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效益分析

2022-11-18 11:36于兴博
新农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建平县农作物秸秆

于兴博

(建平县农机学校,辽宁 建平 122400)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状况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临朝阳县,南部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赤峰市隔老哈河相望。建平县面积4865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4万人。

建平县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降水量平均614.7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120~155天。春秋两季多风易旱,风力一般2~3级,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强。

1.2 农业生产概况

建平县总耕地面积275万亩,农民人均拥有耕地6.1亩,居辽宁省第一位。2018、2019年建平县粮食产量分别达到10.005亿公斤、10.07亿公斤。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马铃薯生产基地”,并跻身全国产粮百强县行列;“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省级验收。

2019年,建平县谷物播种总面积216.89万亩,产量99.55万吨,其中玉米、谷子、高粱播种面积分别为128.47万亩、54.58万亩、25.14万亩,产量分别为72.02万吨、13.10万吨、13.11万吨;豆类播种面积6.07万亩,产量0.76万吨;薯类播种面积1.46万亩,产量0.36万吨。

2019年,建平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49879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6447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3231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3元。

农业机械化方面,近年来建平县全面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加快补齐机械化高效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等短板,成效明显。2019年全县玉米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8%,2019年1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表1 建平县2019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蓬勃发展,促进了建平县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推动建平县更快更好实现农业现代化。

2 秸秆资源状况

建平县农作物秸秆主要来源于玉米、谷子、高粱、小麦、稻谷、其他谷物以及豆类和薯类作物品种。

从农作物产量来看,建平县农作物中玉米、谷子、高粱是产生秸秆的三大主要作物。根据原农业部颁布的草谷比(表3)和可收集系数对建平县秸秆进行测算,2017~2019年,建平县秸秆理论产生量分别为1492142吨、1631306吨、1622201吨,秸秆可收集量分别为1297629吨、1382919吨、1374715吨(表2)。

表2 建平县2017~2019年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 吨

表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系数参考

3 秸秆综合利用现有技术

建平县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分为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玉米秸秆粉碎深耕翻压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是将秸秆粉碎还田后深翻掩埋或者覆盖地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培肥土壤的目的。秸秆覆盖还田在培肥土壤的同时,还具有调节地表土壤温度、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等特点,且不受土壤类型和耕层深度等因素限制,因此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但该技术要求具备较高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所以,适用于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和农场等集约化经营主体,但由于增加生产成本,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政策支持,保证秸秆还田顺利开展。

3.2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

全株玉米青贮,就是在玉米乳熟至蜡熟期,将带穗的整株玉米进行轧碎青贮,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

3.3 秸秆直燃锅炉供暖技术

结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特点和冬季取暖的实际情况,融合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优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环保型系列秸秆直燃锅炉供暖系统。其特点是将秸秆或其它生物质燃料打捆后直接燃烧,无需再耗能加工为成型燃料,运行热效率高达80%以上(燃煤热效率一般为60%~65%),与燃煤锅炉供暖系统比较,同等供热周期和同等供暖面积条件下,秸秆直燃高效锅炉供暖系统可节省50%燃料费用,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经济、环保和操作简便的特点。

3.4 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技术

玉米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技术利用玉米秸秆大比例替代其他材料栽培食用菌,特别是可以代替木质材料,替代比例可达35%~42%,减少对树木的采伐利用,保护了森林资源。

4 效益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4.1 经济效益

通过保护性耕作、秸秆粉碎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可使农产品增产、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玉米500~600公斤/亩秸秆产量计算,玉米秸秆还田腐解后,可减少氮磷钾肥施入5%~30%,亩节本25~30元,增加玉米产量可达5%~8%以上,增收节支80~100元/亩,秸秆还田是藏粮于田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利用秸秆青黄贮饲料、秸秆膨化生物饲料将有效减少牛羊育肥周期,实现种养产业循环发展,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还增加养殖收益。此外,农民可从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每亩获得收益120~150元,企业加工销售每亩增加纯收入150~200元。

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锅炉供暖的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使用其作为企业事单位、农户炊事取暖生活用能,将节约资源成本。既避免了农民田间焚烧秸秆和堆积河道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又降低取暖燃料综合成本低,经济效益较好。

4.2 社会效益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社会效益主要有:一是带动农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提高了种粮农户的基本收益,并提供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形成了秸秆收、储、运的新产业链。二是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农村村屯田间秸秆乱堆放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缓解废弃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效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4.3 生态效益

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翻埋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秸秆饲料化利用过腹还田,提升耕地质量,实现了高效率的秸秆能量转化;秸秆能源化利用可将替代燃煤等高能耗资源,减少大气有害物排放造成的空气环境污染;秸秆饲料化利用将实现可循环种养模式,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利用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延长利用链条,既能提高生物转化率,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猜你喜欢
建平县农作物秸秆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建平县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对策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