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新课程初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2022-11-17 10:08李光丽谢添翼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学科

李光丽 谢添翼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缺乏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目的,损害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相关工作,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中小学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在此,笔者就立德树人背景下新課程初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转变学科教育观念,渗透德育教育

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一定上能都决定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向,只有让教师在心理上正视德育教育,才能够在行动上以德育教育为方向落实学科教学活动。

(1)优化教学目标,融入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变革过去传统的“分值化”教学目标,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新指向标,以让德育教育能够以积极的姿态走入教学课堂,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活动指明正确方向。

(2)参与丰富活动,提升教学水平。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既要能够在内容丰富的学科教材中寻找到合适的德育教育素材,又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新式教学方法、新式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助力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3)认识自身作用,做好道德榜样。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示范作用。严格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学生能够在模仿教师、学习教师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约束自身的道德行为举止。如教师必须写规范字、说普通话、站立讲课、不迟到不早退等等。这些行为活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教育着学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大重要途径。

二、遵循德育工作原则,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德育教育要遵循初中学科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原则。

(1)示范性原则。也就是要有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渗透德育。教师是课堂中德育的渗透者,也是学生道德学习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境界、理想信念、处事哲学、待人方式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要不断规范自身言行,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成为道德楷模。首先是教师要以热情教学态度来感染学生。其次,教师在初中学科教学中要创设有趣的情景,开展教学。

(2)针对性原则。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根据现实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选取意义重大、说服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研究教学内容与德育的联系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确定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学科优势,把握重点,准确挖掘教材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使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3)常规性原则。也就是说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把德育渗透到初中学科教学当中。教师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德育不能时断时续,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要纳入到常规教育教学中去,渗透到每节课,作为常规性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计划,贯穿于教学始终。因为教材内容都具有教育性的,因此从备课到授课只要精心研究,就可挖掘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题材。

三、丰富德育工作方式,渗透德育教育

首先,语言熏陶法。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主要方式。在实际学科教学中,除了要发挥有声的语言价值外,还要积极发挥无声语言的作用,借助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情感的迁移与默化,让学生得以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其次,榜样激励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与学科相关的英雄事迹或是现实中的好人好事,将其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分析其具有的高尚表现,让学生能够像榜样学习。然后,讲授学习法。“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渗透德育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将德育目标需求作为主要标准,借助学科教材中的人情事理来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在无形中渗透德育思想。

四、改进课程教学评价,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课程学科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与指导作用,利用评价方法,呈现德育培养效果,提高学生在学科中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为学生设计德育评语,全面描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以规范自身行为,体现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

总之,学科教师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将党和国家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体现到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学科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