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的“再出发”
——“文学史视野中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11-16 11:52杨成前孙良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学

杨成前 孙良好

2021年10月15—17日,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协同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在温州举办“文学史视野中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当代文坛》《浙江社会科学》《扬子江评论》和《文艺报》的资深编辑,及部分硕士、博士生共100余人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教授主持。温州大学副校长徐和昆教授致欢迎辞。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吴秀明教授在致辞中阐发了本次会议的宗旨:文学研究应以打通古今中外的整体性来观照一个时代,以一种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的言说方式来探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

一 整体观照下的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的文学,不能简单地与其他时代割裂开来,而应以承接八十年代乃至现代文学的历史眼光,并将其作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以整体性的思维进行研究。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从九十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谈起,讨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历史关联性,并继续回溯至“十七年”,深入探究“如何进入九十年代”的问题。吴秀明(浙江大学)在“年代学”视域下思考九十年代文学的意义、源流与历史化问题,以整体性眼光提出了“九十年代再出发”的概念,并探讨了九十年代文学被忽略的原因。千野拓政(日本早稻田大学)梳理了日本学者眼中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从启发到交往”的变化,为九十年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朱寿桐(澳门大学)认为九十年代的传奇叙事呈现出与以往传奇叙事悖反性的运作,九十年代作为一个消费的时代是一个关注自我关注平民传奇的时代。吴俊(南京大学)从世纪之交的文学背景和文学媒介的转型路径,围绕文学代际、文学生产、文学批评和价值观等方面,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张均(中山大学)借用霍布斯鲍姆“短20世纪”的概念,认为“短20世纪”文学在九十年代前期基本画上了句号。徐德明(扬州大学)则以八十年代之短促与九十年代之悠长这一对比切入,认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最深刻的联系就是小说根系,“50后”的小说家仍在寻根,而“80后”的小说家在都市游荡。翟业军(浙江大学)将拉康的“凝视”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勾画出四十多年来中国文学中的“凝视”之变迁。黄发有(山东大学)分析了媒介的变革对九十年代文学发展的重大影响。董丽敏(上海师范大学)认为都市文学在九十年代的繁荣应与中国以城市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想象联系在一起。张鸿声(中国传媒大学)则以“文学中的城市”为切入点探究“文学如何成为公共领域的重要构成”。陈力君(浙江大学)从历史、价值、情感三个方面介入九十年代文学是否可以成为遗产这一问题,为九十年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颇具总结意味的维度。

二 特定空间中的九十年代文学

除了在时间线索上考察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流变及其转型等宏大命题之外,还有学者关注到九十年代特定空间中的文学风貌。

张松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文化伤痕、历史记忆、生态诗学、开放文化四个层面论述九十年代新华文学的多元景观。朱文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岳寒飞(浙江大学)系统梳理了九十年代马华新生代作家的研究,考察评论界对于新生代的反响并予以述评。吕文翠(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指出九十年代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相似性及差别,从乡土和都市两个维度探讨了九十年代台湾文学的嬗变。朱云霞(中国矿业大学)认为九十年代台湾“地方文学奖”影响了近年来乡土文学的发展。金进(浙江大学)认为香港电影在不同阶段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显示出香港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嬗变,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可以视作从彷徨到融合的国族寓言。孙良好(温州大学)深入探究温州作家群这一时期的写作状态,认为新世纪出现文学的“温州现象”正是他们九十年代蓄势待发的结果。李广旭(温州大学)认为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九十年代中的小城镇文学逐渐褪去了抽象化的空间性,被赋予了更具象化的地方感。

三 类型多样的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潮流中浮沉,与转型时代纷繁复杂的诸多因素穿插交融。相比于过去的时代,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类型更加多样,显示出众声喧哗的景象。

罗鹏(美国杜克大学)关注到了华文文学中的“酷儿”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类型,题材新颖,蕴含着充沛的人道主义精神。刘起林(河北大学)从1980年代成就卓著的知青作家群谈起,认为这一群体在九十年代迅速分化、流散与退出,呈现出一种抗拒、疏离时代主潮的“精神退场”的姿态。刘树元(湖州师范学院)着重探讨了长篇小说在九十年代的变化及其发展,认为长篇小说在九十年代的收获来自八十年代的艺术积淀。南志刚(宁波大学)认为八十年代以来关于通俗文学的认知与评价有三次“革命”,其中九十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与变化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既有格局。周珉佳(西南交通大学)厘清了身体写作在1990年代以来的变化与发展,认为身体写作多指涉后现代人类的生存处境。邹贤尧(浙江师范大学)关注到九十年代出现诸多新生诗歌流派,如“后口语写作”“下半身诗歌”等,这些流派既有“异端性”的一面,同时又有着“正统性”的一面。马春光(山东大学)则认为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告别了八十年代运动化、集体化的写作状态,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个人化的写作时期,诗坛也由现代都市中心向地域性的边缘扩散。丁琪(天津社会科学院)认为九十年代市井文学与八十年代相比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这种市井审美构建了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周敏(嘉兴学院)从三个维度以小见大地观察九十年代网络小说的诞生与兴起。李朦(湖州师范学院)则将网络小说“网络性”的形成追溯到九十年代小说的“前网络性”,认为九十年代的港台武侠小说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新世纪之后网络文学的先声。

四 九十年代文学中的作家与作品

尽管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处于一个探索和转型的时期,但经过时间淘洗之后,一系列经典或准经典的作家与作品受到研究者的格外关注。

刘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新阐释了余华的《活着》,指出《活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之作,关乎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经典确立和经典重释的重要意义。朴宰雨(韩国外国语大学)探讨的则是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在韩国的传播情况,该作品在韩国受到的关注表明其内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结构及艺术内蕴。孙先科(郑州师范学院)从池莉 2000 年初的小说反观她九十年代的创作,认为这位从“市井”走到“楼上”的女作家经历了“中年成长”变得宽容、多视角观察、能够沟通与协调。徐勇(厦门大学)从八九十年代文学转型的角度考察了刘震云的小说及其意义,认为其创作与八九十年代的文学转型有着相互推动的关系。张晓玥(浙江工业大学)在贾平凹的《废都》中发现九十年代文学中的“废都”母题,认为废都、废城是一种与中国城市化同步的城市状态,是九十年代文学书写的后窗风景。周诗寒(浙江大学)则把《废都》批判作为九十年代重要的文学事件加以关注,认为批评界对《废都》的主流评价经历了从激烈声讨到积极肯定的转向,但仍未充分历史化并与史料形成高效互动。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关注到王蒙九十年代所作旧体诗的隐微意蕴,认为王蒙的人格镜像潜藏在他的旧体诗中,并指出王蒙的灵魂镜像的嬗变轨迹:若隐若现的是鲁迅情缘,隐形的则是李商隐情结。

本次会议在世界性的视域下对九十年代文学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既有宏观角度上对九十年代中国文学演进及嬗变等诸多重大命题的思考,又有着微观视野下对特定区域、类型及作家作品的重读与探讨。九十年代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代,对于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同时,作为世界文学的一环,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在当下复杂的世界局势与历史语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对九十年代文学的探讨与研究,我们可以对自己原有的思想、文化以及历史进行重新考量和再反思。本次“文学史视野中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阐述与思辨讨论的平台,在自由而热烈的学术氛围和切磋争鸣中,九十年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被推向了更加宽广而深刻的境地。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
文学大师的遣词造句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少年拥有文学的翅膀
文学画中话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