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2022-11-16 14:08陈姝胡道艳朱高峰
关键词:计划性上机肝素

陈姝, 胡道艳, 朱高峰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科,湖北 荆门,448000)

血液透析(HD)是指通过血液的体外循环来改善患者尿毒症综合征特有的液体、电解质和酸碱异常,以及氮质血症等的治疗方式[1]。随着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率的增加,HD作为ESRD的主要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能够较为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对于非计划性下机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国外学者MOTTES等[3]认为,非计划性下机是指滤器的使用时间未超过保质期或者尚未达到治疗目的就终止的治疗。而国内学者郝桂华等[4]认为,非计划性下机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或者在完成治疗计划之前15 min就已经结束HD治疗的过程。非计划性下机会大大影响HD的疗效,加重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若能够了解患者在接受HD时发生非计划下机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不仅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及治疗压力,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本研究旨在分析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行HD的17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 符合HD的有关诊疗标准以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5]中的有关要求;② 临床资料完整,且定期接受治疗;③ 病情稳定,且接受HD治疗的时间≥1年;④ 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或伴有炎症;② 预计生存周期<1年;③ 无法与患者取得联系。

1.2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病历回顾设计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主要为:① 一般情况,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② 可能与非计划性下机相关的因素,如患者的透析龄、有无服用抗高血压药、是否为无肝素透析、有无营养不良、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置管部位、上机前是否接受健康宣教,以及护理人员是否操作不及时。其中BMI的测量方法如下:确保受试者空腹,脱鞋,未穿质重的衣服,将量尺(最小刻度为1 mm)张贴在墙上,与地面垂直固定,受试者直立,并将两脚后跟、双肩以及臀部贴近量尺,在其头顶放一根直角尺,使两直角边的一边紧靠受试者头皮,一边紧靠测量尺,读取读数,精确至1 mm。最好使用矫正的杠杆型体重秤称量体重,测量前使受试者全身放松,直立于秤底盘的中央,读取游标位置,精确至10 g。BMI(kg/m2)=体重(kg)/身高2(cm)2。

1.3 观察指标

① 营养不良评定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的营养不良评定标准,将BMI<18.5 kg/m2的患者评定为营养不良[6]。②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采用Barthel指数[7]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满分为100分,评分100分表示生活自理能力正常,<100分表示生活自理能力异常。③ 非计划下机例数:由2名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统计非计划性下机例数,并取该2名护理人员统计结果的均值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单因素分析

172例患者中,有22例非计划性下机的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为12.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性别、年龄、服用降压药、无肝素透析、自理能力以及上机前接受健康宣教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单因素分析 [例

2.2 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非计划性下机设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设为自变量,各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服用抗高血压药、无肝素透析均为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上机前接受健康宣教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行HD患者中非计划下机的发生率为25.4%~67.5%,属于较常发生的现象[8]。非计划下机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都十分不利。因此,明确导致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危险因素,并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为12.7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服用抗高血压药和无肝素透析均为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上机前接受健康宣教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 性别,由于男性较女性更加粗心,且缺乏耐心,所以非计划性下机的概率较大。② 透析过程中,需要将血管内的水分经脱水处理,在浓度差的作用下,血管内组织间隙的水分会不断进入血管,补充内部水分,使血压稳定,当脱水过多或者速度过快时,可能会出现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的再充盈率而引起低血压[9]。因此,高血压患者若在透析前服用大量的长效抗高血压药,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血压过低而中止HD。③ 在行HD过程中,使用肝素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可能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一般采用无肝素透析,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血液速度减慢或者回输盐水不及时,发生透析器或者管道由于凝血堵塞需要中止HD治疗的现象[10]。④ 护理人员若能够在上机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则能够使其正确认识到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正确配合上机,并且在上机过程中能够遵循正确的方式,降低非计划性下机的概率。

鉴于以上对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危险因素的分析可知,上机前进行健康宣教是其保护性因素,结合危险因素具体提出以下几点护理对策:①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通过定期开展讲座、会议、拍摄小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传授相关知识,使其充分了解行HD过程中非计划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加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② 定期组织培训护理人员,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的培养,使护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增强责任心,并制定相关知识与操作的考核标准,护理人员通过考核方可参与护理。③ 根据一一对应的原则为患者制定专属的护理方案,保存患者信息,并根据患者的护理进程实时更新,确保其档案信息与状态同步。④ 透析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重点宣教,使其明确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并且正确指导其遵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透析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以便及时予以补救,并在治疗过程中维持有效的循环。对于较为体弱以及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其血流量应从小到大逐渐往上调,使身体能够慢慢适应[11]。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超滤过多、过快的现象,需要控制体重增长较快、超滤率较大的患者在透析期间的液体摄入。⑤ 无肝素透析是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危险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在透析前可以用肝素生理盐水循环吸附后再排空,接着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再次预冲透析器或者管路使其通畅[12]。同时可以制定无肝素透析时的操作标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使其加强对无肝素透析患者透析时的监视[13-14]。

综上所述,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为男性、服用抗高血压药和无肝素透析。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能够为临床降低行HD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提供依据,减少家庭负担,并提升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计划性上机肝素
周金应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
要有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