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探索

2022-11-18 21:09李娓婷余文挺陈帅黄恒康
江西农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片区规划生态

李娓婷,余文挺,陈帅,黄恒康

(抚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西 抚州 344000)

抚州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应着重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进行全面发力。

1 以生态宜居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烈的秀美乡村建设上破题,搭建起乡村振兴的平台

抚州市最大的优势是自然条件,最好的资源是生态环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要立足市情农情,将生态宜居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要求最迫切、感受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加快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

1.1 坚持自然生态理念

为了守护秀美的田园风光,保留浓浓的乡土气息,传承深厚的农耕文化,始终贯穿自然生态的理念,在过去“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更加严格新“三不”:一是不过度城市化。注重在农村融合城市文明,传导社区文化,享受现代生活,但杜绝过度导入城市建设元素,过度使用城市建筑材料。坚持建设风格有乡村气息,建设用乡土建材,施工用传统工艺,不过度使用大理石、路沿石,不建大公园、大广场,凸显抚州乡村赣东韵味,使乡村成为市民向往的目的地。二是不过度工程化。从尊重自然出发,用生态的方法整治农村环境,按照功能需要确定工程方案,基本做到:非机动车道尽量不铺设水泥路,非排涝沟渠尽量不三面硬化,非功能需要,水塘尽量生态护坡,非特别需要,农民房前屋后尽量留住花园、果园、菜园。三是不过度开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中异军突起和一哄而上的现象并存。抚州市在深挖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在全域旅游规划引领下有序开发,坚持在有大景区辐射或大产业带动下配套开发,坚持在有可靠经营主体和丰富业态下精心开发,坚持条件还不成熟时只保护不开发。

1.2 坚持高层面规划

实现生态宜居的高目标,就要用全域观、系统观、效益观来精心搞好“三个规划”。

1.2.1 做好空间布局规划

以县域为单位,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遵循农村演变规律,按照发展型、保留型、自然消亡型和古村落四类村庄,做好县域村庄发展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建设发展型村庄,规划上预留发展空间,建设上适度提高标准,服务上力求系统配套,逐步发展成农村居民集居地;合理建设保留型村庄,以“七改三网”进行一般性整治建设,改善农民人居环境;撤并自然消亡型村庄,整合其有效资源,在还没有撤并的情况下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保护开发古村落,以保护为要开发为辅,用“一栋古建筑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古村落就是一部历史,一条古驿道就是一道风景线”的理念,成熟一个开发一个。

1.2.2 做好片区规划

按照旅游线路、乡村产业布局、原有示范路提升这三种不同方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划定大区块进行整体规划,明确片区发展定位,统筹规划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制定片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1.2.3 做好建设规划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置垃圾收储转运设施,推进“厕所革命”,健全配套服务,建设生态宜居村庄。同时,根据片区面积大小和村落分布情况,选择2~5 个数量不等的发展型村庄作为片区支撑点,进行精心打造、精致建设,与其他进行一般建设的村庄实现“荤素搭配”,各美其美。

1.3 坚持大体量推进

按照县域空间布局规划,依据产业体系和资源优势,把县域划分为若干片区,分3 年逐步推进。按照片区规划大体量整体建设,使片区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基础设施联通平台、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产业培育培植平台、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和项目平台。特别是注重把有主导产业作支撑,有一定人口规模,有一定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的片区,引导发展成新的特色小镇。

2 以产业兴旺为根本,在对乡村振兴有支撑作用的乡村产业发展上扎根,夯实好乡村振兴的基础

2.1 选准首位产业

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原则,选准片区内首位产业,作为片区发展定位。对于有明显主导产业的片区,把主导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从完善产业链、产业配套和业态丰富上进行重点扶持,使它成为片区发展的强大支撑;对于多种产业并存、没有明显主导产业的片区,选择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有较强成长性和市场适应性的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培育;对于基本无产业基础的片区,根据片区内的资源优势,采取引入大型企业和植入重点产业的办法,充分发挥资源价值。把培育首位产业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根据本县(区)“两特一游”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以中药材、生态水果、绿色出口蔬菜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以生态畜禽、稻鱼综合种养、特色水产为重点的养殖业,以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2 做好“产业+”文章

通过“首位产业+”的方式,做好产业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黎川县聚龙湾片区立足传统渔业养殖优势,突出做好“渔+”文章,用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升级改造传统第一产业,以“渔+观赏”“渔+民宿”“渔+用品”等模式,发展水上乐园、饮食垂钓、休闲养生、精深加工,实现单一产业的多业态化,单一节点的链条化。

2.3 多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首位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切实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难题。一方面,要通过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联结模式,把小农生产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采取出租、土地入股等方式,把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

3 以生活富裕为追求,在起关键作用、牵动全局的城乡融合发展上结果,实现好乡村振兴的目标

推进乡村振兴,最终目标要实现生活富裕。要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3.1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城乡差距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基础设施,要通过建设以路网、宽带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把城乡联接起来,拉近城乡距离,缩小城乡差距,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市民下乡休闲、村民进城购物等城乡交流提供方便。

3.2 推动城市要素下乡

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文化等要素下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通过做美农村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优化社会环境和行政环境,引进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入驻农村;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人才和技术服务农村、实现价值,真正使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

3.3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把城市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就业、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提升乡村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片区规划生态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创新又贴心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盱眙生态藕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