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粝生活中的温情与坚守
——蒋晚艳创作论

2022-11-19 23:39龙其林
写作 2022年2期
关键词:散文母亲生活

龙其林

虽然文学逐渐地远离社会关注的中心,边缘化的命运似乎已难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实恰恰相反,无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表现出多少拥抱世俗、疏远诗意的症候,文学依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人们的生活保持密切关联。无论是严肃报刊还是城市晚报、休闲读物,抑或是微博中的情绪激昂的讨伐檄文或声情并茂的公关信、微信公众号上的心灵鸡汤,文学以一种随物赋形的方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价值与形式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一方面深刻地显示出文学作为人学所具有的审美性、人性内涵,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泛文学趋势也意味着写作者的门槛相对较低。正是由于当下泛文学写作的低门槛,一些作品常常成为小我趣味的涂鸦、世俗价值的小像与无病呻吟的白板,几乎所有可以书写的人都可以写作者自居。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当下的文学创作队伍虽然无比庞大,但是情感真挚、富于哲理、耐人寻味的作品却并非时时可以见到。

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湖南武冈的蒋晚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离开故乡进入广州城谋生。深入骨髓的乡村生活经验和随后的城市生活体察,为蒋晚艳注入了两股生机勃勃的情感力量,这为她的文学创作打下了精神底色,即以湖南省邵阳市武冈故事为聚焦点,通过一位于市场经济大潮兴起后步入都市的女性主人公视角,展现了一幅社会剧烈转型时期的生活画卷。蒋晚艳的文学创作既以充满浓郁温情的笔触描写艰难困苦的乡村生活,又将目光从乡村延续到城市,在城乡的对照中勾勒出中国底层青年群体进入城市后的迷惘、痛苦与拼搏。她擅长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随笔等文体,在《散文选刊》《西藏文学》《佛山文艺》《五台山》《黄金时代》《侨星》《椰城》《广州日报》等各类报刊发表作品,获得国内各类文学奖近30项,出版了个人文集《阶梯》及合著报告文学集《筑梦人》《羊城密事》《印迹》、短篇小说集《潮起珠江》、散文集《民俗文化揽萃》等。与当下许多接受了系统创意训练、写作技巧颇为娴熟的青年写作者不同,蒋晚艳的文学作品散发着一种特别的生活气息:粗粝。蒋晚艳在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不是精致典雅的生活场景,也不是虚弱矫情的都市小资情调,而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面貌。她的作品充满了生活原初的蓬勃的、旺盛的生命力,粗糙而质朴,却能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精致的写作往往有意无意地追求所谓深刻而严肃的主题(有时常常是伪命题),文字表达也工整干净,但是也由于加入了较多的所谓深度与雕琢的语言,作品最后呈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经常会产生一段不小的距离。蒋晚艳的作品充满着日常生活细节的朴素呈现、情绪和情感的自然流动以及作家本人用力生活的状态,让读者感觉到一种粗粝却更本质的生活面貌。

文集《阶梯》是蒋晚艳的代表作,这部文集共七章,分别是《小说人生》《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些年,那些事》《家和万事兴》《因为爱情》《天道酬勤》《走进大时代》。如果从体裁上进行划分,可以归纳为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种类型。在蒋晚艳的散文中,有两类散文写得特别出色:一类是写亲情的篇章,如《母亲的老屋》《最好的疼爱》《父亲》《今天是您的生日》《母亲和我在一起》等;还有一类是写时代生活和社会转型的篇章,作者通过文学留下了一种时代见证,如《坐着猪车下南方》《春运火车票》《家乡,那些曾经绞痛我的坑洼》《又见留守》《一路户口一路酸》等,折射出时代大变革在我们个人生命中留下的痕迹。朱自清在20世纪40年代谈论自己散文写作时曾认为“散文虽然也叙事、写景、发议论,却以抒情为主。这和诗有相通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散文写作“在我还是费力。有时费力太过,反使人不容易懂”①朱自清:《朱自清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朱自清的自省,是散文写作的开放性与艺术性之间矛盾的生动例证。即便如朱自清这样的散文大家,也依然存在着过于费力以致于使人不容易懂的问题。蒋晚艳的散文贵在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也许是因为蒋晚艳是业余作家,她没有太多对于语言表达技巧上的刻意追求与炫耀,在散文写作中更多的是以情动人。散文写作讲究的就是写真人、真事、真情,她的散文写作不经意间把握住了最核心的一点。谢有顺在分析当代散文创作的现状时,有过精辟的分析:“散文的无规范,使得它比小说和诗歌更为‘近人情’(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更反对制作,它崇尚自然,向往兴之所至,本质上说,它是业余的文学”②谢有顺:《散文的常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19页。,“至少,现在进入我视野的最好的当代散文家,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意义上的,反而是客串和业余的身份,使他们写出了令我们难忘的散文篇章”③谢有顺:《散文的常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19页。。恰恰是非专业的写作,将蒋晚艳的散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表达得特别真切。

在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往往是比较难以处理的,但是在蒋晚艳散文《最好的疼爱》中读者看到了一位儿媳眼中不一样的婆婆,作品也呈现出了一位不一样的儿媳。“我”在去闽南农村见到婆婆前就知道爱人家穷,知道婆婆老,但第一次见面还是给自己极大的震撼:“第一次见到婆婆时,发现她六十出头,发白如银,背弯似弓,我以为是奶奶。第二天来了个更老的,才知道婆婆是母亲。爱人家在接近潮汕的闽南农村,八兄妹,两间土房,外加公公婆婆和奶奶,我没有办法想象十一口人的大家子是如何挤在两间小矮土房生活的,但是婆婆满目慈祥满面温柔,眉宇间看不丝毫忧愁。”在女儿出嫁半年后,母亲来闽南看望“我”,婆婆为了欢迎亲家母的到来,半夜杀了家里唯一一头不到70斤的小猪,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挚欢迎。“婆婆和妈妈对话,时不时地用衣衫擦眼睛,‘您相信我,我一定会把儿媳当女儿一样,不会让她受丁点委屈。’”在散文《今天是您的生日》中,蒋晚艳为读者刻画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音容笑貌:每次“我”生日时,早上睁开眼发现母亲总站在床前满脸含笑,像逗小猪一样的逗“我”;母亲原本不喝酒,但是当父亲埋怨一个人喝酒少了情趣,“于是,母亲就陪着父亲喝酒,喝着喝着母亲也爱上了酒,每餐饭前总要喝上几口”。蒋晚艳的散文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亲情、爱情有着深刻的体认,情感倾泻到笔端时自然饱蘸满腔炽情,文字也变得细腻,情真意切。无论是描写农村孩子农忙时节生活的《学生很农忙》,还是表现母亲对于女儿关爱的《寻找母亲》,以及刻画在深圳独立奋斗的女性历程的《莲花》,作家都对所描写的对象充满着浓郁、真挚的情感,情郁于中,写作便成为最好的抒怀方式。蒋晚艳并非多么讲究技巧辞藻的叙述能够打动人心,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她写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这些人事在岁月的沉淀中越发显出了可贵的一面。

蒋晚艳的散文对于细节的把握特别到位,她对生活的观察细致而深刻,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写活了人物的性格。中国人的感情普遍比较内敛,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呈现在外在的语言和行为上,对于老年男性尤其如此。蒋晚艳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性情与内心状态有着敏锐的观察,她常常以细节描写捕捉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在《父亲》这篇散文中,蒋晚艳为读者描绘了一位勤劳朴实、木讷少言却感情细腻、体贴女儿的父亲形象。“我”还在武冈二中读书时,家长需要为学生送米到学校。当父亲第一次挑米来到学校时,径直地挑着两袋大米、两条鸡腿走到了讲台上:“父亲穿着肩膀磨损了的灰短袖,泛白的头发上沾着汗水,头发湿漉漉的,擦汗水擦得由白变黑的毛巾戏剧性地搭在肩上,卷到膝盖的黑布裤脚下露出父亲那双黄黄瘦瘦像腊排骨般的老腿,父亲十个黑黑的脚趾裸露在磨损了的草鞋外,像裹满灰尘的黑珠子。”父亲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还站在讲台上像警察搜小偷一样在同学群里找着女儿:“艳,艳在哪里?”这样的描写非常写实而且逼真,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们不难理解这样的场景。只是朴实的父亲没有意识到,自己田间劳作时的穿着在县城的中学生眼中显得很不合时宜,引发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也让女儿觉得耳根发烫。有过第一次的经验后,父亲此后便十分留意自己的穿着与言行:“武冈二中读书三年,父亲多次帮我送米,每次送米相同的是情感,不同的是季节,是父亲一次比一次刻意体面的装扮和越来越小心翼翼的言行。”当女儿工作后给家里来电话,父亲每次接到电话后永远只有一句话:“哦,艳啊,我叫你妈来听电话。”散文写作也讲究技巧,但细节的真实与情感的充沛却永远是最内在的力量。蒋晚艳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将父亲的勤劳、体贴、木讷的特点表现得极为鲜明。

在《老家的味道》中,勤劳的母亲为了让在初中寄宿的女儿能够改善伙食,每次都在女儿放假回家的时候做萝卜辣椒炒油渣让女儿带到学校下饭。母亲一边与女儿聊天,一边自责:“‘才半斤,炸后都没几块油渣。’母亲回答,‘怪娘不好,你长身体,没让你跟好营养。’”母亲为了女儿在学校可以有足够的菜下饭,一个劲儿地往袋里装菜,却不料袋子破了,“菜倒在泥土地板上,红红的油迹顺着地势流到低处,聚成一团”。母亲心疼好不容易做好的菜撒了一地,担心女儿没有足够的菜下饭,于是“火速弯下腰,跪在地上用双手捧菜堆的上面部分”,“开始用手捧,后来用筷子挑,再后来用手指捡,母亲把上面部分的干净油渣重新给我装好,把带着泥渣的放进自己嘴里,母亲吃着带泥的油渣,说:‘娘贪吃,油渣都被娘吃了。’”乡村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一家人相互鼓励,努力生活的氛围让人欣慰。母亲作为家庭主妇,为一家老小的生活操心,勤劳简朴成了习惯。她关心女儿的身体成长,费心做好下饭的菜肴,希望女儿能够在学校跟得上营养。当盛菜的袋子破了,油渣撒了一地,她赶紧将干净的油渣捡起来装到袋子里,又不舍浪费了油渣,于是将粘着泥的油渣吃到了嘴里。通过这一细节,读者看到了母亲的简朴、节约,以及对于女儿的满腔疼爱。在《坐着猪车下南方》《心雨》《春运火车票》等系列散文中,蒋晚艳将自己留意观察的细节写到了散文中,从而为散文增添了扣动人心的感染力。

蒋晚艳的短篇小说具有较强的纪实色彩,这些作品往往取材于湖南武冈的乡村生活或来广东工作的异乡人,对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抗争苦难、追逐梦想的忍耐与坚持进行了细腻刻画。在短篇小说系列中,《拐爱》这篇最具代表性。这篇小说写了两代人的婚姻故事:三妹在洞房的那天,才发现自己的丈夫阿伟患有双腿流脓的病症。媒人为了给阿伟找到媳妇,对三妹隐瞒了他患病的事情。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三妹与丈夫感情破裂。洞房那天三妹怀孕了,三妹等小孩出生之后发现儿子小强竟然也遗传了阿伟双腿溃烂的疾病,不禁心如死灰。等到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三妹也教自己的儿子小强先要瞒着儿媳妇,等结婚之后再说患病的事情。但出乎意料的是,洞房的第二天儿媳妇并没有任何被欺瞒的不满,直到最后儿子才交代了原委:小强告诉母亲,自己双腿流脓的疾病在广州的医院已经被治好了。这篇短篇小说通过三妹这个人物在自己和儿子婚姻上不同的表现,深刻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遭遇、内心变异,对社会习俗与世道人心进行了冷峻的审视。

蒋晚艳的文学作品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一个是写故乡人情的这些篇章,另一个则是打工题材。蒋晚艳的写作中,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打工题材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工题材写作曾经风行一时,但不久之后便在文坛上陷入了沉寂,原因固然在于时代生活的变迁使得打工题材失去了轰动效应,更内在的原因或许还在于写作者所遭遇的普遍挑战,即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写作中提炼特色,避免公共化的浅唱低吟和对生活表象的描写。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擅长描绘光与影,他尤其擅长画雾,这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显得特立独行。莫奈的绘画作品很多,既有水墨画般的印象薄雾系列,也有重雾甚至是大雾霾系列,例如《查令十字桥》画的是雾霾,《国会大厦》画的是浓雾中的伦敦。莫奈的一大贡献就在于他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了雾的存在,这种存在放在英国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来看就显示出了十分丰富的社会内涵与文化意味,这是独属于莫奈的发现。蒋晚艳通过自己的打工题材小说、散文写作,塑造了一个具有辨识度的打工妹形象,她以湖南人的倔强与吃苦的精神,在陌生的城市中努力拼搏,最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蒋晚艳一系列的作品事实上在努力打造着一个独具特色的湖南打工妹形象,通过这些人物细腻地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20年的都市生活浮世绘。

蒋晚艳的文集《阶梯》洋溢着浓郁、真挚的情感,许多篇章虽然语言并不炫目,却能够以情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蒋晚艳能够在以后的创作中扬长补短,努力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对话,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认识,持之以恒地写作,相信在以后的创作中奉献出更多感动人心的作品。

蒋晚艳的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对于生活细节的呈现、朴素的语言、充盈的内心活动,使作品具有了一种感人的品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蒋晚艳的作品已经十分成熟,而是说她的作品具有了某些质地,预示着继续发掘下去的可能性。在蒋晚艳的作品中,散文是她最为擅长的文体,故乡的人与事则是她最熟悉的题材。她应该将自己作品中以情动人的立场坚持下去,深入观察生活,继续写真人、真事、真情。蒋晚艳的作品贵在真挚,但也可以适当地去锤炼一下语言,让自己的散文语言、小说语言更加精致、精准。每一位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熟稔的写作领域与技巧,每一位成熟的作家也都是在大量阅读经典的过程中锤炼出自己的写作个性的。作为写作者,应该向一些经典作家学习。同样是钟情于日常生活题材,张爱玲能够通过日常生活表象的描写,从某一个瞬间生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在《春运火车票》中,蒋晚艳所描写的2002年春节前在火车站通宵排队购买火车票的场景令人震撼,广州火车站构成了作家写作的一种意象。对于写作者而言,在大家视若无睹的生活中进行题材上的、意象上的“发现”,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位写作者的作品价值与文学贡献。这个时代对中国作家的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始终贴近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活现象与热点问题,在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平视中体察时代的变迁与人性嬗变,显示出敏锐的时代嗅觉与切入现实生活的承担意识”①陈菲、龙其林:《影像书写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追求——梁振华电视剧编剧艺术刍议》,《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在中国朝着现代化方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乡土文明不可避免地逐渐没落,但千百年来生活在乡土文明中的人们在情感上又极为留恋这种生活方式,远离故土的乡愁、背井离乡的漂泊、无处皈依的焦虑,使得乡土题材的写作具有很大的空间,也能够获得共鸣。

猜你喜欢
散文母亲生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生活感悟
给母亲的信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