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不是吃素的”到“你吃素了吗?”

2022-11-15 01:04阿斯特图片来源网络
餐饮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素菜素食饮食

文/阿斯特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素食”的概念甚嚣尘上,“辣条”“大刀肉”成为了网红食品,如“素毛肚”“魔芋粉”等更成为了健康低卡的饮食,一些素食餐厅也开发出了很多精美的仿荤菜,这种中国传统的“人造肉”的前景也逐渐广阔了起来。而放眼全球,养生和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素食也成为全球热议话题,在一些国家“素食主义”甚至成为一种颇受追捧并且引发争议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环保等热词密切相关。然而,人类作为广义上的“杂食动物”,吃素的历史古已有之,在“以食为天”、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素食”更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可谓是源远流长。

缘起——为儒释道三教合流代言

有人认为,素食文化的起源或与佛教的传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则释迦牟尼带着弟子沿门托钵,并没有什么荤素的饮食禁忌。最早的佛教教义也没有规定绝不能食荤,《四分律》中即言,可食“不见、不闻、不疑为我而杀之肉”,也就是说佛门弟子不可蓄意吃肉,但若动物非因我而杀,“借光”吃肉是可以的。

而早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在“吃素”了。华夏自古以农业立国,蔬菜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先秦时,我国就有了菜羮斋食的记载,《庄子·人间世》记录颜回说:“回之家贫,惟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因此则可以为斋乎?”《南华经》也有“蔬食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的记载。家喻户晓的《左传·曹刿论战》有名句曰“食肉者鄙,未能远谋”,以“食肉者”代指贵族阶级,可见肉食是上等人的特权。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也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足见老百姓平时也吃不上肉。

到秦汉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传入了许多蔬菜和瓜果,以及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求仙问道、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偶然发明的豆腐,极大地丰富了素食的内容,使之逐渐成为人们饮食中“果腹”之外的选择。到魏晋时期,文人好清谈,对饮食也崇尚清淡,笑傲公侯、自甘淡泊,这种以吃素为荣的风气,进一步助推了素食的发展。《齐民要术》中即专列素食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素食谱。

而佛教“斋戒忌荤”的传统,要到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广泛推行。梁武帝崇尚佛学,天监十年(511 年)梁武帝召集众沙门,作《断酒肉文》,立誓永断酒肉,并昭告天下沙门严守此一戒条,由此至唐朝,佛门素食方成气候。

唐朝以降,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烹调技艺日臻完善,中外作物、饮食习惯沟通交融。植物油、豆类制品和水果蔬菜大量增加,吃素之风比前代更加兴旺。据王谠《唐语林》载,崔侍郎安悲,宴请诸司,用面粉和芋头等材料做为素菜,在外形上可与猪羊肉做的脍炙荤菜相媲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可谓开了后世仿荤菜的先河。

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录了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均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南宋首都临安流行的素食有上百种;林洪的《山家清供》《茹草纪事》和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都是有关素食的重要作品。到这里,素食已经不是一些特定人群的选择,或者百姓不得已的饮食替代,而是人们喜好的饮食方式之一。

在这条起承转合的发展历程中,能够看到千古往来的康寿之道,佛教徒的慈悲之心,以及林泉高士的淡泊之志。因此也可以说,我国素食文化的发展,与其说是受到佛教的影响,不如说是三教合流、文化交融、经济繁荣下的历史产物。

兴盛——体系流派多样菜式纷呈

历经元明,到了17 世纪的清代,素食也开始了它的黄金时代,发展出了宫廷、寺院和市肆素食的分野,也衍生出了三个不同的方向流派:全素、杂素和“以素托荤”的仿荤。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170 余种素食,内容从调味品的制作到酱、腌小菜,到各式菜肴、饭粥点心,多为日常所习见,考究而易作,堪称一部素食百科全书。

宫廷素食主要供皇家斋戒时享用,清宫御膳房为此设有“素局”。这些素菜御厨,能用面筋、豆腐、蔬果等原料,做出数百种风味各异的素食。民国初年的《清稗类钞》收集了许多清代的野史,里面记载乾隆皇帝称赞素食道“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

以寺院素菜为代表的全素派,泛指的是佛家寺院和道家宫观中的素食佳肴,也叫斋菜或释菜,主要用于法师讲经、沙弥受戒,或招待居士、施主及游客,不用鸡蛋和葱蒜等“五荤”,专门用于由香积厨(即僧厨)制作。这一时期全国各地“香积厨”蔚然成风,一些著名的寺院,如北京的法源寺、西安的香积寺、广州的庆云寺、成都的宝光寺、镇江的金山寺、上海的玉佛寺、杭州的灵隐寺、厦门的南菩陀寺、安庆的迎江寺等,斋菜远近闻名,求食者云集。

与此同时,以民间素菜为代表的“杂素”,往往不忌“五荤”和蛋类,甚至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来配菜。用面筋、豆制品、菌类及其他蔬粮等制作成形象和质地都非常逼真的鸡鸭鱼,成为仿荤。当是时,全国各重要市镇的素菜馆急剧增加,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镇江、杭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市肆素菜馆最为有名,如“功德林”“菜根香”“全素斋”“素味香”“佛有缘”等,它们在继承传统素菜品种的基础上,吸收了宫廷、寺院的斋菜,创新了大批的仿荤素菜,如“糖醋鲤鱼”“烘烤肥鸭”等,形象生动,几可乱真。

未来——素卷全球何去何从

总体来说,从古至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因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人们对素食的态度不同,所尚素食亦有不同。当社会清明、生活富足时,素食行为多从养生、自身的趣味生发而出,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仿荤与杂素,所谓斋口不斋心;而当社会动乱、纲纪隳坏,素食行为多与人的信仰有关,倾向于清素的也就多些。

放眼全球,西方“素食主义”最早源自古印度的宗教、哲学传统,地中海东部的文明也是一个来源,但两者关系并不大,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只是现代的事情。迈克尔·艾伦·福克斯(Michael Allen Fox)所写的《深层素食主义》(Deep Vegetarianism)中将素食主义者分为类三类:蛋奶素食者,吃蛋和乳制品,但不吃肉。奶素食者,吃乳制品,但不吃蛋或肉。全素(或纯素)食者,不吃任何肉、乳制品或蛋(一般也不吃蜂蜜)。这一划分也与其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在天主教早期的圣徒时代,许多人对肉类带来的不洁心怀恐惧。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神职人员和隐修士出于禁欲主义放弃食用肉类。十九世纪,英格兰人显示了对于实行和宣传素食最强的倾向。从十八世纪开始,在英国出现了与清教徒很接近的以食素为表现形式的苦行。1801 年第一个素食协会在伦敦成立,英格兰其他城市纷纷紧随其后,素食逐渐流行,雪莱、萧伯纳、托尔斯泰等名人都是著名的素食者。二十世纪初国际素食联盟成立,素食主义或者纯素饮食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和自然的认识愈加深刻。营养学家认为,素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膳食方式,有着较高的科学含义,对养生有益。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素食已经形成了一种饮食风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欣赏。而时下我们讨论的“素食主义”,在经济、宗教、社会、健康种种原因之余,也加入了对人类自身、人类与动物、与环境的思考,可谓是为“素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对现代人而言,新时代的素食主义,不仅意味着有益身心健康的饮食,也被赋予了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更大图景。

从不得已而为之,到主动选择并且极力推广,食素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凡此种种不禁让我们期待,“素食”这种从某种程度上说与人类文明“同寿”的文化,在新一轮的文化交融、科技加持、经济支撑之下,会有怎样令人瞩目的新发展,又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怎样的新影响。

猜你喜欢
素菜素食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筷子
何为清淡饮食
素食主义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没猫的日子是一道素菜(组诗)
春季素食小菜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