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2-11-16 14:52刘旋
智慧健康 2022年23期
关键词:工龄学历护士

刘旋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 心肾内科,四川 雅安 625000

0 引言

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究。护士是医学发展的核心主体,是驱动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动力[1]。相关研究[2-4]证实,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是推动临床护理发展,提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发展的基石。2017年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包容共享,人人参与”的行动口号,呼吁护理人员提升创新能力[5-6]。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升护理人员创新能力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就医满意度,降低工作压力等。国外护理学科发展较早,护理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完善,护士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而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护士创新意识、创新过程、创新产品等不足,且尚缺乏针对性教育与培训[7]。由此,了解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培训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调查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完善人才创新培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7月对四川省6所三级医院118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在职注册护士;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实习护士;进修或规培护士;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护士;拒绝参加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临床护士基本资料。本研究共发放1370份问卷,回收1215份,回收率88.69%。剔除问卷填写内容缺失5%或者明显规律作答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84份。1184份问卷中,男94名(7.94%),女1090名(92.06%);年龄23~52岁,平均(31.75±10.26)岁;工作年限2~33年,平均(10.28±7.32)年;学历:中专62名(5.24%),大专474名(40.03%),本科581名(49.07%),硕士及以上67名(5.66%);职称:护士392名(33.11%),护师501名(42.31%),主管护师207名(17.48%),副主任护师及以上84名(7.09%);科室:内科369名(31.17%),外科324名(27.36%),妇科136名(11.49%),儿科134名(11.32%),急诊科145名(12.25%),其他76名(6.42%)。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问卷

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基础上,自设一般资料问卷,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工龄、职称、科室、性格类型、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是否管理人员、科研创新经历等。

1.2.1.2 创新能力评价量表

采用鄢建军等[8]创新4P理论模型为框架编制的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评价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825~0.876,总量表重测信度0.675,各维度重测信度介于0.613~0.747,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可用于临床研究。该量表由含护士创新主体(17个条目)、创新过程(12个条目)、创新环境和压力(7个条目)、创新产品(5个条目)4个维度共计41个条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法计分,由非常不同意(1分)~非常同意(5分),总分41~205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越好。本研究经40例临床护士预调查,结果显示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24。

1.2.2 质量控制

成立以护士长为首的课题研究小组,调查员由具有2年以上工龄的临床护士担任。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调查内容、目的、方法和填写要求。调查前取得护理部知情同意,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注意事项,对不理解条目解释后再填写。所有问卷当场填写完毕后统一回收。本研究共发放1370份问卷,回收1215份,剔除问卷填写内容缺失5%或者明显规律作答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84份。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6双人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检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现状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总分为94~157分,平均(123.42±14.87)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4个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护士创新环境和压力评分(3.63±0.51)分、创新过程评分(3.19±0.56)分、护士创新主体评分(3.04±0.38)分、创新产品评分(1.59±0.36),见表1。

表1 四川省6 家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现状(n=1184)

2.2 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单因素分析

以创新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称、工龄、学历、科室、性格类型、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是否管理人员、科研创新经历、职业满意度、聘用方式等为因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工龄、学历、性格类型、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是否管理人员、科研创新经历、职业满意度、聘用方式是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四川省6 家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单因素分析()

表2 四川省6 家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单因素分析()

续表2

2.3 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多因素分析

以创新能力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性别、职称、工龄、学历、性格类型、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是否管理人员、科研创新经历、职业满意度、聘用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研创新经历、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第一学历、工龄、性别及职业满意度可解释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总变异40.4%,见表3。自变量赋值为:性别(1=女,2=男);职称(1=护士,2=护师,3=主管护师,4=副主任护师及以上);工龄(1=1~5年,2=6~10年,3=11~20年,4=>21年);学历(1=中专,2=大专,3=本科,4=硕士及以上);性格类型(1=内向型,2=外向型,3=平和型);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0=否,1=是)、是否管理人员(0=否,1=是)、科研创新经历(0=无,1=有)、职业满意度(1=不满意,2=一般,3=满意,4=非常满意);聘用方式(1=事业单位编制,2=合同招聘)。

表3 四川省6 家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欠佳,有待进一步提升

创新能力指个体创造新事物,对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提升的能力,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灵魂[9]。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护理创新能力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重要指标[10]。护士作为临床一线人员,其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和创新产品对提升护理专业水平,促进临床护理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总均分为(123.42±14.87)分,处于中等水平,与龙成连等[11]研究基本一致。从各维度得分分析,护士创新环境和压力评分最高为(3.63±0.51)分,说明随着护理学科发展,医疗质量提升,护士创新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而创新产品评分最低为(1.59±0.36)分,主要由于我国护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临床护士以大专生和本科生为主,受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历限制,虽然拥有良好的医疗创新环境,但实质创新产品仍然较缺乏,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12]。本研究结果提示: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等方面应重点关注和改善,根据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培训策略,提升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3.2 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3.2.1 科研创新经历与是否参加科研创新培训对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科研创新经历和是否参加科研创新培训是护士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别解释护士创新能力的24.4%和16.8%,与唐茂兰等[13]研究基本一致。我国护理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逐渐恢复本科及以上学历招生。受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临床护士以大专生为主,其次是本科生,硕士及以上学历者甚少[14]。一方面,我国护理学2011年以前隶属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护理研究教育开设较晚,主要集中在硕士及以上人才培养中,护理学科建设相对不完善,且大部分高校将护理研究设为选修课[15]。另一方面,本专科以培养临床实用性人才为主,着重于基本理论和临床专业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且科研思维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故有科研创新经历和参加过培训的护士创新能力尤佳。近年来,创新创业成为各高校和医疗机构的热点,专科护士不断发展,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成为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渠道[16]。因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制定分层次、多方位的继续教育培训策略,一方面鼓励临床护士通过提升学历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内引外培”及政策支持进行全方位创新能力培训,鼓励临床护士开展创新研究,全面提升临床护士创新能力。

3.2.2 学历与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显著相关

本研究显示,学历是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护士创新能力的15.8%,与张源慧等[1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尤其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方面。一方面,我国护理学科起步较晚,学历结构以大专、本科为主,且本专科护士以临床专业理论和实践为主。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发展,护理教育结构和模式逐渐完善,创新创业培养和培训增多,护理创新能力逐渐提升[18]。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尤其是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主要以临床创新研究为主,且拥有更多的高水平培训和学历机会,对专业内涵和发展需求拥有更高见解。因此,医院应制定相关学历提升政策,鼓励临床护士多途径提升学历和科研创新知识,提升创新能力。

3.2.3 工龄和性别影响临床护士创新能力

本研究提示,工龄和性别是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解释创新能力影响的14.7%和17.5%。工龄方面,单因素分析显示工龄越长,创新能力越强,尤其以工龄为10~20年的临床护士更佳。一方面,工龄越长,临床经验和阅历越丰富,面对临床困境的改革创新能力越强。另一方面,该工龄阶段护士职称多为主管护师,职称的晋升需要科研创新成果作为职称,促使临床护士不断创新以提升自我。性别方面,男护士创新能力优于女护士。主要考虑与男护士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敢于挑战新事物有关[19]。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重点协助低年资护士做好职业规划,提升工龄10年以下临床护士创新能力。同时重视男护士职业创新能力培养,挖掘男护士潜力,促进护理队伍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3.2.4 职业满意度影响临床护士创新能力

职业满意度是个体对从事职业的综合满意程度,是反映个体工作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指标[20]。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满意度是护士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满意程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主要考虑与满意度决定护士对工作的热爱程度,满意度越高,越希望通过自身价值提升专业发展,从而实现职业的自我肯定[21]。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磁性护理,提升护士在学习、排班、职称、绩效等方面满意度,同时创造良好的创新学习环境,通过提升临床护士满意度达到创新能力的提升。

4 结论

综上所述,四川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创新能力欠佳,有待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经历、是否参加创新能力培训、第一学历、工龄、性别及职业满意度是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医疗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能力提升策略,促进临床护士创新能力综合提升,从而推动护理学科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龄学历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我回乡务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工龄吗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发热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