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构建毕业生“三全”就业指导体系的实践探索
——以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

2022-11-16 01:09马晓强
文教资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三全南京医科大学治疗学

张 健 陶 磊 马晓强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66)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全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给毕业生的升学、就业带来巨大冲击。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把稳定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最大的政策支持。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实现,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如何落实党中央“稳就业”的各项任务要求,是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一、后疫情时代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就业环境

康复治疗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疫情时代,国家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服务能力,做出了一系列改革。这给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希望。然而,社会大环境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不正确认知,也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一)国家重视程度高

有专家认为,临床医疗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康复医疗解决的是“小康”问题。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21〕19号),提出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要求每10万人口的康复治疗师数量,2022年要达到10人,2025年要达到12人,要求每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至少设置1所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门诊。此外,国家大力发展康复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据统计,2020年我国开设康复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就有555所(见表1)。可见,国家无论是在专门人才培养、专科医疗单位建设,还是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复从业人员规划上,都有实质性推进、愿景化设计。

表1 我国本科培养阶段开设康复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

(二)社会需求不均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当西部某些地区刚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同时,地处东部沿海的浙江已经开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一定会导致人民群众对康复医疗的接受度的不均衡。当长三角地区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接近饱和之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刚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山区、革命老区,才刚开始接触康复医疗。当社会资本涌入东部地区康复医疗市场之时,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医院还在为康复科发展争取国家政府支持。当大型三甲医院康复医学已经规模化发展之时,社区医院连最基础的康复器材都尚未配备齐全。当大城市居民生病后接受康复治疗早期介入之时,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可能还对康复“不屑一顾”。由此可见,对康复治疗接受度的差异性,一定会直接导致当地医疗机构对康复治疗人才需求度的差异性。

(三)职业认可度不高

首都医科大学是国内率先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高校之一,康复治疗学作为其特色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并有一定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它强调康复治疗师需要掌握扎实的、系统的、先进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然而,这样一个听起来近乎完美的专业,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2020级、2021级本科生在入学之初有意向转专业的人数均超过70%。康复治疗学不等于康复医学,其从业资格为卫生部和人力资源部颁发的卫生专业技术“康复治疗士”“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从卫生职称的类别来看属于“康复技师”。对于能参加职称考试的时间,各地也有自己的“地方政策”,有的是毕业后的第二年,有的是毕业后的第三年。如面向全国17个省、市、地区招生的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在毕业后第二年就被允许参加职称考试的比例只有64.97%。从其职业功能定位来看,康复治疗师的工作是在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功能训练,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2]通俗来讲,康复治疗师就是没有处方权、没有行医资格、没有医生待遇的技师。对于绝大多数高考一腔热血报考医学院校的莘莘学子而言,康复治疗学专业更多的是被医学院校录取后的无奈“服从”,他们中多数意向转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传统“好专业”,选择康复治疗学只是他们转专业的“跳板”,其中不乏就算转专业不成功也会不惜借助考研来脱离这一专业的“终极意向”。

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后疫情时代,国家从宏观层面指出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而大幅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低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各种因素都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复杂化。[3]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升学渠道窄、留学深造难、优质就业单位少等就业难问题。

(一)升学渠道窄

有调查数据表明,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且有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4]康复治疗学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对应的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两个方向,属于学术学位硕士。2022年,江苏省内招收康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仅有22人,而同年江苏省内以本科学历毕业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有874人(见表2),理论上在本省本专业升学率仅为2.52%,而且这些升学名额绝大部分被推免生占用,相对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医学等专业70%以上的研究生录取率而言可以说“不值一提”。部分非常优秀的推免生,因名额限制无奈选择基础医学等可以接收学术学位推免生的专业。如果说本科期间的转专业是“一次分流”,其实质是“主动分流”,是学生对“更理想专业”的向往和追求,那么推免和考研时期则是“二次分流”,更大意义上是“被动分流”。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增长的近三年,康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只是由5人增加到7人,某些年份靠学校政策支持才能另有1—2个名额的补充增长。

表2 江苏高校康复治疗学专业2022年毕业生人数和对应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

(二)留学深造难

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而言,赴美国、日本留学深造是多数人的选择。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2014—2019年六年间留学深造的学生,有78.95%的毕业生选择了美国和日本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以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新冠肺炎疫情前每年均有毕业生留学深造,其中2016年、2019年均有8人之多。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零人留学,2021年虽有9人成功申请留学,但真正成行的却只有2人。一心留学的毕业生在首次申请失败后,往往会在第二年、第三年继续申请留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慢就业”。部分屡战屡败的毕业生最终选择在国内就业,但也因为没有参与康复治疗职称考试且长期缺少临床技能实践训练而缺乏竞争力。

(三)优质就业单位少

康复治疗师面向的是待康复的危重病人、残疾人、老年病人、慢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毕业生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是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中心和社区康复站。当前康复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5]然而公立医院招聘人数少、学历要求高。一般公立医院每年康复治疗师的招聘计划基本都是1—2人,很少能超过3人,甚至有的年份还会是“零招聘”。2020年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综合性医院明确要求康复治疗师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对本科毕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有编制事业单位的岗位依然受到追捧。各级各类的省市统考中但凡有康复治疗师岗位的均是人满为患。2021年南京市江宁区的部分社区医院带编制的康复治疗师的岗位,招考比例接近1∶9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作为朝阳产业的康复医疗市场越来越被社会资本追随。据统计,“十三五”末期,江苏省民营康复医院、康复机构比“十三五”初期增加了近60%。公立医院去不了和民营机构不想去的矛盾一直困扰也将长期困扰着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此外,岗位待遇不如意也是影响康复治疗学毕业生择业的原因之一。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对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其毕业10个月后的薪资待遇进行过调研,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占67.46%(见表3)。

表3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2020届毕业生 毕业10个月后薪资待遇统计

三、后疫情时代“三全”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体现到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青年学生为本。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青年学生的立场上,把青年学生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让青年学生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担负起时代之责。

(一)彰显全员参与的新担当

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持,事关个体家庭,更影响整个社会。就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学科和专业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甚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6]从事业发展角度来看,高校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专业教师要从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角度引导毕业生,鼓励毕业生努力创新创造,在传统的重症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言语康复等基础上,融入时代特征,围绕“新医科”从事或研究智能康复,要让毕业生既掌握基本的康复理论与技能,又具备创新思维去实现康复“智造”。辅导员要认真做好往届毕业生特别是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为毕业生精准就业提供数据支持;要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积极就业,深入了解造成毕业生可能面临的就业困难的原因,详细登记毕业生的就业进展,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从而实现精准帮扶。其他工作人员也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了解本专业就业的国家、省、市政策,鼓励毕业生根据形势变化转变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学院要积极联络校友,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本专业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争取就业岗位、介绍招聘单位、提供就职辅导,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

(二)迈出全程指导的新步伐

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高校就业工作关注的重点。康复治疗学专业要持续强化人才培养,落实和推进“精准育人”和“深层辅导”,以国际公认的“人文关怀、职业伦理、专业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团队合作、终身学习”治疗师六大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围绕这一具体目标,康复治疗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大一、大二年级以职业生涯教育、职业伦理教育、科研素养培育、创新思维训练为主,夯实职业发展基础;大三年级以就职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招聘会、就业形势辅导等形式进一步端正就业态度,提升就业基本技能;大四实习期间以康复人文、专业技能为主,通过模拟职称考试、操作技能大赛、专场招聘会等途径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当然,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和终身学习的岗位胜任力必须贯彻大学整个学习生涯。就业时,我们要倡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通过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应征入伍的形式服务人民健康、服务社会小康。就职初期,毕业生还处于刚走出校园的“后学生时代”,学生气重、社会经验缺乏、处事能力欠缺、专业技能薄弱,专业教师还要继续给予其关心和支持,要给毕业生们提供远程技术支持、科研方向引导,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三)开启全方位服务的新征程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毕业生中有超六成因为“薪资待遇偏低”“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与预期不符”等因素未接受用人单位录用,这反映出了毕业生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较大差异。[7]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亦然,因为升学渠道窄、留学深造难、优质就业单位少等实际困难,个人的升学或就业意愿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慢就业”毕业生数量更是呈现上升趋势。我们要调研毕业生考研意向,针对医学综合、康复综合、基础综合等不同要求,组织专业教师、考研成功的毕业生分类做好考研推荐和辅导。我们要掌握新冠肺炎疫情时代背景下各国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留学深造的不同政策和要求,组织在当地学习的校友和曾在该国进修的专业教师,为有意向留学的毕业生提供咨询。我们要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和技巧,引导毕业生正确面对就业新形势、时代新要求、行业新发展,做好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和技巧的辅导与指导。我们要克服辅导员对于专业、行业理解不深、不透的实际困难,组织专业教师帮助毕业生科学设定目标和规划,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我们要调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就业困难,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帮扶他们克服可能存在的自卑心理和现实存在的社会资源缺乏的难题,开展精准化、差异化帮扶。

后疫情时代,毕业生就业保障工作仍面临较大挑战。高校要真正关心、关注毕业生就业,全面摸清后疫情时代整体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精准掌握各类困难帮扶政策,增强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晰明确毕业生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就业服务新路径;分类指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分群体、分层次、差异化的就业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努力构建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的“三全”就业指导体系,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三全南京医科大学治疗学
南京医科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三段一体化教学应用于针灸治疗学的体会
加强医保管理 建立医院控费机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保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