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2022-11-18 20:08秦思远肖垚
现代园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河道水体规划设计

秦思远,肖垚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

城市河流是城市进行防洪、排涝、蓄水、引清以及航运的重要水道,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水资源,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在近些年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十分重视绿色环保的发展和建设,对于城市污染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生态修复视角下,推动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全面提升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充分完善生态系统。

1 研究背景

我国现阶段对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基本是对河道硬质景观方面的建设以及设计,其中对于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的建设方式缺乏深入分析,要从长远角度分析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建设,为未来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提供充分的理论数据基础。生态修复的治理与城市河道景观的设计,需要深入的融合,通过融合景观建设与生态属性,提升生态化的效果,也便于未来河道的景观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2 城市河道现状分析

城市河道是现阶段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直接反映出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情况。这是城市当中十分重要的公共空间环节,也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群众生产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城市河道景观建成之后,不仅可以保障基本的河道功能,也可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特别是在城市的居民生活中,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河道周围的土地价值,进而帮助城市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随着我国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出现了过度利用和开采的情况,导致城市在实际的河道建设中,面临河水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问题,同时加上生态防护功能问题的影响,导致城市的规划建设环节受到直接的影响。现阶段进行城市现代化设计中,城市河道规划设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使景观工程项目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联系并不紧密,在其建设中,存在滨河建筑风格与场地之间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在河道设计中,仅仅是对城市防洪防灾的需求,导致其河道旁边有过多的防洪底板,与当地河床和水文的形态相出入,影响当地的河道景观亲水性。

3 生态修复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3.1 水安全

河道是城市十分重要的基础组成,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空间。为保障游人的安全性,需要构建一个城市河道的水安全标准,并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全面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特别是河道后续的改造,或者景观的设计,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要保证设计工作能够符合河道的防洪能力,并在汛期不会出现河水漫堤的情况。

3.2 水质管理

分析城市河道的水体现状,发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加上水质比较差,导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避免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进入城市河道当中。其次,还要对城市河道当中的既有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以及处理,全面提升城市河道内部的自净能力。以开展微生物净水或者生态浮床的设计方式,对城市河道当中的水质进行针对性的修复以及处理。另外,还要在日后进行针对性的监督和管理,以此全面提升水质。

3.3 生态保护

城市规划设计环节,要全面丰富河道生物群落数量,以此丰富生态多样性,塑造较为稳定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城市的河道生态修复工作开展中,可以使河水保持较强的净化能力,保持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控制污染的最小化[1]。

4 规划设计原则

4.1 安全性

河道的安全性设计原则,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始终在景观生态的修复建设开展中,基于城市的实际防洪规范和标准,保障河道可以实现基本的防洪排涝的功能性。同时对于河道造成不良安全影响的要素,都要集中解决处理[2],提升河道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也相应地实现服务于人的效果。

4.2 以人为本

河道景观的设计工作,本质上为人提供休闲场所的设计工作,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想法。实际设计环节,要考量周围河道的区域人流量,为区域当中民众提供科学合理空间环境,同时加强对城市建身、休闲以及娱乐的功能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功能丰富的景观环境,满足人们的需求。

4.3 文化性

城市的长期发展中,为了保障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需要在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中,始终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因素出发,进行相应的河道景观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3]。其中对于城市文化特色的分析中,在河道的两岸位置,建设建筑小品,保留特色文化,提升河道景观的设计合理性。

4.4 整体性原则

城市河道是城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障河道可以与周围环境实现较为完整的融合,就要在其建设中,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当中,需要充分融合河道景观和周围环境,之后重视景观要素之间的衔接关系,避免河道景观与周围景色风格的不统一问题。另外,在规划设计环节,也要避免对景观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河道的功能性、生态性以及其他方面,都要进行充分考量以及统筹规划,提升河道的综合功能性[4]。

4.5 经济性

经济性是一种景观规划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考量要素。城市的河道规划设计环节,始终要保障建设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就近取材,避免建设环节的不必要浪费。例如,在绿化设计过程中,要优先选择本地树种,也是保障植物可以与当地环境实现较高适应度的设计方式,将规划设计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5.1 水体净化与修复

5.1.1 截污控源。在城市的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首先对排污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同时,保障在后续建设开展中能及时找到污染源头,并对污染物进行集中的截流处理,避免对河道的自我净化带来较大的压力。如在建设过程中,在河岸周围建设污水截流管道,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输运泵房,将污水截留运输到城市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的系统中。而在处理老城区雨污河流问题时,可在岸边设置溢流控制装置,实现对污水的处理,这样能很好地处理城市中无法进行管线布置的区域。其次,在污水处理中,还要重视没有处理的污水管控,避免流入到河道当中。最后,管道的排污口要与河道水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并设置出止水装置,避免暴雨等极端天气,出现倒灌问题[5]。

5.1.2 加强水体自净。城市河道的设计过程中,要保障水体保持较高的自我净化能力,例如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情况,就可以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处理方式,控制水体的污染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在将水体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使河水较为清澈。现阶段利用大量水面上的浮藻以及清除水底淤泥的方式,可以实现良好的处理。在进行河底的淤泥处理过程中,可提升河道的整体深度,也相应地控制了整体的建设成本。也可以在规划过程中,利用曝气复氧的技术,在河道中建设曝气管,通过人工充氧的方式,提升实体溶解氧的整体效果,最大化保障在较短时间周期,将有机污染物进行相应氧化处理的方式,提升水体的净化效果。

5.1.3 生态浮岛。在生态景观的建设开展中,基本为人工建设的浮岛方式,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搭建设计,同时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浮岛上种植植物。这种生态浮岛的设计方式,在较为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域,可以很好地控制氮、磷以及COD 的实际含量。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因此极大控制了人工资源的投入量,对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工作起到较大的作用。其中进行生态浮岛的建设开展中,需要重视植物的种类及基质材料的选择,并控制气候方面的不利影响。

5.2 植物群落的恢复与重建

在植物群落的修复以及建设环节,是整个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植物的群落往往有较强的功能性,可以为生物提供较为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在生物多样性的建设中起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河道景观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始终将重建与恢复自然植物群落为基本建设目标,基于自然的内部规律,尽可能选择本地植物群落。避免在缺乏对植物的系统性分析的前提下,盲目引入外地植物,以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河道的生态平衡。

5.2.1 湿生植物带。对生长在水中或者河湖岸边的植物设计中,要基于其水中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植物种类划分,其中涉及到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等类型。挺水植物的茎和叶都会伸出水面,而根茎则会在水中进行生长。浮水植物则是一种浮叶植物类型,在植物内部存在较多气体,以此出现的叶片和植物本体,可以较为平稳的附在水面上。浮水植物可以利用较大的叶片,遮挡光线,抑制水体中的藻类生长。沉水植物生长中,始终都存在水体当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可以很好地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5.2.2 水陆缓冲植物带。是指在靠近河道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其中城市河道的水土保持过程中,受到汛期影响,水位上涨,河水流量增大,导致区域当中经常受到水体的浸泡或者冲刷。特别是在枯水期建设中,河道的水位比较低,导致水体当中的土壤环境较为松散。因此,现阶段进行水陆缓冲植物带的植物配置过程中,要积极提升河岸的景观设计水平,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类型,提升整体河岸土壤的渗水性以抗侵蚀的能力。还要结合不同的生态功能性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及分析。其中水陆缓冲带的设计,保持视野通透,利用开敞式的植物空间建设方式,选择植物种类较多的建设方案,提升岸边的可靠性。

5.3 构建湿地

湿地是一种自然环境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存在于间歇被河水或者洪水淹没的水域当中。在地质较为平缓、河流弯曲度较大的区域当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河道周围的湿地情况。在湿地构建中,由水体、植物脊椎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和基质组成,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复合型生态净化系统。

在湿地的建设中,植物的选择要分为水生植物与湿生植物类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利用较为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如氮、磷、钾及重金属物质。另外,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系可以在湿地的基质中,形成较为明显的间隙,便于水体在基质中传输以及渗透,避免受到水体运动不良的情况,导致区域中出现明显的结块问题,使得水体原本的功能性不佳,让其根茎位置出现有氧区域与厌氧区域,影响植物呼吸以及光合作用。对于这种植物群落的构建方式,可以提供较多的功能性与价值。要积极选择乡土植物及多年生植物,避免出现植物枯死的问题,给水体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只有充分保障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加上对于少量种植景观性较高的植物种类的分析,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植物的整体景观效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城市河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在生态修复视角下,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及分析,同时充分保障设计中,符合当地的实际环境需求,提升整体建设的合理性,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河道水体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人本理念下机场建筑规划设计措施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弯道之妙
撮粮之术(下)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