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管理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11-17 18:49李华刘明英
农业知识 2022年5期
关键词:叶斑病青枯病中耕

李华 刘明英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优质食用油的主要油料来源,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运用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种植花生,并对其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有效提高花生产量,帮助种植户实现增收。

一、种植和管理技术

(一)土壤整理

花生适宜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为降低花生感染病虫害的风险,最好选择连续几年未种过花生的地块。播种前要对土壤精耕细耙,为花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芽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对土壤进行整理时,要及时将地里的杂草、秸秆等杂物清除干净,施足基肥,以腐熟后的有机肥为主。

(二)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播种前要晾晒花生种,以增强其抵抗力并保证出芽率,晾晒时要掌握时间,避免损害种子。

(三)播种

山东地区一般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播种,此时气候稳定,地温回升,适宜播种。一般每穴放2粒种子,浇水后覆5~10cm的土壤。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适当补充硼、铝、锰、铁、锌等微量元素肥,然后覆膜,保持土壤水分,防止生长杂草。

(四)肥水管理

花生出苗后,覆膜的花生地要将地膜抠开,防止花生苗生长不良。不同生长期的花生对营养的吸收不同,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做好水肥管理。幼苗期开始施用绿肥、化肥等肥料,保证营养供应,加快花生成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定期使用农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花针期和结荚期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后期叶面吸收能力强,可以喷施叶面肥,增加营养供应,具体施肥次数和施肥量要根据花生的生长情况决定。同时,要保证生长期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开花下针期间,如果地表太干燥就无法下针,发生这种情况就要及时灌溉,同时还要注意地里不能有积水,避免花生烂果或发芽,造成减产。结合水肥管理,做好中耕除草与培土管理。苗期、团棵期及花期要进行3次中耕除草,中耕时要掌握“浅、深、浅”的原则,避免苗期中耕雍土压苗和花期中耕损伤果针。

二、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1.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分为黑斑型叶斑病和褐斑型叶斑病,分别是感染了球座尾孢菌和花生尾孢菌而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表现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大小病斑扩展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块,颜色为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外围呈现浅黄色水渍状晕圈。叶斑病多发生在生长后期,叶片、叶柄托叶和茎秆容易受到侵害。

防治叶斑病要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实行轮作,通过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水肥管理等措施,增强花生抵御细菌的侵害。发病初期,按照每亩用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0.25kg对水60kg进行喷雾,或用硫酸铜0.5kg+生石灰0.5kg对水60kg,配成波尔多液进行喷雾,也可用65%代森锌0.4kg或50%托布津0.04~0.05kg对水60kg制成合剂进行喷雾。病情严重的,要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进行喷雾。

2.青枯病

花生从生长到灌浆期比较容易出现青枯病,是因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腐霉菌、镰刀菌等细菌,青枯病对花生的生长危害较为严重,主要症状表现为花生植株突发性干枯,叶片为暗黄色,整株叶片从上而下急剧枯萎,直至枯死,这种病菌能在土壤中越冬,传染性强,容易造成花生毁灭性的伤害,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花生青枯病是很典型的土传病害,土壤中一旦带有致病菌,是很难彻底根除的。因此,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要避免用花生藤堆肥,尽量减少和控制病菌的扩散,降低以后发病机会。为有效防治青枯病,除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外,还要与小麦、玉米、大豆等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肥水管理,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在花生始花期或发病初期,按照每亩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200g(或20%噻森铜悬浮剂150~200mL;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40~80g;41%乙蒜素乳油60~75mL;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0~250g;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180g)对水50~60kg制成合剂,进行喷雾,也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300~5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47%王铜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12.5%松脂酸铜乳油500~600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亩喷撒药液50~60kg,要对花生茎基部进行喷淋,或浇灌根部,每穴浇灌药液0.2~0.3kg,每7~10天喷灌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治疗青枯病。

3.茎腐病

茎腐病在花生的结果期影响比较大,花生的幼苗和成株均可遭受侵染,主要从花生植株的主茎和侧茎开始,初起为黄褐色渍状病斑,向上向下发展直至侧株或全株萎蔫枯死,影响花生的开花和结果。花生一旦得了茎腐病,整个根部和茎部都被腐蚀,如果防治不及时,病菌会随着空气、水流、农具等向四周传播,造成整片花生死亡,给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初期,可按照每亩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80g(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40~80g;30%醚菌酯悬浮剂50~70mL;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50~80g;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g;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g)对水50~60kg制成合剂对花生茎基部进行喷淋或灌根,让药液顺茎秆流到根部。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600~8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对花生茎基部喷淋,每亩用药50~60kg,或对花生根部进行灌穴,每穴灌药0.2~0.3kg。病害严重时,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为防止产生耐药性,可交替使用药剂。

(二)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

花生常见害虫有蚜虫、蛴螬、地老虎等。为有效防治害虫,要确保准备播种的地块前茬没种过花生,比较好的前茬作物可以是玉米和谷子等禾本科作物。播种时要深翻土壤,将害虫翻到地面,让其在阳光下曝晒死亡或被鸟类啄食,可减少大部分的虫源。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可用3%呋喃丹22.5~30kg或3%甲拌磷22.5~30kg均匀撒在地里,或用呋喃丹和甲拌磷撒播在播种沟再播种。6~7月份是害虫高发期和幼龄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灌根,有效防治害虫。

猜你喜欢
叶斑病青枯病中耕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我国主要烟草青枯病病圃青枯菌系统发育分析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芒萁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简述玉米标准化生产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