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帖(组诗)

2022-11-14 09:56辛泊平
草堂 2022年7期
关键词:一代人麻雀书写

◎辛泊平

[新游园惊梦]

需是漫长的春日

需是难遣的怅然若失

需是念着无用的韵白

远离是非,才能

在寂静无聊的春夜

从中年的世故里走出来

理解少年的心事

伤心这尘世

再也不懂《牡丹亭》

[麻 雀]

在乡下,我掏过鸟蛋

用弹弓打过麻雀和鸽子

我养过一只鸽子,雄性,好斗

但从没有养过麻雀

我想养一只鹦鹉,八哥

画眉,百灵,黄鸟,孔雀,夜莺

悬崖上的鹰隼,那些漂亮的羽毛与飞翔

对我来说,都是词语

只有麻雀,像我的穷亲戚

每个季节都在身边跳跃,怯生生的

在地上啄食,不离不弃

[时光帖]

1

我听到一个孩子死亡的消息不久

便收到了另一个孩子结婚的请柬

他们都曾是我的学生

在不同的时间段

以不同的性别

演绎了不同色调的青春

悲喜之间

是身体隐秘的擦痕

2

我依然走在同一条路上

上班,下班

路旁的梧桐早已熟悉了我的节奏

而我却无法熟知它们呼吸

每一个清晨都会有新的发现

每一个黄昏都会有新的感觉

那些幼稚的脸,世故的脸

看不清表情的脸

一起构成我日常的风景

3

上小学的儿子迷上了《三体》

每一次开卷他都会兴奋

每一次掩卷他都会怅然

他和我谈论地球之外的世界

谈论人类之外的物种

毁灭与新生,怯懦与尊严

他都有自己的逻辑

而我,更多的时候

只是瞪大怀疑的眼睛望着他

望着他

走向另一条我没有走过的路

与我渐行渐远

4

我的童年从一条河流开始

河里的鱼虾

让我知道了,除了五谷

人间还有其他的美味

电影与小人书

让我明白了,除了我的村庄

这世界还有更远更大的地方

5

这个假期我没有回老家

人到中年

家乡成为远方

乡愁沉入文字

我知道,埋在村头的父母不希望这样

所以他们要经常走到我的梦里

用一种黑白相片的方式

提醒我

去路苍茫,来路未远

6

我需要借助一行文字静下来

梳理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只是,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词根

可以盛放那些年的愤世嫉俗

可以埋葬这些年的躁动不安

7

人世辽阔

我的先人没有填满

我的后人还将继续到来

无边的坟墓连着无边的农田

送葬的人群遇到迎亲的队伍

大地上长出的粮食

养活了一群无骨的人

但总会有一段无始无终的空白

让庄子种出一个无用的大瓠

让他遥望一条飞天的大鱼

8

没有人可以抵达古老的慈悲

巴别塔的倒塌

并不只是传说

信仰的隐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谎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救赎

你无法对暴发户讲因果

你无法对屠夫讲轮回

灵魂还在路上

一日三餐比意义更为紧迫

9

我愿意遵从时光的法则

向流水学习顺势而形

向草木学习荣枯无意

这似乎也是圣人们心中的大同

只是,这人世嘈杂

每一个王朝的背影

都缀满了衣衫褴褛的无辜者

10

每一个黑夜都会如期来临

你看到流星划过夜空

一个生命消逝

一个生命诞生

重叠的星辰完成耀眼的摩擦

正如天地之始

把七情六欲嵌入

每一个饱满的肉体

然后,在同一时空

再看它枯萎、腐烂

而每一天的光景

都鲜亮如初

[创作谈]

构思一首诗和写出一首诗仿佛只是一个过程的不同环节,这似乎并不构成问题。但问题是,许多时候,构思的过程要比书写的过程更为有效,更为神秘。

在构思的过程中,许多材料,许多观念,许多情绪,都是发散的,是互证或互否的。那是一个战场,在那个场域里,似乎没有一个主导的声音。然而,一旦开始书写,便会出现一个相对嘹亮的音调,它引导或者诱惑其他的声部,最终汇聚到一个方向,呈现出相对清晰的表达。这可能是一种诗歌写作的常态,但并非绝对的真理。

对我来说,我更喜欢那种浑浊的书写过程,也就是,书写与构思同步的状态。在那种泥沙俱下的背景下,我总是能发现超越构思与书写的东西。只是,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

一个好诗人一定是沉静的,即使他有张扬的性格和张扬的诗歌表达,但他的内心注定有沉静的一面。面对自我,面对生命,面对语言,面对时间,他一定有凝神的那一刻。

而恰恰是那可能长久可能短暂的一刻,他屏蔽了尘世的欲望和喧嚣,他看到纯粹的自我和游离于修辞之外的词语,看到了生命与时间的契约,看到了有别于日常的悲喜和战栗,于是,他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前所未有的轻盈,抵达自我的澄明之境。这种状态,并非功利化的诉求,而是为心灵出口寻找过往的证据。

猜你喜欢
一代人麻雀书写
一代人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我们见证了
燕子和麻雀
书写春天的“草”
我们的春节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麻雀与红襟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