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所在高原鱼类温度耐受性及肠道热应激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11-16 02:45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鱼耐受性菌群

近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库增殖渔业创新团队(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生物学与保护工程学科组)在高原鱼类温度耐受性及肠道热应激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团队以西藏特有鱼类尖裸鲤(Oxygymnocyprisstewarti)幼鱼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水温(10 ℃、15 ℃和20 ℃)驯养对试验鱼生长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急性热应激(直接暴露于30 ℃环境中)条件下,具有不同温度驯养史的尖裸鲤幼鱼在肠道HSP70表达、肠道组织学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等方面的热应激响应。研究发现,驯养温度与尖裸鲤幼鱼的高温耐受性呈正相关,而与鱼类肠道HSP70热应激反应呈负相关;适度的高温驯养可以增加试验鱼的抗热能力,肠道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较小;另外,热应激后,高温驯养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低温驯养组也发生显著变化,一些促进鱼类营养吸收的菌群如Cetobacterium在高温驯养组中为优势菌群,一些潜在病原菌如Staphylococcus和Achromobacter在低温驯养组中为优势菌群。该研究可为气候变化对高原鱼类的潜在影响研究提供启示,同时也可为尖裸鲤的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该研究结果以“Temperature acclimation alters the thermal tolerance and intestinal heat stress response in a Tibetan fishOxygymnocyprisstewarti”为题,发表于FrontiersinMicrobiology。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猜你喜欢
幼鱼耐受性菌群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购买锦鲤幼鱼有诀窍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购锦鲤幼鱼有诀窍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探讨
小儿胃镜检查时耐受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投喂频率对网箱养殖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