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2022-11-14 03:23韩元黄江鸿周俊杰邓玉东
当代体育 2022年3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韩元 黄江鸿 周俊杰 邓玉东

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将会由于种种原因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负面情绪的持续累积,这就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面对未来的生活时也往往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针对此,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要重视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而体育教学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学不一致,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是让学生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因而也不会对大学生的自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渗透高校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身体的锻炼,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信心,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则展开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类型,探究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以期助推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产生积极影响,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自信心对于人的影响极大,自信心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将会激励人的行为,鼓励人开展并落实各项工作,提升人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阶段,是健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大学阶段,学生们也能够更为深入地接触到社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伴随社会因素、学业压力的影响,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的剧增,最终促使学生内心充满各种矛盾,甚至于导致大学生自信心的丧失。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对自身在学习、生活方面有着较大的期望,而却在取得的实际成果方面与期望差异较大时,巨大的落差将会使得学生自信心严重丧失。因而,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下则主要通过以体育教学作为切入点,对高校体育教学做出积极研究,分析体育教学在提升大学生自信心方面的影响。

1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类型

从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这一问题。来自高校中的学业压力以及生活压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等都将进一步增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导致其心理呈现出消极状态,降低大学生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与自信心。而高校体育教学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自信心。

1.1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积极作用

1.1.1 体育运动体验功能的发挥

通过高校体育教学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成效,通常体现在保障大学生体育运动体验功能的发挥上,这是由于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各项体育学习项目的教学都是从简单到难逐步过渡、转变的,由简到难的实施体育教学工作,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对各类体育项目的学习逐步建立起信心,在一次次达到了体育项目的练习要求之后,学生也将逐步增强自身在体育项目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不过,也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在进行对各类体育项目的学习时不会面临着各类挫折,而是要让学生在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之后能够慢慢提升自身的体育水平,满足各项体育项目练习的要求,让学生的体育运动体验功能逐步得到发挥,让学生慢慢从经历挫折到建立自信心的這一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可有效保障学生体育运动功能的发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保持自信心。

1.1.2 体育运动娱乐功能的发挥

娱乐功能本质上也是体育运动中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发挥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可有效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而要想使得体育运动娱乐功能得到发挥,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时,重视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应用游戏教学法、竞赛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尤其是在体育教师围绕体育项目所开展的各类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共同进行参与,围绕体育活动来实施各项游戏策略,让学生围绕共同的目标来展开娱乐游戏,实现团结协作,缓解学生的焦虑、紧张等情绪,让学生们在一同进行的体育游戏中实现互帮互助,得到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机会,促使学生有着更为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体育运动,提升对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1.1.3 体育运动竞争性的促进作用

体育竞技运动本身是有着一定的竞争性的,这与学生们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时是有着一致性的道理。高校教师所组织的体育运动,更为重视体育比赛、竞赛,并将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表现以及在最终所呈现出的结果中得到反应。通常而言,高校体育教师所组织体育比赛分为了不同个体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团队竞赛中,将会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如划分为4个小组,每组10人来进行比赛,比赛项目包括100米跑步、400米接力赛、拔河等,每一个比赛项目赋予一定的分值,获得不同名次的团队有着相应的积分,最后则是对比团队总的积分,同时还需要评比出优秀个人,以此来让学生树立信心。而在进行分组的时候,需要高校体育教师重视每一个小组成员间合理分配,要从男女比例、学生体格、性格等诸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如何来平衡每一个团队中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使得在比赛时每一个小组实力均衡,激发学生们比赛的积极性。

1.2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类型分析

1.2.1 激励性影响

体育运动存在的挑战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高校体育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而言在培养大学生自信心方面所存在的优势。而在高校体育教师实施体育教学工作时则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体育项目的激励性,让学生在这一激励性质的影响下学习并完成相关的技能与动作,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完成了这些动作,掌握了要领,逐步提升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后,也就提升自身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心。比如在进行投篮教学时就需要教师细细教授学生动作要领,待到学生慢慢掌握了投篮技巧之后,伴随命中率的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1.2.2 体验性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带给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还包括体验性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师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时,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后,也将有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进而在训练、探索中逐步掌握项目教学的要领,将自身的情绪、思维融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让学生带着体验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体育项目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通过勤奋、刻苦的练习,学生们的自信心也将得到提升,如在进行体操教学时,学生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在联系过程中真正投入的真情实感,那么,久而久之,也将形成并加深肌肉记忆,体操项目练习方面,学生通过长期的练习,能够保障自己顺利完成各项动作,而学生在顺利完成这些动作之后,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体育项目印象,学生们的自信心也明显可得到提升。

2 高校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这一问题,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了差异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的关键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更多的指向“优劣性”这一要素,即部分学生认为自身优人一等,而部分学生则在面对这些学生时显得底气不足。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自身学习情况以及外观、智力等因素认为自身低人一等,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自信心不足问题。

2.1 客观原因

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发现高校大学生自信心不足,不外乎是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影响所致。就客观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指出了大学生存在着由于自身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外观、身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缺失自信心。大学生不比于初中、高中,大学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小型社会了,且大学阶段本身就存在着较多的社会活动、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可通过这些活动途径来进入到社会中,同时学生在积极参与这些社会活动时间也能逐渐增长自身的见闻。但由于高校仍旧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未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在后续阶段,学生会由于各类客观因素导致自信心的丧失。如同一寝室的学生可能存在着家庭经济条件严重不对等,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对等,父母教育理念的差异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合问题,导致部分学生陷入缺乏自信,陷入迷茫与焦虑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提升。

2.2 主观原因

2.2.1 不恰当的自我评价

高校大学生容易陷入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中,对自身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而就极为容易造成学生发生冲动的表现,导致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最后又将会由于受到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生缺失了自信心。如在一些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中,会呈现出眼高手低、盲目自信的这一现象下,这些学生更多的认为自己过分优秀,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傲气,然而也正是由于学生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导致了学生在后期开展、参与各项工作任务时将受到一定的挫折,而在受到了这些挫折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也将备受打击,最终由于无法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而陷入自闭状态中,久而久之,没有人去关注之后,学生也将失去自信心。

2.2.2 不正确的比较

人與人之间是不同的个体,这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有差异也就会有对比,大学生群体往往容易陷入比较的思维中,会将一个同学与另一个同学进行比较,将自己与某一个同学进行比较。最为常见的就是比较学习成绩、比较生活环境等,人的客观生活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却往往最为容易拿来做比较,而不正确的比较会导致人们心理失去平衡性,如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富裕的学生进行比较,则很容易挫伤贫困学生的心理,导致其心理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则又极为容易陷入不自信的状态,导致自尊心的受挫。

2.2.3 自我调节的失衡

受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压力的影响,容易导致学生的发展受挫,如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方法未能有效掌握等,这都会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丧失,进而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此时若是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更会陷入到消极情绪中去。

3 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对策分析

3.1 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明白合理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对各个体育项目的学习中去,能够很好的缓解学生在日常各专业学科的学习中而积累的压力,但是在实施教学工作时,也必须要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高校体育教师要为学生的身体着想,虽然适当的体育教学可缓解其学习压力,但是却必然也需要合理实施教学工作,体育教师要重视围绕学生的身体素质,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时也要让每一个学生在锻炼时逐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一次次完成体育项目后,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就是让学生慢慢提升运动量,同时也是让学生懂得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慢慢来,要稳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稳步提升自身的硬实力。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学习相关的技能操作时,同样也会面临一定的挫折与困难,此时循序渐进的原则则是要求学生能够慢慢改进自身的不足,争取一次比一次更有进步。

3.2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必须要注重言传身教,要能够以身作则,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来展开具体的体育项目教学,如长跑、体操、投篮训练、排球训练等,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要重视以身作则,要重视言传身教。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可适当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细致讲解动作要领,体育竞赛的规则,要对学生所提出的疑问进行回答,并以身传教纠正学生的动作问题,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师在渗透人文关怀后,学生也将意识到大学有着关心自己的人,慢慢地也将学会如何来正确宣泄不良情绪,树立自信心。

3.3 发现特长,提供展示平台

高校体育教学项目多样,如长跑、排球、篮球、游泳、健美操等等,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学习成效也将有着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长跑中展示出了惊人的耐力与爆发力,部分学生在篮球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而部分学生在健美操方面展现出自身的优势,这些都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树立自信心。而这一点同样是体育教师需要关注的,只有体育教师真正关注、挖掘到了学生的特长,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这部分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让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了解到,也才可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树立起自信心。尤其是在体育教师发现了这部分学生的特长后,通过积极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

3.4 肯定与鼓励

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体育教师对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要给予肯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长处,这样一来,也可平衡学生的心理,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如在进行体育竞赛时,体育教师通常会实施各种教学办法来引导教学工作的开展,依据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来做好合理的分组,保障每一个组别的学生在体育运动能力方面、参与积极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让每一组学生都有机会夺冠。而在体育竞赛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表现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则需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令其改正,而在改正之后,同样需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一次次改进不足,从被动改进转变为主动改进。在学生日常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同样需要对其给予鼓励以及肯定,让学生在体育参与方面有着积极性、自信心,而同样也可使得學生将自信心保持住,带入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中。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教学中,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以上研究者围绕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作出了论述与分析,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积极影响以及类型,阐述了大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有效通过体育教学改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这一问题。

(作者单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体育运动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