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2022-11-19 13:33黄玲蔡联剑刘彬森上犹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上犹3412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诺拉螺旋杆菌阿莫西林

黄玲,蔡联剑,刘彬森(上犹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上犹 341200)

幽门螺旋杆菌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于1983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分离得出,属于螺旋形且微厌氧的一种革兰阴性菌,多分布在人体胃部和十二指肠,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较为多见,其与人口、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1-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以反酸、口臭及胃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疾病进展可能会诱导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的发生,因此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3]。常规铋剂四联方案在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较多患者疗效不佳,停药后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未达预期[4];而伏诺拉生可发挥较好的抑制胃酸作用,其与阿莫西林二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5]。因此本次研究对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与常规铋剂四联方案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进行对比,旨在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200例,以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20~72(47.62±4.38)岁;病程1~13(7.01±2.04)周。对照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3~75(47.70±4.42)岁;病程1~13(7.05±2.09)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筛查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患者,或经胃镜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2)18~85岁;(3)患者入院后我院责任护士详细告知本次研究的具体过程后,患者愿意主动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已知对本次研究所用的药物过敏;(2)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或伴有恶性肿瘤;(3)既往存在消化道手术史或免疫系统性疾病;(4)特殊人群,如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酗酒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给予伏诺拉生+阿莫西林治疗:于饭前1 h服用20 mg伏诺拉生(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200011),bid;饭后2 h服用1 000 mg阿莫西林胶囊(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726),bid,共14 d。

1.3.2 对照组 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治疗:于饭前1 h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20 mg/次,bid;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口服,0.6 mg/次,bid;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次,bid;饭后2 h服用呋喃唑酮片(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239),20 mg/次,tid,共14 d。

1.4 临床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筛查,当14C测定值≥50 dptm/mmoL时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3)选择甲醛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组织实施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后进行染色处理,评估其胃黏膜形态学评分,评分包括四个维度(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腺体密度以及黏膜厚度),每个维度0~3分,得分越低胃黏膜形态学越好。(4)统计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头晕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

1.5 疗效判定标准[6]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为腹痛腹胀、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腹痛腹胀、反酸等临床症状偶发且胃镜下胃黏膜有所好转;无效为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呈现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HP转阴情况比较 观察组HP转阴74例,对照组HP转阴54例,观察组HP转阴率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 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腺体密度 黏膜厚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0.29±0.09*0.32±0.10*2.230 0.027 100 100 tP 2.14±0.20 2.17±0.19 1.087 0.278 0.54±0.15*0.59±0.13*2.519 0.013 2.18±0.24 2.21±0.25 0.866 0.388 1.21±0.30*1.32±0.28*2.681 0.008 1.25±0.19 1.27±0.21 0.706 0.481 0.48±0.26*0.59±0.28*2.879 0.004 0.87±0.14 0.89±0.17 0.908 0.36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世界上大约存在50%的人发生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且不同地区的感染发生率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属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国,其感染发病率高达60%,因此对该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十分重要[7-8]。既往多采用离子泵抑制剂为主的三联疗法,但长期治疗使得耐药性增加,进而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急需探寻更佳的治疗方案[9-10]。因此本次研究对比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与常规铋剂四联方案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在该疾病的治疗上有着较高的价值。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0%(P<0.05),表明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可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伏诺拉生属于亲脂性弱碱,故其极易被人体吸收,且处于酸性环境下可进行酸性解离而缩短质子化的时间,继而会因为氢键或静电相互作用与钾离子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造成H+/K+-ATP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使得H+/K+交换过程受到抑制,最终发挥良好的抑制胃酸分泌效果;另外伏诺拉生对细胞内不同状态的H+/K+-ATP酶均有着抑制效果,且因为较好的稳定性可在分泌小管中长期存在,故可发挥持久的抑制胃酸效果,从而使得治疗疗效明显提高[11-12]。观察组HP转阴74例,对照组HP转阴54例,观察组HP转阴率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4.00%(P<0.05),表明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可提高HP转阴率。常规铋剂四联方案其作用效果不可逆,且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短,又因为主要为肝脏CYP2C19进行代谢,受到遗传多态性的影响而无法获得较好的抑酸效果;而采用伏诺拉生转化过程不需要在体内进行,进而缩短起效时间,另外其代谢主要为CYP3A4进行非活性形式代谢,不会因为遗传多态性而影响抑酸效果,因此采用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可获得较高HP转阴率[13-14]。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4C,表明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可改善胃黏膜评分。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可加快胃黏膜组织生长,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胃功能恢复正常,同时伏诺拉生较好的酸稳定性对平滑肌细胞可发挥调节作用,促使其一氧化氮(NO)释放加快,进而患者胃部微循环会得到明显改善,局部的血氧供应会得到增加,最大程度减轻胃黏膜损伤以保持较好的胃黏膜形态学[1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P<0.05),表明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安全性较高。伏诺拉生服用后可通过尿液粪便排出体外,且本次研究中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相对于常规铋剂四联方案,减少了药物种类,故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铋剂四联方案,伏诺拉生联合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初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HP转阴率,改善胃黏膜形态学,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诺拉螺旋杆菌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尽快根除吗
阿莫西林要空腹服用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予与取(上)
当诺拉遇见丹先生
当诺拉遇见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