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台增强文化自信的融媒体产品创作尝试
——以扬州广播电视台为例

2022-11-16 03:32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名人大运河运河

彭 越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台)

1982年2月8日,扬州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拥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的三次辉煌是扬州文化底蕴的土壤,对扬州城市精神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延绵至今。扬州的邗沟是大运河的起点,是人类历史记载开凿最早的运河;从这里出发,扬州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相依,创造了活态的运河文化。作为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扬州是历史上闻名的商业城市和中外友好往来港口,中国老百姓的智慧凝结成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代扬州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来势汹汹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讲好文化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共同体的任务尤为迫切且重要[1]。

1 发掘城市历史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大众媒体,广播电视的职责在于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容纳和传播人类的行为与意识的文化世界。对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广播电视媒体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自古以来的文化重地,扬州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2021年4月15日,扬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女生帮你忙》栏目推出了特别节目——《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对扬州文化各领域的名人名家进行“拜访+访谈”(见表1),打造沉浸式深度访谈场景,进一步传播和宣传扬州文化,增强市民对扬州文化的认同,激发大众对扬州文化的热爱,引领大众不忘初心,继续将扬州文化发扬光大。

表1 《扬州文化名人访谈》特别节目作品目录

1.1 文化名人讲述 拼接文化原貌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传承文化的前提是要真正了解文化,了解文化、爱上文化是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人以文化立,文化以人显,人是文化得以发展、传承的主体。在扬州文化史上,从来不缺少文化名人的风采,这里孕育过、活动过、寄寓过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从文人学者到书画名家,从能工巧匠到戏曲名伶……文化名人徜徉在扬州文化的海洋之中,汲取养分,钻研业务,除了著书立说,他们也需要一个可以讲好扬州文化故事的平台。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建构来源,有官方的宣传引导,有民间文化名人的著书立说,也有展示渠道最丰富、传播范围最广阔、影响层次最复杂的媒体产品。

今天的扬州以运河文化、美食文化、园林文化、红色文化等著称,《扬州文化名人访谈》邀请的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追寻扬州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轨迹:扬州园林解码人许少飞先生,为观众讲述了汪曾祺等名人和扬州园林之间的趣事;文史专家丁家桐先生回忆了改革开放初期为隋炀帝重新立传的心路历程;节目主持人和顾风先生在博物馆谈论唐青花的意外发现,以及它对于奠定扬州海上陶瓷之路起点的重要意义……每一位文化名人都描述了扬州文化独特的一个侧面,15期的节目力图拼接出一个丰富的、较为完整的扬州文化形象,并通过电视大屏、手机小屏将这些形象传递出去。

1.2 融媒体呈现 多渠道推送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呈现、传播扬州文化是媒体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策划和实践过程中,《扬州文化名人访谈》节目力求在多平台以立体化传播的形式,让不同年龄、职业、爱好的人群在最快的时间里接收到想要传递的文化信息。访谈节目播出前,推送预告海报,点出访谈的文化名人和关键词;制作图文并茂的资讯,介绍访谈的具体内容;多机位拍摄访谈节目录制现场,对访谈地点、场面调度进行精心设置;策划推出“扬州文化冷知识”系列短视频,通过扬帆App发布,揭秘鲜为人知的扬州……融合传播,让观众和文化名人一起进入浩瀚、奇妙的扬州文化世界,展现扬州城的文化魅力和扬州人的文化自觉[3]。

2 讲好讲活运河文化

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全长近3200公里,贯穿8个省(市),连通5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批示指示。作为“运河长子”,扬州不仅牵头大运河申遗成功,也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所在地。扬州历史上的三次辉煌都离不开运河,扬州未来的辉煌也同样离不开运河[4]。

2.1 开设《运河扬州》电视专栏

《运河扬州》电视专栏每周六在《新闻女生·玩收藏》栏目中播出,摄制组从仪征出发,逆流而上,行走在大运河两岸,追寻大运河的发展历史,挖掘大运河的文化故事,讲述大运河的现代传奇。《运河扬州》以记者出镜的形式切入,走访扬州全域的大运河遗产点和遗产航道,讲述大运河在扬州的千年演变史,通过对文史专家的采访,全景展现扬州作为“世界运河之都”与运河共生共荣共成长;紧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大战略,探访大运河沿线居民、企业、行政部门,寻找命运与大运河难解难分的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凸显大运河在今天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例如,记者吟诗“京口瓜洲一水间”走进瓜洲古渡,细数出现在经典诗词里的瓜洲,溯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传奇故事和人物原型,定位瓜洲在大运河发展中的坐标;为保护长江生态,渔民纷纷上岸,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记者通过走进渔民的生活,见证小人物的家国情怀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2.2 制作“航拍大运河”“你所不知道的大运河”系列短视频

与《运河扬州》电视专栏同步推进的还有两个系列融媒体产品:“航拍大运河”短视频系列和“你所不知道的大运河”视频网络日志(Video blog,Vlog)系列。

“航拍大运河”全部以航拍画面呈现运河的两岸风光和历史遗存,将人们常见的运河换一个视角呈现出来,社会反响热烈。目前,学习强国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一共有6条航拍大运河的短视频,其中4条被江苏省学习平台采用,3条被推荐到全国学习平台。“你所不知道的大运河”Vlog系列,借鉴时下最流行的Vlog形式,为受众介绍大运河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和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此系列Vlog尊重短视频制作规律,文稿在真实的基础上追求“网感”,拍摄手法也区别于传统电视节目,以符合受众欣赏口味、观看习惯为导向,进行了有益的创作尝试。例如,“你不知道的大运河”策划了“著名诗人的瓜洲战场”,通过比赛的形式,选出最浪漫、最田园、最豪气的古诗;“航拍大运河”对瓜洲古渡公园、春江花月夜艺术馆、国际露营基地等进行全景展示,并对瓜洲的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进行拍摄。

两个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大运河文化叙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让普通市民看到了平时见不到的运河风景,听到了被埋没在历史里的有趣故事,了解了扬州和运河同生共荣的缘由,加深了对“运河长子”这一称号的理解。同时,对运河子民的身份有了进一步认同,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了更深的领会,增强了文化自豪感。

3 探索传承非遗

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会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等的影响,其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能得到当时人们和文化市场的认可。非遗项目符合大众审美,并且能够穿越时间长河,是中华传统工艺的优秀载体[5]。扬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目前扬州市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6项,共有国家级传承人17名、省级传承人82名、市级传承人278名。《扬州非遗》电视专栏旨在介绍扬州的非遗项目,讲述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故事;以记者的视角,充分运用体验式报道的鲜活手法,给观众呈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

非遗项目虽然种类众多,处境却不同。有的非遗项目,尤其是级别高的(如世界级、国家级)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也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扶持或者资金补贴;而有的非遗项目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显得过于小众,但是它们依然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需要被看见、被了解、被保护。比如,朱国勇作为扬州目前唯一一位纯手工制作扬派文人折扇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制作手工折扇已有20年时间。他为了学习扬派文人折扇的制作方法,一直频繁往来于安徽、浙江、江苏三地,并前往苏州等地拜访名师学习折扇制作。《扬州非遗》推出了专题报道——《扬派文人折扇:一个人的坚守》,跟拍朱国勇的折扇制作过程,并且跨越三十年的时间,再现他学艺的不易和坚持。朱国勇特地在专题中表达了自己收徒的想法,希望能够打破扬州地区手工折扇传承人只有他一人的局面,将这个非遗项目继续传承下去。与此同时,《扬州非遗》电视专栏积极向学习强国App投稿,被江苏省学习平台、全国学习平台采用推荐了数十条;扬州广电扬帆App对该节目进行了完整收录,方便受众随时回看;扬州广电旗下微信公众号矩阵对《扬州非遗》进行图文资讯加工处理并推送。

此外,《扬州非遗》栏目组还策划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借力扬州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新闻女生公开课”的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给全市中小学生上公开课。例如,栏目组邀请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王蔚前往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给学生上生动有趣的剪纸课,学生对于剪刀翻转就能变出各种图案感到新奇,学习兴趣高涨;王蔚也从学生的表现和作品里,获取了更多灵感。这样双向的互动,让非遗走出了小小的工作室,得到了年轻一代的喜欢和认同。

4 结语

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沃尔特·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6]。随着网络的发展,大众传媒的这种议程设置功能面临着挑战:网络环境复杂,信息来源多元,网络议题多样。面对这样的环境,大众传媒需要和网络媒体进行互动,扩大自身在网络世界里的话语权。作为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增强文化自信是其应有的责任。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从现实出发,寻找历史中的故事,重塑和完善城市的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和构建文化共同体是时代赋予其的职责和使命。

猜你喜欢
文化名人大运河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文化名人与淮扬菜
悠悠运河水 款款孟渎情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