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滨浦园林历史变迁及其特色探析

2022-11-16 08:41陈喆华周向频
园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上海

陈喆华 周向频 周 凡

CHEN Zhehua1* ZHOU Xiangpin2 ZHOUFan3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3.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 1.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China, 201620; 2.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92; 3.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Ltd, Shanghai, China,200063 )

上海起源于吴淞江南岸,得名于吴淞江支流上海浦,上海的园林形象与江湖峰泽的自然景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至清末上海开埠,虽城区中的园林杂糅入异国造园特征,但上海腹地一带的广袤农田和自然村落中的园林景象依旧有着结庐滨浦的意蕴。基于大地理环境,研究尝试从园林与河网水系间的关系,探讨上海私家园林的历史变迁,从园林地域特色挖掘上海私家园林源于江南而又自成海派一脉的成因。结果显示,在上海滨浦园林的特色背后,体现的是地域风貌对生长于此之人及物的深度浸润,继而成为造园者一种内化、自觉的审美意识。在西风东渐的近代上海,正是基于地域特质的本土实践,成为驱动近代上海私园变迁的内在动力,其融汇异国元素,最终在地化为独特的上海近代私家园林。

上海私家园林;滨浦;景观营造;吴淞江;黄浦江

1 研究的缘起与“滨浦”释义

从古时的九峰三泖到清代的沪上八景,水始终是上海园林的重要造景要素。开埠前的沪上八景除了“龙华晚钟”外,余下七景均与吴淞江、黄浦江等滨浦景致相关①本文援引清代“沪城八景”,据乾隆年间(1736 - 1795年)沪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记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即便在上海开埠后的造园实践中,城中心区域以外上海境内的园林,常以滨水景观为特色,区别于城市意象浓厚的中心区园林,成为当时沪上的独得之境。

目前学界对于上海传统园林的探究侧重于个案的钩沉与梳理,这其中又以明清遗存至今的5座古园(豫园、秋霞圃、古猗园、曲水园和醉白池)为研究重点[1-5]。朱宇晖[4]系统研究了上海传统园林自萌芽、发展至鼎盛、嬗变的历史沿革,并对传统园林的代表性个案进行了细致地考究。此外,上海开埠后古典园林向近代转折的变迁过程同样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6-8],而文史学者更是通过上海近代园林的公共化,透析上海城市发展、文化变迁以及社交网络建构等跨学科议题[9-12]。以上均为上海传统园林的研究贡献了丰富成果。但整体而言,将上海园林置于其自身历史脉络中进行长时段的考察仍然相对缺乏。其一是由于时间跨度久远,可能会导致论述视角过于宏观而失去研究的精准性,使得对上海园林的认知停留于宽泛的浅表;其二是由于上海近代园林类型复杂,较之传统园林,较难用对应的园林分类体系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比对②除了公园这一新兴园林之外,街头绿地、行道树等均为西方舶来之物,而传统私园至近代时期又衍生出经营性私园和私家宅园,其中除古典私家园林主力文人园林、商贾园林外,还出现了武人园林、闻人园林等细碎分支(刘庭风,2005;朱钧珍,2012;王云,2015)。。

物象是孕育园林气质的土壤。笔者对近代上海私家园林的研究中发现,紧邻河网水系的私家园林在景观意境和园林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在上海这座因水成陆、向水而生的城市中,私家园林这类自发性的营造实践离不开孕育其生成、发展的自然环境。因此本文尝试将园林位置临水、临湖或临江的上海私家园林统以“滨浦园林”称谓。字面上采用“滨浦园林”而非传统“水景园”,首先是为了突出此类园林临水的区位特点;其次从园林景致考量,强调这类私园与上海自然河网尤其是两江(黄浦江、吴淞江)景致的关联特色,是有别于太湖流域平原腹地的传统江南园林的,更是与著名的扬州湖上园林集群有所区别;最后,采用“滨浦”一词,着重于上海“外联江海”的海洋性特质。借此尝试将上海园林置于其成长的大地理环境下,从园林与河网水系间的关系探讨上海园林从古代至近代的变迁,从园林地域特色上挖掘上海私家园林源于江南而又自成海派一脉的成因,或能兼得宏观的视域与微观的体察。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带有“滨浦”景观特色的私人造园林同样作为论述滨浦园林的支撑案例,意在阐明园林营造者受地域自然环境的深度浸润,并在营造园林景致时表现出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审美偏好。

2 交织于河网中的上海园林

历史上的上海位于太湖流域平原的三江出口尾闾,是一片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的平原,以太湖蝶形洼地为中心,四周微微隆起,从远古时代起便是一片湖荡沼泽的状态[13]。在这样的自然地理背景下,上海由古代至近代的园林形象始终与江湖峰泽的自然景象有着密切联系。

2.1 九峰三泖中的上海古园

有史之初的上海,只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海口,由流沙堆积而成的沙洲,因为近海而有荒凉之感。当时的九峰三泖一带(也就是今天的青浦、松江两区境内)是上海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图1)。古时的上海园林得益于这样的一片湖泊群和逶迤的山峰,在春秋后期的吴文化时代,为吴国的君王将相提供纵马逐鹿的游乐场地。魏晋时期城市地的私人造园常以水庭、林亭为胜。两晋交际,在江南山水拓展了文人名士的审美视野,影响了造园艺术后,文人园在东晋萌芽[4,14]。当时九峰小昆山曾隐居有魏晋时代著名文学家“二陆”(陆机、陆云)。有文献记载,“陆机故宅可能初具宅园雏形,或以水庭为胜”[4,15];陆逊之弟陆瑁的养鱼池“则似粗具……江湖地园林轮廓”[4,16]。而南朝语言文学家、史学家顾野王的“读书堆”则是“上海市辖境内已知最古老的宅邸园林”[17],风格朴素,取景自然水系“北有湖,湖南有林,因呼‘顾亭湖’,亦曰‘顾亭林’……有沼深黑,冬夏不竭,云‘野王墨池’”[18],从景色营造上可以看出多取材于园周边自然之水泽。

图1 吴大瀓《临黄公望九峰三泖图》(源自《吴大澂与绘画三题》)Fig.1 Copying Huang Gongwang's Jiufeng Sanmao of WU Dacheng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作为太湖水域下注入海的主要泄水道,吴淞江的下游从“旧江”(亦称青龙道)改入“新江”(即老淞江),自此上海浦至上海旧县城东(今上海十六铺一带)便逐渐取代了青龙镇在吴淞江航运和海防的重要地位[19]。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镇”正式设立。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地域文化的发展。宋、元两代,依托已然成熟的科举制度,文人取代了门阀士族占据社会的主流地位。随后的文人造园则随着宋室南渡在江南始盛。这一时期的上海地区城镇化程度还远不及江南重镇扬州,其文人乡绅除了在华亭县、青龙镇等地营建宅园外,更多是依傍着江河纵横、湖沼密布的景貌营造江湖地园林。旧西湖(亦称瑁湖)沿岸点缀着亭台,与这些亭台互为借景的朱氏谷阳园,取名自园主朱之纯之号“谷阳”,依湖而建的园林引湖水入园构成内景,远望的旧西湖水面为借景,是北宋上海境域内典型的江湖地园林[4]。

2.2 吴淞江两岸的园林景致

元代(1292年)上海设县拉开了上海建城的序幕。至明中叶,今日上海地区的行政结构基本奠定。凭借着襟江带海的自然优势,上海县城内店肆林立,街道纵横。因科第的兴盛,游宦如云,催生了造园的热潮。期间虽因倭寇骚扰而一度致宅园建设停滞,但战乱停息后,上海经济再度复苏、繁荣。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的上海县及周边私人造园活动兴盛,所建宅邸园林已累计达数百处[20]。这一时期的吴淞江在历经多年疏浚及调整河道后被引入黄浦江,此后逐渐向着黄浦江为主,吴淞江为辅的上海两江格局发展[14](图2)。不过明清时期的黄浦江,其主导地位还未完全确立,作为上海母亲河的吴淞江,宽广的江面两岸散布着数座滨浦意蕴浓厚的园林。

图2 吴淞江的历史变迁图(源自参考文献[19])Fig.2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Wusong River

始建于19世纪清代末年的小万柳堂,堂在曹家渡浦滨,北侧倚靠着吴淞江(图3)。是无锡廉泉与其妇桐城吴芝瑛偕隐所居之处。宅园中有“帆影楼”“剪淞阁”,沿江处能见芦苇席席、水天一色,又引自然水系入园成溪流,潮起可在园内行舟,登亭远望淼淼江河,有出尘离世的悠然感受[15](图4)。小万柳堂隔岸相对的九果园内,同样有“环江草堂”“闹红画舸”“望江楼”等以江水意象为名的建筑。该园俗名吴家花园,系邑人吴文涛构于清光绪年间,引吴淞江水造园池之景,与江面构成东西相夹的态势,使园内建筑如置于岛中,入夏后池上莲叶接天,远处江水一线,自然与人工水景浑然于一园(图5)。另一处是在小万柳堂对岸的徐棣山宅园水云乡,同样引流吴淞江水入园成景,曲水流觞之景,占江水天然之胜景,仿兰亭之雅意,得名号“小兰亭”[15]。可以说,这些园林均是凭借上海江畔独有的景观特色,兼具文人雅致之情与自然江河意境的典型案例。

图3 小万柳堂所在区位(源自《袖珍上海分图》Fig.3 Location of Xiao Wan Liu Tang

图4 小万柳堂入口园景(源自《图画日报·第二册》)Fig.4 View of the entrance of Xiao Wan Liu Tang

图5 九果园内景(源自参考文献[1])Fig.5 Inside view of Jiuguo Yuan

2.3 浦江涛声下的园林营造

清代中后期,上海已成为客商云集的“东南名邑”[16]。吴淞江与黄浦江这两条交贯上海城的江流,前者作为内联江苏、浙江腹地的主要航道,与城市关联密切,最终以“日常生活”的上海形象固化下来,后者作为“上海近代化过程中外来资本输入与民族资本兴起,起步最早也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被视为“近代上海工业发展的起源地和城市发展的源动力”,象征着从村野到城区的华丽转型,与外滩一同构成了近代上海“揽胜首选的‘现代性’景观”[21]。黄浦江与代表“日常生活”的吴淞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特色,正如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异质性与非同步性(图6)。而上海的私家园林同样回应着吴淞江与黄浦江的两江格局,在外来文明强劲势头的侵袭与日常浸染下,呈现出江南园林气韵与市井娱乐气质两面共存的景观特征。

图6 近代上海城市肌理自东向西逐渐向自然过渡,城市与乡村地块肌理并存(源自《1938年上海地图(局部)》)Fig.6 The urban texture of modern Shanghai gradually transitioned to nature from east to west, and both urban and rural land masses coexisted

兴建于民国6年(1917年)的半淞园,是由园主姚伯鸿在沪南沈园的基础上,依据《芥子园画谱》中的山水风格,在原有的沈家花园基础上扩建而成。园林紧傍黄浦江畔,三面环水(图7),水面约占全园总面积的一半,故取名自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中“剪取吴淞半江水”之句。园内不仅有江上草堂、竹亭、茅屋等与滨浦意象极为相关的配景构筑,还可凭栏远眺黄浦江色。与前述明清沪上滨浦园林一样,半淞园引水成景,又因地制宜,巧借江景于园内(图8)。正是由于半淞园倚临黄浦江而得浦江之天然景色,又兼具沪上休闲娱乐的时新项目与品种丰富的餐饮茶歇,亦中亦西的独特风格使其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城南名园。大约同一时期,另一座位于上海西侧静安寺一带的爱俪园,引黄浦江支流涌泉浜入园,将偌大的园子分隔为内园和外园,以“欧风东渐”为内园之起界,外观为一座路亭式的孔道,上有额题曰“欧风东渐”,源自黄浦而来的涌泉浜流至此终;北侧有一向东的钟楼,下为旧式阁楼,阁上有“黄浦涛声”的匾额[22],令人联想到沪上八景中的“黄浦秋涛”。这四字景题和流经其下的涌泉浜,以及钟楼中琅琅的钟声,一同勾勒出造园主对于上海近代化起源之处黄浦滨江的景观想象。

图7 半淞园平面图(1945年)(改绘自New Map of Shanghai)Fig.7 Plan of Bansong Garden

图8 半淞园湖景(源自《红杂志》)Fig.8 Lake View of Bansong Garden

3 上海滨浦园林的特色分析

从江滩水远到萧然绝俗,无论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中国的江河湖海自古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士族借以吟咏抒情言志的对象。待到理水造景后,池畔设亭、江岸栽柳,又为江南的湖上园林增添了别样的多姿景貌。而上海的滨浦园林在大地理水系环境涵养下从萌生至发展又及变迁,是经年累月的时间和文化的沉淀,成就了其独有的地方特色。

3.1 园林文献中的滨浦景象

尽管明清时期沿吴淞江两岸的园林鲜有留存至今,但凭借文字的记载和描述,仍可以一窥故园的景致,了解园主营园的寄托和游客赏园的感触,从而深谙园林背后融揉主观经验和自然因素共同构成的景观特色。小万柳堂“堂之东有帆影楼,堂之上有西楼。两楼钩连处为剪淞阁,地仅丈余。方夕阳始落。红霞弥空,倒印入水,似水中别有一天。而水之回澜,被风帆所激,忽起忽落,闪闪作金线。对岸为芦滩。帆随滩转,不能穷其往,惟见暮色苍然。枫叶荻花,荡漾于风漪之中而已……西南两面,有溪流环抱,斗折蛇行,由菜畦而过,潮来时,可行小舟。至柳阴,始止。西南隅有亭耸然而特立,登其上者,间平畴弥望,悠然有高世之想”[15],园内“亭台花木,结构甚精。每当树梢月上,水面潮来,瞻眺徘徊,得少佳趣”[23]。

这两段文字中提及建筑“帆影楼”“剪淞阁”,园内溪流环抱,园外借景吴淞江“红霞弥空,倒印入水”,又有“枫叶荻花,荡漾于风漪之中”“潮来时,可行舟”均与滨浦景观密切关联。需要关注的是,本文在述及半淞园时已经提到,园名取自著名诗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句中“吴松半江水”即指“吴淞江”。上海滨浦园林以“剪淞”为名已成为特色,“剪淞”二字不仅出现在半淞园、小万柳堂的记载中,在水云乡和也是园中同样出现过①据《上海指南》中记载,水云乡入园大门有额题曰“剪淞徐渡”;也是园西北隅增建的水阁廊榭命名为“淞波一剪”。,点明了园林与吴淞江江景的密切关联。此外,将上海滨浦园林与西湖、瘦西湖类湖上园林的文字描写进行比对,更能凸显出“帆”“潮”“滩”等描写景象的词语为上海滨浦园林所独有。一则展现出船运航道独有的江上景致,二则通过文字记录呈现出的连海江面广阔无垠的景象,借助了江畔烟波浩渺的独特环境,将园主的恣意潇洒融铸于园景中。

3.2 理水造景的古近融合

受太湖流域湖泊众多、水网交织的自然环境影响,江南园林的理水始终意在营造一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理想境界,并在明中后期逐渐成熟,形成了“隔水面山”“一池三山”等理水典则。上海园林因处在与江南园林极其相似的大地理环境下,故其园林在理水造景上汲取了江南传统园林的手法。但另一方面,上海外联江海的地理位置又赋予其独特的“海洋文化”特质。推及至上海私园的营造,雾霭苍茫的江海及其蕴含的超然脱俗的意境,成为园林热衷模拟的景象。如果说前述在游记、景题等文字中构筑的“滨浦”景象,侧面展露了园主善于化用、巧于因借的营园手法,那么在处理具体园林空间时的理水造景则是园主因借水资源和周边环境更为直接的表现。无论是九果园中的建筑与水的布局方式,还是水云乡中模仿“兰亭雅集”的茂林修竹,这些坐落在上海县城北郊吴淞江畔的晚晴园林群均是体现园主引江入池、江池互映的典型佳例(图9)。此后,沪上名园徐园更是以园中园“又一村”临河有萧然之意,而受到文人葛元煦的赞叹[24]。传统园林的经典主题“蓬莱仙境”与上海滨浦园林的“滨浦意象”同是以“水”成景。因此,将“仙境”主题置入上海独特的地方性景观中,从某种意义上与滨浦园林超然脱俗的意境颇为契合。始建于明朝末年的“也是园”内既有“淞波一剪”和“在水一方”两块匾额,亦有圆峤方壶、钓鳌处、蓬山不远和太乙莲舟几处景点,两种意象的融合言明了也是园园主超然的志趣(图10)。

图9 九果园中建筑与江水关系示意图(改绘自参考文献[1])Fig.9 Diagram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ildings of the Jiuguo Garden and the river

图10 也是园园景(源自参考文献[1])Fig.10 View of Yeshi Garden

随着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情志的日渐消散,民国时期的园林在水景塑造上,用模式化、符号化的拼贴手法取代了传统园林的理水典则。哈同夫妇的宅园爱俪园便是其中的典型。在其内园“黄浦涛声”一景中,园主试图通过并置额题、流水和钟声三种园林要素,将江畔特有的景观意象直观、粗放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在这一案例中,园林景观的视觉感受远胜于传统园林的意蕴体验。

3.3 滨浦园林功能的转变

滨浦园林一方面如城市地园林那样以水景的营造来衬托园主淡泊明志的高洁品质;另一方面,由于园林倚临江畔,与江水形成互为渗透的空间关系,从而满足人亲近自然又需求安全、追求舒适的心理特点。这两方面使得水在滨浦园林中兼具精神层面言志和物质层面怡情的双重功能。而从古时“九峰三泖”一带的江湖地园林逐渐发展至开埠后倚临黄浦江和吴淞江的滨浦园林,上海滨浦园林的功能和作用也同样顺应着由古及近,人的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中国百姓自古一直有公共娱乐的活动,观寺庙、逛庙会已传为世代的习俗,但是直到清末公园植入上海后,才连带推动了日常娱乐观的转变[8]。如果说明清时期带有江南意蕴的滨浦园林其主要功能仍是为园主自家提供休闲与游憩的话,那么自晚清开埠以来,滨浦园林的功能顺应沪人娱乐观与休闲游憩模式的转变而有了新的拓展。这一时期顺应新兴的公共娱乐观,由传统私家园林异化出的经营性私园成为了近代上海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园林。其中坐落在黄浦江畔的半淞园便是倚借黄浦江自然景色作为吸引游人的卖点,端午节日习俗龙舟竞渡更是将游园氛围推向高潮。除了公共娱乐观的兴起外,清末民初时期,沪上有识之士开始推崇体魄的强健与身体的健康。因此,适宜的自然环境与体格、精神的健康关系逐渐为民众所悉知。滨浦园林以其紧邻自然水系的地理位置,为游人提供了绝佳的户外活动场所。在园林服务功能上从商业利益出发以顺应市场的临江经营性私园,凭借江水天然优势做经营文章,如可泛舟的东老河畔的丽娃栗妲村(图11)和闵行敏园(图12),都是回应滨浦园林水功能转变的典型案例。

图11 丽娃栗妲河景色(源自《天南》)Fig.11 View of Villa Rioria

图12 敏园内景(源自《海关华员联合会月刊》)Fig.12 View of Min Garden

4 结语

在上海滨浦园林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江滩水远是一种更为悠远的、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情结——从魏晋江湖地园林的萌芽,到明清两代滨浦园林的鼎盛。尽管在近代开埠后,随着外来元素与造园思想的植入,本土园林实践发生急剧转变,但在上海远郊及县域一带的河网交织处,清淡质朴、因地制宜的园林依旧在续写上海独特的地域风貌。另一方面,异化后的临江私家园林在对众人开放的过程中,同样依托江水的天然景致理水造景,并恰当地运用这一自然资源拓展了园林功能,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求。这种具有创新意识地善于化用在地自然资源,体现的正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秀品格。同样,这也意味着根植于生于此地人们内心中的景观意象是具有长久的韧性与活力的。而正是这种地域风貌对人及物的深度浸润,成为造园者一种内化、自觉的审美意识与营园偏好,继而成为了“西风东渐下”驱动近代上海私园变迁的内在动力——其融汇异国元素,最终在地异化形成具有海派特色的上海近代私家园林的整体形象。

本文以“水”为线索,探析的滨浦园林历史变迁及园林特色只是众多代表性园林中的一部分,对于滨浦园林与上海黄浦江,吴淞江的渔业、物流运输和商业贸易构成的文化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以及更多的独属于上海的地方性园林仍有待继续挖掘和探明。

致谢: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徐青副教授在文章写作中提供的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园林上海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园林里的中国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