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理论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分析

2022-11-19 21:11林媛玲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迎春花植物

林媛玲

(福建省泉州丰泽区实验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000)

1.“生活即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践意义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展种植活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幼儿与植物、土壤以及各类耕作工具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展,了解自然界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按照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种植区”内进行种植,并与园本课程相结合,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随着植树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植物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生命是教育”的思想也被逐步地引入到教学实践中,从而推动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1 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渗透突出了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中,通过与植物、土壤、水、各种工具等进行的接触,使他们能够充分地体验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可见,儿童在种植过程中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有些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却名不副实,老师们对幼儿的种植行为进行了过多的干涉,使幼儿很难亲身体验种植过程,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应该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日常的种植活动中,积极地参与到种植中来。

1.2 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渗透明确了种植活动的目标。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的心理和心理发育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他们的栽植活动对象的设计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基于“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幼儿教育要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熟知的情境入手,针对其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以达到分层的目的。比如,在小班化的教学中,老师让孩子们试着使用各种工具,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挖坑、浇水等简单的作业技巧;对中班的孩子,要求他们了解播种和收割,并掌握比较正式的种植工具,能够进行种植、施肥等种植技术;而大班的孩子,则需要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种植,熟悉整个种植流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既符合儿童的人生环境和发展阶段,又能促进其在不同时期的成长和发展。

1.3 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渗透丰富了种植活动的内容。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吸取各种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栽植活动来达到对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比如,老师可以开垦果园,组织幼儿参与播种、浇水、拔草、摘果、清理等活动;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安排工作场所,指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植和照料,并完成观察记录;老师们可以藉由家庭协作,让孩子们把所学的种植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在父母的协助下亲手完成栽种作业,并巩固自己的栽种经验。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种植活动的内容与设计、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了种植空间、活动形式,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生活即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践策略

2.1 自然角里的“乐”。陶行知强调幼儿的观察与探究是其教育的重点,因此,他提出了“生命即教育”的教学理念。自然角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的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充满乐趣的。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教室的自然角里的花草都闻到了春天的味道,一天天地绿意盎然,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改变,孩子们也会在这个角落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是生命的开端,在万物生发的时节,自然角落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角落”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帮助幼儿观察、动手和学习。

陶行知说,“教育要靠生活,方能发挥作用”,幼儿教育源自生活,回归到生活,真正变成了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资源,在班内开展的教学活动要跟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做能看得见的教育。幼儿园的自然角落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一些关于植物的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

例如,在种植油菜时,组织幼儿自己动手栽油菜,让他们了解油菜的栽培方式,认识作物的生长,并能持续地观察栽培的行为。在幼童栽种时,在孩子得到种子后,一定会有许多孩子提出问题,他们会有自己的回答,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意见,给出正确的回答;老师首先要教幼儿如何种油菜,老师要讲解油菜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再给幼儿分发容器、工具、土壤等物品,并与幼儿共同学习如何种油菜,在播种的时候要适时进行指导,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在栽种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让幼儿充分体验自己动手种油菜的乐趣。

在栽种时,孩子们可以利用自己喜爱的工具进行自己的劳动,从而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并自觉地养成这种习惯。在自然角落中,通过简单的种植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和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工作,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工作,也学会了对动植物的热爱。孩子最好的教师是兴趣,而对事情的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动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保持他们的热情。

2.2 大自然中的乐趣发现。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曾说过“生活即教育”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要比教科书更生动、更生动。老师们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地接触自然,幼儿园可以安排饭后散步,在此期间,老师可以指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自然界中的事物,并将其扩展到课堂上的绘画。

比如,在饭后散步时,让孩子们有目标地去观赏学校的迎春花;在闲暇之余,通过播放有关迎春花的录像,让孩子们了解迎春花的特点和外形;一边做着这个任务,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一边寻找着迎春花,询问孩子们有没有找到迎春花,然后根据孩子们的反应,寻找迎春花的位置。

在每一片迎春花的地方,都会有一位小朋友根据地图上的图案来辨认迎春花,在此期间,他们还会遇到一些新的植物,老师会给他们简单的介绍,让他们去看迎春花,让他们看一看,记得他们的模样,让他们拍照。在此期间,孩子们不但可以欣赏到一株迎春花,而且可以欣赏到沿途的花草,小朋友们也会很乐意参加,既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可以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在教学中,老师要教导孩子们如何保护花木,让他们去问:“这儿有多少花?”它们的颜色是多少?你觉得这儿怎么样?这里是小花的住处,那里有不少的花友,有些孩子也很爱,所以就将这些花都摘了,然后拿回家,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在完成步行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讲一讲:有多少瓣的迎春花瓣,大班的小朋友可以辨认出相同的花形、不同花瓣的花名。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孩子们能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儿童在创造和交流时,身体语言也会有很多的表现,这些都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来表现的,这也是他们表达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与孩子保持紧密的互动关系,并透过客观的观察与纪录,不断地提供适合于幼儿的游戏体验和资料,从而提高其游戏能力。同时结合不同的主题如季节、课程、节日等,使其脱离日常生活,回归到儿童的游戏与生活之中。

总之,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和终生受益的学习方式,是儿童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在“生活教育”的土壤里,与欢乐一同播下,在老师们意料不到的地方,绽放出灿烂的花朵,照亮了每一个美好的童年。

2.3 设置区域空间。“生活即教育”理论的重点是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习者内心的感触,激励着幼儿回归生活,积极探索。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环境的营造,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日常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积极地投入到植树的活动中,形成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环境资源进行教学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各种教育活动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

幼儿园老师在进行植树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在幼儿园的区域空间构造中,自然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自然角里,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一个接近自然的窗口,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种植、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比如,老师们可以利用花盆、易拉罐等在教室里种植大蒜、葱、白菜、菠菜等,营造一个绿色的环境;其次,老师安排幼儿观察、浇水、松土、除草、施肥等工作,使之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使照料植物的健康成长成为幼儿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责任心。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可以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在与植物的交往中,形成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2.4 设计户外活动。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生机勃勃。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为幼儿营造成长空间。因此,幼儿园相关种植课程的设置也要跟上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种植课程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还能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及时总结、反思、设计适当的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观察、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观察、设计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比如,老师在幼儿园的种植区里找到了一棵爬山虎。时间一久,这些藤蔓就爬到了教室的墙壁上,有些小朋友在室外的时候很喜欢这种植物,忍不住去看、去摸,甚至有人会问:“为什么墙壁上会有这种草?”老师们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幼儿在教室的墙壁上种植爬山虎,并定期组织孩子们观看爬山虎攀爬的过程,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天然资源,给孩子们以“活”的教学材料,通过观察和体验,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2.5 设计活动过程。在幼儿园的栽植活动中,老师要组织幼儿参与栽植的各个环节,使其掌握技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因此,幼儿园在进行植树活动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针对幼儿的数量和活动场地制定合适的实施计划,并在活动开始前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保证栽植活动顺利进行,并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学会了技巧,并在成功的时候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和自信。比如,在“种植黄瓜”课上,老师们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5.1 认识种子,即观赏黄瓜和日常生活中的黄瓜;了解黄瓜种子形态特征。

2.5.2 点播种子,即利用工具对黄瓜种子进行点播;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2.5.3 观察,它是一种能够感受到黄瓜生长和改变的过程;记录观测对象和苗木生长情况。

2.5.4 日常护理,即利用仪器对蔬菜进行护理,对黄瓜的生长和改变进行研究;做好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

2.5.5 搭架绑蔓,就是要用托架拉黄瓜;使用藤蔓,钢丝绳共同搭建稳固的支撑。

2.5.6 收获黄瓜,品尝黄瓜,分享种植体验。这种活动的设计既能促进儿童的全程参与,又能使其得到全面的引导,使其在生命环境中得以完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2.6 重视家园合作。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按照“生命即教育”的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家庭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并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种植活动。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栽种一棵植物,并指导他们日常照顾,帮助他们写下自己的观察日志,让他们了解到植物对环境的重要。另外,还可以进行家庭同步栽培,充分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进行种植,用铁锹、花盆、泥土、水等简单的工具,让他们获得一次种植的经验。

在家中,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种植指导,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究和对植物的热爱。在家庭协作中,老师和父母要有很好的交流,所以老师可以和父母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网络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老师和父母在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及时的解决各种问题。在家庭与学校的协作中,孩子们可以巩固自己的耕作技能,增加自己的耕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2.7 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来自生活,“用”在生活中,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要经过生命,才能发挥作用,变成教育。”幼儿园在进行植树节、地球环保日等节日的时候,会在孩子们的心中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象,并利用这个节日组织一些适当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父母和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探索自然的奥妙,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的同时,也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在孩子们的心中,培养了一种保护自然的意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幼儿园可以设置“环创”的主题,让幼儿们进行头脑风暴,想象出植物环创的效果,然后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来,最后,由全班的孩子们进行投票,选出其中票数最高的一位。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孩子们收集植物的材料,包括不伤害植物,保护环境,收集枯萎的树叶、干枯的树枝、发芽的根须,然后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植物的环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大部分教育都是在园内或室内进行,这使得幼儿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受到限制。陶行知提出了“生命就是教育”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亲身经历、在自然中学习,与自然的亲近,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感知中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迎春花植物
迎春花开( 连载一)
迎春花
迎春花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