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重工:攻主业 勇创新 布全球

2022-11-18 01:00巩聪聪通讯员王为
山东国资 2022年9期
关键词:潍柴重工山东

□ 本刊记者 巩聪聪/通讯员 王为

2009 年6 月18 日,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重工”)在济南揭牌成立。

揭牌仪式上,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坚定而有力地说:“山东重工肩负着山东机械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殷切期望和重托。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开创山东重工发展新局面,为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和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成立10 多年来,山东重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6%,2021 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 亿元,用真金白银的经营数据兑现着当初的承诺。10 多年来,山东重工聚焦主业、创新驱动、全球布局,勇担国企重任,勇攀科技高峰,勇拓海外市场,用亮丽的成绩单诠释着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业,勇担国企重任

2018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在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汇报后作出重要指示:“潍柴10 年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沉甸甸的!”

潍柴集团是山东重工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缩影。总书记的褒奖,是全体山东重工人至高无上的荣誉。

荣誉背后,是山东重工对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持续坚守。10 多年来,山东重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为己任,立足山东,心无旁骛,不断做强做大。

目前,山东重工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能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六大板块,重型发动机、重型商用车销量全球第一。旗下潍柴动力、中国重汽、陕汽重卡、山推股份、雷沃重工、中通客车、亚星客车、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盛瑞传动、火炬火花塞等均为国内知名企业。

董事长的话

山东重工肩负着山东机械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殷切期望和重托。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开创山东重工发展新局面,为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和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 谭旭光

重组整合为山东重工聚焦主业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2018 年,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下,以山东重工为主体整合全省装备制造资源,相继重组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

改革重组开启了中国重汽的二次创业。重组后的中国重汽聚焦主业,坚决砍掉非主业资本项目,与潍柴集团等形成紧密协同。2019 ~2021 年,中国重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62 亿元,利润总额219 亿元,销售整车116 万辆,重卡市场占有率从16.5%提升到23.3%,行业排名由第三跃居第一。

山东重工的重组整合,真正实现了1+1 >2 的良好效果,完全达到预期目标。9 月6 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2022 中国企业500 强”榜单,山东重工旗下潍柴集团位居第86 位,中国重汽位居第158 位。

创新驱动,勇攀科技高峰

业绩持续增长图表

2020 年9 月16 日,潍柴集团率先向全球推出本体热效率超过50%的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今年1 月8 日,潍柴集团继续推出本体热效率51.09%的商业化柴油机,再次刷新全球纪录,标志着我国内燃机行业真正迈向世界一流。

值得关注的是,内燃机热效率并非潍柴集团科技成果的单一维度,潍柴集团也并非山东重工科技走在前的个别现象。成立10 多年来,山东重工科技成果呈现多点开花、协同创新态势。

2018 年,潍柴集团“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 年,中国重汽推出全新一代高端“黄河”重卡,风阻系数0.37,在全球量产重卡中最低;2021 年,中国重汽黄河品牌氢燃料电池雪蜡车服务北京冬奥会,这是中国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雪蜡车,创造了“中国首创、世界一流、完全国产”的新高度,填补了国内雪蜡车空白;近年来,潍柴雷沃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大马力CVT 智能拖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我国农机行业长期以来的最大痛点;今年6 月,中国重汽、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

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助力山东重工实现了从行业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飞跃。成立10 多年来,山东重工获得授权专利超过14000 件,其中发明专利2700余件;近5 年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85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68项。

“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山东重工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机制基础。目前,山东重工拥有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美国 EPA 认证的发动机试验室等科研平台或机构,在美国、德国、日本设立了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全球协同研发平台。

舍得投入是山东重工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21 年,山东重工研发投入达到122 亿元,同比增长25.04%,研发占比3.63%。近10 年来,山东重工累计研发投入约500 亿元,发动机业务近10 年累计投入超过200 亿元,近3 年潍柴动力研发投入分别为21.4 亿元、21.8 亿元、25.14 亿元,研发费占比分别为4.8%、4.2%、5.1%。

全球布局,勇拓海外市场

2009 年成立之初,山东重工的国际业务仅限于一般出口贸易,无一家海外实体企业。而今,山东重工不仅仅是山东的、中国的山东重工,而是已成为工业装备行业的跨国集团。

山东重工新科技成果展

山东重工试水海外市场始于2009 年底,通过并购法国百年企业博杜安发动机公司,实现从陆地动力向海上动力的战略转型。

此后10 余年时间,山东重工在国际化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战略重组全球顶级豪华游艇制造商意大利法拉帝集团(以下简称“法拉帝”),推动我国海洋交通装备迈向高端;战略重组德国林德液压公司,实现由商用车动力总成向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的转型;战略重组全球第二大工业叉车提供商德国凯傲集团,深度布局液压领域;并购美国德马泰克,成为智慧物流全球领导者之一;战略重组天然气发动机公司美国PSI,成功进入北美市场;战略投资英国锡里斯动力公司,掌控全球领先的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战略投资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掌控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战略重组德国欧德思公司,掌控新能源动力总成电机控制系统核心技术;战略重组奥地利威迪斯公司,掌控农业装备CVT 动力总成核心技术;战略投资瑞士飞速集团,掌控燃料电池空压机核心技术。

凯傲集团于2013年7月1日在法兰克福成功上市,投资回报率达到90%以上;法拉帝于今年3 月31 日在香港上市,成为近10 年来唯一在港股上市的意大利企业,也是游艇行业香港上市第一股。

此外,山东重工聚焦“一带一路”,在印度、泰国、缅甸、埃塞俄比亚、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山东重工所有的海外并购绝不是为了追求规模增长、买卖企业赚钱,而是基于“补短板、调结构、强主业”的战略原则,聚焦“企业急需、技术高端、国家瓶颈”,进一步拓展和增强主业的竞争力。在这一原则下,经过不懈努力,山东重工所有海外企业均实现了盈利。今年上半年,山东重工海外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到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6%和24%。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作为跨国指数达到37.6%的企业,山东重工海外并购重组的成功,已然使其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潍柴重工山东
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国机重工非公路自卸车GKP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