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批判性思维,提升写作深度

2022-11-18 03:43任秋祯
十几岁 2022年26期
关键词:批判性个体材料

○任秋祯

主题导读

批判性思维主要指在接受文本信息、观点时,不止于理解、概括和分析,还要思考其所持理据是否充分、深刻、周全。也就是说,我们阅读他人的文本或自己撰述时,在概括他人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主张之后,要审视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是什么,由此推导出的结果是什么。批判性思维强调对这一推导过程进行反省式的、周全的、持续的思考,力求全面、辩证地剖析问题,得出结论。简而言之,就是“提出问题—辨析观点—反省思考”。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一种重要文体。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大致趋向于重视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但我们的议论文写作大都强调章法结构,严重缺乏批判性思维培养,写作中缺追问、乏质疑、思考表面化,或仅停留在“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层面,论述陈词滥调,论证扁平单一。当下为开放、多元的时代,也是核心素养被重视的时代,议论文写作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不少于800字。

孩子们只有一两张邮票的时候,不一定会想到集邮,但是他们获得一沓邮票时,可能会因此买集邮簿,并奢望有更多的收藏。成人们生活并不富足的时候,常比较慷慨,而有了些许积蓄,反倒变得吝啬,产生更大的欲望。我们在少年时未经世事,常不知天高地厚,不顾安危,意气用事;到老年时饱经沧桑,则愈发惜命,战战兢兢。

人们总是因为“有”,而更想获取;有的东西愈多,进一步获取的欲望也愈大。

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题。首先,认真审读材料,明确材料的内容。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列举了三种现象,每种现象都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段是对上一段三种现象的总结评价。考生要抓住这句话,深入分析,才可把握材料的内涵。本则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围绕欲望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般来说,看法可褒可贬,当然也可以中立地看待。

其次,仔细分析材料可发现,命题者用“奢望”“吝啬”“战战兢兢”表达了明确的感情倾向,即倾向于呈现欲望对人的消极影响。材料认为,欲望会让人产生“吝啬”“战战兢兢”等偏负面的心理,这不仅不利于个体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危害他人的利益。大多数考生应该都容易读出命题者的这一态度,并从正面立意,得出诸如“抛弃欲望,让内心平静”之类的观点。

但世间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欲望是否也如此呢?此时,我们可用批判性思维对材料的观点进行质疑:欲望对个体发展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它是否有积极的一面?古往今来,有没有人把欲望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呢?在一系列的追问中,我们对材料的思考变得深入、全面,最终会发现:原来欲望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和方式,我们不该过于偏狭地看待它。

综上分析,考生可在材料“否定欲望的价值”基础上,看到欲望积极的一面,以合理地看待欲望的优缺点。

原文呈现

浅藏欲望,懂得取舍

○一考生

小时候,我们的欲望很简单,一点好吃的或父母新买的玩具便能使我们开心一整天。长大后,欲望的膨胀却让我们内心复杂了许多,久而久之,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我们也许做不到人们常讲的无欲无求,但可以做到浅藏欲望,懂得取舍。为何不深藏呢?深藏,其实是将贪念放进心灵深处,这样过于虚伪。只有浅藏欲望,懂得取舍,方能保持澄净的初心。

浅藏欲望,懂得取舍,让我们回归平淡的生活。李子柒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可谓一股清流,她的视频有时没有一句话,却让人体会到一种乡村生活的简约之美。与一些年轻人在大城市拼搏相反,李子柒选择回到乡村,用视频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当下社会稀有的那份属于自然的宁静。而她的成功也正说明了浅藏自己的欲望,懂得取舍,便能发现平淡生活也是美的。

浅藏欲望,懂得取舍,让我们追寻简单的快乐。袁隆平爷爷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不仅有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还有他那常常带着笑意的脸庞。袁老生前曾被一家评估机构估值身价1000亿元,他却不以为意,仍只是领着每月6000 多元的工资,闲暇时与亲友搓搓麻将,有些小爱好。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出“无欲无求,笑口常开”的真实样子。袁老舍弃了世俗的名利,换来了自足的快乐。他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功绩与他那常常带着笑意的脸庞会一直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浅藏欲望,懂得取舍,我们也能收获简单的快乐。

浅藏欲望,懂得取舍,让我们拥抱美好的世界。生活很累,是因为我们带着目的去过日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多少人曾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却也仅仅是说说而已。没有人会因小小的想法而抛弃大大的欲望,但谁说一定得抛弃呢?将它浅藏于心,不被它牵着鼻子走,有空出去看一看,或许当你的眼界拓宽后,你会发现,心中的贪念其实渺小得可笑。

生活的浪潮不会停息,愿你我都能将欲望浅藏于心,懂得取舍,扬帆起航,发现并到达自己憧憬的地方。

升格建议

原文中心明确,开篇紧扣材料写作,以欲望为中心话题展开分析,题目即观点。另外,作者在主体论证部分设置了三个分论点,以并列式结构展开议论,结构清晰。但原文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单方面抒写欲望对人的消极影响。二是只局限于个体角度,只谈欲望对个人的影响,而未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三是主体论证部分虽然设置了三个并列式分论点,但各分论点内容有交叉,作者都是从一个角度分析,缺少纵深思考。综合来说,文章论证不够深刻,只停留在材料表层。

建议运用批判性思维,在理解材料意旨的基础上大胆质疑,进行纵深思考,得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以突出论证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一、归因探究,使立意深刻新颖。就本材料而言,考生大抵会认为“欲望”是一个贬义词,故得出“生活不该有太多欲望”之类的立意。客观来说,这样的立意在考场上是不容易出差错的,但可能意味着缺乏创新,缺少深度。对于欲望,材料只呈现了负面的解读,考生立意时,可深入思考:为何材料只呈现了负面的解读?这一观点可信吗?它持这一态度的依据是什么?通过质疑—追问—反思,我们可以对结论作出预判:要么它的结论是坚实可靠、毫无疑问的,我们要支持;要么它的结论是有漏洞的,我们要继续补充完善;要么它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要批判和抛弃。在深入发掘后,尝试寻找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纵深思考,让行文层次丰富。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写作内容不能停留在单一的表态上。在行文中可由陈述欲望对人的利弊影响,进一步发掘欲望折射出的人性善恶,剖析欲望带来的得失。由陈述事实上升到论说道理,如此才能让自己的见解深刻,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另外,材料指出欲望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较大的影响,写作时可进行纵深思考:欲望除了对个人有影响,它对社会发展有没有深远的意义?从描写个人到思考家国,打开广袤视野,厚植家国情怀,方能升华文章主题。

升格佳作

浅藏欲望,望欲而行

○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三(30)班 王志宇

小时候,欲望是对零食、玩具的渴望,简单而不失童真。长大后,欲望编织成了一张网,复杂的需求有如丝线般缠绕。欲望是人之本性,本质就是我们在物质或精神上的强烈需求,但为何人们总是谈“欲”色变?

(以生活现象开篇,对“欲望”这一核心概念下了定义,进而提出疑问——为什么人们对欲望大都持否定态度?)

无休止的欲望可以让人富有但吝啬,也可以让人暮年仍战战兢兢。纵观古今,昔有和珅藏匿钱财凄凉而死,今有明星偷税漏税身败名裂……种种负面现象,催生了人们对欲望的刻板印象,但就像《完美世界》所表达的那样:“世间万物并不是非此即彼,也并不是非黑即白。”对于欲望,我们还需思虑:它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本段举例论证,简单运用两个事例对上一段疑问进行归因分析,在归因中进一步质疑人们对欲望的一般认识。)

但丁在《神曲》中有言:“就算探索到了天涯海角,我们的脚步也不该停止,因为我们要去探索太阳背后无人的世界。”如但丁所言,对探索的强烈欲望催促着人类向前迈进,成为人类进步的不懈动力。对个体而言,我们的目标、梦想、野心何尝不是欲望的衍生物?显然,向上、改变、探索之欲非但无害,而且大有裨益。

(引用但丁名言,从另一面阐述了欲望对个体的积极影响。)

陶行知说:“欲望有遂达的必要,也有整理的必要。”诚哉斯言,欲望并非原罪,其利弊全看我们对它的处理方式。浅藏欲望,望欲而行。正视欲望,不张扬、不掩饰,方能让欲望化为人生路上的香草,飘逸芬芳。

(还是引用论证,紧接上文,进一步发掘欲望折射出的人性善恶,得出“欲望并非原罪,其利弊全看我们对它的处理方式”。)

浅藏欲望,不放纵、不陷溺。庄子曰:“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则会智昏而不谙事理,无异于飞蛾扑火。浅藏欲望,回归平淡。如李子柒,不吵闹喧嚷,成为网红圈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清流,让人感受到乡村带给她的平静淡然。如袁隆平,不争名夺利,获得稻田里救济苍生的满足感,品味生活中的细小美好。可怕的不是欲望,而是迷失其中的人心。做到浅藏欲望,我们才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追风赶月不失心。

当然,浅藏不是遮蔽,我们也应承认欲望的力量。

望欲而行,不逃避、不闭塞。在当今“躺平”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们欲望的消减正不断削弱着社会进步的动力。当代部分青年为何“躺平”?家国未来何去何从?欲望是点燃生命的火花,是车胤为满求知之欲的囊萤夜读,更是北斗人观览苍穹的一片赤心。个体组成整体,人民组成国家。个体的欲望是促自身发展的清泉,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对光辉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直面欲望,我们有青年梦,中国有中国梦,世界有和平梦。将这些欲望转化为前进的原始动力,仰望星空,心中的欲望会生根发芽,脚下的步伐将行且坚定。

(以上三段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行文由材料到现实,从个体到国家,进行纵深拓展,赋予“欲望”一词更深远的意义。)

严歌苓曾说:“开成花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让我们浅藏欲望,望欲而行,让欲望之花灿烂开放在民族复兴路上,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末段总结号召,振奋人心。)

猜你喜欢
批判性个体材料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