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2-11-18 14:23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院校职业

张 帆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使得社会思潮和集体意识发生剧变,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求其能以职业道德和工作精神走向社会,投身建设。目前为了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求职,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对社会和行业的了解,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就业指导课让学生获得行业内知识、就业方向、工作守则等一系列必备知识。但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思想让学生对就业方向产生了迷茫,对个人能力认知不足。高职院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动学生、鼓励学生。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一)帮助高职学生走出“舒适区”

高职学生即将迈入社会,作为有着供养自身能力的成年人与劳动者,缺乏社会经验,对行业知识认知不足,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不清楚自身能力是否满足就业需求。学校作为学生十多年来生活、学习的场所,学生在上学期间不用考虑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回到家也有父母抚养。但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需要独自承担就业、生活等诸多问题,由此产生了从校园的舒适区到社会的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学生长时间以来的思维惯性导致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为了破除这种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转换从校园到社会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职位需求,帮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让学生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帮助学生独立成长。

(二)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

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后最担忧的就是找工作,如,“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判断工作是否靠谱”“这份工作能帮助我什么”等,这些问题是一直身处校园、缺乏社会经验与行业认知的学生所不了解的。那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对行业的了解和学生学业实践能力进行分析,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让学生对就业有足够的了解。学生也对找到工作后,如何对工作进行判断产生疑虑:“我能不能快速升职”“这工作待遇怎样,我要不要加入”“这行业有没有发展前景”“我能从这份工作中学到什么”等。学生往往过于理想化地看待问题,过分高估或过分低估。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在就业求职中的困惑和不解进行及时培训。

(三)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它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往往自身素质不符合职业需求,社会上行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是面对成年人的、需要理性的,而学生的心理状态自青少年时期,规则、法律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学生的自由散漫和工作单位的职业需求往往并不兼容,由此高职院校应对学生的思想、技能等进行实训,改变学生思维模式。高职就业指导应以岗位需求和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分析、培育工作。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内容落后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高职院校不断地自我革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与意识。高职院校往往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进行培训时忽略了行业信息,对学生就业素质和信息知识缺乏教育。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往往是辅导员或者是专业课教师,长期脱离一线岗位,不了解行业信息。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就业指导培训,没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只是按照学校给的材料照本宣科。

(二)就业指导侧重理论

就业指导内容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课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就业。而部分高职教师本末倒置,只是根据就业指导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导致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相比行业现状存在滞后性,对学生的培训到社会上帮助不大”。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设计心理学、教育学、行业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强调实用性,对任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要求较高。教师对学生的培训需要理论结合社会案例分析,让学生做社会调查等实践来掌握相关知识。而一些职业指导教师却只是用一个PPT机械性地讲课,内容也大都是职业发展规划写作、怎么写求职简历、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针对这个问题,部分高职院校会请行业一线人士进行就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相关知识。但行业一线人士由于自身层级水平较高,往往处在高屋建瓴的视野下,忽视了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初始状态与自身的不同,导致学生对行业产生误判。

(三)就业指导重视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重视不足,完全是因为高职院校指标需要有就业指导课才开设这门课。高职院校未清晰自身职能,仅仅将院校本身视为培训场所,忽视了院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地方。高职院校仅仅培训学生却不对学生的就业上心负责,导致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完全视为课程进行常规授课。而部分院校甚至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在学生刚入学就开设就业指导,仅仅是为了快点结束课程指标,这种不负责、不上心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

(四)对创业观念引导不足

创新创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国家统计局近期收集了近十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计、用工人数及企业个数等主要指标,通过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报告显示,近十年来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每增长1%,能够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3%。多年以来,中小企业都是市场主体的一股重要力量,数量占到了整个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中小企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是中国经济活力不断上升的一股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课中往往缺失了创新创业的内容,这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比较薄弱,对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补贴、开办企业手续简化、大学生创业园区等政策缺乏了解。

三、互联网思维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课程思维转变成服务思维

高职院校应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进行转变,将就业指导课视为就业指导服务。转变思维之后,方法手段就会变得灵活多样。互联网时代拥有对传统教学进行颠覆的力量,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QQ群或钉钉等软件进行资料扩散。企业招募信息多在企业官网上公布,教师可整理相关行业招聘信息进行群内分享。另外,教师可联系各企业HR进行人脉整理,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推荐。HR职业相对其他职业较为特殊,同行业HR通常都有联系渠道。这种联系渠道通常是用来交换人才信息,进行人才背调的渠道,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HR推荐有助于优秀人才的提升和就业。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推崇校企融合,学校、企业、学生签订协议,毕业即就业,让学生免去了就业的烦恼。

高职院校应建立毕业生联系的公共平台,对优秀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追访。将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让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分享,或由毕业生进行毕业后求职经验分享,这些都是学生了解最新行业动态、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的好方法。

(二)提升教师就业指导素质水平

高职院校为了达到更好的就业指导效果,相关教师的素质水平就是重中之重。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其中关于就业部分真假难辨,学生容易相信自身判断,对就业前景产生误判。在互联网上常见的误区有:择业强求“门当户对”、把职业立项当作借口、毕业就业只顾伸手、参加招聘会衣着不得体、求职面试虚假浮躁等。就业指导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破除误区,教导学生不要盲目选择大公司,不要非大公司不入;不要把找不到工作归咎于学非所爱、学非所用,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兴趣”;不要有认为自己辛苦学习十多年,是时候得到回报的心理,要终身学,刚毕业不求大富大贵,先积累沉淀工作经验;不要太张扬个性,招聘会穿着过于随意或过分正式;不要面试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不要过分包装自己。

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把握,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最好体现;对学生的误区及时纠正,是就业指导课的重要目的之一。

(三)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目前受到社会浮躁气息的影响,往往为了挣快钱,不顾职业是否符合自身规划,对今后发展是否有利。一些学生甚至没有自身理想,只想着挣钱花钱做月光族。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树立自身职业理想,明确自身将来要做什么,认知自身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并结合自身的兴趣、价值观等确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脾性的工作:热情的学生应做沟通、团队协作能力高、管理相关的工作;细心不善交流的学生去做独立解决问题、容错率低的工作。

(四)改变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内涵丰富的课程,如何深入挖掘手段和方法,将其整理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范式,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就业指导水平的有力象征。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不断改进,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联系行业一线人士,让学生对行业有更多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很多课程都是由企业人员兼任或行业外聘教师所进行的,这些教师自身既处于行业一线,又是教师的身份,可带领学生边做项目边考核。让学生参与行业一线项目,自然而然过渡到职业状态中,不局限于就业指导课本身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教师在课程中应设立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享,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培养学生自主了解行业知识的能力,在以后远离学校的日子里,也能放心求职,也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指导的意义所在。

(五)分享创业案例,培养创业意识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相比,从总人口的8.9%上升至15.5%,有了大幅提升。目前,我们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相当于十年前的1.8倍。每年巨量的毕业人才不断投入人才市场,加大了就业压力,创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但因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的欠缺,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创业初期就自行夭折。高职院校应根据创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因素,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必备知识与素质。创业学课程如果不是围绕行业特征、产品策划和团队建设来进行的话,则只是成功学的翻版。对国家政策比如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创业贷款、企业注册登记手续简化、员工聘请和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人事档案管理免2年费用、社会保险参保有单独渠道等政策进行科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利用互联网,对学生就业指导进行革新。把课程思维转换成服务思维,保障学生就业,提升教师就业指导素质水平,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指导。分享创业案例,培养创业意识,让学生拥有创新创业的基础素质和意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不仅是任务,更是保障学生生活水平、社会人才流通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