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保护区绿绒蒿属植物调查及保护对策

2022-11-19 23:52齐立强高生财柳文斌
现代园艺 2022年6期
关键词:草甸太子海拔

齐立强,高生财,柳文斌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康乐 7315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入研究草本植物药用价值,绿绒蒿属部分植物具有清热解毒、镇痛止咳、消炎等药用价值。绿绒蒿属是青藏高原一类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1]。临夏州分布有5种绿绒蒿[2],而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据内部资料记载,共有4 种绿绒蒿,即:红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但仅是对保护区分布的绿绒蒿种类有所登记,并没有详细介绍分布数量、生长状况等内容。在前期的林木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保护区有零星分布的绿绒蒿,花大而美丽,有红色、蓝色、紫色、黄色,生长环境大多地处高海拔地带,气候寒冷,土壤贫瘠,生长环境相对脆弱,分布数量相对稀少。因此,在太子山保护区开展绿绒蒿属植物调查及保护研究十分必要,旨在查清绿绒蒿属植物在保护区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受威胁程度、生境等因子,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1 保护区概况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东南起洮河下游地区,南与甘南州临潭、夏河、合作、卓尼四县(市)毗邻,西连青海省循化县,北邻临夏州康乐、和政、临夏、积石4 县。地理位置102°43′~103°42′E、35°02′~35°36′N,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10km,保护区总面积8.47万hm2。区内年均气温5.1℃,地形复杂,海拔2200~4636m,山大坡陡、岩石裸露的山群地貌,植被以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土壤主要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森林灰褐土,保护区下设有8个保护站(圃),分别是紫沟、东湾、药水、松鸣岩、新营、甲滩、关滩7 个保护站和槐山子苗圃。

2 调查方法

在开展调查之前,首先,查询文献[3]及保护区内部资料,了解保护区绿绒蒿的分布种类,掌握绿绒蒿的形态特征、生长海拔、分布规律等因子;其次,走访当地熟悉情况的村民,掌握绿绒蒿可能分布的区域。根据资料查阅和走访情况布设调查样线,共计布设样线55 条,总长150km,样线调查沿线路目测10m 范围内绿绒蒿属植物分布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样线调查情况,对集中分布区布设样地,样地25m×25m,共布设样地9 个,样地内随机布设5个小样方,1m×1m,调查记录绿绒蒿属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方式、海拔、土壤等因子。

3 调查结果

3.1 种类与分布

2014-2017 年,太子山保护区采集了全区维管束植物样本;2018-2020 年,全区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2021 年开展了绿绒蒿属植物专项调查,查明保护区共有6 种绿绒蒿,按分布数量依次为红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总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川西绿绒蒿、多刺绿绒蒿(详见表1),分布数量相对稀少。分布区海拔2801~4236m,覆盖保护区7 个保护站,约2 万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6%,主要以高山灌丛生态系统和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为主。

红花绿绒蒿: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无茎生叶,叶片倒披针形,叶全缘,花单生,下垂,花红色,蒴果,花果期为6-9 月。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太子山保护区分布广泛,其中在新营保护站大槐沟、白里阳洼有小片状分布,调查登记数量在300~500 丛,生于海拔2801~3689m 的灌木丛、路边、山坡草地,土壤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22~30cm,主要与高山绣线菊(Spiraeaalpina)、头花杜鹃(Rhododendroncapitatum)、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等混生,生长状况良好。

全缘叶绿绒蒿:多年生草本,植株全身被柔毛,叶片倒披针形,两面被毛,叶片全缘,花黄色,蒴果,花果期为5-11 月。在太子山保护区新营保护站、东湾保护站有分布,调查登记数量100~200 丛,生于海拔3369~3716m 的灌木下或草坡上,土壤以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13~25cm,主要分布在直穗小檗(Berberisdasystachya)下、与广布野豌豆(Viciacracca)、垂穗鹅观草(Roegnerianutans)、野草莓(Fragariavesca)等混生,生长状况良好。

总状绿绒蒿:一年生草本,植株全身被硬刺,叶长圆状披针形,叶全缘或波状,被刺毛,花蓝紫色,蒴果,花果期为5-11 月。在太子山保护区新营保护站、东湾保护站有分布,调查登记数量在100~200 丛,生于海拔3504~3615m 的乱石滩、草坡,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为4~20cm,主要与独活(Heracleumhemsleyanum)、垂穗鹅观草、披碱草(Elymusdahuricus)等混生,生长状况一般。内部资料未见记载,属于保护区新记录。

五脉绿绒蒿:多年生草本,植株全身被硬毛,叶基生,叶片倒卵形,花单生,下垂,花淡蓝色,蒴果,花果期为6-9 月。在太子山保护区新营保护站、关滩保护站有分布,调查登记数量3 丛,生于海拔3621~3872m 的高山草甸,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10~20cm,主要与粉报春(Primulafarinosa)、车前(Plantagoasiatica)、珠芽蓼、广布野豌豆、獐牙菜(Swertiabimaculata)、披碱草等混生,生长状况一般。

川西绿绒蒿:一年生草本,叶基生,叶片倒披针,被硬毛,花单生,花紫色,蒴果,花果期6-9 月。太子山保护区仅在新营保护站有分布,调查登记数量1 丛,生于海拔3615m 的高山草甸,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为10~20cm,主要与珠芽蓼、垂穗鹅观草、披碱草等混生,生长状况一般。内部资料未见记载,属于保护区新记录。

多刺绿绒蒿:一年生草本,植株全身被硬刺,叶基生,叶片披针形,两面被刺,花单生,半下垂,蒴果,花果期为6-9 月。在太子山保护区关滩保护站有分布,调查登记数量1 丛,生于海拔4236m 的石缝中或草坡上,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厚度为10~13cm,主要与珠芽蓼、披碱草等混生,生长状况一般。

3.2 生长状况及受威胁程度

经调查,太子山保护区分布的6 种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海拔跨度最大,且存在小片状分布,生长环境较好,数量最多,可见其自然更新状况良好,说明红花绿绒蒿在太子山保护区适应性较强。其余5 种绿绒蒿都呈零星分布状态。五脉绿绒蒿、川西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数量最少,海拔跨度小,分布区域狭窄,生长环境较恶劣,但恰好为其适生区,说明太子山保护区为这3 种绿绒蒿的分布边缘区,而分布边缘区往往意味着其种质比分布中心区更加特殊,适应性更强,破坏造成种质丧失的可能性更大。

太子山保护区地处甘南、临夏两州之间,属少数民族地区,以藏族、回族为主。林缘藏族同胞以放养牦牛、藏羊、马和蕨麻猪为副业,放牧践踏会无区别地破坏矮小草本植物;同时,绿绒蒿属植物又是中医、藏医中用于医疗保健的一味珍贵药材,以野生绿绒蒿功效为佳,周边牧民有采挖绿绒蒿治病的传统。因此,太子山保护区绿绒蒿属植物灭绝风险等级较高。

4 保护对策及建议

绿绒蒿属植物由于分布区域狭窄,同时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面临来自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威胁,有可能遭到严重破坏,但目前仍未引起足够重视[4]。在我国对绿绒蒿的引种栽培和遗传育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而野生绿绒蒿作为种质资源的载体,是遗传育种、品种改良的原始材料,因此,野生绿绒蒿种质资源对绿绒蒿栽培和选育具有战略意义。保护区作为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保护其种质义不容辞,建议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

4.1 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绿绒蒿的认知度

保护区应加强对林缘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识别绿绒蒿,增强保护意识,转变谋生方式,加强草原禁牧,让草原得以自然恢复,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加强管护,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

对绿绒蒿集中分布区架设围栏,禁止放牧,减少人畜的踩踏;5-10 月为林缘群众放牧高峰期,在此期间应加强护林员巡护,利用森林资源视频监控设施、无人机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巡护,发现牧民及时劝退并宣传教育,让他们切实认识到保护绿绒蒿的紧迫性,提高此区域的管控力度。

4.3 移栽,建立绿绒蒿异地保存库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发现9-10 月为绿绒蒿的结果期,且籽粒饱满,在此期间,可采集绿绒蒿种子,带回实验室进行消毒、催芽处理,进行人工繁育;或必要时移栽培育野生分布的绿绒蒿,选择与绿绒蒿生长环境相近的空旷地,人工移栽试验绿绒蒿,试验成功后,再进行扩繁培育建立太子山保护区绿绒蒿保存基地。

5 结语

经过调查,总状绿绒蒿和川西绿绒蒿在保护区属于首次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保护区种质资源数据库,为今后保护和利用规划绿绒蒿属植物提供基础数据。全缘叶绿绒蒿在直穗小檗下生长更新较好,初步分析直穗小檗对全缘叶绿绒蒿具有保护作用,或直穗小檗和全缘叶绿绒蒿植株能产生相互促进生长的物质,或存在共生现象,还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草甸太子海拔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高海拔的甘南
馒头草甸
汉字奇遇记
汉字奇遇记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新巴尔虎右旗沼泽和草甸信息提取
我想在草甸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