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2022-11-19 11:43石宝珍
小学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图标教师应新课改

☉石宝珍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的有效构建。在新课改指导的影响下,更多教师从长期发展角度加深了教学方法应用的探索,认定创新才是当下教育发展的执行要义。回顾过往此类学科的常规教学活动,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方法创新工作更应以问题攻克为主,优化学生受教体验为辅,作以全面的考量。因此,本文对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目标、内容三个方面。

第一,从结构角度考量。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全面引导课堂教学,学生也多以教师建议改变自身学习习惯。往期教师总要求学生多花取时间克服学习难关,多进行习题练习,多向老师同学讨教学习诀窍。经新课改影响,现小学数学教学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尝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学习体验,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提升教学趣味性。学生引导的数学课堂也更具有活力,学生的奇思妙想也让原本相对“刻板”的数学教学增添了别样色彩。

第二,从内容角度考量。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课堂固有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进行黑板绘图,绘制内容相对扁平,缺乏立体感,缺乏立体思维能力的学生往往较难理解相关习题的课堂讲解。现阶段受新课改影响,应用信息技术及教学软件能更加立体地展现图形知识,在其他兴趣内容的多元化展现上,其更有进阶式应用[1]。

第三,从目标角度考量。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应试结果的得出,对学生评价的参考依据相对片面。现阶段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及学习水平的协调发展,评价学生的依据也从单一的成绩转变为学习积极性、知识生活用度、阶段性发展增幅等多项内容。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重点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做出一定的创新,但此类工作不应盲目,需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突出创新重点。笔者通过阶段性探索及创新试行经验的分析,大致得出以下几项结论:

第一,于教学中展现一定的生活性。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基础,其教学执行本身难度不高,但当代小学生生活水平相对优异,身边智能设备众多,其早期接受的启蒙教育或已涉猎诸多贴近时代潮流的事物,学生本人的视野已相对开阔,或在小学阶段对此类基础的教学内容缺乏了解及探索兴致。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且内含计算应用的时代,对于计算十以内加减法等基础知识,部分学生会在学成后的练习阶段对整体教学活动“嗤之以鼻”。因此,应摒弃单纯用数字堆叠及应用陈旧文案的习题,强化课堂教学案例选用的生活性。此类生活性不仅为实际应用场景的融入,更应融合考量现代小学生的兴趣趋向。

第二,于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整体学科教学需秉承创新原则,新式教学工作更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创新解题能力,到创新参与能力,再到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整体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各项能力培养,都应强调一定的创新性。此类侧重于学生为主体的新式教学,教师更应在教案设计期间为学生的灵活参与留有对应空间,并且当下诸多新式教学活动都需学生参与,其行为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亦能引导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此类侧重的施行初期,学生灵活性的创新走向或在教师的考量之内,如施以长期执行,学生展现的创新发展走向或会超出老师的预想。

第三,于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现自身学习特点。无论何时,学生的个人发展特性都应考量至教学计划安排当中[2]。新课改更尊重学生自身特异性的存在,甚至期望其得以展示。部分学生或在上课期间勇于回答问题,但学科学习成绩提升不甚明显;部分学生或在上课期间不愿参与各项活动,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但其成绩优异,逢及回答,其亦有独到的见解。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后,教师应更新自身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各类学生在协作、单行的教学活动中均有特性展现的机会。其整体教学安排需重视学生的每一分努力,并应适时给予一定的嘉奖以示鼓励。

三、过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

(一)学生配合度不高

上文提及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特性。实际上,更多学生或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计算理论“花样更新”的讲解,在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眼中,或仅为变换了另一种节奏的“摇篮曲”罢了。此类问题的出现,往往因教师多注重了其他教学侧重,并未深度考量学生于此类学科学习中真正想了解的内容。面对简单的加减法,学生可能想到过往购物计算失误的糗事,想到家中种植的花卉下次开花时间的计算,而教师列举的往往是老师带领学生前去向校长报到等事例。邀请学生上台参与演绎时,或也存在让学生扮演数字等“不明所以”的剧情安排,学生本身的参与兴致及配合度不高,也属意料之中。

(二)教师课改认知不完全

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的强调侧重是教学主体的转变,因此应用微课及学生引导课堂的形式,将课程教学的任务通过创新形式委任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这一“舞台”上自由探索。尽管学生接受过教师教案编写及教学话术的传授,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把控好自由度的设置,仅默认遵循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义,导致课堂节奏散漫,知识点总结不明,创新流于形式[3]。此种问题的发生,多因教师课改认知不完全。学生可作为教学主体,微课及学生引导课堂教学也相对可行,但教师应做好其中调配及管控工作,不应把课堂控制权完全交托出去。

四、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执行策略

(一)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设置灵活教案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兴趣萌生度,是验证一堂数学课是否体现创新价值的要点。因此,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设置灵活发挥的课程教案。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程开始询问学生自身印象最为深刻的正方形长方形图标为何物。部分学生回答为手机应用APP的图标,部分学生回答为多个国家的国旗。由此,教师可将手机图标APP及各国国旗关联剧情安排至教学当中。教师可将一名学生邀请至讲台,令其自由绘画一张图画,并给予其三角尺令其切割自身满意的部分将其做成正方形APP图标。而后,教师可仿照当下APP图标圆角的形式予以修改图标形状,但依旧保留原有正方形。此时,教师模仿甲方告知学生其设计图标边角的部分不能算作计算价钱的范围,且需要按照缺损部分作正方形大小扣除计价面积。学生又需要根据要求在原有正方形图画的四角再次作出四个小的正方形,并根据对应数值计算面积。长方形计算则可应用“升旗用”及“胸章用”的尺寸要求,让学生分别计算制作成品面积。这类由学生决定教学剧情起点的演绎教学方法必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适宜方法,做好教学计划

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学习发展境况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并需做好全面考量,制定相对严谨的教学计划。以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教师应凭借过往学生课堂表现及阶段性测验成绩初步判定其加减乘除计算学习发展状况,进而设置小组竞赛模式,合理调配分组,使学生充分展现个人学习优势,优先获得自信,再逐步挑战此阶段的学习难关。即使部分小组的整体表现一般,教师也应添加难度适中的“奖励”题,调整其竞赛表现,并在后期加强其教学培养。

(三)适应有限条件,探索创新“小试”

学校固件更新需要资金支持,或一时难以改善。教师应在这有限的条件内探索小规模且相对可行的创新教学方法。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亲手制作纸质长、正方体模型,并加以手工优化,使其通过绳子、手制支架呈现更为动态的展示。

总的来说,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十分必要。相关教师应优先了解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及教学创新侧重的要求,进而通过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设置灵活教案;应用适宜方法,做好教学计划;适应有限条件,探索创新“小试”等策略,优化此类教学创新活动的执行,以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图标教师应新课改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图标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