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音乐的脉搏 提升音乐节奏感
——小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路径浅探

2022-11-19 11:43☉卢
小学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节奏感乐器节奏

☉卢 丹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节奏感是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所应具有的一种基本音乐能力,是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拥有良好的节奏感可以敏锐感知、准确表达音乐。节奏感训练尤为重要。只要方法得当,勤奋练习,用心感悟,逐步积累,每个学生都可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小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全过程,其路径不外乎听、唱、说、读、吹、拉、弹、拨等。本文结合日常音乐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节奏训练,培育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一、倾听练耳中感触节奏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1]音乐本来是一种听觉艺术,听赏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基本的路径。倾听练耳是听觉训练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聆听中体会和记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为了唤醒学生的耳朵,培养学生节奏感知能力,我们要拓宽倾听路径,引导学生在多元倾听中历练听力。着重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乐曲,引导学生聆听赏析,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再给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感弱的音乐,逐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可以给学生弹奏一些乐器,用不同的乐器制造不同的节奏,让他们听音辨识,聆听感受其节奏性。例如,在教学《丰收之歌》一课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割麦子”“挑担子”“喊加油”的不同声音节奏的理解和掌握,我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请他们从中找出“割麦子”时的“刷刷”声,辨析出“挑担子”时的“嘿哟哟”声,以及有节奏的“加油声”。在找出各种发声词后,我又给学生专门播放这三种声音,感知比较它们的不同节奏,并请学生用学过的节奏模仿各种声音。聆听加练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界去倾听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滴水的“滴答滴答”声、马蹄的“踢踏踢踏”声、知了的“知了知了”声等等,在大自然美妙的节奏声中体悟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二、原唱模仿中感受节奏

叶圣陶说:“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模仿是人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喜欢模仿,小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开始。模仿是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例如,在教学歌曲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范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学生通过模仿演唱来学唱歌曲。当然,学生有时也可以跟着伴奏学唱歌曲,这也是一种模仿。模仿是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策略。我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模仿意识与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模仿练习,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歌唱是音乐表现的一种主要形式,歌曲蕴含丰富的节奏,练习歌唱可以有效训练节奏感。尤其是模仿原唱,跟着原唱进行歌唱,模唱效果更好。模唱虽然有鹦鹉学舌之意,但却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学生通过模仿原唱,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调整自己的气息音调,尽力与原唱保持一致,从而提升自己对节奏的感觉能力。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采用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光图,同时以《春天在哪里》为背景音乐。在学唱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模仿原唱,在两轮模唱之后,让学生跟着钢琴伴奏演唱。原唱旋律起伏,节奏清晰,能给学生较好的音乐感受。

为了激发学生的模唱兴趣,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意识,我有时模仿央视节目“开门大吉”的形式,让学生听音乐猜歌曲。在学生猜测后,无论是猜对还是猜错,我都会给学生来个“原音重现”,让学生完整地听赏歌曲,并且请学生跟着音乐演唱一遍。前面的聆听猜测,后面的原音模唱,有趣的形式,鲜明的对比,既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三、朗读说唱中感觉节奏

节奏的朗读可以训练学生节奏感,从语言节奏出发训练音乐节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朗读歌词的环节,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诵读,也可以边打拍子边朗诵。我经常在学生学唱歌曲之前,组织学生朗读歌词,通过有节奏的朗读,为歌唱练习中节奏感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在《跳柴歌》一课中,我在教唱歌曲时,先让学生初步欣赏歌曲范唱,接着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同时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打拍子。学生在朗诵中初步感受附点音符节奏,在轻拍与重拍中感知拍子的强弱。

在通过朗诵训练节奏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变换形式,将朗诵改为说唱,也就是时下流行的“Rap”,一种嘻哈艺术形式。说唱乐源于黑人音乐中的段落的反复吟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如今深受年轻人的青睐。Rap说唱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有点像中国的数来宝,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押韵,借助Rap说唱可以有效练习节奏感。例如,在《跳柴歌》中有几句伴唱“善达达呀,善呀善达达嘿!善达达呀,善呀善达达嘿!”我就教学生用说唱形式表现,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该部分的节奏。有节奏地朗诵与说唱有助于学生感觉节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拍打躯体中感知节奏

体态律动是训练节奏的有效方法,让学生随着音乐用身体做各种动作,有规律地运动,在躯体律动中培养节奏感。

节拍感是最基本的节奏感,音乐节奏感训练从打节拍开始。节拍感训练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节拍器进行训练,通过聆听节拍器打出的节奏,如听重鼓点的音乐;一种是学生自己打节拍,如拍手、拍腿、跺脚等,通过拍打自己的躯体,打出节奏。拍打躯体训练节奏增强了体验性,关注了学生音乐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躯体运动,助推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理解,有助于提高节奏感训练效果。《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尼的叫卖歌,其教学难点是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的节奏。在教学该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突出重音部分,接着跟随钢琴伴奏演唱。在教学切分音的节奏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变化,我教学生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通过变化拍打力度,感受理解它的强弱特点。动作体验给学生的深刻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五、吹拉弹拨中感应节奏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形式,而乐器作为特定的音响设备,在音色、旋律、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音乐离开了乐器,其魅力将会打折,就没有那么动人。不同乐器都有各自的特点,都能够产生一定的节奏,其节奏的形成需要演奏者去亲手操作,通过吹、拉、弹、拨等方式去制造声音控制节奏。例如,在教学《喜洋洋》一课中,我组织学生初步听赏乐曲,感受基本情绪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了几种民族乐器,有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接着,我给学生演示了木鱼、小锣等民间打击乐器,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乐器的音色及节奏特点,我让学生各自选择一件喜欢的乐器,亲手尝试,或吹,或拉,或弹,或拨,或敲,或击,学生纷纷动手表现节奏。最后,在学生基本熟悉了乐器的使用后,我组织学生再次欣赏全曲,同时让他们合作,共同为乐曲伴奏。学生通过一些乐器的操作,获得了亲身体验感悟,在实践中感应节奏,达到心手相应,提高了节奏表现能力,提升了音乐节奏感。

六、趣味游戏中感悟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线”,没有节奏音乐就没有美感。[2]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寓学于玩,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节奏练习兴趣,借助游戏感悟音乐节奏,从而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例如,我们可以在抢椅子游戏中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人为设置音乐播放与停止的时间间隔,让游戏活动变得富有节奏,给学生以无形的影响与启迪。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玩声音模仿游戏,模仿小猫、小鸟等动物的叫声,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鸣笛声等等,融节奏训练与各种游戏之中,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进行多声部歌曲教学时,我喜欢组织学生开展节奏合作游戏,如把学生分为小猫、小狗、小羊三种动物组,小猫组模仿“喵喵”声,小狗组模仿“汪汪”叫,小羊组模仿“咩咩咩”。三声部的合作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练习兴趣,而且有效培育了学生多声部节奏感。

音乐节奏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聆听、视唱、演奏等等,通过聆听去感受节奏,通过歌唱去体验节奏,通过演奏去表现节奏。让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优化节奏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助学生把握音乐脉搏,提升音乐节奏感。

猜你喜欢
节奏感乐器节奏
学乐器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乐器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