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

2022-11-19 02:42杨晓茜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9期
关键词:民族农村文化

杨晓茜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 44500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占8.89%。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相较于汉族地区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贫困发生率较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再次巩固了“三农”问题在党与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地区能否准确地把握和应对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实现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几点民族地区实现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1.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继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总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为目标而坚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某种程度向社会各界释放信号:要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将继续向“三农”倾斜,“三农”事业大有可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黄宗智曾指出,在历史上,中国因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形成了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的农村经济,这样的小农业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同时滋生出了故步自封的小农思想,造成农村社会发展受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针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运动,先是通过土地改革打倒地主,农民纷纷分得土地,再是通过人民公社以及农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农村发展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农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民的“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保障,农村社会发展蒸蒸日上。虽然桎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但在一些民族地区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下一个阶段,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党中央“三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节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加速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人口虽在我国总人口数中占比较小,但其分布却十分广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增长空间,其乡村空间尤是如此。乡村振兴战略对民族地区社会是一个尤为关键的发展契机,《“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将“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民族地区党委和政府应当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振兴乡村经济,进而推动整个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对于我国今后长治久安以及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共同富裕意义重大。逐步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社会发展差距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的平稳运行和国家的和谐昌盛。乡村振兴战略是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的统一,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各个民族地区自身的特殊性,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化解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困难,协调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均衡发展,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稳步发展的新兴机制,以此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2.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问题

2.1 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北部等地区。少数民族乡村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灾害高发区,土地贫瘠,水土保持压力大,自然生产力低下,农业资源匮乏。在没有现代农业技术的介入下,人们从土地上获取收益十分困难。正因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层次低,经济基础及自我发展能力薄弱。除此之外,虽然某些民族地区资源富足,能源和原材料充沛,但由于文化观念和技术设施的束缚,导致其资源消耗过度,资源总量逐年递减,日益枯竭。例如一些民族地区缺乏绿色发展观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肆意破坏地表植被,使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2 产业结构落后,市场活力不足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类型,相比起那些发展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地区,这种产业结构致使民族地区产业活力不足,生产效益较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地区囿于资金和技术,在产业结构上更是略显单一。同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市场结构上与沿海地区相比也还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区位条件不够优越,市场发育不良,经济模式相对闭塞,非国有经济占比较低且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市场资源转移不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这两种现状是阻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3 教育事业落后,人才流失严重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在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一方面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地区的思想观念原因,教育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公用经费不够,发展受到限制,教育与城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乡村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偏低,教师压力大,待遇差,流失严重;生源不足,乡村家庭教育薄弱甚至缺失,素质教育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而对于高素质人才,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空间无法提供给他们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没有好的机遇和条件能够吸引他们长期留守,造成本地的人才流失,外地的人才不愿进来。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如今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后继无力的困境。

2.4 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水平有限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都或多或少因地理因素和居住习惯导致了社会发展的不利。在这样的发展条件下,山路曲折且交通不便,实行机械化农业生产极为困难,农民耕种的农产品很多时候无法及时运输出去,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恶性循环。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动力,而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水平通常远低于其他地区,乡村更是如此。像彝族、傣族等拥有自己文字和语言的民族,许多中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识汉字,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等信息工具,与新时代脱节日趋严重。这样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推广与发展,不利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融合。可见,新时代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都亟须进一步重视和提高。

2.5 思想观念落后,文化差异显著

近年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一些偏僻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乡村,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依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盲目排除新生事物,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为严重的是,乡村振兴强调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但许多长期处于服从和受支配的农民已丧失了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无法践行自己的“三治”能力。此外,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其民族历史和文化常会孕育出某些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表现在信仰、饮食、婚姻、丧葬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文化特质常与主流文化存在着差异,轻则影响民族地区适应时代发展,重则产生民族冲突与矛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对策

3.1 全域覆盖:加快以交通条件为依托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健全的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又离不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民族地区乡村本身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劣势地位,急需解决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在空间上畅通城乡循环,引导人口和经济活动向重点开发区域及区域性中心城镇聚集。为增强民族地区乡村的循环活力,政府需要继续投入资金和政策来支持,提升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交通是城乡互动的关键动脉,也是国家重大的民生工程。在良好的交通下,才可能进一步深度结合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让民族地区乡村与城市群衔接起来,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以城市群为中心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因此,乡村振兴应当始终坚持将“交通先行”作为重要抓手,加快道路建设,完善基础网络,推动交通与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和电商运营的有机结合,带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此外,还要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

3.2 绿色发展:构建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环境重建和农业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理念更是尤为重要。我国很多民族地区乡村地理位置偏移、生态条件脆弱,此种环境决定了这些地区必须也只能走“绿色减贫”路线,从而实现脱贫致富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两山理论”的提出,到我国绿色减贫的政策推行,我们可以发现,绿色发展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优发展路线,也是减低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最优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首先,民族地区应该大力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例如建立生态文明试验区,建立低碳经济试点区,建立试点国家公园体制等。其次,对于部分不适合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生产活动的民族地区,应当先对生态退化的区域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合理协调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可为了眼前利益对农村的居住和生产环境造成破坏。最后,在文化宣传上,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提倡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为农民树立科学的思维理念,引导公众自觉地向节约环保型和低碳排放型的生活模式转变。

3.3 城乡对接:建设有效的农村市场运作体系

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发展水平总体一般,与城市市场发展存在一定距离,城乡一体化程度偏低。笔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我们不可能消除城乡之间的绝对差距,只能尽力实现城乡对接。此外,在短时间内把资源和人力快速集中在农村地区培育市场是不现实的,更现实的解决方法是利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同时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将之与第一产业相结合,丰富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以产业为主导,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才能有所支撑。民族地区应该牢牢把握主要城市的辐射能力,根据市场的要求逐渐调整产业模式,完善农村产业链、供给链建设,不断向城市(镇)地区靠拢、合作,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市场运作体系。在此基础上,民族地区乡村还应该注意到当下新技术对开拓市场和销售产品的积极影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都有驱动新的发展战略的潜力,例如现在很多乡村做的电商产业园,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向全国乃至全球输出产品,可见,利用新技术是解决乡村地区市场薄弱的有效手段。

3.4 文化赋能:发展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旅游产业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乡村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价值,合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助力。一方面,发展文旅产业能够使乡村变成令人向往的魅力居所,带动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使农民过上富裕且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村地区部分文化观念相对保守落后,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可以加强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文化观念交流,有助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首先,各地要高举文化大旗,凸显文化品牌,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具核心吸引力的文化符号,深度挖掘其文化深度,以高站位、大视野来赋予其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进行旅游景点的空间建设。其次,要加大对文旅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社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投向文化基础设施,保障旅游业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一套健全完整的文旅服务体系。最后,文旅产业发展离不开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文旅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各个文化景点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新媒体工作队伍,负责景区的宣传策划、视频拍摄、文案撰写等,在各大主流网络平台上定期更新内容,不断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3.5 招贤纳士:组建新型农业农村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的振兴,优秀的人才可以为地方社会带来生机与活力,然而在我国许多民族地区最为缺乏的资源恰是人才资源。民族地区的人才匮乏,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地区本身的教育薄弱,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地区的机遇和条件有限,无法吸引外部人才,也留不住本地培育出来的人才。发展总是靠人才来推动的,人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必须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为其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首先,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参与农民培育,提升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能力,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拥有专业农业知识的新型农业农村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与支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劳动人口基本素质。再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回乡大学生在属地做村官、教书或自主创业,给予其足够优惠的政策,解决其后顾之忧,培养工作能力扎实的大学生工作者。最后,要在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上利用好乡贤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力,传播新乡贤文化,建立“新乡贤模式”,使其成为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强大推动力。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指导下的又一次重大政治举措,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精准扶贫解决了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则需缓解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目前,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是制约我国实现大规模共同富裕的一大难题,这些地区相对落后,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治理难度也更为严峻。乡村振兴战略代表了国家在“先富”后实现“共富”的决心,中央和地方应协同施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将带动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和造福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百姓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以此推动民族兴旺、国家富强。

猜你喜欢
民族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新农村 新一辈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