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获得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分析

2022-11-18 18:26张慧珺
文教资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刘 旬 张慧珺 袁 珍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获得感”,真正践行教育部的教学要求,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展现出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在新时代,“学生获得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重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学生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基于学生获得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进行详细分析。

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中,学生获得感具有一个相对广泛的含义,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通过对知识进行感知和思考,获取在头脑、情绪层次上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引起的一种心理上的变化。在理解“获得感”时,可以将“获得”与“感”分开进行解释,所谓的“获得”便是学生获得知识,而“感”则是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灵感、获取情感。[1]学生具备获得感后,便可以将自身的情感和自身利益进行紧密联系,调动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获得感的分类

(一)知识层面获得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知识层面的获得便是在学习思想政治内容过程中,对知识开展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充实感和实在感。教学内容在进入学生头脑时,通过理解、学习、记忆、升华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2]客观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需要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知识一般是针对某种标准、原则、规则的表述,所以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时,需要通过大脑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对知识层面的获取,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构建系统、规范、标准化的体系,有利于形成价值层次的认同感。

(二)情感层次获得感

学生情感层次获得感是指在学习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知识之后,通过知识内化的形式,在情感上获取的幸福感和充实感,切实让学生心灵上感受到喜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便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学生获取知识之后,在知识内化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种自发推动、情之所至的主体自觉活动。[3]

(三)行为层次获得感

理论终究要回归实践,行为层次获得感便是指学生在知识获得与情感获得的基础上,自身行为发生的转变,是一种肯定、正向的发展。行为是实践的根本,行为诉求与社会标准大体吻合而产生的认同感,能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纳社会标准,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便是让学生成为具备正确思想道德观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的好公民。 [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从行为层次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践行公民道德规范。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获得感教学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客观层次上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多,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刻板印象,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了解得也相对较为浅显。重视强调学生心理获得感,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奠定思想价值基础,真正将学生作为中心,促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深入他们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借助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等诸多教育教学创新模式,让他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真正地获得思想启迪、灵魂净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中获得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思想,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合当代高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从小备受长辈们的关爱。但过度的宠溺和疼爱,会造成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分享与合作,这对他们未来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引入获得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照自己的行为、思想的同时,在心理获得感的驱动下,获得情感和知识层次的认知,了解是非、善恶、美丑,在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与公德意识下,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日后生活、学习、社会交流打好基础。然而在互联网思潮冲击之下,有些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出现扭曲,引发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爱慕虚荣等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重视提升获得感,真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分析、线上线下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照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行为是否得当,纠正自身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不符

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教学质量。[5]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无法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知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学工作供给之间相互统一。客观来说,造成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不统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思潮日渐多元的当下,中华传统文化断裂、流行价值观多元化、弘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坚定等各类现象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其次,很多教师忽视了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教学工作当中,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最后,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层次来看,有些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现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时代感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结合实际经验深入体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容。

(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是将理论性的思想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理论最终需要回归到实践当中。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教学,很难让学生们结合当前社会的物质、精神、文化等内容来深入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涵,直接造成学生们获得感下降的问题。[6]此外,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时,往往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深入体会和思考,从而导致理论知识在学生内心中具体化并产生认同感的机会较少。一些教师不擅于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较少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来解读社会热点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出现疏离感,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虽然理论知识在思维记忆当中存在,但是情感上无法与理论知识产生共鸣。思想理论知识空洞式、说教式教学方法泛滥,非但无法让学生产生实践中的体会和认知,反而出现普遍的厌倦和无聊情绪,从而难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用。

四、增强学生获得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是教育者“唱独角戏”,学生们才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以便于实现学生知识层次的获取感。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把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1. 以学生为中心,结合需求为其答疑解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心理需求,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努力帮助他们排忧解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实际情况紧密契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2. 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实现教学改革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教学思想等方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源,有针对性地整合到教学工作当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现代感和吸引力,为提升学生获得感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

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提升“获得感”的基础保障之一,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教师必须重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融入实际教学中。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进行内化,就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进行分析。[7]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理解、自主谈论、自主探究,利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诸多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引导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内化知识,强化获得感。

2. 理论结合实践,高效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展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用。将“知识内化”与“实践外化”紧密结合,既要注重理论教学的渗透,更要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定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体验”,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获取感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三)融入情感教学内容

马斯洛曾经提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学习天赋,并且生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通过一定程度的兴趣与潜能激发,可以全面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认知,通过对教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让他们从态度、认识、情感、意志的层次上都出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作为关键课程,应着力提升学生的获得感。[8]

1. 融入生活化教学因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客观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当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融入教学工作当中。充分调动起广大学生学习、探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从身边事物出发,切合实际地对事物进行充分地了解分析,增强学生们的获得感。

2. 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多媒体内容

在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积极地随着信息化趋势发展。客观来说,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备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信息高速传输,而且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实现新型教学模式整合。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播放,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将“慕课、智慧课堂、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教学工作当中,帮助学生很好地进行复习,理解感悟知识。

五、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的“获得感”,强化教学实效性。在实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获得感”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创新多元化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手段,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