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探析
——以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1-18 08:18聂熊堃罗一然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职院双师证书

聂熊堃 罗一然

(1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0;2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关键字: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1+X”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一线岗位输送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但调查显示,多数工作单位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素养满意度不高。职业资格证书是对专业技能的补充,学习并获得证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也可提升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和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1+X”证书制度是产教融合战略实施的助推器,国家先后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目的在于职业院校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引导企业行业参与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有机结合,培养顺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此促进职业院校转变观念,以适应企业需要与市场需求,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以及产业链的有机结合[2],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一进步破解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矛盾,需要开展“1+X”证书制度建设改革。本文以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大农职院)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适合农林类院校“1+X”证书制度的发展路径。

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推进“1+X”证书制度顺利落实的保障[3]。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基础上,还要兼具专业知识讲解能力和专业技能教授能力。“1+X”证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区域性特点,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在对口企业积累一定时长的实践经验,并熟悉专业工艺流程,胜任生产岗位,充分践行工匠精神。当前大农职院在职在编“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尚未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学院还需进一步增加师资力量以保证“1+X”证书制度的实施。

对此,学校可以鼓励教师每年到企业中实践培训至少1个月,在生产一线实训工作中,强化对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培训培养,真正理解“1+X”证书的内涵。学校也可以聘用企业专家、行业领军人才或者本地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增加其授课比例,充分发挥兼职教师所具有的专业优势,在实践操作环节与专业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协助建立“职教名师”“技能大师”等工作室,促进“双师型”创新师资团队发展壮大。大农职院目前与神农集团、正邦农牧公司、绿翔农资公司、云南健之佳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公司、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公司等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都能为教师提供对口实训平台,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其次,尝试探索建立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培养培训的机制,依托地方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针对性地开展师资培训。大农职院与新道科技公司联合举办了线下“1+X”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师资培训,来自全国各省区近60名教师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培训具有较高实践性和指导性,不仅可以提高专业课教师财务数字化应用能力与教学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师资队伍提质培优计划的实施,而且也为建立“1+X”证书制度试点积累了经验。

此外,职业院校应积极创新教师评价体系,突出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实践成果,将学生的就业质量、创新创业成果等人才培养实绩纳入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中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大农职院“1+X”制度建设。

2 构建新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如果教学培训体系的内容落后于主流的技术标准,那么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将落后于市场的需求。为破解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矛盾,高职院校有必要定期组织教研团队到企业开展综合调研,及时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合作方式等内容;采取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将行业与企业认证证书等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参考,对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主要目的,大农职院林学教研室针对林业技术专业的就业供求状况,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调研工作,结果显示,各单位更倾向选择技能实践型人才,对学生提出掌握地形图识别、“3S”技术应用、森林调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要求。反馈结果除了用于培养方案的修订,也启发了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始探索“1+X”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途径,让学生学习无人机驾驶技能以满足现代林业工作要求[4]。目前,大农职院已经积极与相关培训评价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多期“1+X”无人机职业技能培训,借助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将为下一步成为无人机驾驶职业等级证书“1+X”试点院校奠定基础。

另外,精湛的企业技艺也应向高校渗透。通过联合领军企业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将领军企业所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之中,同时还可通过企业转化知识成果;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导师制。通过单位对单位的方式,企业人事部门根据授课需求与员工专长,针对性的选派企业导师,鼓励企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过程[5]。适当增加学生成绩中实践考核比例,学生的实践作业就是企业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做中学、学中做。大农职院积极邀请大理兰国花业有限公司入驻学校组织培养实训室建立合作关系,农学学院聘请公司组织培养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相关专业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在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下,将所学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将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创意及时进行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双方共建双赢。

3 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探索打造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育人平台,将贴近产业、行业、企业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培训过程,学习企业的员工管理模式,并将企业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学院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情的订单式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实习和就业的平台,把企业的管理理念、精神等企业文化融入订单式教学管理中。校企之间的联动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平台。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用人标准,教师则能及时掌握市场供需动态,以便让教学工作中随着人才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为企业培养成“即插即用型”人才。

通过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的模式,将学生输送至企业进行操作实践,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本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从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和工作任务上深度理解企业管理文化,学习和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技能、新规范等,为后期与相关“1+X”证书标准对接打下基础,朝着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的目标迈进,让产教融合的成果最大化。

学院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设了“神农班”“绿翔班”“龙云班”“欧亚班”“工坊冠名班”等,岗位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汽车维修与销售、高铁运输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诸多亮点。如:食品专业与畜牧专业学生深入大理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了乳品生产、加工、经营的全能人才;与大理阿鹏汽车服务公司联合开展汽车销售、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项目轮训,学生通过轮换跟岗培训,切实提高了动手能力,后期学生组队参加云南省技能大赛,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教学效果得到充分检验;食品专业某生毕业后,被推荐至校企合作的佳泓园艺公司就业,担任果品加工厂厂长,开发出滇橄榄系列产品,取得一定效益,也是典型的案例。

4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当前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但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低、证书认同度低、试点院校资金压力大等困难[6]。但随着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或权威的行业协会组织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到职业教育合作中,“X”证书的含金量将得到提升。不难想象,通过“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与发展,未来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与校企合作机制将更加多元化,以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校企联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结合“1+X”证书制度的建设,将为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打造特色专业、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职院双师证书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高职院校“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培育机制研究
少就是多
简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职院经济管理工作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关于职院图书馆赠刊管理与有效利用分析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试论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