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后习题,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2022-11-18 18:26王军平
文教资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习题课文

王军平

(马渠镇中心小学,甘肃 庆阳 744512)

课后习题是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一个板块。课后习题中不仅蕴含一些教学重难点,还包含一些教学建议;不仅蕴含一些丰富知识的题目,还包含一些发展能力的题目等。以课后习题这个板块为媒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教材编写者深度对话。通过对话,学生就可以进一步明确阅读的方向,确定阅读的重点以及突破阅读的难点等。[1]然而,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发现课后习题的利用率并不高,一些教师只是将课后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更有甚者根本无视课后习题的存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很少用到课后习题。而这也就大幅缩减了课后习题在助力课堂教学效益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尽管这些被设计、编排在课文之后的练习题,被冠之以课后习题的名称,但是,这并不代表课后习题只能在课后使用。事实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后习题为指引,更为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以课后习题为支架,更为有效地进行课中探究;以课后习题为桥梁,更为有效地进行课后拓展。

一、课后习题课前用,让预习更奏效

扎实、有效的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奠基石。没有扎实、有效的预习,通向高效课堂的道路就会“千沟万壑”。在学习新课之前,小学语文教师总是会老生常谈地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但是,在学生眼中,似乎只要熟读课文、认识生字,就算是认真完成预习任务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熟读课文、认识生字,只是扎实、有效预习的基本要求。除了这些基本的预习要求之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预习要求,如读懂课文内容、厘清文章框架、感悟文章思想、体会文章情感、对话教材编者、认清文章在整个单元以及整本书中的地位等。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所以他们的预习大多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鉴于小学生有限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指导他们更为有效地预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后习题就可以作为一种指引学生扎实、有效预习的指南针。[2]

(一)以课后习题为导向,厘清文章框架

为每个自然段标序号,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一项基本内容。让学生给自然段标序号的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学生在课中探究学习、合作阅读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自然段。不过,这只是一个浅层的目的。深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厘清文章的框架结构,从而在整体上对文章有一种清晰、具体的认识。厘清文章的框架结构是课前预习的一项根本任务。为了指导、引领、启迪学生在课前更为准确地厘清文章的框架结构,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以课后习题为导向,学生就能够脉络清晰地厘清文章的整体框架。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为例,为了让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方向、有实效,教师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一,即让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课后习题一。按照课后习题一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认知默读课文的前提下,脉络清晰地厘清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并以流程图式的思维导图,将该顺序描述、表达出来。以课后习题一为指南,学生的预习目标就不仅仅限于熟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还在于厘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即课文的描写顺序等。

又如《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是小说《小英雄雨来》的一个节选,所以篇幅比较长。倘若学生课前预习不扎实,那么,在课中好多教学活动根本就无法开展。为此,教师以课后习题一和课后习题二为指南,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预习。通过完成课后习题一,学生就能够对“小英雄雨来为什么是英雄”这个问题有更为精准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完成课后习题二,即给课文的四个部分添加小标题,就能够让学生厘清课文的框架。

正是因为课后习题的巧妙运用,才让学生对文章框架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晰,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内容等。

(二)以课后习题为导向,体会文章情感

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凭借自身的阅读能力,读深悟透文章的思想情感。一方面,通过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可以产生更多的观点、想法,可以让课堂中更好地参与讨论与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以课后习题为导向,学生在课前可以更为精准、更为细致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可以有效避免走入体会文章情感的歧路、岔路等。[3]

例如,在预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课后习题一和课后习题三的要求去体会每一首古诗的思想情感。课后习题一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有感情”,应该有什么样的感情,或者说,学生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去背诵古诗呢?对此,学生在一开始并不知晓、并不了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古诗,去体会、去感知每一首古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课后习题三,更是明确地告诉了学生体会三首古诗思想情感的方法、路径,即让学生结合注释、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可见,课后习题的巧妙运用,能够让学生找准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方法,降低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难度,以及提升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效度。

(三)以课后习题为媒介,对话教材编者

教材编者在编排教材的知识体系、单元框架等内容时,可谓用心良苦。对于学生来说,为了能够从教材的文本中习得更多的知识,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应该准确理解某一篇文本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或者说,应该准确理解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学生理解编排意图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与教材编者对话的一段历程。一些课后习题,可以成为学生与教材编者对话的媒介。[4]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学生在旅行中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同时,该人文主题也是本单元的组文线索之一。《草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课前预习时,通过让学生思考课后习题三,即让学生和同学交流自己与人惜别的经历,就可以让他们明确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就会明白在旅途中,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美景,还可以体会到生活乐趣。

由此可见,课后习题课前恰当用、巧妙用,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运用,能够让课后习题指引学生更为准确地厘清文章的框架结构,更为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更为高效地与编者对话交流,进而让学生更为扎实、更为有效地预习。

二、课后习题课中用,让课堂更精彩

在课堂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紧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好比是一种向导、一种导航,能够引领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从单一视角解读走向多元视角解读等。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绞尽脑汁设计这样的问题。殊不知,以课后习题为切入点,教师可以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地设计一些提升学生阅读效益的问题,即课后习题课中用。

(一)利用课后习题,打造精致课堂活动

精彩的课堂源自精致的课堂活动。教师精心打造的精致课堂活动,是助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推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巧妙、适度、恰当地利用课后习题,教师可以打造一些精致的课堂活动,可以更好地发挥课堂活动在达成教学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的作用。[5]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二设计了一项课中自主阅读活动、一项课中讨论交流活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围绕“盼”这一心理活动,对比、分析、判断课文哪些部分写得比较详细,以及要求学生从这些写得比较详细的部分中,选择两处写得较为生动的地方,并思考这样写究竟有什么好处?在课中讨论交流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课文哪些部分写得比较具体,以及为什么要具体写?显然,无论是自主阅读活动中提出的相关要求,还是课中讨论交流活动中提出的相关要求,都是课后练习二的题目要求。教师围绕课后练习二的题目要求设计的自主阅读活动也好、讨论交流活动也罢,不仅为学生深度阅读指明了方向,还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精彩。

《只有一个地球》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围绕课后习题二设计了一项课中讨论交流活动,即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与交流“我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个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此项结论的形成过程变得脉络清晰。同时,课堂也因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来看,课后习题课中用,既有助于教师设计更加精致的课堂活动,也有助于教师打造更为精彩的课堂。

(二)利用课后习题,组织开展师生对话

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确定师生对话的话题,怎样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师生对话呢?唯有选择合适的话题,采取恰当的对话方式,师生对话才能够更有实效。以师生对话为契机,学生才能够从蜻蜓点水式阅读走向蜜蜂采蜜式阅读,阅读才会更加有深度、有效度。在课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扎实开展有序、有效的师生对话。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二组织学生开展师生对话。课后习题二的内容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并大声朗读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之后,联系、对比自己过春节的方式,寻找、发现、归纳北京的春节与自己家乡的春节有哪些异同之处。利用课后习题二,师生对话的话题可以确定为“北京的春节与家乡的春节之间的异同之处”,师生对话的方式则可以采取问答式、讨论式等。

显然,利用课后习题,不仅可以确定师生对话的话题,还可以确定师生对话的方式。围绕合适的话题、利用适宜的方式,师生对话也就会从低效走向高效、从浅层对话转向深度对话等。

(三)利用课后习题,有效开展达标练习

课堂达标练习,既是教师检测学生学情的一种媒介,也是发展提升学生素养的一种抓手。紧扣教学目标、题型难易适度是课后练习的基本特征。为了设计与教学目标更相符,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的课堂达标练习、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

例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三开展一项达标练习。课后习题三的内容是让学生读“威尼斯的小艇……仿佛田头里的水蛇”这段话,并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这道课后习题只是一种启迪、引领,教师可以根据这道习题的内容、形式等,再额外设计一些课堂达标练习题,据此更好地发挥课堂达标练习题的作用等。

实践证明,围绕或参照课后练习题,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紧扣教学目标、难易更加适度的课堂达标练习。学生通过完成这种类型的课堂练习,就可以更为有效地发展核心素养。

三、课后习题课后用,让拓展更适度

在课后,学生不仅需要及时巩固相关知识,还需要适度拓展相关知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等,却感觉到茫然。对于课后拓展的问题,教材编写者对此也有所考虑,并且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些建议、带来了一些参考。那么,教材编写者的这些建议、参考等,具体在什么地方呢?事实上,教材编写者对学生课后拓展的各种建议、参考等,均隐含在课后习题之中。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合理地运用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性学习,让学生的拓展学习更加适度。

(一)利用课后习题,拓展学生的理解深度

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是教师设计课后拓展作业的一项基本目标。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教师可以创新课后练习的形式,丰富课后练习的内容,据此更好地发挥课后练习在拓展学生理解深度方面的作用。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课后练习设计一些课后拓展练习。围绕课后小练笔,教师可以设计一项课后拓展作业,即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恰当地联想一些桑娜“沉默”时的心理活动。这项课后拓展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更进一步地分析、思考、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等。当然,课后小练笔只是一种导向,即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联想,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师在围绕该课后小练笔设计课后拓展练习时,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揣摩桑娜在“沉默”时的心理活动,还应该让学生揣摩当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时,她的内心深处在想些什么,她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也可以让学生猜测,当桑娜的丈夫拖着湿淋淋的渔网回家时,桑娜不敢抬起眼睛看自己的丈夫,这时,桑娜又会想些什么……类似于这样的拓展,既能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也能够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等。

实践证明,恰当、合理、巧妙地利用课后习题,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更为适度、更为有效地拓展。与一些重复机械的课后作业相比,类似于这样的拓展性作业能够显著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更好地发挥课后作业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等。

(二)利用课后习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教材的篇幅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内容也是特别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立足教材内容,利用课后习题,适时适度地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随着学生知识广度的不断拓展,他们的基础知识会更加厚实,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不断发展。[6]

以《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四“阅读链接”引领学生拓展知识的广度。通过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学生就会对威尼斯有一种初步的认识与了解。紧接着,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阅读朱自清的《威尼斯》以及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就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让他们对威尼斯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等。

显而易见,利用课后练习,教师可以丰富学生课后学习的内容,创新学生课后学习的形式以及提升学生课后学习的效度。尤为重要的是,课后练习的巧妙运用,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思维能力更加活跃。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巧妙利用,或将其用作课前预习的向导,或将其用作课中探究蹊径,或将其用作课后拓展的桥梁。如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会因课后练习的巧妙、合理、恰当运用而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习题课文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抓住习题深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