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2-11-16 10:26刘巧英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自贸港会计人员海南

刘巧英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域,这一方案的出台确立了海南省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到本世纪中叶,将海南全岛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会计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计工作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加快改革步伐,高效融入自贸港建设。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会计带来的机遇

(一)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响应,会计人员就业机会增加

2021年4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上,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介绍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响应的情况:市场主体三年新增76.3万户,超出过去30年的总和;连续三年实际利用外资翻番,累计达52.7亿美元,高出过去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一半;落户海南的央企及央企子公司三年来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超20倍;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新设企业增长113.7%。在全球疫情蔓延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特定背景下,保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保就业。2021年海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历史性地全国居优,经济运行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海南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增加,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增加了会计的就业机会。

(二)特色人才评价新体系,会计人才服务有保障

海南立足自贸港人才事业发展需要,以市场认可、专业共同体认可和社会认可为基本依据,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特色人才评价新体系的建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汇聚各类英才。凡是能为海南自贸港作贡献的人才,均可突破行业、学历、奖项等传统条件限制申请认定。《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中“七、现代金融服务业专业和社会认可标准”,将会计金融等现代服务专业高层次人才分为A、B、C、D、E五类,符合标准的会计人才来琼工作并认定后,都可享受到包括个人所得税优惠在内的各类服务保障,这些优惠条件将吸引更多高水平的金融、会计及贸易相关人才加入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南会计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进一步提升会计行业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三)经济环境变革,促进会计人才结构调整和培养方式转型

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既是联通中国巨大经济腹地与世界的通道,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面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开放门户,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货物以及全球的国际贸易很多都要从海南经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助力海南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产业的发展和转型也为会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由贸易港涉及的会计业务比常规会计业务更复杂,很多企业需要利用专业的金融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来解决进出口跨境经济问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充分发挥会计专业优势,主动专研自贸港建设中的营商环境变革对会计行业产生的影响,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防止产生会计人才断层情况。同时鼓励省内高校改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会计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实训教学,通过对海南自贸港本土案例解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会计带来的挑战

(一)对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

202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海南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增长4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2%,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92.6%,自由贸易(FT)账户收支增长7.3倍。海南自贸港已经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海南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面对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新格局,海南亟需一批既精通中国会计准则制度,又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对经济转型发展优质营商环境的需求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中,消费逐渐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对较新的经济模式,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计人员要改变原来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式,不能局限于记账、算账、出报表等单纯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需学习国际贸易、金融知识、外汇知识、法律知识、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等复合知识体系,夯实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三)对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需求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大型内外资企业进驻海南。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跨区域、组织机构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的特点。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会计人员需要与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同事一起工作,并与之进行有效沟通。同时会计也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桥梁,需要与税务、银行、财政、工商、社保及审计巡视等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全方位提升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工作方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管理模式、不同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高效沟通。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真正做好本职工作。

(四)对“能说会写”高效团队的需求

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变动性,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效的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目前,大部分基层会计人员只注重会计核算工作,对反映会计经营情况的分析评价和年度工作总结等不重视,文字功底差强人意;有的会计虽然写了文字材料,但是过于简单而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不能通过文字分析提出对企业发展的良好建议和意见;很多会计的年终工作总结大同小异,没有太大变化,写不出新意,找不出亮点,看不到加了多少班,处理了多少被审计出来的其他部门的问题。单位领导和外界了解会计,往往是通过财务部门的总结报告等文字材料开始的。会计人员要以自贸港建设为契机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造就一支“能说会写”的高效财务团队。

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会计工作应对策略

(一)加强财务管理提高政治站位

会计人员要站在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度,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聚焦行业发展定位,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财税改革对现行会计制度带来的影响,积极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会计规章制度的更新建言献策,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各项对接措施,服务好各类市场主体。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计人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当前人才工作新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管理工作大局,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创新管理、加速转型,实现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业财融合提升管理水平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新发展格局,会计工作必须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推动会计智能化发展,适应数字化转型。会计人员应转变思路,积极主动参与单位管理,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拓展对业务知识的了解,进而全面熟悉单位运行状况。会计人员要站在业务的角度去挖掘财务数据背后的深层次价值,突破原有的就数据分析而分析的滞后财务分析模式,并把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为单位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国际视野、跨界思维、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海南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开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汇管理、电子商务、财会英语等课程,同时还应在课程体系中融入运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企业想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要重视会计人才培养,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各类培训,逐步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会计行业发展水平和实际工作效率。

“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重大改革发展历史机遇期,会计人员要抓住机会,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契机,实现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挑战,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自贸港会计人员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海南杂忆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