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完形填空Ⅸ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