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浅析

2022-11-19 04:40封欣伶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8期
关键词:自主性公共服务战略

封欣伶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1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真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还是从脱贫攻坚衔接到乡村振兴之年。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得到推进,我国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日趋丰富,与此对应的,农村对于公共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并且,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且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阻碍因素。为此,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改变创新农村公共管理方式迫在眉睫,对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尤为重要。

1.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及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推进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振兴,发挥农产品供给、生态屏障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道路。文件还提到要强化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点位置,着力推进往村覆盖、住户延伸。同时还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且还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美丽中国得以建成的关键举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的途径,是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得以完善的固本之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生活、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甚至缺位的情况,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先要解决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农村的公共管理水平。

2.农村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该组织是由政府主导的)和非政府组织(该组织是以公共利益为指向)为实现公共的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达到最大化地实现公共的利益,促进社会不断的发展的目的,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可以与公共事业单位、所有非政府组织等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一起提供)等手段和方法,对密切涉及农民基本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切活动。

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公共管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之对应的农村公共管理的任务在不断加重。目前,我国主要的农村公共管理的任务为:加强乡村的公共设施的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医疗、保险等公共事业,维护农村稳定,化解农民矛盾,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改变农村生产的条件和生活的整体面貌。

3.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地在推进,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不断的更新丰富,与此同时,各种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农村公共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农村自主性组织方面切入,浅析目前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

3.1 农村人民群众对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国家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大部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是主要流向城镇地区,地方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不够充足,但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较高,现有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甚至远远落后于他们的实际需求。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甚至出现缺位的情况。

3.2 农村公共管理政策不够完善,法律体系也缺失

3.2.1 农村公共管理政策不够完善。虽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总要求、目标和政策,但是关于如何推进农村公共管理的具体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农村基层政府遇到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无法很好解决农村公共管理问题。

3.2.2 农村公共管理法律体系缺失。首先,虽然我国有针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但在实际生活中,农民的基本利益和需求无法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环境相对混乱,公共管理体制缺乏有效干预和监督措施,农村企业发展困难,农民间的冲突增加,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难度。其次,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中存在多方利益冲突,有些法律法规甚至存在空白,导致无法解决农村公共管理问题。

3.3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匮乏

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面貌和经济情况变化巨大,人才振兴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农村公共管理人才依然匮乏,其主要问题在于。

3.3.1 引不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首先,相比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便利程度方面,农村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次,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农村地区没有就业前景,宁愿选择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的城市发展,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工作生活。再次,农村工资待遇不理想、激励机制不健全、晋升通道更为狭窄,有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以上几方面导致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引不进的问题。

3.3.2 留不住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农村的发展机遇较少,薪资待遇相对于城市较差,农村的工作岗位缺乏竞争力,被迫调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往往一心想要离开农村,并且大部分人也有能力离开农村基层工作岗位。

3.3.3 现有农村公共管理人才“上不去”。首先,农村公共管理人才享有继续教育、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应享有的培训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村发展需求,晋升有局限性。其次,目前在职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年龄普遍偏大,自主学习更新意愿低下,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发展空间小。再次,农村缺乏激励人才的创新措施和管理对策,导致现有农村公共管理人才“上不去”的问题出现。

3.4 农村自主性组织应有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达到最大化地实现公共的利益,促进社会不断的发展的目的,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对密切涉及农民基本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切活动。农村自主性组织作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属于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成员,在对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农村自主性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参与农村公共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但社会公共管理现实中,没能充分发挥农村自主性组织应有的作用,主要因为:

3.4.1 个别农村基层政府没意识到农村自主性组织的重要性。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农村自主性组织的作用。

3.4.2 农村自主性组织管理范围太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大部分农村自主性组织的管理范围跟不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群众对公共服务水平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农村自主性组织在参与农村公共管理中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解决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建议

经过对以上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接下来将从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农村公共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人才、农村自主性组织五个方面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且取得重要进展成效。

4.1 扩宽农村公共管理投资的来源渠道

农村公共管理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就意味着农村公共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因此,想要增加农村公共管理的投入,既需要政府出资,还需要扩宽投资的来源渠道。

4.1.1 地方政府应当适当加大对农村公共管理的投入,将经费花在刀刃上,提高经费的有效利用率。目前大部分城镇在基础的文化、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村地区相对较为缺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于这类基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政府应当在农村教育、养老、医保方面注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提高农村社保水平,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社保之间的差距。

4.1.2 鼓励企业投资农村公共管理。政府对在农村进行投资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者其他政策性优惠,让企业在农村建厂,同时鼓励他们修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不仅可以适当提高农民就业率和经济收入,还可以让农民享受到企业修建的公共场所和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多赢。

4.1.3 鼓励有能力的社会热心人士以及社会团体投入到农村公共管理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农村公共管理事业保驾护航。

4.1.4 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俗话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改善农村公共环境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必须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包括村民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能力等。其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条件,发展适应本地的农、林、牧、渔业或者加工制造业等。

4.2 健全农村公共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

4.2.1 健全农村公共管理政策。国家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优势,并且结合农村公共管理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更新完善农村公共管理措施,健全农村公共管理政策。

4.2.2 健全农村公共管理法律体系。首先,完善农村公共管理相关法律,使农村公共管理落到实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确保公共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做到有法可依。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经被通过,这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管理法律体系。其次,将县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延伸到农村地区,与村民、村委一起制定村约、乡约,结合农民的文化水平,将法制思维融入农村公共管理过程中,让农民在遵法、守法、懂法的基础上,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4.3 吸住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4.3.1 在“引”上做文章。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生活;其次,为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科技特派员、专家学者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鼓励他们到农村投资、技术指导、讲学。同时,要营造良好的营商、就业环境,注重人才回流,吸引“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先进经验做法带回农村并发展农村公共管理事务。再次,在保证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农村就业补助,解决农村工作人员的住宿、就餐、交通问题,以此增加农村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吸引力。

4.3.2 在“留”上用心思。要扩大乡土人才奖励政策的受益面,增强其普惠性,用有利的政策留住人才,多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重用农村公共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鼓励农村公共管理人才任期满后继续留任,并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

4.3.3 在“上”上开通道。首先,邀请公共管理的专家对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丰富培训方式和内容,增加他们的知识和开阔他们的视野。其次,国家可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充分调动现有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自觉提高学习能力的积极性。再次,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激励与管理联动措施,让他们看到晋升的希望,同时也能自愿为农村公共管理出谋献策。

4.4 充分发挥农村自主性组织在农村公共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4.4.1 正确看待农村自主性组织等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能够自主整合有利的地方资源,弥补政府的职能空缺,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政府要正确定位自己以及恰当定位农村自主性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给予非政府组织更多的空间。

4.4.2 扩大农村自主性组织的管理范围。农村自主性组织是不依附于政府的附属组织,但其若没有政府授权,就无法进行农村公共管理活动。当前,农村自主性组织的管理范围过窄,不能保障相关工作正常进行,政府应当扩大对农村自主性组织获得的授权范围,让其在农村公共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5.结束语

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与效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手段,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又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战略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解决好现在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与效率已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相信随着农村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的发展及农民群众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自主性公共服务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