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构建老城区劳动教育互动场域

2022-11-16 09:54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金虹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老城区场域协同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 金虹霞 陈 瑛

一、家校社分离式单一场域:老城区劳动教育的不足

(一)家校社分离式场域劳动教育的意识淡薄

国家从独生子女政策转向二胎、三胎政策,逐渐改变“4+2+1”家庭成员结构,劳动教育在家庭场域中意识依旧比较淡薄。在学校场域,基于老城区学业质量的追求和场地等多方面的局限,劳动教育的推进意识相对淡薄。在社会场域,联动多于互动,深入推进较少。劳动教育在家校社分离式场域中,各场域的教育意识有其局限性。

(二)家校社分离式场域劳动教育的资源匮乏

1.家庭场域:老城区家庭劳动浅表化

老城区的老小区居住人口主要有三类:(1)市区本地人口;(2)乡镇迁入人口;(3)外来迁入人口。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内容较少,形式较单一,也较少让孩子与社会联动,主要以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教育“作业”为主,主动教育较少。

2.学校场域:老城区学校空间局限化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老城区一所百年老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最大困难是场地有限、设备缺乏。整个学校场域内劳动教育场所局促,只能满足学生日常劳动教育,很难再开辟新的劳动空间,更别提当下专用的劳技教室等。

3.社会场域:老城区社会资源有限化

学校周边以老旧商品房为主,无新型企业、开放农场等,劳动教育的资源相对较少。学生可走入社区,但走入工厂、企业、实验室等进行劳动实践的机会远远不够,学生具身实践的劳动体验感不够,实践基地成为稀缺资源。

二、家校社协同式互动场域:老城区劳动教育分离场域的补救

(一)家校社协同构建老城区劳动教育互动场域的内涵理解

互动场域:互,指交互、相互 、双向。动,指运动、互动、动态。 “场域理论”来自社会学,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互动场域体现多边、多元的整体互动,形成对话交流、思维碰撞、智慧共振、文化传递的磁场。

家校社协同育人式劳动教育指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场域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三方共同行动,从简单的联动转向密切合作的场域互动,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最终实现“五育并举”。

(二)家校社协同构建老城区劳动教育互动场域的实施原则

1.强化“三域”互动,实现育人功效最大化

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三方互动,统一协同育人理念。各自在“场”时发挥“离”的作用,协同时发挥“叠”的功效,最大限度激发劳动教育的潜能,让劳动教育有着陆点,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2.发掘“三域”优势,凸显劳动内容多样化

劳动教育需要因“域”制宜,根据场域特点、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多方考虑,充分发掘“三域”内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或工、或农、或果、或牧、或科技等,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视野。同时,关注新兴技术和社会服务变化,提炼劳动的新样态,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真精神,提高学生的劳动创造性。

3.丰富“三域”评价,促进劳动行为持久化

有效评价不仅可以触发学生探索劳动的内驱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短期劳动实践活动转变为持续的劳动行为。学校结合“三域”的不同育人作用,开发多维度、多层面、有梯度的立体评价体系,使学生在经历劳动教育后,由被动劳动走向自觉劳动,强化劳动意识,形成固定的劳动行为。

(三)家校社协同构建老城区劳动教育互动场域的实践范式

“家、校、社”三域在劳动教育中缺一不可,相互交融又互为补充,但职能不同、作用不一。

家庭场域:学生劳动教育的主阵地,配合学校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场地,评价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搜集劳动教育的素材和成果。也可创新家庭劳动课程,设置劳动清单,建立专属家庭的劳动评价,劳动教育从家庭抓起、从小抓起。

学校场域:承担劳动教育的主要作用,负责策划、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各项活动,起统筹协调作用,同时承担师资培训、开发实施课程、开辟实践基地等,以项目式推进劳动教育,并进行学科融合。

社会场域:劳动教育的辅助要素,当新型劳动出现时,社会场域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特定的实践空间,满足多样化的新型劳动教育实践需求,让劳动教育从家庭和课堂走向社会,打开学生对新型劳动的认知。

三、家校社场域由联动走向互动:老城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更新“三域”互动理念,明确协同育人价值

1.转变家庭场域观念,明晰协同育人方向

首先,转变家长“学业第一”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其次,引导家长建立培养孩子从小劳动的意识,不“代替”、不“包办”。最后,充分利用好家庭场域的特殊功能,既要身先示范,又要创造劳动机会,让孩子体验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劳动过程,提高劳动技能。

2.强化学校场域观念,推进协同育人落地

学校着力使劳动教育回归到“五育并举”应有的高度。第一,要善于利用并放大劳动教育带来的育人功能。第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了解劳动教育,纠正错误观念。第三,积极开发除国家课程以外的,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校本课程,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扎实推进。第四,善于开发不同场域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组织和建构立体的、互动型的场域育人模式。

3.加强社会场域引领,提升协同育人能力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革新,新技术、人工智能冲击了现代劳动市场。因此,社会场域的融入,会使学校劳动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学校要培养的是适应新时代的新一代,他们必须从学校、家庭走向社会,接触新的劳动观念,见识新的劳动技能。

(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扩大老城区互动场域

1.校内互动:校内开发,发掘校内教育空间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边边角角,构建具有“边角”特质的劳动文化,打造“边角”种植区。如利用空中空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有土的空中植物养殖、无土水培等,打造“空中色彩”;还有独具特色的“移动养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种植一些可放在移动容器中的蔬菜、瓜果等;还可发挥互联网力量,打造不一样的“云”劳动,让科技和智慧点亮学生的生活。

2.家校互动:家庭培育,提高教育技能

家庭是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的最佳场域,家庭的劳动教育可以扩大范围,从生活类劳动技能的习得,到家庭开辟小型种植区或养殖场,结合家庭实际与学生兴趣,适当地进行拓展。比如,学生可利用阳台,种植小型的桌面绿化或果蔬类,也可进行旧物改造类实践创作等,发挥潜能,激发劳动热情,拓宽劳动范围。

3.家校社互动:基地实践,拓宽教育视野

社会资源极其丰富,学校可加强联系,发掘学校周边可用的实践基地,号召家长带着孩子从学校课堂、家庭课堂,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各类基地,拓宽劳动教育的视野,增加劳动实践的场所,创新劳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变劳动教育仅做“劳动”的狭义观念。

(三)完善校本劳动课程,明确各场域功能与职责

1.家庭场域课程:重启蒙,习得生活技能

“巧手体验”课程可以与学校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今天我当家” “我是厨房小达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进一步完善人格,获得生活技能。如此,将发挥家校协同更大的育人作用。

2.学校场域课程:重思维,打开劳动视野

根据学校和地域特点,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乃至区域特色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劳动教育。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娄东小城”寻根课程,蕴含创新意识的“机器人联盟”等科创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准备。

3.社会场域课程:重实践,创新劳动项目

联合社会资源,开展“走进超市”课程,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研究生活场景中的问题。开展“走进新农村”劳动体验课程,让学生观察四季的植物生长,研究家畜的活动作息,感受在二十四节气中农家小院的变迁。开展“企业一日游” 活动,让学生感受新兴产业的强大魅力,树立科技引领劳动行业发展的意识。

(四)创新劳动实践评价,深化协同育人效果

1.借助现有评价体系,扎实日常评价措施

学校在百年文化的积淀下,探索了学生德育评价新体系,形成“七彩银杏小院士”成长评价体系。明晰评价细则、优化评选方法、完善评比过程,有效实现了日常的劳动评价。

2.创新协同评价方式,形成“家校社”互动评价

在“家社”场域的活动中,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活动打卡、视频展示、投票竞选等评价方式,构建立体的、鲜活的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从单一的纸质评价转向线上线下多维评价的新模式。

3.注重协同过程评价,促进劳动素养形成

互动场域需关注学生劳动的过程,全面客观地记录劳动过程和结果。通过协同式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体验阶段性劳动成功的愉悦,有利于三个场域及时反思和调整,强化过程,以评促学,提升劳动素养。

“互联网+”时代,劳动的对象变了,劳动的工具、方式、技术等也变了。新时代的劳动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更多新知识、新智能、新技术的注入,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改革与创新,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新样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老城区场域协同
日出老城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十里灯火璀璨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嘉兴老城区的特色建筑探寻一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