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图书出版创新策略分析

2022-11-18 18:08范春青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图书发展

◎范春青

(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 40133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优质图书的需求。图书出版行业若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则需要不断地进行策略上的创新,以使传统图书出版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肩负起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

一、新时期图书出版创新的关键性意义

创新是图书出版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这既是图书出版行业推动自身前行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推进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创新,就是对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新,让图书出版内容可以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突破自身局限,转变出版理念和经营思路,不断优化出版内容和出版形式,从而使自身在出版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更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特色文化。

二、新时期图书出版行业遇到的发展瓶颈

(一)传统纸书的市场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图书的读者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被分流,图书出版面临着读者严重流失、营销渠道单一、发行量骤降的困境,生存环境越发恶劣,发展空间被新媒体以及新出版形态严重挤压。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手机、iPad 等移动便携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碎片化、快餐化阅读盛行,阅读开始变得功利而浮躁。

其次,相较于简洁易懂的网络文学作品,传统的纸质图书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及艺术鉴赏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大段的空闲时间与安静的环境条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受众的休闲时间,而书籍这类需要平和心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消费产品,对于受众来说已经开始变得奢侈。同时,网络文学作品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且信息高度浓缩,图书受众的门槛较低,所以进一步加剧了碎片化的快速阅读对图书市场的冲击。

再次,就购买方式而言,传统的纸质图书无论是书店购买还是网络下单,都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而网络文学却可随时随地轻点手机屏幕获取,此种信息流动和传播的效率是纸质图书难以企及的[1]。

基于此,图书出版行业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为应对不断边缘化所带来的受众流失问题,需要改变经营思路,将图书出版与新媒介形式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阅读体验形式,为受众提供多种阅读途径,从而突破自身的发展局限,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市场结构性失衡

从现阶段图书卖场的摆台以及出版物的销售情况可以看出,缺少广度与深度的大众文化成为图书市场的主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图书市场的销售额每年以超10%的速率递增,但营销的繁荣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图书出版的落后理念。无论是线上图书销售平台还是实体书店,在最显眼位置推介的图书多是鸡汤文学或是快餐化、速食化的图书作品。同时,很多出版单位不顾出版定位和质量,存在着严重的跟风心理,为迎合市场潮流不断复制内容相似、形式雷同的鸡汤文学、网络文学,这虽然满足了一部分图书受众的需求,但对于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极为不利。

另外,当前图书市场中育儿类与教辅类图书极多,极大地挤占了其他类别图书的市场空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版行业健康长远发展。产业的长足发展一定程度上建立在供给平衡的基础之上,但目前图书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却使图书出版行业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基于此,图书出版行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革除沉疴,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

(三)出版模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图书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对传统图书出版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数字图书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能够实现快速的检索与共享。但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在编辑与运营方面仍采用老旧思维,由于创新意识欠缺,未能紧跟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爱好的变化,市场竞争力出现了明显的衰退。故而在此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行业若想实现转型发展,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对出版理念与出版模式进行创新。

三、新时期图书出版创新策略

(一)出版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出版理念对于图书出版行业而言,是一种精神支柱,好似灵魂的存在[2]。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在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阅读偏好、生活节奏或是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图书出版行业必须要思考自身的未来发展走向。但一些出版社还并未意识到市场竞争的严重性。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出版社还处在相关行业发展带来的惯性之中,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运营理念。但从长远来看,传统经营理念下的固有思维方式会严重阻碍行业的长足发展,对出版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传统的图书出版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出版单位创新出版理念已是迫在眉睫。因此,无论是出版单位领导还是编辑、营销人员,在新时代都要革新出版理念,以使图书出版保持正确的方向,形成自身的出版特色,以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为此,新时代图书出版若想实现理念的创新,则要正确处理企业效率和效益、图书出版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创新应从出版流程切入,彻底打破传统老旧的运行管理模式,为图书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并最终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二)选题策划方式的创新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基础,后期出版工作都是要围绕选题策划来开展。因此,在图书出版创新的过程中,图书策划人必须要重新审视选题策划的重要地位,对其重要性予以充分认识,进而在此基础上,策划出既符合当前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又深受读者喜好的图书,并积极创新出版内容与出版形式。选题策划人员首先要对当代图书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设计、开发出区别于其他出版社的优质选题,通过捕捉和转化信息、感知读者需求等方式,从各类不同的信息中找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内容,然后通过预测的方式,提炼出各类不同出版图书的选题,并最终使出版的图书能够得到市场上广大受众的青睐[3]。而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完整流程。

另外,图书出版单位也需要通过品牌的建立实现行业地位以及“两个效益”的大幅提升。为此,出版单位需深度挖掘市场上的读者需求,持续推出优秀的出版作品[2]。而这就要求图书出版单位在进行选题规划时,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出版积累情况,明确品牌定位和优势出版方向,在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切不可盲目跟风;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找准相关图书领域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根本上增强选题的精准性,以此为后续的编辑、生产以及营销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编辑思路的创新

编辑工作是对作品的二次创造,对于整个图书出版流程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因此,编辑思路的创新对于图书出版的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建议图书编辑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编辑思路。

首先,编辑要革新工作思路,明确职业定位。编辑出版是个传统的行业,但是传统行业有时候却更容易思维固化,囿于传统业务流程。新时代编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编辑工作思路。编辑不再是单纯作者思路的跟随者,而是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图书的创作、编辑、印刷、推广的全流程中来,应以一种参与者、决策者的身份进一步推动图书出版的创新。为此,编辑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持续不断地学习,全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工作技能,提高与作者和读者对话的能力。

其次,编辑要与时俱进,主动提升编辑生产力。数字经济时代,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数字技术手段,提升编辑工作效率。如北大方正正在推广的“在线编纂系统”等,对于这类新技术,编辑要勇于尝试,并利用科技手段把自己从低效率、低价值转化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图书产品的内容审核,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打造上,从而真正提高图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编辑应加强业务学习,切实提高编校业务能力。在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新时代,信息传播迅速而便捷,展示和分享成了“举手之劳”,但是如果图书出现内容或者编校上的问题,也同样会把负面影响迅速扩大。因此,新时代编辑更应该主动重视业务能力的提升。图书编辑一方面应向出版领域的资深编辑、领军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把关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紧跟国内外出版行业的发展方向,及时掌握先进的出版编辑理念,开拓创新,从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提高专业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抓住主动权。

(四)出版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出版业是一个以图书内容为核心的产业,若优质内容缺失,出版物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4]。因此,图书出版创新的本质就是文化创新,具体表现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即出版物的结构、质量、品种等要体现新的理念、意境、内容、装帧设计、出版形式等。

落实到具体的出版环节,就是要使推出的图书能够引领行业潮流,契合时代的发展脉搏。这也是出版行业想要得到持续长远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一本优质的图书,其形式与内容都必须是高标准、高品质的,是要整个出版活动中所有人做出积极努力的,如此精心打造推出的图书产品,才能经得住市场以及时间的考验,获得理想的收益以及市场效应。

(五)营销推广方式的创新

在传统图书出版中,营销推广是整个图书出版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由发行部门自行完成。但进入新时代后,图书出版单位若想快速占领市场,获得预期的收益,则需要积极整合作者、编辑、媒体等资源开展营销工作。为此,营销推广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思路,创新营销理念,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寻找最佳的宣传切入点进行宣传。

另外,图书营销长期以来主要是通过渠道网络、实体店面、大型书展和新书发布会进行宣传。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图书营销工作还应充分利用微博、知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拓营销推广的思路,让营销工作更精准,营销的效率更高。

(六)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我国,图书出版单位是区别于其他利益主体的存在,出版的目的不单单是要获取经济效益,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传播优质文化以及主流思想的重要责任[5]。目前,很多出版社的运营多少还带有事业单位痕迹,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需求,需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创新,构建符合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用人机制以及薪资激励制度等,从而为精品图书的出版和运营保驾护航。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图书出版单位都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日常工作中。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更好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首先,基于大数据技术,图书出版单位可以对读者的阅读偏好、取向以及行为习惯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挖掘处理,对关键性的信息内容进行提取,以此使编辑能够获得精准的受众需求信息,进而在编辑工作中调整策略,优化出版内容,并最终使出版的作品更具针对性,切实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其次,出版单位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出版生产力的革新。编辑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优化出版工作流程,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总而言之,图书出版单位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读者的阅读需要为依据,如此才能增强图书编辑出版的科学性,并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图书作品。

(八)重视数字化出版发展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优势,出版业必须走融合出版之路。为保证数字化的有序进行,各种政策法规为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6]。例如,关于加快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些意见,强调要利用数字化带动新闻出版业的现代化,建设数字出版的龙头企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加强数字化的指导。

基于此,图书出版单位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就要积极转型升级,以政策为指导,提高对数字化出版发展的重视程度,对自身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然后以统一的标准为依据进行资源的分类与存储。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发布资源的数字版权授权解决方案进行探索,最终使自身能够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获得更多发展的主动权,在市场上能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发挥出自身文化传播与正向价值观传递的关键性作用。

图书出版单位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可从三个维度开展工作。一是拥有数字出版权的图书出版单位,应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本社特色板块的数字图书产品,以与本社的优势图书板块产生正向互动,同时也可以针对本社现有的畅销图书品种进行数字化开发,以最大程度获取品牌红利。二是没有数字出版权的出版单位,应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创新阅读形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主动权。例如,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可以让图书作品具有数字版权,使其通过数字阅读或是电子书的形式进入读者的视线,从而反推纸质图书的销售。三是重视畅销图书IP 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市场热度较高或者可开发空间较大的图书,出版单位应积极开展版权输出工作,以进一步增强图书的品牌营销力。另外,在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开发影视剧、动漫、绘本以及其他周边产品,有时候可能会带来比纸本图书本身更大的收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着重重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多方面的发展契机。而这需要图书出版单位能够及时进行出版策略的调整,通过出版理念、选题策划、编辑思路、出版形式与内容、营销推广方式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更好地推动自身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图书出版单位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重视数字化出版的发展,以此使整个出版产业链能够进一步延伸,为自身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提供帮助,并为我国图书出版行业更好地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图书发展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出版单位组织结构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