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探析①

2022-11-18 14:23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思政精神高职

丁 璐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泉。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高等教育[1]。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认识,同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必须把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就业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更关注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具有主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在求职中脱颖而出[2]。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其综合素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路径的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创新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引导作用,本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路径,从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到理论实践,并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的实际情况,从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出发,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和高校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3]。

一、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虽存在一定差距,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等院校,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还是人格素质教育,高职院校都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对社会而言,学校是培养社会发展后备军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重担。因此,我国教育部门非常支持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并对其予以积极支持和指导,旨在促进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而为社会和国家不断输送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考分数低于普通高校录取标准的高三毕业生,二是一些职高、中专和技校的“对口生”,高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学生文化基础较为扎实,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一般,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不牢、学习困难、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对高职教育没有清晰的认识,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有创新热情,但缺少系统的创新思维;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没有施展的客观环境。这对我们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因人制宜,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取长补短,结合高职学习的教育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的中晚期,在追求内在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上较为迷茫。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因缺乏创新活动的基础往往创新意识淡薄。升学的方式不同,导致部分高职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新能力,只有本科生及以上才会创新。对自身缺乏足够的信心,对创新的认识较为狭隘,即使具备创新的动机和意识,但无法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探索,缺乏创新的主动性。

因高职院校创新精神培养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没有专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因此导致高职学生创新思维不活跃,逻辑思维表现较差。虽然思维意识存在,但学生对问题的梳理和判断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对于课堂内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甚至置之不理,没有对知识或者问题主动进行思考,提出“为什么”。对于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没有积极参与,认为这些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也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大创”比赛。

故此在引导高职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时,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施教,要根据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身心特点因势利导,采取鼓励和示教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心对求知的热情和渴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做到思而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作为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品质,在平常教学中应着重强调和体现。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在精神、体魄和能力各方面综合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职学生创新课程现状

通过学生与教师访谈结果能够得出,较多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开设的是理论课,在理论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并以创业竞赛训练为实践课程,以此指导学生的创业想法得到真正落实。通过调查了解到,现阶段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目的虽尚不统一,但基本明确。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整的创新教育模式和体系,超过一半的学校还未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枯燥的教学过程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而且大多院校创新课程的教师多是辅导员或者其他课程的老师,没有专业的教师授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对创新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更有部分学校虽然将创新课程作为选修课,但因为报名学生人数太少而停止开课。

二、思政课程对高职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思政课程是国家教育系统对整个社会进行马列主义、爱国主义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的载体,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思政课程注重学生的思想、心理、身体、智力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发展,针对当代学生思想活跃、多变的特殊性,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对广大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将思政课程融入创新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在思政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思想、观念和实践创新的内涵与方法,通过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历史事件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观念和实践创新的情境,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利用思政课程促进学生思想、观念和实践创新,提高大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思想政治课程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自我实现层面,思政课程可以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担和责任,以及自己能够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在社会层面,当今社会处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浪潮中,创新型人才是这个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将个人放在社会发展中可以更清晰地看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切实体会创新对于时代的重大意义,从思想和精神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另外,能够促进高校全面落实党的政策和教育方针,坚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动摇,顺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形势,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以为国家输送适应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己任,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

(一)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思想创新

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的创新,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创新精神的教育具有系统性,它涉及人的智力、心理、人格以及思想等多个方面,所以思想创新作为创新精神教育的重要一环显得尤为重要[5]。创新精神强调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但也不可天马行空,背道而行。大学生思维活跃,但思想需要引导。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的关键课程深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思想创新的道路上加上“护栏”,保障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二)思政课程促进学生观念创新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一门理论教学或者课程实践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要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以思政课程促进学生观念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学生以往的观念,使其深刻且全面地认识到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精神与社会发展进步相结合的紧密相关性,能够高效地利用现有的环境与条件[5]。思政课程能够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正确认识世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进步,意识到青年学生肩负的责任,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与第二课堂教学。

(三)思政课程激励学生实践创新

高校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时,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过程,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统一。调查发现,通过实践方式进行的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思政课程能够使高校进一步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思政课程的加入能够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创新是在正确认识当前问题的本质,以不同于常规思路为导向,利用当前相对全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调动资源,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并取得效益的行为。思政课程能够激励学生实践创新,将尊重学生与科学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成长为适应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7]。

三、思政课程对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有效路径

思政课程融入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大学生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以及创新创业观。尤其是党史教育融入创新精神培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其愿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创新,大学生是青年的主流力量,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将思政课程融入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之中,对于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拓展教学实践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能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相统一。

(一)思政课程融入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服务社会是各大高校的职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要求[8]。对于高职生的培养,将思政课程融入现有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能够切实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课能够紧扣时代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悟党的创新理论、读懂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勤奋学习、锻炼本领,全面发展。将思政课程融入创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调整创新精神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其一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是一种思考的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它可以使思考的路径和能力螺旋式上升,提高思考的高度和广度,发展系统思维、联系性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二要培养具备开放性、创新性、多元化特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由以往的知识教学向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教育转变,形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架构体系;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无惧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独立的、具有逻辑的思维体系,打破常规、敢于质疑,形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品质。

(二)思政课程嵌入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机制

对于高职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是高职生获取知识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主要方法和主要阵地。将思政课程嵌入教学方法,就是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法治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深入创新精神培养本身。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重塑“学生观”,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潜能。首先,课前自觉嵌入,将思政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嵌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前布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觉地学习内化吸收。其次,课中的行动嵌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分解教学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思政元素嵌入学生需完成的任务和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教师的创新教法开启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最后,课后的反思嵌入,在学生完成项目和任务后,促进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多元化、多角度思维方式,活跃创新思维。

将思政课程融入任务驱动与项目教学方法后,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在传统考试打分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激励学生信心,增加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评价的总结性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我创新能力的发展。优化后的教育评价机制包括学生认知基本能力的评价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评价。认知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创造能力更是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占首要地位,因此增加对学生认知过程基本能力发展评价表和创新能力发展评价表是非常必要的。

(三)思政课程渗入教学实践,促进个性发展

实践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将思政课程渗入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精神支柱,引导学生学习由古至今,特别是新时代我国优秀科学家、企业家的创业事迹,这些创业志能够激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让他们怀揣爱国之情、恪守职业规范、遵守社会公德、立下报国之志,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高校应结合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和自媒体,为学生搭建网络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能切实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条件[9]。比如创建大学生创业网站、大学生创业公众号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其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眼界。另外,竞赛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10],学校可以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积累创新实践的经验。同时可以安排学校举行学术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碰撞、交流心得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鼓励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

创新是独特,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应该兼顾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发展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人施教,为学生营造轻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只有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才能培养活跃的创新性思维。对高职生来说,其培养与发展方向是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应更加注重校企合作教学实践,为学生拓宽实践空间,搭建培养创新精神重要的实践实训平台,以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提高程度,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个性发展。

四、结语

世界在变化,人类在发展,全球化不仅对当代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思政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促进作用,将思政课程融入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嵌入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评价机制,渗入教学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较高创新能力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精神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