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英语多模态读前活动设计
——以“The curse of the mummy”为例

2022-11-15 22:50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221000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9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活动

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221000)赵 琳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主要表现为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在高中阶段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照本宣科、活动设计缺乏思辨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吸收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难以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和其他学科教师共同承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兼顾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心智、情感的启迪,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前活动是能够扫清学生阅读障碍、为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的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高中英语教师在读前活动环节应采取多模态教学方式,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源让学生获得多感官体验,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多层次联想,为阅读活动做好思维、语言、情感和策略的铺垫。本文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 3“The curse of the mummy”这篇课文的读前活动为例,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角度,针对新知导入、内容预测和目标设定三个读前活动环节进行多模态教学思路探讨,以期为高中英语教师读前活动的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新知导入:知识奠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思考问题角度和方向的灵活性、分析问题的灵活性以及应用和迁移知识的灵活性等。如果学生的思维灵活,就能不局限于用固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到符合实际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的灵活性是建立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的。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思维训练方法,如生疑提问训练法、集思广益训练法等。

读前导入是教师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的教学环节,是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明确阅读目标和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别开生面的读前导入能够迅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精神抖擞地进入学习状态,为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读前导入不仅要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还要通过情境创设和教师语言等导入新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扫清生词和语法方面的学习障碍,为阅读活动做好知识铺垫。例如,在“The curse of the mummy”一文阅读课的读前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关于古代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视频并设置悬念:What is a mummy? Does it mean a mother?“难道mummy 不是母亲的昵称吗?”学生带着这一疑问认真观看视频并对mummy 一词的英语释义进行总结概括:A mummy is a dead body which was preserved for a long time.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了解了关于木乃伊和古埃及的背景知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使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得到了初步营造。教师在这时“趁热打铁”,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古埃及的世界,引导学生进行浸入式词汇学习。以机械训练为主的词汇教学法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采用了融入Guessing game 的探索式词汇教学法。例如教师在讲授explorer这个单词的时候,用两个句子(It’s a job.It’s a dangerous job.)和两幅图片(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图片)对该词进行侧面描述,让学生开动脑筋猜测词义。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猜出explorer的释义是探险家。在学生充分感知生词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开展一些生词趣味体验活动,例如让学生将带有生词的句子与句子内容对应图片连线,或观察教师动作并用生词造句等。学生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紧密结合,避免了知识传授的空洞性和孤立性。

这种新知传授方法以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将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经验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这种探索式新知导入教学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内容预测:情感奠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评价批判性思维的标准多种多样,例如能否明确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是唯一的、能否迅速洞察别人论点和论据中的漏洞和错误、能否提出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等。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难以理性地、客观地分析别人给出的信息和观点,思想容易被舆论和他人所左右,难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原理和真知。而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能够对权威言论和流行观点持怀疑态度,洞察力和判断力突出,能够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意见。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注重对阅读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忽略了阅读技巧的传授,导致学生只能学到碎片化知识,而难以获得对语篇的深刻情感体验,阅读能力也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实际上,真正的高效阅读不是读者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对阅读材料进行解构、吸收和加工、处理的过程。

在“The curse of the mummy”一文阅读课的读前活动中,教师首先呈现文章标题和一位探险家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Can you gues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ummy and the famous explorer?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内容,仔细思考后能够初步联想到:The mummy cursed the explorer.但是,其中深层的缘由学生并不了解。为了让学生获得对文章内容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位学生关于木乃伊的一段对话,并在其中穿插一些图片。教师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给学生布置了听说任务:Why are there so few mummies now?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木乃伊的诅咒”这一传说之所以存在的背后缘由。学生在听、看和思考的同时做好笔记,加深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有学生发言道:Many of the mummies were taken away from Egypt by foreign exploers.另有学生补充道:Later in history people thought that a good medicine could be made from a mummy.教师让学生阅读听力文本并讨论一个思辨 性 问 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ummies’curse?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埃及人向往永生,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消失,而是会附在人的躯干上,因此把过世了的法老的躯干制成木乃伊,防止躯干腐烂。而一些探险家不知道埃及人的来世信仰,他们随意盗挖木乃伊的做法是非常不尊重埃及人的行为。”在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不同的观点后,教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针对是否支持考古行为的辩论赛。学生分为两派,轮流提出支持己方论点的论据,最后提出论据最多的一方获得比赛的胜利。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思维的火花不停地闪现。

在读前预测环节中,学生通过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并验证自己的预测,在不断肯定和推翻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获得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拓展延伸已有的知识体系。

三、目标设定:语言奠基,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创新性思维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和突变性等。拥有创新性思维的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和问题时,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处理信息、思考和分析问题,不局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问题解决方法,能基于他人的智慧结晶,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摒弃提倡死记硬背、唯分数至上的传统教学观念,构建“技能+思维+能力+创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促使学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在读前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定个性化的阅读目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保障学生的阅读效果。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全情投入阅读,能有效防止精力分散,训练速读、跳读、泛读等阅读技巧,保障学生阅读的高效性。

教师可在读前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阅读目标进行个性化设定。以“The curse of the mummy”为例,学生在前面的读前活动中已经明确了文章标题和主人公,有的学生将阅读目标简单地表述为:I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the explorer.有的学生设定的阅读目标更为具体:1.Find out whether the mummy’s curse really worked on the explorer.(3 mins)2.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2 mins)这位学生不仅制订了主、次阅读目标,还给自己规定了阅读时间,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教师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交流和借鉴小组成员的阅读目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展示环节,学生运用自己在书本和电影里学到的知识,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有学生说道:In my opinion,the curse of the mummy is just a legend.In fact,the tomb robbers took in harmful gase in the tomb.他的想法具有较强的独创性和思辨性。在这种浓厚的求知氛围下,学生畅所欲言,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对阅读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为阅读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逻辑性、思辨性等品质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上而产生的高阶思维品质。教师在读前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能畅所欲言的环境,为学生思维自由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思考与分析问题,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灵感”“直觉”,鼓励学生提出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观念、新思想。

四、结束语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见解,避免进行权威式教学、说教式教学和“一刀切”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交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立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促使学生运用高阶思维探索具有建构性、灵活性、情境性的知识,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终身学习者”。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思维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