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奶业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策略分析
——基于甘宁两省区的比较

2022-11-19 03:16张爱文孙娟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奶业乳制品甘肃

文│张爱文 孙娟(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唐煜(甘肃省畜牧兽医局)

文璟(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属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黄河水系,地理环境相近,气候条件相近,都是我国西北传统的畜牧业大省。近年来,宁夏奶业异军突起,奶类总产量达到甘肃的4倍多,人均生鲜乳占有量实现全国第一。甘宁两个相互毗邻、资源条件相近、畜牧业发展路径相似的省区,奶业发展水平差别如此之大,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笔者拟采用比较评价的方法,通过甘宁两省奶业区位优势、饲草资源、奶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找到甘宁两省区奶业发展方面巨大差距的成因,然后借助产业一体化发展理论,提出甘宁区域奶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一、甘宁两省区奶业发展基础比较

1. 甘肃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甘肃西部及中东部地区与宁夏区位地理条件类似(见图1),均在北纬40°左右,是全世界同一认可的高产奶源黄金带,这个区域气候相对较为干燥,水土资源处黄河上游,较为清洁无污染,地形地貌丰富,地理单元相对独立,天然隔离,具备奶牛养殖的黄金条件。从适宜区面积看,宁夏全境为6.65万平方千米,甘肃西部及中东适宜面积约为宁夏的4倍多,发展潜力更大。实施奶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依存度,有助于形成产业优势。

图1 甘肃、宁夏两省区地理位置图

2.甘肃饲草料资源更加丰富。甘肃饲草料资源丰富,如表1所示,人工种草面积2407万亩,居全国第2位;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居全国第1位;有1500万亩玉米作物,居全国第12位;甘肃苜蓿留床面积1200.4万亩,居全国第1位。宁夏人工种草面积790万亩,占甘肃的32.8%;苜蓿留床面积保持在601.3万亩,为甘肃的50.1%;玉米面积465万亩,占甘肃的30%。甘肃燕麦等其他牧草种类多、数量丰富,年约有500万吨优质饲草销往宁夏等周边省区,如果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促进甘宁奶业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区域饲草料资源有效科学配置,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表1 甘肃、宁夏两省区饲草生产情况表 万亩

3.宁夏奶业发展水平远高于甘肃。

(1)奶牛养殖规模和奶产量。据统计,甘肃省2020年荷斯坦奶牛存栏19.4万头,牛奶产量57.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78亿元。宁夏奶牛存栏57.4万头,生鲜乳总产量215.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70亿元。宁夏奶牛存栏量是甘肃的近3倍,牛奶产量是甘肃的3.7倍,全产业链产值是甘肃的6倍,可以看出,宁夏奶牛养殖数量大,生产效率、产出水平和加工增值水平都极高,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甘肃奶业发展可供示范学习和挖掘典型的范本。

(2)养殖规模化程度。据行业统计,如表2所示,甘肃省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100个,规模化程度75%,奶牛存栏超过万头的县区有5个。宁夏存栏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奶牛场达到230个,规模化程度90%以上,奶牛存栏万头以上的县区10个,占全部县区总数的近一半。甘肃规模养殖场规模化程度比宁夏低15%,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比宁夏少130个,10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量却是宁夏的31.4倍,说明奶产业的集中度比较低,处在一个散户数量多、养殖水平低的发展状态。

表2 甘肃、宁夏两省区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对比表 户

(3)奶牛生产水平。甘肃省泌乳牛平均单产7.1吨,低于全国7.4吨的平均水平。据全国生鲜乳抽检系统显示,全省平均乳蛋白率3%、乳脂率3.6%,每毫升体细胞数低于39万个,三氯氰氨等主要违禁物监测指标合格率为100%。宁夏泌乳牛年均单产9吨,居全国第3位,比甘肃高26.7%;生鲜乳平均乳蛋白率3.2%,乳脂率3.8%,比甘肃分别高6.7%和5.6%,已达到欧盟标准;每毫升体细胞数低于29万个,比甘肃低34.5%,三氯氰氨等主要违禁物监测指标合格率为100%,与甘肃相同。从比较可以看出,甘肃奶牛单产水平远低于宁夏,蛋白含量、乳脂率水平略低,体细胞数明显高于宁夏,说明甘肃牛奶质量及奶牛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宁夏,整体奶牛生产水平呈现较大差距。

(4) 乳制品加工。甘肃现有乳品加工企业43家,年收购生鲜乳33.5万吨,2020年乳制品加工企业生产乳制品32.8万吨,实现加工产值36.7亿元。产品主要包括液体乳、奶粉和干酪素三大类。宁夏共有乳制品加工企业19家,年收购生鲜乳183.4万吨,乳制品总产量132.6万吨。主要乳制品有高端液体乳、稀奶油、蛋白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工总产值124亿元。从比较可以看出,宁夏加工企业数量少但生产乳制品产量高,企业加工能力和实力较强,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多,乳制品加工数量是甘肃的4倍多,乳制品加工能力的差距较大。

二、造成奶产业发展差异的成因分析

从上面比较可以看出,甘肃与宁夏区位优势相当,优势区面积是宁夏的4倍多;饲草料资源方面,甘肃是宁夏的3倍多。总体上看,甘肃发展奶业的基础资源条件、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明显优于宁夏,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禀赋和条件,也有实施甘宁奶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空间。但从奶业发展实际情况看,宁夏奶牛的养殖规模是甘肃的2.4倍,牛奶产量是甘肃的4.2倍,乳制品加工产值是甘肃的3.4倍。奶产业同是甘宁两省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缘何基础条件更优越的甘肃却远落后于宁夏,下面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造成巨大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实施甘宁奶业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问诊把脉。

1.发展定位不清晰。近十多年来,宁夏把奶业定位为全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宁夏回族自治区奶产业发展条例》《宁夏奶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统筹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一体化发展,定位清晰,发展有力。而甘肃省从2007年起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肉牛肉羊产业得到全面重视和支持,成就了产业的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作为草食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奶产业,基本被边缘化,没有将奶业从草食畜牧业中单列出来,也没有抓住国家关于奶业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奶业主产的市县政府对奶业发展的定位不能一以贯之,缺乏长期支持的战略定力,没有把奶业提升到和肉牛肉羊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影响了奶业的健康发展。

2.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奶产业是畜牧业发展门类中要求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最高、资本占用量最大的产业,涉及多个政策领域,如土地、环保、水电等基础政策,财政、投融资、保险等扶持政策,科研、种畜、防疫等支撑政策。宁夏编制了《宁夏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在养殖用地、金融保障支持、饲草种植、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奶业信息化管理、特色乳制品研发及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等方面出台了立体化全方位支持体系,对奶业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甘肃虽然也出台了关于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但尚未形成专门的扶持体系,呈现出零、散、乱的状态,没有形成政策合力,全省奶业发展以民营企业的自主发展为主,政策渠道不够畅通,导致产业自然生长,步伐缓慢。

3.利益联结机制不优。宁夏在乳制品加工方面,引进了伊利和蒙牛两大集团公司,其中伊利公司日产能2400吨,蒙牛集团日加工鲜奶1500吨,宁夏85%以上的生鲜乳可以就地就近加工增值,而且带动宁夏本土不少大资本转产奶业,形成了生产加工一体化良性循环发展的机制,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甘肃引进的伊利公司有两个子公司,其中兰州伊利公司日处理鲜奶能力600吨,武威伊利公司一期投产了600吨,能实现就地加工的生鲜乳不足50%。甘肃前进牧业等重点奶牛养殖企业每天约有500吨左右原奶远销贵州、云南等地,养殖与加工环节的脱节,造成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甘肃省奶业基本上处于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整体竞争力低下。

4.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宁夏支持成立了奶业研究院,配套建设了奶牛重大疾病防控与检测诊断技术、奶牛繁殖健康技术等6个研发中心和奶业智慧信息平台,引进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在奶牛营养调控、精准科学饲喂、生产性能测定、数字化智能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组合成果,并在奶牛养殖场实现了关键配套技术全覆盖。甘肃仅有部分奶牛养殖场如甘肃农垦天牧乳业公司在技术创新、养殖自动化等方面略有小成外,大多数养殖场科技含量不高、饲养管理水平存在薄弱环节,导致奶牛个体生产水平较为低下,生产效益不高。

三、甘宁奶业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策初探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甘肃奶业发展的基础和空间有明显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的容量和后劲比较充足,而宁夏奶业发展水平高,在发展定位、政策体系、利益联结、科技支撑等方面有典型成熟的经验,两省区若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采取甘宁奶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策略,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西北特色乳制品优势产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促进要素一体化,布局奶业耦合发展集群。要素一体化是形成甘宁两省奶业区域一体化的要素,形成一体化的关键是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借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促进甘宁奶业区域饲草料、奶畜、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产品等生产要素一体化布局、流动和配置,就可以打造出区域奶业耦合发展集群。具体来说,以宁夏吴忠伊利乳业公司、银川蒙牛乳业公司、甘肃武威伊利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乳制品加工原点,以甘肃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陇东南、宁夏引黄灌区为保障建立四大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宁夏奶业研究院为科技支撑中心,奶牛养殖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布局建设两省区奶产业耦合发展集群,创立优质饲草生产-奶业生产-乳制品加工业耦联的一体化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既弥补宁夏饲草资源不足的劣势,又提升带动甘肃奶产业提质增效,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实现产业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效应。

2.促进政策一体化,加快构建奶业扶持体系。甘宁两省区牢固树立奶业协同发展的大局观,建立省际间奶业发展协作机制,参考国家生猪产业“17+2”的扶持政策措施,在土地、财政、投融资、保险、水电、生产、加工、饲草、科研、防疫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奶业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奶业创新贷款,研究制定奶牛活体、标准化圈舍和大型畜牧机械等方面的办法标准,安排进入抵押担保品目录,降低贷款门槛,延长贷款期限,省级和相关市县财政给予贷款贴息,从根本上缓解奶企资金压力。争取发布奶业专项债券,提高信贷融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健全饲草、生鲜乳价格协商形成机制分工机制、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推动现代奶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创新。

3.促进产品一体化,培育清真特色乳制品品牌。甘宁两省区是回族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环境,是全国清真乳制品的主产区。甘宁两省促进产品一体化,就是突出清真特色,完善饲草料标准、生产加工标准、产品标准、检测及卫生标准等方面的清真乳制品生产标准,建立和完善既具有我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清真乳制品标准体系,对接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区清真食品准入门槛,提高清真乳制品质量管理,将清真乳制品纳入国家新丝绸之路战略规划,建设面向世界的清真乳制品出口基地,促进清真乳制品出口创汇,为广大农牧民稳定增收提供强有力支撑。

4.促进科技一体化,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宁夏奶业研究院为主要阵地,甘宁两省区加大奶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跨区域的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就奶业发展、良繁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牧场经营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草地生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通过重大科技专项、试验示范推广,全面助力奶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奶业大数据平台和智慧牧场建设,用数字化赋能养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服务等各个环节全产业链,推动奶业现代化进程。

四、结语

甘肃和宁夏是我国西北相邻省份,具有相同的地理条件,奶业是两省区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但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笔者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两省区在奶业发展方面各自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宁两省份实施奶业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即主要通过要素、政策、产品、技术四个方面的一体化从而实施整个区域奶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依存融合,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不仅成为国内各区域产业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全球产业一体化和缔造人类命运共同的基石。笔者从小处、细处入手,试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以奶业作为契合点和切入点,打破省界、城市间的空间限制,打破旧有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障碍和行政区域限制,力争达到产业全要素流通、区域分工合作、各种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的跨区域奶业发展新格局。

从生产实际来看,在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两大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宁夏奶业企业已在甘肃武威等地建设奶业产业园,甘肃多家草业公司和宁夏奶牛养殖企业建立了优质饲草长期购销关系。甘肃和宁夏两省区在市场经济力量的作用下,已逐步走向联手和融合。如果能借助政府力量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奶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将会更加广阔。同时,也能够以奶业为基础,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全面一体化发展,最终打造出西北最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奶源带和农产品生产带,尊重和借助伊斯兰文化传统,建立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以“一带一路”地利优势,推动清真特色乳制品出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奶业乳制品甘肃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甘肃卷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