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探究
——以信阳市为例

2022-11-19 12:51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毛尖茶信阳茶文化

薛 莹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信阳依托天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拥有“北纬32度黄金产茶带”美称的地理优势,逐渐形成以茶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并形成了以“信阳毛尖”为主的茶叶品牌,但随着自身产业发展瓶颈和茶叶市场的竞争冲击,信阳茶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延长茶产业链条,进行产业融合发展。本文就信阳市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为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助力实现信阳茶产业跨越式发展。

1 茶产业市场发展概况

1.1 发展现状

1.1.1 茶叶发展呈增长趋势,发展势头良好

信阳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主导产业即为以毛尖为代表的茶产业。2020年底,信阳全市茶园占地达14.35万hm2,茶叶总产量7.5万t,茶叶总产值达130亿元,涉茶企业达14086家,排河南省第1,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8.86亿元,连续11a位居全国前3位,涉茶从业人员更是超百万,可见茶叶产业依旧是信阳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1.2 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信阳大部分集中于家庭式经营结构,尚未形成产业链,如种植大多都是以分散的农户为主,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且茶叶机械化程度低,尚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给茶叶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

1.1.3 品牌市场有待加强,精品茶市场遭受冲击

信阳毛尖茶历史有名,但市场茶叶产品呈现多、杂、乱等现象,产品上品牌众多,产品名称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等级标准不明晰。同时,由于信阳精品茶叶供不应求,导致湖北、四川等地的低端茶叶以次充好,冒充信阳茶叶流入市场,以低成本牟取高额利润[1],扰乱茶叶市场秩序,导致资源分流,客观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内耗,不利于产业的优化,给信阳精品茶叶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1.1.4 科技力量投入不足,茶叶附加值难以体现

茶产品的投入仅局限于单一的产品,没有将茶产品多元化,而对于茶叶衍生出来的附加产品没有被充分投入,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对茶产品的综合开发还有限,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1.5 “小店经济”模式为主,精品化发展

茶叶经营店面以个体商家门店为主,连锁经营门店仅占市场份额的20%,门店面积普遍在100m2以下,员工数量以1~3人为主,门店销售方式呈现零售与批发对半分局面,由传统的“菜场”式批发市场转向精品化销售,门店更多选择设置在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等多元化空间。

1.1.6 电商发展速度滞后,线上空间巨大

2020年,中国茶叶电商规模达280亿元,但调查数据统计,信阳茶叶电商销售发展滞后,开通主流电商平台的商家不足20%,接近90%的店铺未涉及直播带货,整体行业的电商领域发展速度和电商涉茶专业人才明显滞后。

1.2 发展机遇

1.2.1 以“健康、绿色、安全”为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加强。据调查,茶叶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天然饮料,其健康、有机、绿色的产品形象深受消费者青睐。21世纪不可逆转的绿色健康消费趋势,将使信阳茶产业突破区域性消费的局限性,这对信阳茶市场的拓展无疑是极好的机遇。

1.2.2 文化与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凸显

伴随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追求文化、休闲类消费。历史、自然和地域等条件赋予茶叶陶冶情操、修心养心等文化属性,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因此,在茶叶的营销过程中,凸显其文化属性,营造文化氛围,可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1.2.3 茶叶深度开发技术不断完善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一系列对人类身体有益的物质,茶产品的开发涉及饮品、食物、药物、日化品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附加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带动茶叶市场的拓展,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产值。

1.2.4 政府极为重视,良好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

茶业属于绿色产业,茶产业的良好发展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关系到农民的致富问题,因此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导下,对茶产业相关的政策制度、资金、税收等问题给予宏观调控,在茶产业链的生产、销售、出售等环节给予茶民、茶企相应帮助。

1.2.5 电商推动交易便利化

据统计,2020年中国茶叶电子商务交易规模280亿元。可以说,电子商务已深入到人们生活每一个角落,随着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电子商务也逐渐成为给人们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新力量,大大推动了茶叶交易便利化,成为茶叶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2 茶旅产业发展目标

2.1 打造中国毛尖茶展示交易平台和集散基地

依托信阳毛尖茶产业基础,打造集茶叶一条街、茶交易市场、茶配套交易市场、毛茶交易市场、会展中心等于一体的“茶叶一站式交易平台”,将信阳打造成为中国毛尖茶展示交易平台和集散基地,树立信阳茶文化地标和区位经济地位。

2.2 打造河南省茶文化交流和体验基地

深入挖掘信阳茶文化,通过举办各类名茶评比、文艺表演、茶艺茶道比赛以及茶文化节等活动,全面展现信阳悠久的产茶、制茶、饮茶的历史,彰显信阳毛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河南省茶文化交流和体验基地。

2.3 打造华北地区茶叶科技成果创新孵化平台

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全面执行毛尖优质品种种植、加工技术标准体系,从品种繁育、茶树种植、茶叶加工、生产、品控、茶文化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打造一个以科技振兴信阳茶产业的现代茶叶高新科技研究成果创新孵化转型的重要平台。

2.4 打造信阳慢生活体验的山水城镇

信阳具有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茶叶资源,随着人们物质经济生活的提高和对健康养生的日益重视,信阳有条件依托毛尖茶及其衍生产品的保健养生价值,营造慢生活,成为最适合诗意栖居的好地方。

3 构建特色茶产业生态圈

为突出信阳毛尖茶作为信阳的“特”色产业,立足信阳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和茶业优势,以信阳毛尖茶为龙头,信阳红茶为支撑,打通茶产业的上下链[2],大力发展茶叶的育种、种植、加工、设计、研发、贸易、旅游、会展、中介服务等多重功能。构建“茶+生产加工—茶+设计营销—茶+文化体验—茶+休闲养生”全茶产业链,推动茶产业与健康绿色文化结合,以茶文化引导慢生活,积极打响信阳毛尖茶原产地和中国名茶之乡品牌。

3.1 壮大发展“茶+生产加工”

依托信阳当地以毛尖茶为主的种植产业,构建茶业创新创业体系,加大茶叶的科研力度和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建设毛尖茶种植示范基地,加大名优品种的培育[3],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茶叶产业建设。

3.1.1 茶叶科技研究院

建立与茶叶相关高校、科研所的科研合作,以茶叶的品质、产量、种类、科技攻关等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研究核心,创新研发茶叶种植、培育、应用等技术,为科创企业提供中试生产基地。

3.1.2 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

拓展茶产品的综合开发,推动茶叶综合产品产业化,大力拓展茶叶功能性成分提取,向食品、医药、日常用品等产业延伸,开发茶叶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毛尖茶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3.1.3 名茶加工厂

提升毛尖茶初制加工水平。积极鼓励当地茶企业、茶民组织按照GMP标准兴办名茶加工厂,推广以机械种植、修建、采摘代替茶民手工等种植工序,加快实现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的一体式高效产业发展模式。

3.1.4 中小茶企生态总部基地

依托信阳优质的生态环境,建设茶企品牌孵化基地,为其提供商务咨询、人事管理等办公服务,同时为成功孵化的中小茶企提供独立办公的总部基地。

3.1.5 设立茶产品检测认证中心

制定信阳毛尖生产标准和生产规程,规范生产和加工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扶持和组织生产基地和企业做产品认证工作,支持奖励企业参与创名牌活动,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3.2 积极推动“茶+设计营销”

整合信阳当地的茶企和茶叶合作社等各方资源,与政府、企业、商会形成联动,建设信阳茶叶对外交流宣传平台,加快信阳毛尖茶商标品牌建设,打响中国名茶之乡、信阳毛尖茶原产地等金字招牌,助力信阳毛尖茶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3.2.1 信阳茶业商会

整合当地茶叶资源,建立集茶民、茶商、茶企、行业专家、消费者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系统,为各方提供必要帮助的同时促进茶叶行业信息交流。为茶叶电商企业提供网络运营等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信息发布会和茶叶电商企业交流与合作会;规范信阳茶业线上交易的行业管理,加强信阳茶业界与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相关行业的贸易往来。

3.2.2 组织举办大型区域性的茶事活动

依托当地浓厚的茶文化和茶历史,成立民间社团组织,定时定期举办品茶交流会、茶王大赛、茶民技术交流论坛,邀请茶叶行业专家定期指导,提高茶事活动的专业性。

3.2.3 信阳毛尖推广平台

加快“信阳毛尖”地理保护标志申请,以“中国毛尖茶之乡”为平台,积极开展毛尖茶品推介会和茶事活动,打造信阳特有的毛尖茶商标品牌体系。

3.2.4 茶叶展销中心

依托信阳国际茶城,建设信阳茶叶展销中心,定期举办华北地区茶产品交易会、展销会等,吸引茶商、茶企集聚,通过大型交易会展活动扩大信阳茶叶市场影响力,树立华南“茶都”的文化地标和形象口碑。

3.3 重点发展“茶+文化体验”

毛尖茶文化源远流长,信阳毛尖已形成了信阳的核心代表,民间家庭式作坊制茶已成为当地一大民俗风情,以当地传统特色民居作为展示平台,以地域特色的茶文化活动为灵魂,进一步挖掘整理信阳工夫茶艺和茶俗文化,大力推动茶产业与信阳本地的茶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相结合,形成一套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信阳毛尖茶文化体系[4]。

3.3.1 信阳茶博物馆

展示信阳的茶史,利用高科技展示媒体,将茶的沿起、中国历代制茶、信阳茶业的起源、茶仪、茶叶文化与商务发展,从古至今层次分明展示出来。

3.3.2 信阳茶艺体验馆

展示信阳工夫茶特色茶器和茶艺,通过开展茶艺茶道培训课程向大众科普信阳工夫茶艺术,吸引高层次有修养的爱茶之人前来研习茶艺。

3.3.3 茶馆剧场

明清时期的戏曲表演平台是专供人喝茶、吃点心的茶馆,在小镇内重现茶馆唱戏的景象,推动信阳戏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将茶楼与戏台戏棚结合,让游客可以一边欣赏剧曲表演一边茗茶。

3.3.4 民俗艺术街区

依托现有的信阳传统手工作坊,通过建筑活化、更新改造,打造特色茶工艺手工作坊街区,建设工艺体验馆、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吸引小微工艺企业和工艺大师集聚,营造信阳传统景观风貌特色和富有人文气息的小镇氛围。

3.3.5 茶食一条街

依托信阳当地的美食,推动茶文化与信阳美食文化结合,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茶食一条街,让游客品尝到最地道的信阳美食和毛尖工夫茶。

3.3.6 信阳毛尖茶文化交流中心

定期举办斗茶、品茶会、茶道茶艺表演等茶事活动以及笔会活动、个人主题画展等,以茶会友,邀请国内外同行及专家共品佳茶,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

3.4 积极构建“茶+休闲旅游”

大力推动种植和加工环节与旅游结合,强化旅游功能,推动茶园与观光旅游融合发展。以“茶生活”为主题营造小镇的生活氛围,用品茶的方式引导小镇居民的慢生活节奏,放下生活压力,打造远离尘嚣、奔向宁静慢生活、养生度假的最佳去处[5]。

3.4.1 茶家乐

以茶民个体经营为主,为游客提供围绕茶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和食物,提供采茶、烘茶、品茶等系列茶文化体验活动,感受茶艺文化,体验茶民生活。

3.4.2 茶园农场

营造私人化、半封闭的专享高端茶园,通过分块土地认购和产品私人定制,让定制者不仅拥有环境优美的私家农场,还有专享的服务和生态有机茶叶产品。

3.4.3 休闲茶庄

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将茶园与高端生态居住结合,完善运动健身设施、趣味娱乐项目、餐饮商贸、休憩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4.4 露营基地

采用景观级绿化标准,在茶山下开辟一块空地供人们使用自备露营设施,设置房车住宿及露营区,木屋住宿区、帐篷露营区、餐饮娱乐区、户外烧烤区以及森林探险项目等。

3.4.5 信阳茶主题养生度假区

建立瑜伽馆、太极馆、保健推拿中心、香道馆、健康活动指导中心等场所,完善酒店、旅馆和康体设施,打造最舒适的“茶文化慢生活体验区”。

猜你喜欢
毛尖茶信阳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都匀毛尖茶荣誉榜
毛尖茶韵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