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夏莲,奥运乒乓球史上最大年龄的参赛者

2022-11-18 13:07姚天爱
金秋 2022年14期
关键词:乒赛卢森堡女团

◎文/姚天爱

熟悉乒乓球的观众,对倪夏莲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如今59岁的她代表卢森堡参加比赛,但她其实是在中国土生土长,也曾在国乒辉煌的历史中留下了属于自己一页的著名运动员。

作为上世纪8 0年代国乒女队的主力队员,倪夏莲早在1983年就登上了世乒赛的最高领奖台。那个时候,“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才7岁,“六边形战士”马龙还没有出生。

退役后,倪夏莲来到卢森堡继续自己的乒乓球事业。从球员到教练再回到球员,重新拿起球拍的她“一不小心”就多打了很多年。东京奥运会是她参加的第五届奥运会,58岁的她因“奥运乒乓球史上最大年龄的参赛者”的标签被更多人认识并记住。尽管那场比赛,她输给了比自己小41岁的韩国选手申裕斌,但倪夏莲依然灿烂地笑着,并骄傲地说:“不是每个奶奶都像我这样会打球哦!”

乒乓天才

1963年,倪夏莲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普通的纺织工人。8岁时,她所在的学校成立乒乓球校队,老师到每个班去选择校队成员,看面相挑人打比赛。赢的人可以一直打,输的人要自带小凳子观战,倪夏莲从来不用准备凳子。她当时甚至没学过乒乓,启蒙来自隔壁邻居。看别人打得久了,年幼的她悟出了乒乓的制胜原理——就是不要让对方接到球。

1975年,12岁的倪夏莲拿到了上海市女子乒乓球比赛单打冠军,1976年她进入了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校。

197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全国选3个15岁到18岁的中学生参加,倪夏莲就是其中之一。在土耳其,她拿下了女团冠军和双打冠军。虽然在队里她被称作“小不点”,但小不点却有大能量,16岁的她获得了第四届全运会女单亚军,特别是八分之一决赛,她战胜了世界级名将童玲,从此一战成名。

国家队员的迷茫与阵痛

凭借全运会的优异表现,倪夏莲成功进入了国家队,但没想到进国家队后,她居然三年时间没参加过一场国际比赛,“那三年我更多的是恐惧,不断问自己还要继续打下去吗?”

为了提升竞争力,1982年,倪夏莲下定决心改打长胶,次年第37届世乒赛倪夏莲又入选了。女团比赛里,倪夏莲和曹艳华配合双打,帮助女团3:0横扫日本,获得冠军。

因为她亮眼的表现,当时球队最瞩目的新星郭跃华向她提出邀约:“夏莲,你愿意和我打混双吗?”她高兴极了,把这事告诉了教练马金豹,教练让她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之后东京世乒赛,混双她和郭跃华搭档,郭跃华带着她一路过关斩将,经过五局奋战取得了冠军。

20岁的倪夏莲前途无限,世锦赛获得两枚金牌,外战一场没输,1983年末的世界排名位列第五。然而当时国家队的风气有些松散,队内开展学习大会,倪夏莲作为代表发言,她大讲国家培养一个运动员不容易,要把集体的荣誉放在第一位。因为这件事她被一些队友看做“眼中钉”,甚至晚上上厕所,都被认为是向领导汇报的小动作,有人放出话来让她老实点。

3 8届世乒赛,她被踢出主力位置。“当时,我一个人跑到外面的操场上痛哭了一场。黑乎乎的操场上很安静,只有我一个人对着天空,对着那栋生活、训练的大楼。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正在事业的顶峰,没有犯任何错误,还是队里各项制度学习的标兵,却没有任何机会。我只能偷偷地哭,不敢让人看见。”

38届世乒赛后,她成了队里的陪练。此后不久,伤心的她选择了退役。22岁的倪夏莲离开国家队,去上海交通大学读书。

多年以后,她这样说道:“离开是我自己对人生的规划,现在回头看看三十年前做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我给自己争取了时间,因为除了打球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下一程,卢森堡

1989年那波出国热,倪夏莲和丈夫林宏伟先去了德国拜耳俱乐部打球,就在那时她收到了卢森堡的邀请。

倪夏莲初到卢森堡时,这个国家的乒乓球发展刚刚起步。即使到现在,卢森堡国家队内也多为业余选手,乒乓球并非他们的主业,女性乒乓球手更是少数。

在这个人口只有63万的欧洲小国,她开启了自己未来30年的灿烂人生。倪夏莲连续3年蝉联欧洲十二强比赛的女子单打冠军,被称作“欧洲不可战胜的乒乓女王”。她创造了卢森堡体育史上的很多个第一。

关于打球,倪夏莲身上始终有股孩子般的认真。她说她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想纯粹地打球。某种程度上,卢森堡国家队的环境成全了她。“本来他们是想让我来做教练的,来了后他们意识到我还能打,我也觉得如此,于是再拿起球拍,这一打就是30年。”

1991年她来到卢森堡,市长亲自迎接她。卢森堡给她的待遇很优厚,当时她准备要孩子,她觉得怀孕可能会被卢森堡放弃,结果卢森堡那边的人说“生完后会打得更好”。几年后她成了整个国家的英雄,去商场买东西,老板不要钱,说她为卢森堡做了贡献,当地汽车厂家做活动,头等奖就是能和倪夏莲练球。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夕,在卢森堡体育局的劝说下,37岁的倪夏莲决定到奥运会去亮个相,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让她高兴的是,她还打进了女单16强。

我不是乒乓狂

不过,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倪夏莲也有过两次“再也不想打了”的念头。其中一次是1994年,她拒绝了卢森堡国家队邀请她参加奥运会的提议。她不想参加奥运会,决定出国那会儿,她就说“不想在第一线了,不想再去拼搏、攀高峰了”。

刚过而立之年,乒乓球被她视作谋生手段,她无意以此获得名利。“人虽然要有目标,但不是每个阶段都要有宏伟目标的。”1994年,她自觉过了运动员的巅峰,她更向往回归家庭,过普通人的生活。“你把一个家弄得好好的,也是一种责任。”

也许是她这种平淡放松的心态,反而让她在运动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倪夏莲坦言,她已经59岁,不需要以乒乓球来生存,也不像很多职业运动员那样,失去乒乓球就等于丢掉了饭碗。“我是自由的,不爱打就不打了。2000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没有目标,也没说过一定要参加多少届。我管这个叫‘混’,可要注意哦,这个‘混’可是打引号的。”倪夏莲所谓的“混”,更像一种用尽浑身解数、全力拼搏、燃烧自己之后,再顺其自然接纳并包容一切的宽和态度。

2019年6月27日,在白俄罗斯举行的第二届欧洲运动会上,倪夏莲获得女子单打铜牌,取得了进军东京奥运会的资格。这是她第五次参加奥运会的单打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挥舞着拍子跳起来,趴下去亲吻乒乓球台,眼泪都涌出来了,我太激动了,我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乒坛之路啊!我可以非常骄傲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热爱,什么是人生!”

东京奥运赛场上,倪夏莲创造了历史,成为那届比赛里年龄最大的选手。比赛中,倪夏莲遇到了比自己小41岁的韩国选手申裕斌,这场比赛打得非常胶着,总共耗时66分钟,第二局甚至将11分制的比赛打成了17比18。苦战五局后,倪夏莲输给了这个韩国姑娘。但她依然很开心,虽然从小老师就教导要努力拼搏,她也习惯了向前冲,但现在她已经年近花甲,乒乓已经不再是她生活中的唯一。“对我来说,把心思纠缠在胜负之间,把自己和身边人搞得很辛苦,实在不是聪明的选择。”

猜你喜欢
乒赛卢森堡女团
Luxembourg卢森堡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缺警察,卢森堡打算招外国人
“Sunshine”女团走红:励志or炒作?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