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手工艺的转型发展

2022-11-16 02:09袁长君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期
关键词:手工艺文化

袁长君

(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 102200)

在全球化浪潮日盛一日的时代里,手工艺、工匠等一系列曾被工业技术发展主流所淹没的领域已在近几年内一跃而起。尤以我国政府接连推出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之具体措施的政策引导,以及社会媒体、文化教育领域的着力推动,促使与“手工艺”相关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转变,促使着手工艺参与其中,并且逐渐呈现出新气象。

自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手工劳作方式在机械工业、信息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媒体时代下,其社会地位随生存环境的变更已发生改变。“手工艺”的“个性化”“人文化”“低产量”“低效率”等生产特性使其不再具有承担社会主要生产力的职能。由此,从满足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所需的身份转变为充实现代大工业文明中人们迫切急需的精神补偿,手工艺显著的文化属性得以凸显。

经过了对机器生产、高科技、信息化产品的极度迷恋、盲目崇拜的人们,逐渐在冰冷、单调的生产生活氛围的侵蚀中感受到了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人的自然本性所带来的压抑与束缚。因此,愈来愈多的人们爱上了回忆,在追溯旧时光的旅程中发现了曾经充斥在物质并不充裕的岁月里那些多样的手工技艺、手工艺作品,其中承载着工业文明中所不具有的人文情怀,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亲切之感。“手工艺最能体现人的肢体与外部世界之间最原始、也最本真的关系[1]。”在文化保护意识空前高涨的时代中,传统手工艺顺应社会变迁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正在营造着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生活美学。

1.手工艺创作与生产的转型

近年来,手工艺的设计与生产正在发生转向。以往主要针对礼品市场、仿古收藏类的产品不再称霸,产品的多样性不断增加,设计师和手艺人也愈发关注人民的生活所需。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即是生活日用类手工艺器皿大量出现在寻常百姓家,以及“国潮风”的日渐盛行引领了一批新形式的设计产品。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社会转型中手工艺行业内部变革的充分体现。

20世纪、21世纪的这段时期内,手工艺曾经历了3次大的文化转型。每一次的转型中都或多或少伴随着产品设计风格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1990年至今的第三次转型,在此期间行业内迎来了深度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个体手工业者再起炉灶,自主创业。因此,手工艺行业也经历了十余年的低谷期。顺利过渡之后,近十余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文创产业的兴起无疑为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工艺美术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属性。近些年,将手工艺与传统村落、工业遗产、老街区相结合,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入驻其中,既有效增强了这些物质遗传的活力,也发挥了手工艺的生产性、商业性、艺术性、观光性、体验性、教育性等优势。

工业化时代中,高科技、数字化生产的特性,即高效、统一、智能等,令身处其中的人们亦不得不紧追齿轮转动、计算机运算的高速模式,从而成为被机械操控的社会生产中的一部分,这种被动性在我国的城市生产、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如此生活氛围沁透下的人们,恐是将“白萍红蓼、凉亭浮白、夜雨芭蕉、晓风杨柳” 之景置于眼前,亦早已失去心醉之本能。冰冷、单调的工业产品将触角蔓及人类社会的每一处角落,消磨着我们对自然之物最本真的亲近。孩童的世界里,由手机、平板甚至VR等高新技术产品取代了鸟鸣鱼游、飞虫绿草。

机械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隔绝了人之本性中与天地自然相伴相生的情感,由此,当人们意识到工业化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控制,开始厌倦当下乏味的生存状态时,始终隐藏于社会发展动力底层的手工艺生产模式以看似对立的特殊性质逐渐涌起,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主流中,其情感功能被强调,进而成为工业生产中情感缺失的补偿。

伴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手工艺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转型也在多个方面得以体现。

首先,从业群体中涌入了新鲜血液。大量年轻人从一线城市走向二、三线城市,从高科技产业走向手工艺生产。许多手艺人的子女开始跟随父辈学艺,无论从事经营管理或是手艺的传习,曾经跻身大城市、进入企业或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已逐渐不再是80、90后们走出校园的热门出路,留在家乡、守住自然更不再是安于一隅的表现。伴随社会对“手工艺”整体认可度的攀升,许多美术与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投入到手工艺的学习或经营中,而“手艺人”的身份与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成为时下的人们,特别是成长于我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这二三十年内的年青一代所向往与追崇的美好生活。

其次,新鲜力量带来了新的样式。与文创产品、国潮风相伴而来的,不仅仅是传统纹样、古典器型在工业化产品中的应用,也同时激发了手艺人的创作。在“陶溪川·CHINA坊”每周五、周六街区内便会聚集数千名青年手艺人,他们将各自的创意产品进行展销。各式新颖的造型与纹样大都从此处流行开来,其他地区也随之纷纷效仿,例如卡通纹样的日用陶瓷器皿、工业感十足的紫砂壶等。除此之外,一些新技术也在近几年被应用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生产之中,利用广东地区玉雕所使用的高精度角磨机,3D打印技术在陶瓷、金属工艺中的应用等。新外观、新技术为手工艺带来了新的活力,但这也同时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从业者时刻警惕,以免走入工业化生产的漩涡。

2.体验经济与新媒体推广齐发展

后疫情时代到来,同时自媒体和网络营销市场的迅速崛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手工艺从业者也积极投入其中。由此,手工艺的营销模式也逐渐转向互联网,从销售物质产品转向讲好手艺人的故事、传播非遗文化等。

数字化时代中似乎将所有的“未知”均以程式化的理性符号摆在眼前。长此以往,枯燥、乏味的机械化思维及行动便会慢慢掩盖并取代普通大众对此种“未知”的兴趣。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浸泡在灰冷的工业社会中的人们极力渴求着与“现代”“高新”“快速”等当代社会主流特征相对立的所有。于是,当人们最初留意手工艺时,“传统”一方面借助深远的中华文化的复兴之力,另一方面凭借深韵其中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含蓄的工艺之道,在新的语境中得以特别的强调与突出。

从古至今,手工艺行业以销售其物质产品为主线,无论是仿古收藏、艺术品收藏,或是家庭日用,其物质性始终是产品的主要特征。而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手工艺的文化属性日益凸显。因此,无论是体验作坊、手工艺展演、视频媒体展示等不同形式,均以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形式呈现着手工艺的独特文化属性。

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中包含着手工艺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内容。它是以手工作坊、展示厅或博物馆作为体验空间,以满足消费者观光、购物和自己动手制的主要消费需求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创造感官体验及情感认同的可能性,以此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费孝通曾指出“文化本来就是人群的生活方式”[2],所以体验的目的是营造一种与城市生活所不同的生活方式,改变以往单一化的产品消费行为,让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手工艺的生产方式和手工艺人的生活方式。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日渐繁盛,国民用于文化、旅游领域内的支出逐渐攀升,借助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大批具有明显地域和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门类得以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手艺人的收入状况,使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除此之外,以茶具、食器、装饰物等家居用品为代表的更具生活实用价值的手工艺品亦更为消费者所欢迎。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之下,手工艺行业的体验经济发展迅速。各类体验工坊、小型展厅出现在了各大综合性商场之中。例如,银饰加工、皮具定做、陶艺体验等,这些慢生活方式正在一步步地塑造着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

各地区结合自身自然风景区、传统村落、传统街区等场所,引入了手工作坊、DIY场所、传习所、展品陈列展示区、小型专业博物馆、产品售卖区等具有文化服务性质的场所。通过手艺人示范、宣讲,图文介绍和多媒体展示等不同方式,使民众在休闲体验中能够大致领会到物质背后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令物质遗产为手工技艺增添厚重感,同时手工技艺也让物质遗产活了起来。

不少手工艺企业也通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不同的手工艺体验课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景德镇的一批陶瓷企业早在十余年前便将陶艺体验融入了经营之中,过往的游客、陶艺爱好者、艺术家纷纷投入到了体验空间之中。又如,扬州玉雕厂将玉文化历史博物馆与当下的玉器制作工艺相联系,营造出了关联性强的体验场景。其实,大多数手工艺门类都能够结合自身的工艺特色让民众沉浸其中达到体验的目的,例如陶瓷、染织、剪纸、刺绣、雕刻等。近两三年,在非遗进校园的倡导之下,手工艺行业迎来了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研学游”,例如,北京珐琅厂便利用这种方式,让中小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认识了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并且将这种体验性很强的短期手工艺“研学游”扩散到了入境游学生、社会爱好者等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之中。

尽管体验经济是手工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趋势,但是发展手工艺的体验经济,决不能放弃从前的产品经济,应该做到的是生产与体验相并行的发展模式。

除体验经济外,后疫情时代所激发的自媒体营销推广方式也逐渐在手工艺行业内兴盛。特别是直播带货、线上拍卖等新形式的出现,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经营与销售模式,刺激着新消费形式的产生。一方面,手工艺行业内以小微企业、家庭作坊、个人工作室居多,这无疑是自媒体生长的良好场所。另一方面,手工艺中所承载的与工业文明相背离的符号特征,也恰恰能够成为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

传统的线下店面营销、纸质媒体推广等方式仍然存在。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无疑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达到从前的宣传效果。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也在倒逼传统手工艺行业必须迅速挤进线上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够带动人气、吸引消费者,进而拉动经济发展,找寻生存之道。目前,不少传统手工艺行业内的电商平台已经逐渐形成。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线上定制,甚至在线拍卖等多种形式已经逐步成型。“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营销推广方式的不足,将手工艺生产的精细化、细小化特征放大,直观的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沉浸式体验感,也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体味到手工艺的工艺之美、文化之韵味。

3.坚持文化导向,避免手工艺成为工业化影响下的一时风潮

社会转型阶段,我国手工艺的发展在机遇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后疫情时代为手工艺的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新媒体所带来的浮躁感与手工艺自身蕴含的沉静感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新形式的产品设计对传统样式的巨大冲击是否将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诸如此类的问题伴随着手工艺的转型发展而产生。

当前,无论传统或是现代的手工艺形式均逐渐开始向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方面接连出台的政策导向亦迅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应,但通过对我国手工艺现实发展的境况分析,手艺人,以及经营者、消费者,甚至包括手工艺领域的研究者等,受到思维局限、寻求目标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各门类手工艺本身的核心技艺特性、文化内涵理解角度各异,便导致各方看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具体实施中的方式出现偏差,着力点不同。不过总体而言,手工艺转型发展的初衷仍是其与机械技术相比所无法取代的文化价值。

面对我国纷繁多样的手工艺形式,任何一种成功的实践案例均不可能完全适应于其他门类的发展实际。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唯有对手工艺的技艺、从艺人的整体特征,以及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交流等问题作出综合的研究考虑,才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针对体验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原本专心生产、创作的手工艺人需要顾及生产与体验、线下与线上等多方面内容,自然是无法专注于生产本身的。而生产又是不能够忽略的重要问题。因此就需要做出角色转换,需要新鲜力量或称新职业身份的加入。这些工作应当交由年轻人或者专业的团队来完成,而掌握着核心技艺的手工艺人应当坚守在创作的岗位上进行生产。发展手工艺体验经济是顺应时代所需,但同时优秀的产品才是承载着历史与当下文化内涵的承载者,是沟通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络者。

同时,在发展手工艺体验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工艺流程、技艺技法的体现,更要注重对工匠精神、文化传统的弘扬。归根结底,在手工艺的文化体验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依然是人。体验或展示似乎总是带有一些表演性质,但这种“表演”必须是诚恳的,才能够起到感染观看者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手工艺劳作在现代生活中本身就具有观赏的价值。当我们漫步在小城中,听到有节奏的打铁声,或者看到有韵律的织布声,总会忍不住驻足观看。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事物总是那么迷人。而观看的过程不仅仅能够唤起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注意力,同时亦能够勾起人心底做温情的回忆。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曾指出在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唯一稀缺的资源是注意力。手工艺的体验便是希望将这种注意力重新唤起,并在手艺人与消费者之间营造“共情”的条件。

针对自媒体、直播带货等新兴推广销售方式而言,手工艺行业顺应了时代趋势。但与体验经济的发展相类似,如果不能够坚守住文化的导向,便很容易被新形式所迷惑。手工艺无疑是当前这个时代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对材料的尊重、做自然的敬畏以物质化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个人,并且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提供了展露的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手工艺需要复刻这个时代发展的每一步脚印,有所选择才是理性的。

先秦诸子的思想时刻警示着今人“道”的生命近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自古以来我国手工劳动中诸多无以言明的独特性既是其当下被极力推崇的重要优势,同时亦是其在对抗机械技术生产的强烈攻势中极易走进工业化发展旋涡而难以自拔的致命弱点。

全球化塑造了“地球村”,各方文化的交融潜移默化,而就我国本土文化来谈,人口的流动、信息的多媒体传播,以及当下非遗保护区域的开放、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即使封闭的村落中伴随其社会群体内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可能影响到手工艺的变化。因此,“原汁原味”的手工艺与完全“传统”的工艺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或者说,一定要强调“传统”和“原味”的概念时,首先需对其作出标准的界限划分。机械技术文化与手工艺文化二者之间定是互为影响的,仅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显性,但并不能证明弱势文化的反向影响并不存在。因此,当人们面对传统工艺发展繁花似锦的盛景之时,更应理智、冷静,认识到手工艺并非完全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二者似敌非友。基于此基础上,方能避免完全以“反工业化”的思维模式规划手工艺的发展路径,亦利于在社会结构不断重组、变迁中市场的整体能够更加自然地将“新”的元素融入“旧”的理念中,令创新伴随手工艺的生产“慢节奏”自然而然地发生。自然非刻意地标榜创新,从而导致产生许多新的生硬、死板的当代作品,或全然抵触“非传统”元素的思想。

有史以来,无论服务于百姓日常的民间工艺制品,或是为皇家贵族、士大夫等上层社会所享用的繁缛、奢华,且更加强调装饰审美价值的手工作品,工艺之道始终默默潜行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流淌中,低调且悠长。然而,在机械技术主导的当代社会中,工业文化的强势压迫下,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在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一种回归之势。其实,这样的“回归”只是借现代工业之手拨开了始终遮蔽在中华传统工艺文化面前的薄雾,暂且将其置于杠杆的另一端,撬动而起。

小水长流,则能穿石。以手工艺劳作的方式磨炼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浮躁、逐利现象,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蕴轻柔的从文化的底层中挖掘出来,润物细无声般播撒在社会的每一寸土壤中悉心呵护,待其再次茁壮。诚然,这将不会在短时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果,甚至是机械技术社会中的理想化愿景。但是,自古以来,手工艺生产特性与工业技术社会的现实需求均决定了其“慢”的回归速度,需要手工艺文化蔓及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尽可能地全面。因此,面对转型发展中的诸多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回归到手工艺的文化属性,“慢”恰恰是其文化属性所决定的。

猜你喜欢
手工艺文化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文化与人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