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

2022-11-17 02:31徐双丽
晋图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书节点图书

杨 瑶,徐双丽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是图书在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流转而形成的链式依存关系。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是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中的一种,是图书在出版社、书商、高校图书馆以及读者等节点之间流转而形成的链式依存关系,其过程涉及图书的采购、图书的加工处理、图书的上架以及图书的检索利用。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征询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以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为例,设计了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链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链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在详细调查了湖北省两大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状况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模型,对这两条生态链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1 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指标选取

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评价较为复杂,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需要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本文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中图书流转的现状,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核心性、可行性等原则[1],初步选取了一套评价指标。同时,由于与论文具有相同视角的研究成果极少,可供借鉴的内容比较缺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代表性,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在2020年6~8月期间,通过邮箱、电话等方式调查了部分图书馆学专家、图书馆研究与管理人员、书商等50人对指标体系的意见,结合汇总整合的意见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选取了节点质量状况、节点组合模式、节点连接方式、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图书流转速度以及图书流转质量六大指标,涉及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结构和功效两大方面。其中,节点质量状况、节点组合模式、节点连接方式以及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是从生态链自身结构合理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图书流转速度和图书流转质量是从生态链中图书流动及转化功效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

1.1 节点质量状况

节点是指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上参与图书流动与转化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具体包括四种类型:出版社、书商、高校图书馆及读者。其中,高校图书馆作为链上的核心节点,有且仅有一个,而图书馆上游可以拥有多个出版社和书商节点,下游拥有多个读者节点。这些节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链条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链上图书流动和处理的速度和质量。节点质量状况考察这四类节点的实力、经验和信誉等状况。节点实力主要表现为各类节点进行图书出版、传递、加工或利用的能力,以及节点的经济实力、规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节点经验体现为各类节点在图书出版、传递、加工或利用过程中所累积的知识和技术。节点信誉是各类节点在图书流转过程中表现出的诚实守信的声誉以及所树立的形象。在对具有多个同类节点的出版社、书商以及读者进行评价时需对其分别进行评价后再综合,在对高校图书馆这个核心节点进行评价时,单独评价即可。

1.2 节点组合模式

节点组合模式是指链上节点的种类、数量及其组合关系,节点组合越科学,链上图书流转机制越完善,图书越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节点组合模式的评价指标包括:不同类节点组合方式适宜度、不同类节点间需求匹配程度以及图书供应商的多样化程度。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上节点组合方式有两种,如图1所示,第一行为第一种,第二行为第二种。部分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第二种组合方式,部分图书馆采用的是第一种为主、第二种为辅的组合方式。一般而言,第二种节点组合方式要优于第一种组合方式;而两种组合相结合的方式要优于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类节点间需求越匹配,节点组合模式越科学。图书供应商的多样化程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链中上游图书供应商数量的多寡程度;二是图书供应商类型的丰富程度,是否包括综合型图书供应商、专业型图书供应商、特色型图书供应商等;三是图书供应商供应图书的丰富程度,即:图书品种尤其是学术性、专业性图书是否齐全。

Fig.1 Node combin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ecological chain图1 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组合方式

1.3 节点连接方式

节点连接方式是不同类节点之间进行联系沟通的方式,节点连接方式越合理,节点间沟通越便捷,图书流转速度越快。节点连接方式的评价指标包括:不同类节点间联系方式的多样化程度、不同类节点间联系方式的先进程度。不同类节点间联系方式的多样化程度是指链上不同类型节点之间采用多少种联系方式,如网络、电话、面对面等方式。不同类节点间联系方式的先进程度是指链上不同类型节点之间联系方式的现代化程度,即:在节点间采用的各种联系方式中,是否以网络联系、电话联系等现代化、先进的联系方式为主,且建立了多少种现代化、先进的联系方式。

1.4 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

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是指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上不同类节点间分工协作、相互作用的关系状况,对整条链的运行状况有较大影响。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的指标包括:不同类节点间沟通的规范程度、不同类节点间的沟通频度以及不同类节点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其中,不同类节点间沟通的规范程度考察图书供应商与图书馆间签订合同状况、读者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遵守状况等。不同类节点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考察图书供应商对图书馆建设的促进作用、图书馆对图书供应商建设的促进作用、图书馆对读者发展的促进作用、读者对图书馆建设的促进作用等。

1.5 图书流转速度

图书流转速度是指图书从出版到上架借阅的快慢程度。图书流转速度越快越及时,整条链越通畅有序,图书有用性和价值发挥也越大。图书流转速度的评价具体细分为三项:图书出版到图书到货的平均时间、图书到货到图书上架的平均时间以及图书上架到新书借阅的平均时间。这三项指标中,图书出版到图书到货的平均时间、图书到货到图书上架按照实际平均到货时间的长短进行评价即可。图书上架到新书借阅的平均时间较难评价。这是由于部分高校图书馆为提高新书的借阅率,设置了新书阅览室,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阅览室内借阅图书,不能外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就无法统计图书上架到新书借阅的平均时间,增加了评价的难度。因此,如果高校图书馆对图书上架后新书借阅时间进行了计算机扫描登记的,在评价时可直接按照统计数据进行评价;如果高校图书馆没有相关数据记录的,可根据一些相关指标对这一指标进行间接性评价。这些相关指标包括:图书馆新书推介方式的多样化程度,如网上新书通报、图书馆实地新书推荐专栏、新书阅览室、新书专架、新书报告会等;图书馆新书推介工作的有效程度,包括新书推介是否有针对性、新书推介是否具有求新性、新书导读服务是否主动且形式多样、网络新书通报功能是否完善强大、新书推荐专栏是否醒目等。其中,图书馆新书推介方式越多样化,图书馆新书推介工作越有效,图书上架到新书借阅的平均时间越短,反之,则认为图书上架到新书借阅的平均时间越长。

1.6 图书流转质量

图书流转质量是指图书在不同类型节点间流转的优劣程度。图书流转质量越高,图书的使用价值和所发挥的效用就越大,整条链和链上节点价值增值越大,价值创造越容易实现。图书流转质量的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图书到货率、图书订准率、图书标引编目和加工的质量、图书馆网页图书检索功能的完善性、图书馆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2]。图书到货率是图书馆图书的到货种类与预订种类之间的比率[3]。图书订准率是图书供应商是否严格按照图书馆订单发货,没有任意搭配不在订单目录中的图书,且确保为正版图书。图书标引、编目、加工质量指标的评价包括:是否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图书进行分类标引;文献编目是否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则进行著录,且内容全面完整;贴条形码、磁条、书标以及盖馆藏章等图书加工的位置是否明确,质量是否优良。图书馆网页图书检索功能的完善性评价指标包括:是否提供题名、责任者、主题词、分类号、ISBN/ISSN号、出版社、丛书名等多种关键词的查询服务,是否提供新书查询服务,是否提供近期热门图书查询服务,是否提供限定多检索条件的高级精确查询服务,是否提供分类图书排行榜查询服务等。图书馆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指图书馆图书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模型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70年代初期提出,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2.1 构造基本的评价模型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本文将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模型分为三层。最高层为目标层,即A层级,是为了衡量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整体水平,即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这一综合评价指标最终会以数值的形式给出链的整体水平,数值越高说明链的整体水平越高,发展状况越好;反之则说明链的整体水平偏低,亟待优化。第二层为准则层,即B层级,包含节点质量状况、节点组合模式、节点连接方式、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图书流转速度以及图书流转质量,用于从结构和功效两个角度评价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这一上层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即C层级,是第二层六个评测指标的细化影响因素,用于对第二层的六大指标进行细化测评。这三大层次的指标以及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构成整个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

2.2 构造基本模型的判断矩阵

根据所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从模型的第2层准则层开始,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某个因素下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Saaty提出的1~9级标度法构造成对比较阵,直至最下层。即:首先,在第2层,对于从属于上一层目标层的六大指标——节点质量状况、节点组合模式、节点连接方式、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图书流转速度以及图书流转质量相对于上一层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其次,在第3层,对于同属于准则层某一指标的3层细化指标对于上层这一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例如,对于从属于上一层节点质量状况的四个指标:出版社质量状况、书商质量状况、高校图书馆质量状况以及读者质量状况相对于上一层节点质量状况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直至所有的3层细化指标均比较完毕;最后,按照层次构造指标的判断矩阵。

Fig.2 Evaluation model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ecological chain图2 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模型

其中,下层级两个指标相对于其从属的上一层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由多名专家打分并取平均值的方式确定。具体而言,下层级两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前者比后者同等重要、略微重要、重要、很重要及极端重要时,对应赋值为1、3、5、7、9,如果对比重要性介于上述相邻两者之间,则赋值2、4、6、8;反之,下层级两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前者比后者略不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极不重要,则赋值1/3、1/5、1/7、1/9,介于之间则赋值1/2、1/4、1/6、1/8[4]。然后用方根法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1—7所示。

表1 A-B层判断矩阵Table 1 Judgment matrix of layer A-B

表2 B1-C层判断矩阵Table 2 Judgment matrix of B1-C layer

表3 B2-C层判断矩阵Table 3 Judgment matrix of B2-C layer

表4 B3-C层判断矩阵Table 4 Judgment matrix of B3-C layer

表5 B4-C层判断矩阵Table 5 Judgment matrix of B4-C layer

表6 B5-C层判断矩阵Table 6 Judgment matrix of B5-C layer

表7 B6-C层判断矩阵Table 7 Judgment matrix of B6-C layer

2.3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由于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人判断力的矛盾性、模糊性,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模型的合理性。检验一致性的公式为一致性比率CR=CI/RI,其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可通过CI=(λmax-n)/(n-1)公式计算获得,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列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查表获得。当计算所得的CR值小于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对其进行修正。B3-C层只有两个指标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余各层计算获得的λmax、CI、CR的值如表8所示。各层计算获得的λmax、CI、CR的值如表8所示。从表8可知,各层次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一致性检验通过。

表8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Table 8 Consistency test results of judgment matrix

最后根据表1~7的结果进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计算获得层次总排序如表9所示。其中Bi的值为表1中Bi对应的权重值,Ci的值为表2—表7中Ci对应的权重值与其隶属的上一层级Bi权重值之乘积,例如C1=0.088 2(C1对应的权重值)×0.115 4(其隶属的上一层级B1权重值)=0.010 2。

表9 层次总排序Table 9 Total ranking of levels

3 实证分析

结合评价指标和模型,本文进一步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进行调查,对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将部分涉及不同类节点的评价指标进行拆分,如不同类节点间需求匹配程度拆分为图书供应商与高校图书馆间需求匹配程度、高校图书馆与读者间需求匹配程度。然后根据节点类型设计不同的问卷调查表,使每类节点只需回答与其相关的指标问题,并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的标准形式设计调查表的问题,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有5个在程度上递减的选项,如“A、优;B、良;C、中;D、差;E、劣”等。部分涉及速度和质量指标的问题答案需要以时间或比率的方式设计选项,其中,图书出版到图书到货的平均时间、图书到货到图书上架的平均时间、图书上架到新书借阅的平均时间这三个指标的选项设计为“A、一周以内;B、一到两周;C、两周到一个月;D、一个月到三个月;E、三个月以上”,图书到货率、图书订准率这两个指标的选项设计为“A、100%~91%;B、90%~81%;C、80%~71%;D、70%~61%;E、60%以下”。最后,根据两条链的实际情况和规模状况发放问卷,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调查问卷共发放280份,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调查问卷共发放22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两条链上所涉及的出版社、书商、高校图书馆以及校内师生等主体,不同类型的节点发放不同类型的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数量上,出版社、书商和高校图书馆节点数量较少,需对每个主体均发放问卷调查表,校内师生节点数量众多,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的发放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版社、书商主要采用线上微信、QQ和邮箱的方式进行发放,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线下的方式进行发放,高校师生主要采用线上邮箱、问卷星的方式进行发放。两个学校的两条链总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达97.2%。

在调查问卷数据处理时,将这5个选项依次对应5~1分,其中单个指标拆分测评的计算其平均数,同一层级多个节点测评一个指标的计算其平均数,再根据各指标分值加权和来计算准则层得分,得到的分值如下表10所示,其中得分1表示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指标得分,得分2表示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指标得分。

表10 评价指标得分Table 10 Evaluation index scores

用准则层各指标得分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并加和,获得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得分4.13,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得分3.61。两条链的得分均高于平均分3分,说明两条链均状况良好,且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要更优于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

具体而言,这两条链在节点质量状况、节点间连接方式和图书流转质量方面,得分较高且相差不大,均表现不错。其中,两条链的节点质量状况得分均在3.8分左右,二级指标中,除湖北工业大学读者质量得分与平均分持平外,其他得分较好,尤其是两条链的上游出版社质量得分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图书馆图书的质量。两条链的节点连接方式得分均为5分,上下游节点之间联系方式丰富多样且先进化程度非常高,确保了链的稳定性。两条链的图书流转质量得分在4分左右,其中图书到货率、图书订准率和图书馆网页图书检索功能的完善性这三个指标得分很高,表现优异;但在图书标引编目和加工的质量方面,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还需要加强,在图书馆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方面,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还需要加强。而在节点组合模式、节点间协调互动状况、图书流转速度的优劣方面,两条链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导致了两条链最终评分存在差距,其原因在于:第一,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只采用出版社—书商—图书馆—读者一种组合方式,而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采用了上述两种组合方式,后者组合方式适宜度较高,图书供应商的多样化程度也较高;第二,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上图书馆与读者沟通频度不高,图书供应商和读者对图书馆建设促进作用一般,而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上不同节点间经常沟通,除读者对图书馆建设促进作用一般外,其他节点间相互促进作用良好;第三,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上图书出版到图书到货的平均时间很长,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平均每周向书商下一笔订单,对图书到货时间没有特殊要求,书商接到订单后组织订书,并将几次订单累计后组织送书,累积的册数不定,整个过程一般历时三个月到三个半月,不仅如此,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还偶尔会征订老书,这也大大降低了图书流转的速度,而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因此,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的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核心节点——图书馆还要予以加强和调整。

4 结束语

开展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对于了解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运行状况、优化生态链的结构、提高生态链的流转功效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对链上出版社、书商、高校图书馆、读者节点自身的优化,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以及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简洁、实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在评价生态链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但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客观定量的数据较少,主观定性的成分居多,这不仅是层次分析法的固有缺陷,也是我们在今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以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信息服务生态链评价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新书节点图书
基于RSSI测距的最大似然估计的节点定位算法
分区域的树型多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一种基于能量和区域密度的LEACH算法的改进
新书速递
新书讯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班里有个图书角
新书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