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文学课程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2022-11-18 18:26
文教资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四平革命红色

苗 迪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维护和平,历经数年革命斗争所积攒下来的光辉成果,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在,指引着未来。然而,在这个百年的发展与变化中,不同思想观念经历了数次交融与碰撞,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诸多新变化。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所呈现的新变化、新挑战,作为文学类课程作为民办高校文学院的主干课程,如何在专业课中建立有效的机制,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民办高校文学课教学的必然任务。

一、红色资源及四平红色文化资源解读

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历史革命与战争过程中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是时代变迁与发展的见证,它是带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历史遗迹,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牢记历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吉林省四平市作为一座拥有历史的城市,它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以及宝贵的革命精神,到处都可以看到革命历史遗迹,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留下的宝贵红色资源。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

“红色资源”的内涵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向去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它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而进行的历史奋斗与努力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红色资源是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含革命遗址、遗迹,以及纪念地与纪念馆等物质载体,又包含理论、路线以及方针政策等制度文化,是各种信仰、价值观念、革命精神以及道德文化的总概括。[1]

红色资源可以划分为隐性精神资源、显性物质资源。其中显性物质资源是党领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历史过程中的遗存,是后人纪念革命烈士的场所。这些纪念物品是珍贵的教育资源。而隐性精神资源则是隐藏于革命战争背后的历史事迹与革命奋斗精神,以及后代人为了继承与发扬党的历史优秀传统、探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文化。

(二)红色资源具有的特点

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取得的光辉革命成果,主要有以下特征。

1. 先进性

红色资源作为中国独有的先进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进步性及创新性。它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标尺,是当代大学生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回顾中国一步步成长与变化的参照。

2. 多样性

红色文化涉及范围广、形式多,主要体现为各种革命纪念地、革命遗址,以及各种英雄事迹,不仅有人们能看见的具体建筑,更有人们可以传颂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红色文化的多样化为其传播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随时感知、学习红色文化。

3. 长期性

红色文化是先辈革命战争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它是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抛弃自我、舍小家为大家等精神的代表与总括,所蕴含的各种精神与信念为深陷困难与迷茫中的大学生指引了方向。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教化意义与影响是人尽皆知的,它指引着大学生朝着积极的、正确的方向发展与成长,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四平红色资源基本概况

四平这座“英雄城”经历了许多革命战争,留下了需要历史事件,为后代人留下了许多丰富的、种类繁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较为著名的“四战四平”。它作为解放战争中的一场十分重要的战役,不仅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伤亡惨重,而且波及的范围广、影响也大,因此有“东方马德里之战”一说。经过“四战四平”四平得到解放,它的胜利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四平这座历史古城承载了太多的英雄魂,被人们誉为“英雄城”,英雄们为后人谱写了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精彩诗篇。[2]

目前,四平红色文化建筑主要用烈士纪念碑、战斗纪念馆、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等。其中四平战役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列为第26条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第一站,成为中国100个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之一。四平地区的红色文化还包括丰富的红色文艺作品、书画展览、抗日战争精神、“四战四平”精神和“马仁兴”精神等。这些历史是四平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不同历史时期争取民主、不懈努力的真实写照,是四平人民为保卫家园、反对列强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及民族团结的红色精神体现,这些宝贵的历史对于引领当代大学生积极认同并践行红色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四平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都承载着“我党的大革命史、艰苦奋斗史和英雄历史”。将四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代民办高校的文学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专业课程理解,尤其是涉及中外革命历史、英雄史诗、红色事迹相关内容,可以引入四平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是红色文化建筑参观领悟还是英雄事迹的传播,这样向学生叙述身边红色事迹,使学生感同身受,对于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以及革命战争过程,正确看待自身的责任使命,坚定共产党的领导信念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在民办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中融入四平红色文化的路径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借助“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来开展的,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3]高校各学科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形式也因科而异,因此如何将四平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方法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而作为高校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民办高校的文学课程也必将紧跟时代步伐,本文以四平这座“英雄城”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例,探索将本地域红色资源引进文学类课程教学的途径,助力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一)厘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

民办高校的文学课程主要有外国文学作品鉴赏以及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大师作品赏析。作为文学课程教师,应该借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的机会,深入挖掘外国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积极的思想,以及中国现当代作品中所暗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4]深入教学思想,时刻以此为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还要注意挖掘作品创作背后的历史故事。思想文化存在于各种历史与文学作品中,和中外文学作品欣赏的结合离不开思想文化资源的依托。中共对牺牲和流血的恐惧所留下的四平红色文化资源应该成为教学资源,教师应将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发扬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将四平红色文化资源恰当引入民办高校文学课程教学当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落实“扎根中国办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做好教学设计,将四平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备课之初,充分考察熟悉四平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之上继而充分挖掘四平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外文学作品的契合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效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实际教学设计之中。课前,教师可以在雨课堂发布任务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要讲授的文学作品,同时推送有关四平红色文化的微视频,使学生主观上把课程内容与四平现有红色文化有一个印象与概念。

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与课堂授课需求,恰当、合理地将四平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相似性入手结合四平红色文化内容,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走向实践思维,设计中外文学作品比较,进而深刻理解爱国革命的感情。例如,在讲解普希金的诗《致大海》时,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为教师先介绍普希金创作的诗歌背景,引导学生结合在课前收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并在课堂上分享。教师可以借助四平红色革命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普希金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当教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涉及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时,可以引入发生在四平地区的革命事迹,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马人兴、徐伟堂、李光正和朱海江等英勇先烈的革命精神,他们不怕敌人,不怕牺牲,为四平的解放和发展奉献了宝贵的生命,这种革命精神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同时传达给学生。

(三)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

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助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翻转课堂、雨课堂、智慧树等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形式,通过问题思考、探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鉴赏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有利于四平红色资源的整合。例如,在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时,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借助微视频,在课前让学生先欣赏四平地区的红色文学作品《四场战争和四个关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部作品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战争的残酷性与和平生活的弥足珍贵。然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评论作品、回答并解决于相关疑问。借助作品的不同革命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领悟现在幸福生活之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教师可以将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程之中,然后将微视频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丰富的四平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相关书籍和遗址深入了解四平红色文化资源,实地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四平保卫战塔子山战斗遗址”等红色革命遗址,让学生根据自身感悟撰写心得,并通过课堂学习将四平红色革命历史事件的伟大精神扎根于学生心中,启迪学生的心灵。

(四)依托文化载体,拓展育人平台

实践育人的关键在于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做到把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四平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载体。无论是当年的战场,还是为纪念这段史诗般的历史而建造的标志性建筑,都将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展示舞台,让学生在红色文化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真正理解、相信、运用,有效实现知行统一,从而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四平红色文化载体也是四平地区高校文学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四平战役纪念馆是学生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它依托展览馆、半景画馆和电影馆,展示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四平地区解放战争、国防战争、关键战役和恢复战争中的历史。它还可以使这一地区的大学生不断从中国东北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上汲取精神力量,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成为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此外,教师可依托四平红色文化载体和中外革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节假日参观相关景点,走革命烈士之路,与身边的人一起传播和弘扬四平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四平红色文化遗址及相关建筑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四平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三、结语

在民办高校文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四平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还能提高课堂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能加深学生对文学课程的进一步理解,贯彻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把课程思政精神贯穿于文学课程的全过程,全面育人,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四平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对四平保卫战的沉思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
象棋棋局答案:
对四平保卫战的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