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阖枢理论浅述血府逐瘀汤的临证心得

2022-11-15 11:52潘大洲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少阴少阳血府逐瘀汤

潘大洲

(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卫生院,湖北 黄冈 438400)

血府逐瘀汤首见于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甘草11味药物组成,作为治疗血瘀证的中医经典名方而广为人知。随着龙砂流派医家对《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研究的深入,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的治疗中,现浅述如下。

1 开阖枢理论初探

开阖枢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又称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是对三阴三阳运动形式的高度概括[1]。《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中阴阳离合理论,开创性地绘制出了“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图1)”和“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2)”[2],清晰地展现了人体三阴三阳六气盛衰的运行节律。

图1 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图2 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

三阴三阳既是对自然界阴阳离合的6个时空段的划分,也是对人体气化6种状态的表述。三阴三阳在天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在人则各主一脏腑经络,三阴三阳代表各阴阳属性。《素问·天元纪大论》提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表明阴阳属性是划分三阴三阳的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而三阴三阳经都有开阖枢,古人认为冬至日为一阳初生,为新的一年开阖枢的起点,太阳位于东北方位,处于阴气充盛,阳气始生的阶段,对阳气具有初始推动的作用,所以称太阳为阳经的“开”,太阴位于西南方位,自夏至日后阴气渐生,收敛阳气,所以称太阴为阴经的“开”;阳明位于西北方位,处于阳气渐收,渐敛于阴的阶段,所以称阳明为阳经的“阖”,厥阴位于东南方位,冬至、春分后阴气渐敛于阳,所以称厥阴为阴经的“阖”;少阳位于东南方位,处于阳气充盛,阴气始生的阶段,阴阳互根于此,具有枢纽的作用,所以称少阳为阳经的“枢”,少阴位于正北方位,处于新一年开阖枢的起点,物极必反,阴极而一阳初生,阴阳互根于此,所以称少阴为阴之“枢”。

综上所述,开阖枢理论将阴阳消长过程描述为开、阖、枢3个阶段,反映了1个周期内阴阳的盛衰变化,其变化是通过开阖枢功能进行调节的,从而使三阴三阳不断转化,保持动态平衡[3]。

2 从开阖枢理论浅谈血府逐瘀汤的组方思路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并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血府逐瘀汤。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祛而气机畅通,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为临床治疗血瘀证的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主治条目繁多,包括瞀闷、急躁、不眠、夜不安等,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杂病的治疗,但常从瘀血证论治。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血府逐瘀汤重在调肝[4],但不能完全解释该方治疗杂病的机制。

陶国水教授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血府逐瘀汤进行阐述,认为该方实由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四物汤补血活血,主治少阴,四逆散疏肝理气,主治少阳。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补血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桔梗味苦辛性平,升中有降,引四逆散于少阳处周旋气机;川牛膝甘苦,引桃红四物汤下行枢于少阴;桔梗配牛膝,一升一降,升降相因,重在调畅气机。全方气血阴阳同调,然而治气、养血之功多于活血化瘀,确为少阳、少阴转枢的专方[5]。笔者认为,运用开阖枢理论解释血府逐瘀汤的组方思路,能为立法遣方说理,也扩大了该方的适应范围。

3 验案举隅

3.1 腹痛案 患者,女,63岁(生于1958年11月20日,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于2020年11月15日来院就诊。患者自诉约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感腹胀加重,伴嗳气,口干,口苦,纳差,困倦,乏力,睡眠欠佳,多梦易醒,平素情绪易激动,时有自汗,大便稀溏,每日一行,小便可,夜尿稍多,每晚3次,舌质暗红,苔薄白,舌下脉络鲜红迂曲、轻度扩张,脉弦细。根据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辨为腹痛病,少阴、少阳枢机不利证。治以畅达气血、调和双枢,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炒桃仁16 g,炙红花13 g,炒当归13 g,生地黄20 g,酒川芎16 g,炒赤芍30 g,桔梗6 g,川牛膝16 g,醋柴胡10 g,炒枳壳16 g,黄芪20 g,炙甘草6 g,生姜6 g。7剂,水煎取汁400 m L,每日早餐及晚餐后服用200 m L。嘱患者平素规律三餐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忌食辛辣刺激、生冷、腥臭、甜食,每晚睡前将药渣再次煎煮泡脚20 min左右。

2020年11月22日二诊:患者诉腹部胀痛不适症状明显好转,饭量较前增加,睡眠、自汗、乏力及夜尿频症状明显缓解,仍感口干、口苦,晨起明显,舌质暗红,苔薄白,舌下脉络轻度扩张,脉弦细。在前方基础上将黄芪、醋柴胡各加10 g,10剂,以巩固疗效。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同前。

2020年12月5日三诊:患者自诉不适症状已完全缓解,遂守二诊方7剂以巩固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患者诉腹部胀痛不适症状再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出生于1958年11月24日(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少阴君火加临阳明燥金),根据出生格局推演,患者的基础体质可能为太阴湿土型体质[6]。患者发病时间为2020年庚子年五之气,少阳相火加临阳明燥金,可以推出患者发病时间及就诊时间与其出生基础体质大致相符。庚子年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五之气为少阳相火主令,内有少阴伏火,患者腹部胀痛不适,嗳气、口干、口苦、纳差,困倦、乏力、睡眠欠佳,多梦易醒,平素情绪容易激动,时有自汗,大便稀溏,主诉看似繁杂,可以归纳为少阳、少阴枢机不利,复加庚子年五之气少阳相火客气为病,故治以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成,四逆散源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318条文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方中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气血,故主推陈致新也”[7],枳壳降阳明肺金以助气机宣降,弃酸敛之白芍改用赤芍除血痹、破坚积,使气血并行,气得血助,甘草健脾和中。桃红四物汤由四物汤化裁而成,其方名始见于《医宗金鉴》,书中明确指出:“凡血瘀俱减白芍药,改用赤芍药破之;血热俱去熟地黄,易用生地黄凉之。”[8]《本草经集注》指出芍药“味苦、酸,平、微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散恶血,逐贼血”[9]。《雷公炮制药性解》云:“生地黄总是凉血之剂,故入四经以清诸热。”[10]川芎味辛性温,走而不守,为血中气药,最宜活血。《雷公炮制药性解》指出全当归“活血而不走”[10]。桃仁味苦气平,质重沉降,走下焦、破血逐瘀,善祛脏腑之瘀血。红花味辛性温,质轻升浮,走上焦,活血通经,尤善祛经络之瘀血。黄芪益气健脾止汗,以助厥阴升发。桔梗味苦辛性平,升中有降,引四逆散于少阳处周旋气机;川牛膝甘苦,引桃红四物汤下行枢于少阴;桔梗配牛膝,一升一降,升降相因,重在调畅气机。诸药合用,共奏阴阳和调、气血畅达、枢机通利之功。

3.2 失眠案 患者,女,52岁(生于1959年12月20日,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少阳相火加临太阳寒水),于2021年7月25日来院就诊。患者自诉约半年前因家庭琐事争吵导致胸闷不舒、嗳气叹息,当晚入睡困难,反复转侧难以入睡,此后经常失眠,在省内各大医院辗转求治,先后口服酸枣仁胶囊、逍遥散、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仍反复发作。近两个月因压力过大,感入睡困难,睡着易醒、梦多,每晚睡眠时长约4 h,伴自汗、恶寒、手脚发凉,精神紧张,口苦、咽干,腹部胀满,疲乏,偶有头晕不适,纳欠佳,小便略黄,大便干结,每日一行,舌暗淡,苔薄黄,舌下脉络鲜红迂曲、扩张,脉弦。外院查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提示患者为轻度焦虑、抑郁状态。根据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辨为失眠病,少阴、少阳枢机不利证,治以转枢调阖安眠,方以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炒桃仁16 g,炙红花13 g,炒当归13 g,生地黄20 g,酒川芎16 g,炒赤芍30 g,桔梗6 g,川牛膝16 g,醋柴胡10 g,炒枳壳16 g,黄芪30 g,桂枝10 g、炙甘草6 g,生姜6 g。7剂,水煎取汁400 m L,每日早餐及晚餐后服用200 m L。嘱患者适当放松心情,合理释放不良情绪,睡前可听舒缓助眠的音乐,不剧烈运动,每晚睡前将药渣再次煎煮泡脚20 min左右。

2021年3月18日二诊:患者自诉睡眠明显改善,每晚睡眠时长可达6 h左右,口苦、咽干、自汗、腹胀等症状改善,手脚发凉亦好转,未再恶寒,纳谷知味,仍感疲乏,大便略干,每日一行,舌暗淡,苔薄黄,舌下脉络迂曲、轻度扩张,脉弦。在前方基础上将黄芪、醋柴胡各加10 g,10剂,以巩固疗效,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同前。

2021年3月28日三诊:患者自诉睡眠质量好转,每晚睡眠时长约为7~8 h,其余症状亦明显改善,偶感咽干、乏力,精神佳,纳食可,二便调,舌淡,苔薄,舌下脉络轻度扩张,脉弦。考虑治疗有效,遂守二诊方10剂以巩固疗效,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同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患者诉睡眠质量尚可,每晚睡眠时长约为7 h,其他诸症未见。

按语: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平素情绪易激动,气机不畅,朱丹溪云:“气血冲和,则百病不生,一有怫郁,则诸病生焉。”《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卫气定时出入营阴,阴阳交替,形成睡眠-觉醒的生理过程。少阳枢机不调,则阳明不能阖,阳不入阴,故不寐,《伤寒论》第263条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张仲景论少阳证,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说。该患者出现“口苦、咽干、头晕、脉弦”等症状,故辨为少阳证。患者少阳、少阴转枢不利,阴阳二气不相顺接,导致三阴三阳开阖枢运动不能正常运行,故发手脚冰凉、恶寒、自汗、乏力、腹胀等不适症状。此外,本案患者出生于1959年12月20日,根据出生格局推演,患者基础体质可能为少阳相火型体质[6]。患者发病时间为2021年辛丑年四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阴湿土,可以推出患者发病时间及就诊时间与其出生基础体质大致相符。辛丑年司天之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四之气为少阳相火主令,少阳、少阴转枢不利,导致阳明不阖,阳不入阴,故发诸症。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故方选血府逐瘀汤化裁,其中四物汤补血活血,主治少阴。四逆散疏肝理气,主治少阳。黄芪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以助厥阴升发;桔梗味苦辛性平,升中有降,引四逆散于少阳处周旋气机,以助阳明阖;川牛膝甘苦,引桃红四物汤下行枢于少阴;桔梗配牛膝,一升一降,升降相因,重在调畅气机。全方诸药合用,共奏开阖有常、阴阳和调、枢机通利之功。

4 小结

龙砂医家顾植山教授指出,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11]。少阴、少阳是阴阳消长、互根的枢纽,假使少阳枢机不利,则气机升降失衡,少阴转枢出入失职,则阴阳二气不相顺接,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阴阳消长转枢不利,气化失常,则百病始生,这就要求医师在临证实践中要把握阴阳在“开”“阖”“枢”3个阶段的消长情况,重视少阳、少阴的枢纽作用,活用经方时方,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少阴少阳血府逐瘀汤
梁宏正教授从“开阖枢”论治肾病的经验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太阳-阳明-少阴”传变分期下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机要探析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从少阴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探析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