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

2022-11-18 18:26金晓萌
文教资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方所介词现代汉语

金晓萌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汉语学界对介词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早在“语法化”理论引入之前,人们对汉语介词的研究就已相当完善。学界对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对普通话的介词化研究相对较多,对各地方言的介词化研究并不全面,且大多停留在比较其与普通话之间差异程度的层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关于双调介词和图框式介词的研究大多是聚焦在普通话方面,对于涉及的地方语双调介词、图框式介词方面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目前有关汉语方言介词的本字形和语法化过程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在各地记方音时若出现了不明本字形的情况则大多用谐音词替代,这也出现了在各地语中误用、误读、不明真相等的情况。综上所述,汉语介词语法化尤其是方言介词的句法化研究,仍将是目前汉语介词研究的一种主要趋势。

(二)研究现状

无论是古代汉语研究、近代汉语研究,还是现代汉语研究中,介词一直都是文学研究的焦点。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动词虚化演变而来。具体产生于哪个历史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何用法变化,都是值得思考探索的主要问题。自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至今,语言学者们对介词进行了各类研究,但由于学者们对介词的定义和研究方向各不相同,研究的相关结论有的被广泛认同,有的仍存争议。20世纪90年代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介词研究进入了新领域。章士钊作为第一次使用“介词”术语的研究者不仅修正了《马氏文通》,还详细区分了前置词和后置词。沈家煊提出了九条原则,此后又高度评价了介词研究理论,他认为了解介词语法标记的历史演变过程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而是要明确词义虚化机制。[1]孙朝奋著书阐述了国外语法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介词研究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石毓智通过分析介词衍生过程,进一步明确了介词的衍生与联动结构的时间一维性有关。[2]刘坚等研究学者认为,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变化、语境的变化和重新分析,均能造成实词虚化。刘丹青认为介词应有前置与后置之分,他认为赋元动词是介词的主要来源,连动句的句法环境则是前置词的主要来源。陈昌来详细论述了介词框架中前置词和后置词的自由度问题,并详细区分了介词框架,将其分为四种主要类型。此外,张旺熹、李永等学者还分别研究过介词语义机制及相关衍生词的演化机制。据目前研究成果来看,相关研究学者们均从不同角度对介词语法化动因及机制进行过解释分析,但从整体研究方向而言,学者们都认为句法位置是首要前提,语义弱化则是必要条件。

二、理论基础

(一)语法化理论

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立足于历史史料来对语言发展进行历时分析。语言分析语法化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语言分析语法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汉语语法化研究初现规模,以汉语介词为对象的语法化研究不断兴起。介词动因与语法机制问题一直是介词语言学研究的重难点,目前学术界对于介词动因与语法机制问题众说纷纭,尽管存在认知上的分歧,但重点不外乎存在于动词是否能够转化为介词以及如何转化为介词两方面。金昌吉研究了动词后介词的虚化,并借鉴徐通锵“结构的不平衡是变异之源”的理论对动词向介词虚化进行了解释。[3—4]刘丹青认为介词虚化的源头不止有动词,还有名词以及其他词类,句法位置是修改的前提,进行语义弱化则为另一条件。[5]从介词语法化角度下探究介词功能化演变方式以及新型介词使用方法,利于补充介词功能整体发展演变史。

(二)认知语法理论

介词认知语法理论最早也被称为空间语言理论,利用人与自然相互协作所形成的理论概念分析语言环境,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有关的学术研究。空间认知语言理论分为语言象征性特征理论、语言总结性特征理论和语言认知性特征理论三大类别,三者协同互补,通过转移注意焦点,进而分析各种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活动。将介词置于句子中名词性短语之前,但不可独立作为句子成分使用,需要与搭配的名词组成介词短语,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完整成分。在一个完整的语句中,介词具有标记功能,修饰整个句子,或填补句中的遗漏成分。

认知语法打破一般词汇、词法和句法的界限,认为它们只有具体和抽象程度的差别,句法并非一个自足的系统。所谓认知性,强调人的语言知识首先是对“程序性”的认知,在其基础上形成对“陈述性”的认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伯江[6]、石毓智等学者开始着手使用认知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具体介词语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介词的重叠、词类本质特点、定语排序、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不对称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

三、介词功能发展演变个案研究

(一)关于介词功能类别的划分

汉语中介词一般用于句中名词或代词之前,表示介词与句中其他成分的关系,可以介引时间、处所、对象。例如:现在起(表示时间);(在)图书馆自学(表示处所);(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介宾结构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结构,起到修饰作用。有的介宾结构还可作定语成分,极少数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补语使用。“向、于、自”等介词可以直接与动词或其他词语搭配使用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作动词使用。

研究介词相关语义功能前,首先需要明确介词功能类别。针对不同介词演变,需要进行系统化研究,明确发展脉络,完善介词研究意义。目前研究界常用的介词的划分标准是通过语义功能来区分介词,再对语义功能进行细化,《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一书中主要将介词分为方所功能、时间功能、对象功能、目的功能和条件功能五类。表方所功能的介词主要指代方位及处所,在先秦时期应用较多;表时间功能的介词指代时间大多是从方所功能演变而来的;对象功能指代叙事对象。就汉语介词功能发展而言,方所功能、时间功能和对象功能因为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以及表意需求,是较早出现的介词功能。目的功能和条件功能则均能通过方所功能、时间功能和对象功能得到演变。下文的案例分析则是围绕这五类功能展开。

(二)案例分析

1.“比”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

“比”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对比的意思,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比”是两个亲近的人,互相依偎,携手向前。汉字发展到秦代小篆时期,“比”字演变成了一对夫妇弯腰垂手过膝向宾客鞠躬致谢。汉朝隶书阶段,弯腰致谢的夫妇演变成平坐搭肩的夫妻。现在汉语楷书中的“比”,较古汉语相比,平坐搭肩的姿势没有变,由此产生出接近、类似等义。“比”在先秦《左传》中,用来表示时间,意思是等到……时候。西汉时期,比常用作动词,后面连接形容词,《史记》故其比诸将最亲一句中,“比”就译为比较。到汉朝后期,“比”可以连接时间名词或短语,《三国志》中写道:“比数十日,得四千余人。”吴福祥等学者研究《云溪友议》后发现“比”在唐代具有比较功能。到了宋代《朱子语类》中“比”后面连接了表示数量的词语,才从真正意义上作为介词出现,逐步向现代汉语演变。[7]现代汉语中“比”的常见应用还是在句中充当介词成分。经过发展演变,“比”的时间功能逐渐转化为对象比较功能。但是“比”的时间功能出现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应用范围更广,更具现实意义。

2.“和”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

“和”字是新兴介词,作为介词出现时有着向、对的意思,除了连接名词、名词词组和代词外,还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康熙字典》中“和”字并无此用法,宋元时期,“和”出现介词用法,但并未得到普及,四大名著等白话文小说中,起到介词作用的大部分仍是“与”字,只有少量文字中使用了“和”字。近代文学中梁启超使用文言文写作,“和”没有介词用法。白话文运动代表人物的文章中,“和”又出现了介词用法。由此可见,在标准的白话文中,“和”从未作为介词出现使用。“和”字的介词用法,应该是在平民百姓日常交流中形成,再经由新文化运动推广,逐渐通用作为介词出现。汉朝《史记》中“和”作为动词多次出现,表示“拌合”。到了唐代“和”在《全唐诗》表示连接之意。宋代开始作为介引对象表示连同之意,《五灯会元》中曾有云“回头瞥尔贼身露,和赃捉获世无俦”。“和”作为介词出现时大都表示连同义,但仍有特例,在“老去和头全换却,少年眼也似椀(捥)将”一句中,无法阐明连接对象,故起强调作用。“和”的介词功能主要是对象功能,其发展演变属于功能内部的演变。

3.“用”的介词功能及其发展演变

“用”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先秦时期“用”本义为施行,使用。《史记》中也有许多指代对象的用例引申以为指任用,治理。商代甲骨文及金文中“用”又指祭祀,还可作为连词出现,表示原因。“用”是象形字,商代甲骨文中以桶形出现,是“桶”字的雏形。“用”的甲骨文形体是用三竖表示桶的三块木板,用横线表示把三块木板串联成桶。春秋战国时期“用”的结构形体虽有变化,但大体不出该框架结构。“用”在《史记》中有诸多用例,主要指代介引对象和介引目的。魏晋时期“用”并不作为介词出现,仅在《三国志》中出现使用情况。南北朝时期《宋书》和《南齐书》中“用”多作为时间介词出现。宋朝时期“用”常作为介词出现于药学文献及各类典籍中,例如《梦溪笔谈》《张载集》等。明清时期,“用”的用法相较于宋元时期逐渐减少。“用”想要以时间用法出现,必须与时间范围相搭配,且与其搭配的语句结构为状语。满足于以上两点条件,“用”才能演变出时间功能。与“比”相同,“用”也有多种词性,作为动词词性出现时有使用、适宜等义,以名词出现时表器物、器皿,作为代词出现时表疑问语气。《潜夫论·贤难》有云:“齐侯之以夺国,鲁公之以放逐,皆败绩厌覆于不暇,而用及治乎?”

(三)介词介引方所功能的发展演变

当代研究学者认为,介词的初始含义较多,空间引申义可延伸到现代汉语中其他抽象领域中。从广义层面来讲,介词的空间概念和使用范围与介词状态及性质等抽象概念有着密切联系。介引方所功能是介词最基本的使用功能,现代汉语中大部分介词的使用方式都源于介引方所功能的转变,所以介引方所功能所演变出的介词功能演变机制和使用模式是探索介词使用的重要部分。针对这一部分主要发展演变可先就介词介引方所功能的发展变化进行整合探究,从而达到探索介词介引方所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联系问题,明确介词演变的主要原因及发展规律。

1. 方所功能与时间功能之间的发展演变

就现代汉语介词功能发展理论而言,介词方所功能、介词时间功能和介词对象功能是最早出现的介词功能,符合汉语整体语句结构特点及发展需求。现代汉语中将介词的语义功能划分为五部分。发展初期介词的使用功能受限于汉语的语法结构,近年来,随着汉语句法结构的整体优化及表义要求完善,介词逐渐演变出新的方所介引功能及方法条件。介词介引方所功能可以衍生出相关的介引时间功能,同时与介词使用方法条件功能及介词对象功能存在密切联系。梳理分析不同时代阶段介词的发展演变史,对研究介词整体发展趋势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打”是宋朝文献中产生的新兴介词,宋代典籍中“打”已经作为介词多次使用,基本具备方所功能,直到清代才出现时间功能,用来介引时间起始点。

2. 方所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发展演变

古人对于时间概念并不准确,认为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与实践地点有着相关联系,所以古老介词大多具有时间功能。介词大多出现于甲骨文时期,在先秦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甲骨文及先秦时期的史料文献较少,在研究介词方所功能演变上缺乏史料支撑,科研进展缓慢,无法探究介词功能性演变。如何在当前语料支撑及学术研究下探讨古代介词功能的演变问题成为介词学术研究界的一大难题。例如,介词“就”是通过动词语法化演变而来,本意表接近、靠近,具有方所功能,南北朝时期受介词所处句中位置的影响,逐步演变出了方式条件功能。

四、介词功能的发展趋势

介词功能的演变是由特定条件制约的。在研究汉语介词功能演变的发展趋势之前,应首先明确现代汉语中介词功能的产生和来源。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介词大多由动词演变而来,句法位置及语义的改变,都可以使动词向介词进行语法化转变,介词使用位置的改变和语义弱化是导致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原因。

介词可以在特定语言条件下引申出其他意义与语法功能,使用中需要格外注意。有很多古老介词在新兴介词产生之后,词性功能发生转化,部分新兴介词承担了古老介词的含义表达,与古老介词形成同等竞争关系。在古汉语发展时期,介词数量有限,仅有的少量介词需承担多种介词功能。每个介词除了词性本身的介词意义,还承担着多种引申义。古老介词功能在现代汉语言中不断被新兴介词分化,这就导致古老介词释义单一,逐渐被新兴词汇替代。介词功能随着新老交替不断保持活力,实现自我完善。新兴介词由于词义的不断竞争,演变出了更多新词汇。随着现代汉语介词功能不断发展,介词表义更清晰明确,语义表达更精练。例如,介词“把”取代“以”的处置义,“在”取代“于”处所义,以及“叫”取代“教”的对象义等。

介词的双音化也促进了介词发展,介词一词多音,一音多义的现象,使介词功能更加简洁准确,“自从”“从打”“打从”以及“凭借”等 ,都属于两个单音介词组合的形式。

随着现代汉语中词汇量的增加,致使每个介词需要承担的功能更多,但如果介词功能过多,则会违背语言经济性原则,导致介词数量激增,不利于研究发展,因此发展介词语义功能专一化也是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五、结语

实现介词语法化发展的未来研究中,可将介词理论加以分类归纳,比较研究,得到相应结果。当前时期的介词研究学者,偏向于描写口语实际,并力图在显像因素中进行分析,以反映介词的实际理论价值;而部分研究者在探讨理论方法的同时,也以介词语言实际情况为基础,在论述方法中寻求新的立论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介词虚化研究已出现突破性发展,并产生了全新的研究范式,其中也涉及介词虚化的专书断代研究。现代介词学主要面临着两个趋势,一是逐步实现介词功能单一化,二是以新型词语取代旧式词汇。对于介词演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亟须进一步深入探讨。现今研究力求在介词研究的现有框架中对历史时期的介词演变面貌进行描写,避免出现古今杂糅的现象,增强介词研究科学性。新时代的介词研究方向有助于揭示个体介词化研究中无法讨论的演变规律,从而推动介词相关平面研究,作为构建汉语语法系统的重要支撑点。

猜你喜欢
方所介词现代汉语
介词和介词短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实体书店,透过“方所”觅“方舟”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